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82137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92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书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

 

主编:

张良英

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第1章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概论

第2章塑料模具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

第3章塑料模具课程设计典型案例

第1章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概论

1.1课程设计的目的与内容

1.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时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中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一次对学生进行比较全面的塑料模具设计的训练。

其目的是:

(1)巩固和深化所学课程的知识:

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综合运用塑料模具设计及其他选修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工程实际中的具体设计问题,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课程的知识。

(2)培养塑件模具设计的能力:

通过塑件成型工艺分析、分型面及浇注系统的确定、塑料模具设计的方案论证、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计算、塑料模具结构设计、查阅有关标准和规范以及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使学生掌握一般塑料模具的设计内容、步骤和方法,并在设计构思和设计技能等方面得到相应的锻炼。

(3)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

在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学会结合当前国家有关的技术经济政策,能比较全面而辩证地分析和处理设计问题,从而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

2.课程设计的内容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题目,一般选择内容和工作量都比较适当的中等复杂程度注射模具进行设计,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下任务:

(1)装配工作图1张(A1或A2图纸)

(2)零件工作图3

4张(如塑件图、成型零件图、模具型腔图及非标准件图)

(3)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5000~8000字)。

1.2课程设计的一般进程

课程设计总共安排3周的时间。

课程设计的一般进程、设计内容和工作量见表1-1:

表1-1课程设计一般进程、设计内容和工作量

阶段

主要内容

工作量(约)

1

设计准备:

了解设计任务书、原始数据、工作条件及设计要求,明确设计任务;通过查阅有关设计资料、观看电教片和现场参观等,对设计对象的性能、结构及工艺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准备好设计所需的资料、绘图用具及图纸等

0.5天

2

塑件成型工艺分析:

塑件的原材料分析、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估算塑件的体积和重量,初选注射机

0.5天

3

分型面及浇注系统的确定:

最佳分型面的论证、浇注系统的设计

1天

4

塑料模具设计的方案论证:

型腔布局或成型零件的结构及固定方式的确定、推出机构的确定、抽芯机构的确定、冷却系统的设计论证、绘制模具结构草图

2天

5

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计算:

成型零件的成型尺寸计算、模具概略尺寸的确定、抽芯机构的设计计算、推出机构的设计计算、成型设备的校核计算

2天

6

完成装配工作图:

绘制装配工作图,标注主要尺寸、公差配合及零件序号,选择模具零件材料及热外理要求,编写标题栏、零件明细表及技术要求等

3天

7

绘制零件工作图:

绘出必要的视图和剖面图,标注尺寸、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编写技术要求、明细表及标题栏

3天

8

编写设计技术说明书,根据计算草图整理,并附以必要的擦图和说明

2天

9

设计总结及答辩

1天

1.3课程设计的注意事项

1.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完成课程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既要继承或借鉴前人的设计经验,又不能盲目地全盘照搬。

正确的途径应该是;在充分理解现有设计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设计条件和要求,发挥独立思考能力,大胆地进行改进和创新。

实践证明,只有这样才能使课程设计达到满意打效果。

2.学会应用“三边”设计方法

由于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是既相互关联而又彼此制约的,因此往往某阶段发现的问题,需要对前面的设计和计算做相应的修改,甚至有的结构和具体尺寸要通过绘图或由经验公式才能确定。

因而在设计过程中采用边计算、边绘图、边修改的“三边”设计方法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符合循序渐进和交叉反馈并行的认识规律。

3.讲究和提高工作效率

讲究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

为此,首先从思想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以避免发生前松后紧或顾此失彼等现象。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野必须采取一切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措施。

例如,事先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经常有查阅有关的设计资料和标准;在草稿本上写下编写设计说明书时所必需的计算过程及有关数据或标准的来源,且各行之间还应留有一定的间隔,以适应修改或调整设计结果的需要。

第2章塑料模具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

2.1塑件成型工艺分析

设计任务书给设计人员只是塑料图纸,设计前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收集、分析和熟悉设计资料。

1.塑件的原材料分析

根据塑件图中标明的塑料品种,分析该塑料的使用性能及成性性能:

查阅该塑料比重、比容、收缩率及流动性能等特性,记下备用。

2.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认真分析塑件图,审核塑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公差等级、表面粗糙度、塑件壁厚及其他技术要求,必要时还需要了解该塑件所属的部件图或组件图、塑件的载荷特性及其数值、使用条件、使用寿命等。

学生还可针对塑件结构工艺性的不合理之处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并征求指导教师的意见后加以修改。

3.计算塑件体积和重量

计算塑件体积或重量的目的是为了选择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或提高生产率。

当设备比较少且限定在某台设备上成型时,计算重量后可确定型腔数量。

塑件精度要求高、生产批量少时选用单型腔;生产批量大时选用多型腔。

有时也可以在一套模具上成型几个不同形状的塑件,这种情况多用于大设备上生产批量不大的成套组件,一摸可以成型形状不同的一套零件,此时,应注意计算模具压力中心及浇注系统平衡。

4.初选注射机

首先根据前面对塑件的各种分析,确定以下生产条件:

(1)确定注射压力;

(2)确定成型温度;

(3)确定是否需要冷却;

(4)根据塑件本身的几何形状及生产批量确定成型腔数目;

(5)计算塑件体积或重量;

再初定成型设备的类型及规格,并记录以下技术参数备用:

(1)最大注射量;

(2)锁模力;

(3)最大注射压力及注射速度;

(4)模板尺寸及导柱间距(拉杆间距);

(5)最大模具厚度及最下模具厚度;

(6)模具的紧固方式及紧固螺钉的孔径;

(7)合模行程;

(8)脱模顶出行程、顶出杆的直径位置;

(9)喷嘴头部孔径及球面R的尺寸;

(10)定位圈直径;

2.2分型面及浇注系统的确定

1.最佳分型面的论证

选择分型面应考虑如下问题:

(1)是否能确保塑件的成型质量;

(2)清除分型面部位的毛刺及飞边时是否容易;

(3)是否有利于排除模具型腔内的气体;

(4)动模与定模分开后,塑件能否留在动模内。

初步设计塑料模具的学生,应列出塑件上若干个可能成为分型面的部位,并根据塑件的技术要求、生产条件、工艺装备等情况参阅《塑料模具结构图册》实例,举一反三。

在勾画塑料模具结构草图的过程中对最佳分型面进行论证与完善,并在塑件图上向应位置标出分型面。

2.浇注系统的设计要求

浇注系统的选择是模具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选择浇注系统前首先应对塑件的材料及几何形状、使用注射成型设备、可能产生的缺陷以及填充条件等做全面分析,同时分型面的选择往往与浇注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浇注系统的设计要求如下:

(1)排气良好;

(2)流程短;

(3)防止小型芯变形;

(4)热量、压力损耗小;

(5)整修方便;

(6)防止塑件变形;

(7)尽可能减小浇注系统容积。

学生应选择合适的浇口类型、数量以及进料位置,并加以论证。

必要时用平面示意图把构思表达出来。

浇注系统各组成部位零件应尽量选用标准零件,可加快模具的制造速度,同时也有助于降低模具的制造费用。

2.3塑料模具设计方案论证

当分型面和浇注系统的结构、布局确定以后,模具总体结构设计也有了基本依据。

接下来设计者就需要论证以下模具结构要素。

1.型腔的布局

由于注射机的料筒通常位于定模板的中心线上,由此决定了单型腔模具的型腔位置必然处于定模板的中心线上。

而对于一模多腔的模具,其型腔的模具,其型腔的分布也应尽量与模具的中心线对称,并满足以下条件:

(1)各型腔在浇注时应保持平衡填充;

(2)尽量缩短到各型腔间的流程,以降低废料率;

(3)各型腔之间应有足够的空间设置冷却水道、顶出杆等结构零件。

2.成型零件的结构及其固定方式。

根据塑件的几何形状考虑成型零件的结构及其固定方式。

成型零件的结构应便于加工制造,尽量采用镶拼结构,以降低制造难度或节约贵重材料。

应合理确定镶块的分割位置及固定方法,对于有嵌件的安装及定位方式。

3.推出机构的确定

根据塑件的形状、尺寸大小、设备类型等综合考虑塑件的推出方式。

开模时应尽量是塑件留在动模一侧,因为这样推出机构既简单又可靠,模具结构也比较简单;推出元件的布局应合理,确保推力分布均匀;塑件脱模时应不变形,不损伤塑件的外观质量;推出机构的推出及复位应可靠且运动灵活,制造及配换应方便容易。

