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87694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教案

新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共89课时,其中总复习5课时,电教10课时)

备课教师:

吴艳平

2013年8月31日

电子备课一般模式

1、教案要体现教师风格:

通过不同颜色,不同字号的字体表现,并反映出个人的教学思考和教学风格。

如用红色字体显示教师的教学思考,教学策略,学法指导,教学反思等;用蓝色字体显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部分,教师的导语设计,问题设计以及相关的补充介绍。

   2、单元设计的体现:

在每个单元教案前进行教材的钻研和单元的解读,并做好计划,并用深绿色字体予以体现。

   3、集体备课的体现:

教师电子备课以集体备课为基础,电子备课为形式,营造学习研究、反思交流、合作共赢的学习氛围,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性发展。

   4、电子备课细节体现:

(1)整个学期的具体教案前设计一个封面,注明版本,学科,册次,年度学期,备课教师,备课日期。

(2)在每一课标题之后标明总第几课时,电教序号。

(3)教案前附学期教学计划,教案后附学期教学总结。

   5、教案的检查与管理:

整个过程中,教研组长全程参与、把关,及时浏览指导,整合资源;学校教导处定期和不定期抽查,在数量和质量上做最后把关。

    

 

信州区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常规

数学是人们认识世界、从事工作、日常生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基本观念是:

小学数学新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为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教学方式,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此,参照上饶市教研室制订的《上饶市小学数学教学常规》,结合本区特点,特制定以下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常规:

一、备课

1、制定教学计划。

开学初教师根据本人所任教的学科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通读全册教材,了解各单元在整体教学中的地位,分析学生的现状,把握知识系统和结构,通盘考虑解决重点难点的策略,要根据学科特点,注重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要找准渗透的切入点,寓思想教育于科学之中。

安排好学期教学进度。

并按年级、分学科制定好教学工作计划,同时上交一份教导处存档。

2、编写教案。

每位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基础、知识缺漏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撰写教案。

学期中应超前一周备课,备课要充分,项目要齐全、书写规范整洁。

具体要求如下:

(1)教学目标。

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理念。

(2)教学重点。

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点要准确把握。

(3)教学方法。

体现巧、妙、趣、活、新。

(4)教学设计。

充分估计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状态等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思路要清晰,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有利于启迪和开阔学生思维、发展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5)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适当,规范、简要、醒目。

(6)教学反思。

教后反思要结合实际,如教学设计的实践情况、有何创新、有何遗漏待补等,要求思中有悟,思中有得。

二、上课

1、上课要求。

严格按课表上课;教师在上课预备铃响时,离开办公室到达教室门口,检查学生准备和课前准备活动情况,使其安静;上课铃响,进入教室,师生问好后开始上课;不准无故串课,更不准无故缺课,准时上下课,上课时间不准接待任何人来访,所有通讯工具必须停止使用。

2、教师仪态。

遵守教师行为规范,衣着整洁,仪表端庄,教态自然,举止大方,态度和蔼,精神饱满,不带个人情绪,要站立讲课。

3、教学语言。

教师上课必须坚持使用普通话,语言文明规范。

教师讲授知识要正确,切忌“可能”、“也许’’等模棱两可的语言。

4、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精心设计。

要提在关键处,问在点子上。

5、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要和谐,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着眼于学生的主体精神,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提倡教学民主,师生平等,鼓励学生质疑。

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

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使每一个学生都沿着“学会——会学——乐学”的轨迹走向进步。

6、时间分配。

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充分利用40分钟,一般在30分钟内完成主要教学任务,学生集中练习不少于10分钟。

学生自学或做作业时,教师应巡视指导。

7、板书设计。

合理、书写规范。

8、教学进度。

精心安排教学进度,使复习、新授、作业有机结合。

9、教学机智。

教师要具有教育智慧,能够机智地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灵活地调控课堂。

10、教学具使用。

要恰当使用教具、学具,发挥电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增强教学效果。

演示、实验规范,作图要用三角板、圆规、直尺等教学工具。

三、作业与辅导

1、作业布置

学生作业要针对教学的实际,科学设置。

课内作业要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当堂完成,家庭作业要适量。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反思教学改进教法的重要依据及手段。

