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沟镇死因监测与报告工作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8306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渔沟镇死因监测与报告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渔沟镇死因监测与报告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渔沟镇死因监测与报告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渔沟镇死因监测与报告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渔沟镇死因监测与报告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渔沟镇死因监测与报告工作实施方案.docx

《渔沟镇死因监测与报告工作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渔沟镇死因监测与报告工作实施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渔沟镇死因监测与报告工作实施方案.docx

渔沟镇死因监测与报告工作实施方案

  渔沟镇死因监测与报告工作实施方案

  渔沟镇

  死因监测与报告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了解我镇居民死因构成,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准确反映居民健康状况,为淮河流域癌症综合项目防治制定卫生工作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依据《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试行)》、《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1、掌握居民死亡和死因构成情况,准确估计主要癌症死亡率地区与人群分布。

  2、确保淮河流域癌症综合防治项目在我镇顺利实施,推动相关工作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

  3、通过持续、系统地收集死亡病例,了解我镇人群的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健康的因素,为上级卫生部门采取干预措施和卫生长远发展战略,提供提供依据。

  二、监测目标与指标

(一)目标

  全面开展我镇死因监测工作,定期开展村级漏报调查,按时上报死亡监测资料,上报资料准确、完整。

(二)指标

  1、《居民死亡原因调查表》项目填写完整率≥95%,项目填写正确率≥95%;

  2、以乡镇为单位网络报告覆盖率达100%;各村级报告单位从填卡至网络报告的及时率≥95%;

  3、镇卫生院网络报告人员按时网上填报《居民死亡原因调查表》及时率应为100%;《居民死亡原因调查表》计算机录入符合率≥98%;月、年报表的差错率≤5%。

  4、各村卫生室年度报告率100%,及时率≥95%,完整率≥95%、准确率≥95%。

  三、机构与职责1、镇卫生院职责

  

(1)根据国家统一制定的工作规范和工作要求,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考核方案,组织开展全镇死因监测工作。

  

(2)收集村卫生室上报的《居民死亡原因调查表》,审核、登记后进行网上填报,对死因不明或主项填写不全的《居民死亡原因调查表》进行入户调查,同时进行质量分析,及时网报给县卫生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根据我镇的实际情况,针对村级死因报告人员的技术需求,定期组织培训,每年至少一次。

  (4)负责日常技术指导,不定期的对全镇死因监测报告情况进行检查指导,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定期组织开展死亡漏报调查,核实和校正死亡信息的准确性。

  (5)定期与当地公安、民政、妇幼和计生等有关部门核对死亡信息,及时做好补报工作。

  (6)做好原始《居民死亡原因调查表》等相关资料的保存与管理。

  (7)建立健全本单位死亡登记报告制度,定期开展自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防止院内漏报。

  2、村卫生室工作职责

  

(1)根据镇卫生院制定的工作规范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的工作要求,开展好本村死因登记报告工作。

  

(2)按时参加镇卫生院组织的,医疗机构死因报告与统计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3)负责对本村居民死亡统计报表,及时把本村居民伤、病死亡信息供上报给镇卫生院防保所。

  (4)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对本村居民各种死因原始资料、统计资料等相关资料进行管理与保存。

  (5)配合镇卫生院或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死亡漏报调查。

  四、范围与内容

  在全镇范围实施,内容如下

(一)监测对象及责任报告人

  1、监测对象对在医院门(急)诊或住院发生的所有(包括院前诊治/医院救护车上及其他医疗机构死亡的本镇户籍常住

  居民)死亡病例。

  2、责任报告人各村级卫生室负责人为责任报告人。

(二)报告内容

  1、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报告日期、报告单位;

  2、死亡信息死亡日期、死亡原因(直接死因、根本死因、与传染病相关的死因及不明死因)。

  3、对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要在《居民死亡原因调查表》背面〈调查记录〉一栏填写病人症状、体征;如果是呼吸系统不明原因死亡病例,须填写体温是否超过38℃,是否有咳嗽、呼吸困难、抗生素治疗无效及肺炎或SARS的影象学特征,以及白细胞是否正常。