推出机构的类型及设计要点可查阅《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

4.抽芯机构的确定

具有侧孔、侧凹及需要侧向分型的塑件,就需设计抽芯机构。

抽芯机构的设计必须确保抽芯及复位动作灵活、运动轨迹控制合理、安全可靠及便于制造维修。

如采用斜导柱抽芯机构,则必须避免与模具的推出机构互相干涉,必要时可设计先复位机构。

4.冷却系统的设计论证

从塑料成型的特性出发,认真分析磨具是否需要设计冷却系统。

若设计冷却系统,就必须考虑冷却系统水道的数量、布局及加工方法等问题。

同时在选用标准模架时也要考虑布置冷却水道这一因素,适当选择尺寸大一些的模板,冷却水道与模具组成零件之间互不干涉。

此外,模具的导向零件和紧固零件数量与布置、浇注系统零件(如浇口套与拉料杆等)以及模具的安装方法等也是塑料模具设计方案论证时应考虑的结构要素。

2.4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计算

1.成型零件的成型尺寸计算

塑件成型的实际尺寸能否达到塑件图的尺寸要求,与模具设计时成型零件的成型尺寸计算得是否正确关系密切,主要取决于收缩率的取值是否精确。

根据塑料的成分及种类,所查阅得到的收缩率值是一个范围,在此范围内,设计者尚需结合在模塑过程中的压力、温度、时间、脱模速度以及塑件的具体结构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计算成型尺寸之前,还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正对塑件模具的分型面处容易出现飞边的特点,在计算成型尺寸时,必须按分型面接触面积的大小,分别减去飞边厚度0.02~0.05mm。

(2)塑件成型后为了脱模方便,沿脱模方向应设计脱模斜度。

一般情况下,脱模斜度不包括在塑件图的尺寸公差范围内,其中外形以大端尺寸符合之间图纸的尺寸公差为要求,斜度取向小端方向;内型侧以小端尺寸符合制件图纸的尺寸公差为要求,斜度取向大段方向。

(3)对塑件图纸进行认真笑话,分析塑件图中未注公差的尺寸中哪些属于负公差类,哪些属于正公差类,以及哪些属于正负公差类,用相应的计算公式计算。

对于收缩范围较大的塑料,采用平均收缩率计算成型尺寸时是否会使塑件产品超差,需事先进行一次预见性验算,其验算公式为

式中

—塑件公差,mm;

—模具成型零件的制造公差,mm;

—模具成型零件的最大模损量,mm;

—塑件基本尺寸,mm;

—塑件最大收缩率;

—塑件最小收缩率。

2.模具概略尺寸的确定

根据模具强度和刚度的计算公式,求出所需要的型腔壁厚。

目前在设计工作中,很少进行强度方面的计算,而直接采用经验数据法或查阅设计手册等方式确定模具的概略尺寸,再据此选用标准模架。

应注意下列要求:

(1)对于单腔型模具,其凹模的壁厚确定后,再加上型腔尺寸即为凹模的长度和宽度和直径尺寸。

(2)对于多型腔模具,除型腔板的壁厚外,还应根据型腔和浇注系统的布局及尺寸、相邻型腔间的壁厚等因素决定型腔板的周界尺寸。

(3)对于具有抽芯机构的模具,因其结果的特殊需要,型腔板的周界尺寸应适当放大。

(4)选用标准模架时,应根据模具结构草图先选用相应的模体结构,再根据型腔数量、塑件尺寸、投影面积及推出塑件的要求确定合适的模体尺寸。

周界尺寸一经确定,因据此审核能否安装在预定的成型设备上。

(5)模具厚度等于塑件高度、型腔底板厚度、型心固定板厚度、动模座板厚度、推出板厚度、推出行程及富余量、合模限止销高度的总和。

根据模具厚度的复核塑件成型后能否顺利取出模外。

(6)在模具结构草图上简要标注已确定的尺寸,供正式绘图时使用。

3.抽芯机构的设计计算

抽芯机构选定后,须进行一系列的设计计算。

现在常用的斜导柱抽芯机构为,论述其计算步骤。

(1)确定轴芯距

轴芯距一般应大于成形塑件的侧孔深度或凸台高度1~3mm,有时为了安放嵌件方便,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抽芯距。