必须做到讲科学、重实效、严要求。

精心设计,仔细布置。

具体要求如下:

(1)作业内容。

要从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认真研究,精心安排。

作业题选择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有利于学生加深、巩固所学知识,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2)作业形式。

要灵活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基本能力的培养,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布置有梯度的作业以及开放性作业,做到少而精,切忌多而滥,禁止机械重复、单调乏味、大量抄写的作业。

2、书写要求

(1)一、二年级用铅笔,三至六年级一律用钢笔、水笔或圆珠笔。

(2)作业要整洁、规范,不能在作业上乱涂乱画。

3、作业批改

(1)批改要求。

教师批改作业一律用红笔。

批改认真、及时,评价要恰当,批改作业所使用的符号应当规范统一,提倡使用激励性、启发性、指导性批语,并写上批改日期。

(2)及时反馈。

对作业特别好或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当众表扬鼓励,对作业有错的同学要指导他们认真改错,并定期进行作业展评,使每个孩子都能在大家的赞扬和榜样的激励下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4、学生辅导

教师应根据各班具体情况采用多种形式,如开辟数学园地、组织兴趣小组、举行小型竞赛等,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四、考试

1、认真抓好平时复习、单元复习、期中和期末素质教育检测活动。

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2、注重平时考察,每单元结束后,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单元检测,及时批改,随时掌握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教学。

3、考试试题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在考察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察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试卷全收全改,考试后及时进行质量分析,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并在学生中小结讲评,对学有创见的学生给予鼓励。

五、评价

1、评价形式。

根据学科特点,建构评价内容多元化和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通过过程性评价、技能考核、书面测试三种形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发展水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综合测评。

2、评价内容。

学生学习成绩考核评价由“平时成绩考核评价”、“考试科目考核评价”和各项竞赛成绩三个部分组成,成绩评定分为:

优秀,良好,达标,待达标四个等级。

学业成绩评定的科目有基础科目和非基础科目两类。

采取考试(即书面或口头考核),抽测,问卷法(即采用记忆的理解、选择填空形式进行抽查及调查)和观察(即注意观察学生平时表现,分析学生的行为习惯及态度)四种形式。

六、教育科研

(一)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师教科研素质。

1、读书笔记。

开展读书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精读一本教科研专著,做好学习笔记,学习情况纳入教师考核体系。

2、网上学习。

教师每周至少上网两次,以了解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

3、全员培训。

开展全员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各级各类培训,每学期分年龄段对教师各级各类培训,并举行相应的比赛活动。

4、外出学习。

教师外出学习要做好学习笔记,回来后进行动态交流:

谈一谈学习体会或上一堂移植课。

(二)立足校本,开展教科研活动。

1、制定计划、总结。

教研组每学期围绕一个主题,制定学校教科研活动计划。

各年级围绕学校教科研活动计划,根据本年级存在的问题,确立教科研课题,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要认真撰写“三份材料”:

教研活动计划、教研活动记录、教研活动小结。

2、参加教研活动。

(1)规范教研制度。

教师要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开展教研活动坚持“四定”:

定时间、定主题、定主讲人、定参加人员;做到“三保证”:

人员保证、时间保证、地点保证。

(2)开展教学竞赛。

每学期开展一次大型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说课、上课、评课、微型讲座、限时备课竞赛等。

要求教师全员参与,做好活动记录,收集整理好活动资料,进行活动总结。

3、注重教学积累。

通过教学随笔、案例分析、教学日记等形式积累素材。

每学期至少提炼一份有质量的学科论文或案例等,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8节。

 

信州区教研室

 

小学数学学科教案、作业常规要求

一、教案

1、格式要求:

(1)教案包括:

全册教材分析、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学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2)每一课时教案要标上课时序号,各校教导处或教研组检查后要有记录,要在备课本上写下评语、检查人姓名、日期,并盖章。