  (三)报告程序与时限

  1、患者在本院死亡后,由诊治医生填写《居民死亡原因调查表》。

  2、患者在家中死亡或其他医疗机构死亡,由村卫生室人员入户调查并填写《居民死亡原因调查表》。

  3、镇卫生院应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7天内完成《居民死亡原因调查表》网络直报。

(四)数据审核

  镇卫生院死因报告督导人员应对医生填写的《居民死亡原因调查表》进行审核,对报告中存在的问题(项目填写不清或不完

  整、死因填写不规范或存在逻辑错误等)应及时向诊治医生或村级卫生室人员进行核对。

(五)死亡信息分析与利用1、数据分析

  镇卫生院应按月、年进行动态分析,重点分析内容包括

(1)肿瘤患者死亡在所有死亡病例中比例。

(2)心脑血管患者在死亡病例中的比例。

(3)慢性病患者在死亡病例中的比例。

  (4)其他疾病患者和不明原因死亡在死亡病例中的比例。

2、信息的利用

  对在死亡报告数据分析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卫生院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

  五、质量控制

(一)健全组织

  镇卫生院成立了死因监测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防保所长任副组长,防保所相关同志为成员。

成立了技术指导小组,由副院长任组长,防保所长任副组长,防保所及临床相关人员为成员。

  

(二)培训指导

  1、镇卫生院死因监测相关人员接受上级卫生部门培训后,应及时对村级医务人员进行培训。

  2、镇卫生院每季度召开全镇村级死因监测人员工作会议,

  讨论、协调死因监测工作的开展落实情况。

(三)疑难个案核查

  乡镇卫生院对村医报告情况不清的个案,须亲自查阅有关资料,或上门面访核实,明确诊断。

(四)资料管理及相关档案管理

  镇卫生院对历年收集的资料应存档保管,以备分析,原始报表、卡片、计算机数据库均应按档案管理的要求妥善保管存档,建立完整的数据库。

对报告的病例个案按要求进行登记,并录入计算机,定期对医疗机构内部人员的报告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五)质量控制、漏报调查

  卫生院每年度组织2次对村卫生室死亡报告卡片质量、漏报调查,并于12月底前汇总成专题报告上报县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蒋济先渔沟镇卫生院

  附表

  居民死因监测领导小组居民死因监测技术指导小组居民死因监测督导员、信息网报员

  扩展阅读全国死因监测工作督导方案

  全国死因监测工作督导方案一、背景居民死亡资料是反映人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生命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准确反映人民的健康状况,充分利用死因监测数据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死因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其重要。

而目前死因监测工作依然存在较大问题,如死因数据的缺漏报率较高,根本死因的确定和死因编码不准确等。

  死因数据漏报的原因较多,如在外地死亡、死后不火化也不注销户口。

错报则把没有死亡者报为死亡,或者把一个死亡案例报告了两次或更多次。

这都将影响到对死亡率的准确估计。

而死因诊断或死因推断由出具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临床医生做出或通过入户调查获得,根本死因判断和死因编码的由死因统计人员完成。

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根本死因的准确性。

为进一步提高死因数据的报告质量,现制定督导方案,对死因监测的相关单位开展质量督导,通过督导结果的反馈,督促各单位改进工作质量。

  二、督导目的1、评估死因监测相关单位的工作质量;

  2、通过督导信息的反馈,督促各单位改进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三、督导范围

  督导工作包括对全人群死因监测工作的督导和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工作的督导。

全人群监测督导工作包括全国疾病监测点、淮河流域癌症综合防治点,,其他开展死因监测的地区可参照执行。

  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督导工作适用于全国所有县区。

  四、督导内容与方法

  

