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87746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11 大小:11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1页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1页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1页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1页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2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一、小学数学西师版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以第三次全教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我们班级的学生共73人,多数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大部分家庭经济不富裕、家长文化素质低下,以致本班的孩子大部分学习习惯差,个性强。

再加上一年级孩子特别好动,班级纪律性较差,这都给有效管理班级和正常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由于幼儿园的受教育差别,我们班的孩子对于拼音的原有水平是参差不齐,这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知识与技能领域

1、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内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初步了解加法、减法运算的意义,会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2、学生经历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简单几何体的过程,了解这些常见的几何体。

解决问题领域

1、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2、学生初步了解到同意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领域

1、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学生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学生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教学

重点

重点:

1、6—10的加减法。

2、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

难点

难点:

1、10以内数的组成

2、凑10法。

这是学生学习20以内仅为加法的计算方法之一,学好这部分内容将对学生计栓产生积极影响。

 

1、加强直观教学,增强操作、观察、时间等教学手段的应用。

2、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的家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教学步子

各单元课时安排及教学计划

本册教学内容时间为68课时,包括综合与实践5课时。

另外机动2课时,复习6课时,本学期总课时为76课时。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17课时)

第二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3课时)

第三单元: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14课时)

第四单元:

旋转、平移和轴对称(5课时)

第五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6课时)

第六单元:

简单的统计活动(5课时)

第七单元:

总复习(5课时)

二、各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内容

课时安排

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具准备

 

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17课时

1、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学习过程,体会乘法的口算、估算、笔算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采用多种方法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4、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数学实践活动过程,学习通过现象探索发现某些简单规律的方法。

5、初步学习从现实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1、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估算的应用。

4、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利用例题的直观图,讲清算理和算法,明确计算过程和注意问题。

 

挂图

口算

卡片

 

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3课时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能自选单位和测量物体某面的面积。

2、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简单图形的面积。

4、了解分析和解决与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有关的问题的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5、积极参与探索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等活动,尝试克服活动中所遇到的困难,感受成功。

1、认识面积单位,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2、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4、准确区分面积与周长

挂图

面积

是一

平方

厘米

的小

正方

形若

 

三、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14课时

1、能较为熟练地口算整百数、几百几十的数除以一位数,能正确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并解释估算过程。

3、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地思考。

4、能根据现实情境,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某些简单规律,并作出适当的说明。

5、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一些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6、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1、通过表内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的计算方法迁移类推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鼓励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挂图、

四、旋转平移和轴对称

 

5课时

1、初步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

2、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

3、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

4、能感受到数学中的对称美,从而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

感受数学中的对称美。

 

五小数的初步认识

 

6课时

1、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小数,能读、写简单的小数。

2、能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数量,并进行交流。

3、能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100的分数。

4、经历一位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5、初步认识到小数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小数的价值。

 

1、联系现实生活和儿童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和价值。

2、让学生初步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挂图等

 

六、简单的统计活动

 

5课时

1、进一步体验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进一步认识简单的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能按照一定的标准整理数据并完成相应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能对一组数据进行较低合理地分段统计整理,经历统计图表的制作过程,完成相应的统计图表。

4、初步认识复式统计表的意义,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和制作。

5、结合实例,熟悉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逐步养成统计意识,发展分析信息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1、用统计图表示统计的结果和统计表的制作。

2、统计表的制作过程和复式统计表的认识。

3、善于分析统计的思维和操作特点,在体验数据的统计过程中,明确统计操作的步骤。

 

七总复习

 

5课时

1、进一步加深整数乘法和除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统计初步及对称等内容的理解,提高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

2、通过整理复习,进一步提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能力。

3、通过复习,能联系实际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意义,能较熟练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经历整理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学习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并在整理复习中进一步获得成功体验,养成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习惯。

 

1、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的算理,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和正确率。

2、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加深理解,并融会贯通。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投影仪、挂图等。

三、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章节)上学了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2~3页例1、例2及第3页的课堂活动。

个人见解

1在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的活动中,让初入学的儿童了解学校生活,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在数1~10各数和对高矮、长短、大小、多少的直观比较的过程中,让儿童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最初步热情。

3让儿童在数一数、比一比过程中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以感受老师、同学之间的亲切,克服陌生感,产生愉悦感。

教学重

点、难点

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与初步的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

与手段

自主探究、归纳法

教(学)具准备

生活情景图

 

 

 

教学过程:

师:

刚才,老师与小朋友们一起参观了我们的校园,谁能给大家说说,你在校园里都看到了些什么?