2、节数要求:

(1)每学期课时总数=课标规定的学段周课时数×(学期周次-2)。

包括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活动课、考试和试卷讲评课等,注意:

试卷讲评课必须有教案或试卷分析。

(2)各年级均应做到超周备课。

3、内容要求:

(1)认真钻研教材,备出自己的风格、特色,教学过程的书写做到详略得当,重、难点突出,练习设计做到有针对性、层次性,综合应用要有适度的开放性。

(2)板书的内容可适当地在备课本上反映出来,注意规范、合理。

4、教学反思:

每单元教学之后至少应有一次教学反思,总结得失,便于今后教学。

二、作业和测试

1、格式要求。

数学作业分左、右两边做。

每次作业要求学生写明作业次数、时间。

作图一定要使用作图工具,一般使用铅笔规范作图。

2、课堂作业。

按所教内容的需要而定,每天课堂作业次数不得少于1次(练习册或课堂练习本)。

课堂作业本上的作业数量:

(1-2年级)作业次数=《教师用书》规定课时的三分之一,(3-6年级)作业次数=《教师用书》规定课时的二分之一;练习册作为课堂作业的部分要求老师改。

3、批改形式。

学生课堂作业,要求全收全改,精批细改,批改完毕要注明批改时间。

练习册可采用教师批改、学生自批自改或互批互改等形式,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要坚持面批面改。

批改方式采用等级制,不得出现分数。

对学生作业错误之处,小错用红笔直接改,大错打了叉之后要写订正,学生订正后老师要及时批改。

4、家庭作业。

低年级不布置书面家作,中年级家作控制在20分钟左右,高年级家作控制在30分钟左右。

家庭作业不做批改要求。

5、单元测试。

每学期单元测试不少于六次,试卷由老师在考试后及时批改,采用等级制。

三、教研活动

集体备课和教研组活动隔周进行,均要有记录,涉及到个人发言的活动要记下来,不可用条文式代替。

1、集体备课

(1)凡年级有两个以上老师任教的(含两个),要成立集体备课组。

(2)集体备课要有中心发言人,主要讨论两周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措施、课时安排等。

2、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要结合当前教育形势,各教研室对教学方面的要求、任务,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开展些切实可行、有利教学的教研活动。

 

信州区教研室

新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实施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三(3)班共有人,其中男生有人,女生有人,本班经过上一年的学习生活,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上一年所学内容,特别是几个后进生和转学生进步较明显,取得了较好学习效果。

三年级学生的主要特点:

思维活跃,课堂学习较主动积极,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期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我相信在我的认真辅导下,孩子们会学得更棒的。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

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优补差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五、减负提质措施:

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向40分钟要质量,不无故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

不组织学生购买辅导资料、习题等,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注意精讲多练,分层练习,不搞题海战术。

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等活动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第一周

班级常规教育

第二周

  第一单元  千米的认识

第三周

吨的认识

第四周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二) 加法

第五周

减法

第六周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     整理和复习

第七周

 四边形

第八周

   有余数的除法

第九周

  时、分、秒    填一填、说一说

第十周

   多位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

第十一周

位数乘二、三位数

第十二周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第十三周

整理和复习

第十四周

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十五周

数学广角   掷一掷

第十六周

总复习

第十七周

复习迎考

 

第一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测量)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

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吨),由于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

主要特点有:

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2.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二、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学会单位名称间的换算。

3.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和质量的意识。

四、单元课时安排:

约7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毫米.教材P2-P3例1,练习一第2题。

教学要求:

1、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厘米=10毫米。

2、直观演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直观演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硬币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

同学们,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到长度单位。

你们还记得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

(米、厘米)

它们之间的进率还记得吗?

(1米=100厘米)

 师:

请大家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

1厘米大约有多长?

师:

真能干!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测量。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1。

师:

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你们手里都有一本崭新的数学书,喜欢吗?

那你能估计一下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吗?

在小组里说说!