(一)督导内容

  保障机制政策、经费保障等。

  组织管理包括制度建设与落实、机构建设、人员配备、岗位职责等。

网络建设包括硬件设备、网络报告覆盖率、直报账户的管理等。

人员培训包括培训次数、培训人数、培训记录等。

  报告质量包括卡片填写质量、报告及时性、审核率和审核及时性、死因准确性、死亡漏报

  情况等。

  资料分析与利用包括年度分析报告质量,数据质量分析频次等。

  

(二)督导方法1、听取汇报了解整体情况

  2、查看现有资料、设备包括文件、培训记录、试卷等,人员、设备。

3、现场抽查报卡与电子报卡核对

  抽查死亡医学证明书与网络报告卡相互核对,判断信息的一致性等指标。

  五、督导表格和指标(见附表)2

  区(县)死因监测工作督导表_________区(县)县区基本情况一、基本情况1、户籍人口数2、常住人口数3、乡镇(街道)数4、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数量5、上一年财政收入二、保障机制

(一)政策有无政府部门死因监测管理相关文件是否将该项工作纳入卫生行政年度考核

(二)经费保障1、县级人员工资来源于财政经费的比例2、乡镇防保人员工资来源于财政经费的比例乡镇防保人员每月收入4、村医每月公共卫生服务的劳务报酬金额5、村医死亡卡报告补助□有□无□是□否______元______元_____元/卡包括培训、督导、印刷、村医报卡补助等内容从事死因直报工作占总工作量的80%以上。

如“否”,请列出乡镇卫生院名称上年度用于死因监测的工作经费总额(万元)(三)人员县区CDC死因报告人员数量专职人员[3]兼职人员个□无个□无每个乡镇卫生院是否均有专人负责死因报告□是□否(四)乡镇卫生院直报比例可实行死因网络直报的乡镇占总乡镇数的比县区疾控机构督导内容内容组织管理

(一)组织领导有无死因报告工作领导小组结果□有□无备注查看相关文件应由院领导、相关责任科室负责人及具体管理工作人员组成查看相关科室文件和记录现场查看网络直报专用计算机、上网设备等查看例会签到表、会议记录等次无查看记录查看记录查最近3个月查看30份纸质死亡医学证明书,指标的计算见表注[1]。

4

  

(二)工作管理规章制度例会制度2.死因登记报告管理制度3.死亡信息核实补充制度4.档案管理制度5.培训工作制度6.定期考核评比通报制度网络直报情况有无网络直报专用计算机上网设备和网速情况辖区报告单位管理例会开展情况是否建立报告单位通讯录(包括节假日联系方式)报告质量补漏情况是否定期与公安部门数据核对是否定期与民政部门数据核对报告完整性粗死亡率(‰)婴儿死亡率(‰)3、重卡数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质量[1]填卡完整率(%)死因链填写准确率(%)

  □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有□无上网方式□有□无□是□否□是□否报告质量1根本死因确定准确率(%)[1]2录入的准确性:

死亡医学证明书与网上报告的一致性(%)[1]3网络报告及时率(%)4网络报告审核率(%)5网络报告迟审率(%)6死因编码不准确的比例(%)7不明原因死亡卡片比例(%)资料分析、利用与管理有无年度数据分析报告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发放有管理、登记□有□无□有□无有无专柜□有□无存放是否有序□是□否□有□无□是□否次,□无□有□部分□无次,□无□有□无□是□否查看30份纸质死亡医学证明书,指标的计算见表注[1]。

来自于被调查疾控中心所辖区网络报告数据,指标及结果见《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死亡医学证明书保存情况死因数据库是否有备份培训与督导参加省(市)级业务培训(查培训记录)开展对辖区医疗机构的业务培训培训次数有培训档案(通知、签到表、讲义)对辖区医疗机构的督导有无对辖区医疗机构督导有无检查督导总结督导结果是否反馈注查看培训督导的记录、相关资料等[1]抽查30份纸质死亡医学证明书,计算以下指标