(生自由发言:

校园里有高高的大树,我看见了一个大象滑梯,还有美丽的花草,墙上有两幅地图,操场上有一根旗杆,围墙上有6幅画,学校还有游泳池,校门那儿有8个大字……)

师:

是啊,明亮的教室是我们学校的乐园,宽阔的操场是我们活动的天地,校园就是我们学习和活动的场所。

小朋友喜欢自己的校园吗?

[评析:

此环节教师采用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等方法,在初步了解学生的表达及数数情况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爱学校的思想教育。

]

师:

电脑中也有一所美丽的校园,你们还想不想看看是什么样的呢?

(课件或挂图出示主题图“上学了”)

师:

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所校园都有些什么呀?

同学们在做什么呀?

(生观察)观察好以后,可以先说给你的同桌听。

(生积极讨论,教师每个小组轮流参与)

师:

谁来说给大家听?

(生:

有3个小朋友在玩飞机)

师:

他带着一个数——“3”来说这件事,真能干!

其他的小朋友也能像他那样带着数来说一说吗?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相应的图片,并板书1~10)

师:

小朋友们刚才观察得非常仔细,数得也非常认真。

在校园里,我们找到了哪些数呀?

(引导学生说出1~10)

[评析:

上课之初,学生还不能完全有意识地带着数来表达在校园里看到的事物。

但是,通过教师对主题图有意识地引导,在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学生就能带着数来表达图中的事物了。

而且主题图还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表述机会,如2——2个同学浇花、2个水壶、2个同学打乒乓球……]

师:

那么大家能用带有数的一句话来说说我们身边的事吗?

可以说说家里的东西,商店里的、街上的、公园里的……都行,先在小组里说说看。

(生交流,师参加各组讨论)

师:

谁第一个来给全班同学说?

(生:

我家里有两台电视机,我有5支铅笔,河里有6条鱼,动物园里有两只大熊猫,操场上有3棵大树,我有4个作业本,公园里有8朵红花,我家有1台冰箱……)

师:

小朋友们真聪明,说得非常好。

这位同学家里有两台电视机,操场上有3棵大树,公园里有8朵红花……原来呀,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到处都有数学。

[评析:

有了观察和叙述的基础,再要求学生用带有数的一句话来说说我们身边的事就不再难了。

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学生自己观察的基础上,先在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进一步让学生明确:

我们身边到处都有数,到处都有数学。

学生也在交流过程中,感受到老师、同学之间的亲切。

]

师:

谁知道我们这节课是上的什么课吗?

想看看学校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是怎么上数学课的吗?

(放映数学课片段录像)

师:

当你翻开这本书时,你也就开始了数学王国的愉快旅程!

[评析: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

数学教育要使学生获得适应终身学习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社会生活这个广阔天地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课堂。

因此,我们数学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

 

 

三、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章节)比较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3页例3、例4,第4页的课堂活动及练习

个人见解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

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感,产生愉悦感。

教学重

点、难点

在比较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探究归纳法

教(学)具准备

长短不同的绳子、铅笔、纸条、玩具等

一、   创设情境

      (动画)美丽的春天到了,花园里开了一些漂亮的花。

花儿真美、真香,引来一些可爱的小动物,瞧!

谁飞来了?

(蜜蜂、蜻蜓。

        学生分组数一数,你能用哪些数,表示图中的小动物和花朵的多少?