学生小组交流,交流完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师:

刚才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不同的长度,到底哪些同学估计对了呢?

请你们自己量一量吧!

学生动手测量,老师注意提醒学生测量的方法,并要求学生尽量测得准确一点,为毫米的认识做铺垫。

师:

把你测量的结果在小组里说说!

师:

谁来说给大家听?

……刚才哪些同学估计的数比较接近你测量出的实际数据的,请举手!

真不错!

师:

刚才老师听到有几位同学说出了“比15厘米多一点”、“不到14厘米,还差2格”……这样的话,证明这些同学测量得非常仔细,观察得非常认真。

同学们,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呢?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教师板书课题:

  毫米的认识

教师在屏幕上出示放大的1厘米图。

师:

瞧:

这是放大的1厘米,有的同学刚才就已经发现了,1厘米被分成了许多小格,

那其中的1小格表示多长呢?

谁知道?

师:

对,其中的一小格就表示“1毫米”!

数数,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小格?

师:

对,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也就是1厘米=10毫米(板书)

  自己读读!

师:

用手指比比,1毫米大约有多长?

谁来说说?

师:

出示书上的图:

1毫米大约有1分硬币那么厚,你们桌上有硬币,自己感受一下1毫米的长度。

师:

一起比比,1毫米大概有多长?

那你能说出测量生活中的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做单位吗?

教师小结:

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者要求测量得非常精确时,可以用毫米做单位。

2.完成“做一做”。

屏幕出示做一做得3幅图。

师:

请同学们准确的读出这三种物品的长度各是多少,然后完成下面的填空!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2题。

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订正。

2.活动:

用毫米量。

要求:

 要求学生用毫米为单位量出自己文具盒里物体的长度,并在组内交流。

形式:

 小组活动。

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反思:

本节课在设计的时候注重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充分让学生观察和动手实践,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并发现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同时,多样的数学活动,不仅让学生建立了毫米的长度概念,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二课时(总第2课时)电教总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分米.教材P4例2,练习一第3题。

教学要求:

1、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2、观演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直观演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

同学们,昨天我们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谁来说说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

了哪几个长度单位了?

  (米、厘米、毫米)

师:

自己比比,这些长度单位大概有多长呀?

师:

它们之间的换算呢?

(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师:

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那么1分米究竟有多长呢?

呆会你们就知道啦!

板书课题:

分米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2。

师:

同学们,想知道课桌的长吗?

同桌两个同学为一组,自己用尺子量量吧!

小组的同学可以商量商量!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老师可以适当提醒学生自己的尺子不够长可以采用的办法)

师:

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测量的!

(多请几组学生回答)

师:

同学们真聪明,虽然手里的尺子不够长却想到了这么多不同的方法量出了课桌的长,有的同学是按照自己尺子上最长的刻度为标准来分段测量的;有的同学是按照10厘米为一段来分段测量的;有的……。

你们可真会动脑筋呀!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呀,(齐读课题:

分米的认识)想知道1分米到底有多长吗?

(想)告诉你们吧,刚才有的同学以10厘米为一段来量课桌的长,10厘米的这一段呀就是“1分米”!

(屏幕出示1分米长)

师:

观察一下,1分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呢?

(10个1厘米)

板书:

1分米=10厘米

再想想,1米里面又有多少分米呢?

在小组里说说!

谁来说说?

(1米=10分米) 你是怎样想的?

师:

(拿出米尺)这是1米,请你们1分米1分米的数。

看1米里到底有多少分米?

板书:

1米=10分米

师:

你能用手比比1分米大约有多长吗?

同桌互相比比!

师:

请你用左手手掌对准0刻度线,右手手掌对准10厘米刻度线,再抬起双手来,这样两手之间长度大约就是1分米,再试试吧!

2.完成“做一做“

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填空,并说说为什么?

5厘米=(   )毫米    30厘米=(   )分米

8米=(   )分米     90毫米=(   )厘米

2.练习1第3题。

要求:

学生以小组为按要求完成书上内容。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