  查看死亡医学证明书内容必填项目是否填写完整(姓名、性别、职业、婚姻、文化

  程度、出生日期、死亡日期、户籍地址、常住地址、死亡地点、死亡原因、诊断单位、诊断依据、填卡日期)等。

缺任一项,则认为不完整。

填卡完整率(%)=填写完整卡片数/查卡数×100%查看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关键项目是否填写准确(指死因诊断不得为英文缩写或俗称;

  一行不得填写多种疾病;死因链填写应符合时间顺序及疾病发展顺序)。

错任一项,则认为不准确。

  死因链填写准确率(%)=死因链填写准确卡片数/查卡数×100%查看30份死亡证的死因链的填写、根本死因及编码(如纸质死亡证上没有填写根本

  死因及编码,则查看网络录入的信息),判断根本死因的确定及编码是否准确,如根本死因确定及编码均准确则视为正确卡片。

  根本死因确定准确率(%)=根本死因确定准确数/查卡数×100%

  所有纸质死亡医学证明书,与网络报卡比较,计算关键变量(姓名、性别、出生日

  期、死亡日期、死亡地点、死因链、最高诊断单位、最高诊断依据、填卡日期)的符合率,全部一致的为符合卡片。

  录入准确性(%)=死亡证与网络录入一致数/查卡数×100%

  县及以上医疗机构死因监测工作督导表_______________省_______________县(区)___________________医疗机构考核内容一.组织管理有无死因网络报告工作管理班子常规制度是否健全考核结果□有□无方法与备注管理班子应由院领导、相关责任科室负责人及具体管理工作人员组成查看相关文件和资料有纸制的工作制度,至少包括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发放、填写、收集、编码、报告、审核以及原始卡片的保存工作规范等方面。

查看相关资料有检查记录和处理结果现场查看网络直报专用计算机、上网设备等从事死因直报工作占总工作量的80%以上。

查看记录现场抄取30例死亡个案,填写附表1,指标的计算见表注[1]。

1死因登记报告管理制度□有□无2档案管理制度3培训工作制度4死亡病例自查与奖惩制度5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制度死亡登记相关资料1有无死亡登记册(含急诊、住院、保健科、病案室等)2有无院内死亡证的发放记录3有无与疾控中心的死亡证交接记录有无死亡病例自查与奖惩记录二.网络直报情况有无网络直报专用计算机上网设备和网速情况死因报告人员数量专职人员兼职人员三.报告质量补漏情况是否定期开展院内死亡病例补漏工作报告完整性[1]□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有□无上网方式个□无个□无□是□否漏报率(%)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质量[2]填卡完整率(%)死因链填写准确率(%)报告质量1根本死因确定准确率(%)[2]2录入的准确性:

死亡医学证明书与网上报告的一致性(%)[2]3网络直报报告及时率(%)4死因编码不准确的比例(%)5不明原因死亡卡片比例(%)四.资料管理有无专柜□有□无存放是否有序□是□否□有□无□是□否□是□否次,□无□有□部分□无查看30份纸质死亡医学证明书,指标的计算见表注[2]。

查看30份纸质死亡医学证明书,指标的计算见表注[2]。

来自于调查医院网络报告数据,指标及结果见《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医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或死亡病例报告卡)的纸质资料应保存完整。

按月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本单位的死亡医学证明书报告卡导出后,以电子文档形式保存。

死亡医学证明书保存情况网上录入报告卡片的电子文档保存五.培训与督导是否接受过疾控部门培训是否接受过疾控部门的技术指导或督导内部开展对临床医生的业务培训培训次数有培训档案(签到表、讲稿)注查看培训督导的记录、相关资料等[1]从住院记录或门急诊病例中抄取30例死亡病例,与网络报告数据比较,凡无报告