数出的数填在书上。

(3朵花,3只蜜蜂,4只蜻蜓。

       学生从学具盒中拿出3朵“花”,3只“蜜蜂”,4只“蜻蜓”,分类放在桌上。

       请选择你喜欢的两种物品,自己摆一摆,比一比这两种物品的多少。

(花与蜜蜂,花与蜻蜓,蜜蜂与蜻蜓)

       展示不同的摆法。

(可能分类摆放,也可能一一对应摆放。

       说一说你的想法。

(花与蜜蜂同样多;蜜蜂比蜻蜓少,蜻蜓比蜜蜂多;花比蜻蜓少,蜻蜓比花多。

       怎样摆更容易看出物品的多少呢?

(一个对一个的摆)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来比较物品的多少。

(板书:

比较)

       二、探索新知

    

(一)比较同样多

       动手操作:

一个对一个的摆花和蜜蜂。

      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一个对一个的摆花和蜜蜂,刚好对完,蜜蜂和花同样多。

)蜜蜂的只数是3,花的朵数也是3,3和3同样多。

我们说“3等于3”,可以用式子“3=3”表示,中间的符号“=”是等号。

(学生跟读“3等于3”,同时教师板书如下)             

                                                                             

  3=3

 等号

        小结:

“蜜蜂和花同样多,3等于3。

        练习1:

教师摆4个圆,请学生摆同样多的三角形。

说一说,谁和谁同样多,几等于几?

(圆和三角形同样多,4=4)。

        你能再说一些几等于几的式子吗?

     

(二)比较多与少

       动手操作:

一个对一个地摆蜻蜓和蜜蜂。

       你发现了什么?

(一个蜻蜓对着一个蜜蜂摆,有多余的蜻蜓,蜻蜓比蜜蜂多,蜜蜂比蜻蜓少。

       蜻蜓的只数是4,蜜蜂的只数是3,4比3多。

我们就说“4大于3”写成式子“4>3”,中间的符号“>”是大于号。

(学生跟读:

4大于3,教师板

4>3

 大于号

       蜜蜂的只数是3,蜻蜓的只数是4,3比4少。

我们就说“3小于4”写成式子“3<4”,中间的符号“<”是小于号。

(学生跟读:

3小于4,教师板书如下。

)3<4

小于号

        观察板书(4>3、3<4),讨论:

你发现了什么?

(>、<像箭头,“尖”指少,“口”指多。

       小结:

蜻蜓比蜜蜂多,4大于3;蜜蜂比蜻蜓少,3小于4。

       花和蜻蜓的比较方法与上面相同。

       练习1:

摆3个圆和5个三角形。

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练习2:

(第11页课堂活动第1题)图上画了什么?

请比较小花狗的数量和小猫咪的数量,再填一填。

        二、巩固深化

       1填空:

第13页练习一第4题:

填>、<或=。

3○2,3○5,5○5。

       2卡片游戏:

(第11页课堂活动第2题)桌上放1~5的数字卡片,两人各举一张数字卡片,对口令,比大小。

如“2比5少,5比2多”;“2小于5,5大于2”……

       3游戏:

(排排坐)如:

“小朋友坐排排,5个女孩坐一排,上来几个小男孩,才和女孩同样多?

”说一个式子(5=5);“小朋友坐排排,4个男孩坐一排,上来3个小女孩,快点快点坐上来。

”说两个式子(4>3,3<4)……

       4开放练习:

(卡片游戏第13页练习一第5题)教师举1,学生找出比1大的数;教师举5,学生找出比5小的数。

填写在书上第13页。

       5比较生活中的物体。

       用手势比一比,再填空。

(第11页课堂活动第3题)如“排球比乒乓球大,乒乓球比排球小。

”……

        比一比生活中的物品或身边的物品。

 

 

 

三、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章节)比一比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西师版)一年级上册第5页

个人见解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

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教学重

点、难点

在比较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

教(学)具准备

长短不同的绳子、铅笔、纸条、玩具等

一、   创设情境

      (动画)美丽的春天到了,花园里开了一些漂亮的花。

花儿真美、真香,引来一些可爱的小动物,瞧!

谁飞来了?

(蜜蜂、蜻蜓。

        学生分组数一数,你能用哪些数,表示图中的小动物和花朵的多少?

数出的数填在书上。

(3朵花,3只蜜蜂,4只蜻蜓。

       学生从学具盒中拿出3朵“花”,3只“蜜蜂”,4只“蜻蜓”,分类放在桌上。

       请选择你喜欢的两种物品,自己摆一摆,比一比这两种物品的多少。

(花与蜜蜂,花与蜻蜓,蜜蜂与蜻蜓)

       展示不同的摆法。

(可能分类摆放,也可能一一对应摆放。

       说一说你的想法。

(花与蜜蜂同样多;蜜蜂比蜻蜓少,蜻蜓比蜜蜂多;花比蜻蜓少,蜻蜓比花多。

       怎样摆更容易看出物品的多少呢?

(一个对一个的摆)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来比较物品的多少。

(板书:

比较)

       二、探索新知

    

(一)比较同样多

       动手操作:

一个对一个的摆花和蜜蜂。

      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一个对一个的摆花和蜜蜂,刚好对完,蜜蜂和花同样多。

)蜜蜂的只数是3,花的朵数也是3,3和3同样多。

我们说“3等于3”,可以用式子“3=3”表示,中间的符号“=”是等号。

(学生跟读“3等于3”,同时教师板书如下)             

                                                                             

  3=3

 等号

        小结:

“蜜蜂和花同样多,3等于3。

        练习1:

教师摆4个圆,请学生摆同样多的三角形。

说一说,谁和谁同样多,几等于几?

(圆和三角形同样多,4=4)。

        你能再说一些几等于几的式子吗?

     

(二)比较多与少

       动手操作:

一个对一个地摆蜻蜓和蜜蜂。

       你发现了什么?

(一个蜻蜓对着一个蜜蜂摆,有多余的蜻蜓,蜻蜓比蜜蜂多,蜜蜂比蜻蜓少。

       蜻蜓的只数是4,蜜蜂的只数是3,4比3多。

我们就说“4大于3”写成式子“4>3”,中间的符号“>”是大于号。

(学生跟读:

4大于3,教师板

4>3

 大于号

       蜜蜂的只数是3,蜻蜓的只数是4,3比4少。

我们就说“3小于4”写成式子“3<4”,中间的符号“<”是小于号。

(学生跟读:

3小于4,教师板书如下。

)3<4

小于号

        观察板书(4>3、3<4),讨论:

你发现了什么?

(>、<像箭头,“尖”指少,“口”指多。

       小结:

蜻蜓比蜜蜂多,4大于3;蜜蜂比蜻蜓少,3小于4。

       花和蜻蜓的比较方法与上面相同。

       练习1:

摆3个圆和5个三角形。

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练习2:

(第11页课堂活动第1题)图上画了什么?

请比较小花狗的数量和小猫咪的数量,再填一填。

        二、巩固深化

       1填空:

第13页练习一第4题:

填>、<或=。

3○2,3○5,5○5。

       2卡片游戏:

(第11页课堂活动第2题)桌上放1~5的数字卡片,两人各举一张数字卡片,对口令,比大小。

如“2比5少,5比2多”;“2小于5,5大于2”……

       3游戏:

(排排坐)如:

“小朋友坐排排,5个女孩坐一排,上来几个小男孩,才和女孩同样多?

”说一个式子(5=5);“小朋友坐排排,4个男孩坐一排,上来3个小女孩,快点快点坐上来。

”说两个式子(4>3,3<4)……

       4开放练习:

(卡片游戏第13页练习一第5题)教师举1,学生找出比1大的数;教师举5,学生找出比5小的数。

填写在书上第13页。

       5比较生活中的物体。

       用手势比一比,再填空。

(第11页课堂活动第3题)如“排球比乒乓球大,乒乓球比排球小。

”……

        比一比生活中的物品或身边的物品。

 

三、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章节)比较二第4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8页例6及第9页课堂活动

个人见解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

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教学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