  的为漏报,计算医院死亡病例漏报率。

  [2]抽查30份纸质死亡医学证明书,计算以下指标

  查看死亡医学证明书内容必填项目是否填写完整(姓名、性别、职业、婚姻、文化

  程度、出生日期、死亡日期、户籍地址、常住地址、死亡地点、死亡原因、诊断单位、诊断依据、填卡日期)等。

缺任一项,则认为不完整。

填卡完整率(%)=填写完整卡片数/查卡数×100%查看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关键项目是否填写准确(指死因诊断不得为英文缩写或俗称;

  一行不得填写多种疾病;死因链填写应符合时间顺序及疾病发展顺序)。

错任一项,则认为不准确。

  死因链填写准确率(%)=死因链填写准确卡片数/查卡数×100%查看30份死亡证的根本死因及编码(如纸质死亡证上没有填写根本死因及编码,则

  查看网络录入的信息),判断根本死因的确定及编码是否准确,如根本死因确定及编码均准确则视为正确卡片。

  根本死因确定准确率(%)=根本死因确定准确数/查卡数×100%

  所有纸质死亡医学证明书,与网络报卡比较,计算关键变量(姓名、性别、出生日

  期、死亡日期、死亡地点、死因链、最高诊断单位、最高诊断依据、填卡日期)的符合率,全部一致的为符合卡片。

  录入准确性(%)=死亡证与网络录入一致数/查卡数×100%

  附表1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区)医院死亡病例报告情况调查登记表

  序号科室类型死者姓名性别年龄死亡原因死亡日期是否报告医生未报12345678。

漏报原因录入员未录其它科室类型1)急诊2)住院部内科3)住院部儿科4)住院部外科5)其它,请注明(如呼内、消化内科)

  调查日期年月日调查员签名______

  乡(镇、社区)级卫生院死因监测工作督导表_________卫生院内容一.组织管理有无死因网络报告工作领导小组常规制度1例会制度2死因登记报告管理制度3死亡信息核实补充制度4档案管理制度是否对村医死亡信息报告开展培训是否有例会记录有无死亡病例登记册是否接受过上级部门培训7.有无和村医的死亡医学证明书交接记录8.有无村医联系名单二.网络直报情况有无网络直报专用计算机上网设备和网速情况是否有专人报告三.报告质量[2]报告粗死亡率补漏情况是否定期开展补漏工作(查看记录)如是,填补漏途径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报质量在家死亡病例证明书的出具人是不明原因疾病(或在家)死亡的调查记录填写情况[1]结果□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是□否□是□否□有□无□是□否□有□无□有□无□有□无上网方式□有□无□是□否□乡医□村医好份中份无份备注查看相关文件和资料应由院领导、相关责任科室负责人及具体管理工作人员组成社区卫生院如无填否社区卫生院如无填否现场查看网络直报专用计算机、上网设备等填写公安、民政、妇幼等部门,可写多个可以都选查看10份不明原因疾病(或在家)死亡的证明书,指标的判断见表注[1]。

查看30份纸质死亡医学证明书,指标的计算见表注[2]。

填卡完整率[2]死因链填写准确率[2]完整率%准确率%录入的准确性:

死亡医学证明书与网上报告的一致性(%)[2]四.资料管理符合率%有无专柜□有□无存放是否有序□是□否□有□无死亡医学证明书保存情况死因数据库是否有备份注

  [1]抽取10份(不足者以实际数算)不明原因疾病(或在家)死亡的证明书,查看背面

  的死亡情况记录情况。

  好字体清晰、记录完整,包括发病、死亡、就医经过和过去的病史;差字体不清晰、记录不完整;无背面无记录。

  [2]抽查30份纸质死亡医学证明书,计算以下指标

  查看死亡医学证明书内容必填项目是否填写完整(姓名、性别、职业、婚姻、文化

  程度、出生日期、死亡日期、户籍地址、常住地址、死亡地点、死亡原因、诊断单位、诊断依据、填卡日期)等。

缺任一项,则认为不完整。

填卡完整率(%)=填写完整卡片数/查卡数×100%查看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关键项目是否填写准确(指死因诊断不得为英文缩写或俗称;

  一行不得填写多种疾病;死因链填写应符合时间顺序及疾病发展顺序)。

错任一项,则认为不准确。

  死因链填写准确率(%)=死因链填写准确卡片数/查卡数×100%

  所有纸质死亡医学证明书,与网络报卡比较,计算关键变量(姓名、性别、出生日

  期、死亡日期、死亡地点、死因链、最高诊断单位、最高诊断依据、填卡日期)的符合率,全部一致的为符合卡片。

  录入准确性(%)=死亡证与网络录入一致数/查卡数×100%

  督导县区基本情况表格

  乡镇(街道)户籍死亡数名称

  户籍人口数户籍死亡率督导过程一览表县区疾控部门

  形式资料查阅督导内容1、听取汇报2、组织管理情况3、规章制度4、资料分析与利用5、培训与督导6、对辖区报告单位的管理7、补漏情况现场查看1、网络直报保障情况2、死亡证填写质量3、网报质量4、数据库备份5、死亡证保存与发放情况交流反馈督导情况反馈准备材料汇报材料领导小组名单、政府文件、上年度工作经费下拨凭证例会、死因登记报告管理、死亡信息核实补充档案管理、培训工作、考核通报等制度文档上年度分析报告、粗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参加上级培训的记录、对下级培训相关资料(通知、签到表、讲义)、督导笔录、总结或通报例会签到表、会议记录、报告单位通讯录公安民政核对记录专用计算机、查看或询问上网条件、网报人员名单201*年1-9月所有死亡卡(督导人员抽查30份)同时督导人员抽取30份待查医院卡片带走备用死亡证填写质量检查中抽取的30份死亡卡、督导人员提前准备3季度网络报告质量评价报表网络报告电子个案201*年至今死亡证、死亡证发放登记

  督导过程一览表县及以上医疗机构

  形式资料查阅督导内容1、听取汇报2、组织管理情况3、规章制度4、死亡登记相关资料5、培训与督导6、补漏情况现场查看1、网络直报保障情况2、漏报情况3、死亡证填写质量4、网报质量5、数据库备份6、死亡证保存交流反馈督导情况反馈准备材料汇报材料领导小组名单、死因登记报告管理、死亡病例自查与奖惩档案管理、培训工作、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制度急诊及住院死亡登记册、死亡证发放记录、与疾控中心死亡交接记录、自查及奖惩记录参加上级培训的记录、上级督导记录、临床医生业务培训资料(签到表及讲义)院内补漏记录专用计算机、查看或询问上网条件、网报人员名单出入院登记或病案死亡明细、相关科室死亡讨论登记、抢救记录、死亡登记册、门急诊日志等督导人员抽查30份死亡证死亡证填写质量检查中抽取的30份死亡卡、督导人员提前准备3季度网络报告质量评价报表网络报告电子个案201*年至今死亡证存根督导过程一览表乡镇(社区)级卫生院

  形式资料查阅督导内容1、听取汇报2、组织管理情况3、规章制度4、死亡登记相关资料5、培训与督导6、补漏情况现场查看1、网络直报保障情况3、死亡证填写质量4、网报质量5、数据库备份6、死亡证保存交流反馈

  督导情况反馈准备材料汇报材料领导小组名单、村医联系名单死因登记报告管理、例会制度、死亡信息核实补充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死亡病例登记册、参加上级培训的记录、上级督导记录、对辖区内村医业务培训资料(签到表及讲义)公安民政核对记录专用计算机、查看或询问上网条件、网报人员名单督导人员抽查30份死亡证10份不明原因死亡或在家死亡的死亡证死亡证填写质量检查中抽取的30份死亡卡、督导人员提前准备3季度网络报告质量评价报表网络报告电子个案201*年至今死亡证存根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渔沟镇死因监测与报告工作实施方案》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渔沟镇死因监测与报告工作实施方案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