(2)计算抽拔力

(3)确定斜导柱的斜角

当抽芯距较大、抽拔力较小时,可选较大值;而当抽芯距较小、抽拔力较大时,则应适当喊小

z。

的取值一般为10°、12°、15°、18°20°、22°、25°。

(4)确定斜导柱断面直径

或矩形斜导柱截面尺寸的长度与宽度。

(5)确定斜导柱的总长

、固定段长度

固及导向段长度

导。

(6)确定契紧块契角

,必要时对契紧块进行刚度计算。

(7)确定斜导柱的安装位置及滑块位置的定位距离。

4.推出机构的设计

设计推出机构首先要保证塑件不变形。

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应当正确估计塑件对模具的附着力大小和所在的位置,从而使推力能得到均匀合理的分布,使塑件能平衡地从动模中脱出而不变形。

注意事项:

(1)推力的分布应尽量靠近型芯;推力面应尽可能大,以减小单位面积上的压力,使塑件不致变形。

(2)推力应作用在塑件能承受力最大的地方,尽量避免推力作用在塑件的薄面上。

(3)尽量不损伤塑件的外观,推杆尽可能设置在塑件的加工面或内侧面。

(4)为了制造和修模方面,应尽量考虑采用标准零件,如标准圆形推杆等,这样零件的加工制造就具有互换性。

合理确定塑件的推出距离。

5.成型设备的校核计算

模具的总体结构草图完成后,还需对初选的成型设备进行校核计算,其主要内容有:

(1)注射机注射压力校核;

(2)注射量的校核;

(3)锁模力的校核;

(4)开模距离的校核;

(5)顶出距离的校核;

(6)安装尺寸的校核。

通过以上校核可知成型设备选用是否合适。

对于某项校核后确认不合适的,应重新选择合适的成型设备,并据此对模具结构草图中的相关尺寸做出调整。

 

2.5绘制装配图的基本规范

按照《制图国标》中的相关规定绘制装配图。

准确、清晰地表达模具的基本构造及模具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是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内容,现分述绘制装配图的基本规范。

1.作图比例和图面布置

(1)尽量采用1:

1的作图比例,并选择幅面大小合适的图纸来绘制装配图。

(2)一般采用主视图和俯视图两个视图,主观图采用剖视法,俯视图画拆去定模部分后的实际投影。

如两个视图还无法表达清楚,则可增加其他视图。

(3)塑件图布置在图纸的右上角,并注明塑件名称、塑料牌号等要素,标准塑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及形位公差。

塑件图尺寸较大或形状较为复杂时,可单独画在零件图纸上,并装订在整套模具图纸中。

(4)装配图上需标注模具的总体尺寸、必要的配合尺寸和安装尺寸,其余尺寸一般不标注。

(5)零件程序的标注的要求是不漏标、不重复标;引线间不交叉;序号编制一般按顺时针方向排列;字体严格实用仿宋体,字间距布置均匀、对齐等。

2.标题栏及明细表

标题栏内容应按统一要求填写,特别是设计者必须要在相应位置上签名。

编制明细表必须包括零件序号、零件代号、零件名称、图号(或此页)、数量、材料及热处理要求等,其中零件序号应自下往上进行排列;选材时应注明牌号并尽量减少材料种类;标准件应按规定进行标记,零件名称栏中的文字应首尾两字对其、字间距应均匀、字体大小应一致等。

 

2.6绘制零件图的基本规范

1.视图和比例尺的选择

零件图比例尺大都用1:

1。

小尺寸零件或尺寸较多的零件则需放大比例绘制。

视图的选择可参照下列建议:

(1)轴类零件通常仅需一个视图,按加工位置布置较好。

(2)板类零件通常需要主视图和俯视图两个视图,一般安装配置布置较好

(3)镶拼组合成型零件常画部件图以便于尺寸及公差的标注,视图可按装配位置布置。

2.尺寸标注的基本规范

标注使设计基准、加工基准、测量基准一致,避免加工时反复换算。

成型部分的尺寸标注基准应与塑件图中的一致。

(2)尺寸布置合理

首先,大部分尺寸最好集中标注在最能反映零件特征的视图上。

如对于板类零件而言,主视图上应集中标注厚向尺寸,而平面内各尺寸则应集中标注在俯视图上。

其次,同一视图上的尺寸应尽量归类布置。

如何将某一模板俯视图上的大部分尺寸归为四类:

第一类是孔径尺寸,可考虑集中标注在视图的左方;第二类是纵向间距尺寸,可考虑集中标注在视图轮廓外右方;第三类是纵向间距尺寸,可考虑集中布置在视图轮廓外下方;

第四类则是型孔大小尺寸,可考虑集中标注在型孔周围空白处,并尽力做到全套图纸一致。

本章中的零件设计示例图大都按照归类布置法绘制,请观察其表达效果。

(3)脱模斜度的标注

脱模斜度有三种标注方法:

起一是大、小端尺寸均标出;其二是标出一端尺寸,再标注角度;其三是在技术要求中注明。

(4)有精度的位置尺寸

需与轴类零件相配合的通孔中心距及多腔模具的型腔间距等有精度的位置尺寸均需标注公差。

(5)螺纹尺寸及齿轮尺寸

对于螺纹成型尺寸和齿轮成型件,还需在零件图上列出主要几何参数及其公差。

3.表面粗糙度及形位公差

(1)各面的粗糙度均应注明。

对于多个相同粗糙度要求的表面,可集中在图纸的右上角统一标注。

(2)有形位公差要求的结构形状则需加注型位公差。

4.技术要求及标题栏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应标注在标题栏的上方,逐条注明除尺寸、公差、粗糙度以外的加工要求。

标题栏按统一规格填写,设计者必须在各零件图标题栏的相应位置上签名。

2.7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

设计计算说明书是对整个设计过程的整理与总结,也是图纸设计的理论依据和审核设计的主要技术文件之一。

1.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内容

设计计算说明书以分析和计算内容为主。

对于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来说,设计计算说明书所包括的内容大致如下:

(1)目录(标题及页码);

(2)设计任务书;

(3)塑料成型工艺分析;

(4)分型面及浇注系统的确定;

(5)塑料模具设计的方案论证;

(6)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计算;

(7)设计体会;

(8)参考资料目录。

一般设计计算说明书中还可包括一些技术说明,如在装配和拆卸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2.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基本要求

设计计算说明书应在全部计算及全部图纸完成后进行整理与编写。

编写时要注意以下基本要求:

(1)编写的规范化

设计计算说明必须用钢笔书写在符合规定格式的用纸上,并装订成册和填写封面。

封面格式如下所示,书写格式如下所示。

(2)计算的正确性

对所有的设计计算要求正确无误,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计算的已知条件和力学模型必须正确;

②计算公式及重要数据的来源必须可靠;

③计算的过程必须条理清楚,具体的演算过程可以略去,但数据运算必须准确,数据处理(如标准化、取精确值、圆整等)应符合要求;

④应附有与计算有关的必要插图;

⑤对计算结果应有简短的结论。

(3)内容的完整性;

编写完后,应检查设计计算说明书中所包括的内容是否完整。

此外,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应做到行文精练、书写工整。

(校名)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设计课题

 

系部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日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计算及说明

主要结果

2.8课程设计总结和答辩

课程设计总结和答辩是课程设计进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总结和答辩,可以帮助设计者进一步掌握塑料模具设计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课程设计总结

课程设计总结主要包括对设计结果的分析和对设计工作的小结。

(1).对设计结果的分析

尽管在课程的每一阶段中都应进行设计结果的分析,但是最后对设计的结果进行总结性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

设计结果的分析具有总结性和全面性的意义。

因此,分析时应重新以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为依据,评价总结的设计结果是否满足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全面地分析所做设计的优缺点。

在对设计结果进行分析时,应着重分析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设计计算及结构设计的正确性因此,设计者应认真检查和分析自己设计的塑料模具装配图、主要零件的零件图以及设计计算说明等设计作业

对于装配图,应着重检查和分析成型零件、推出机构和抽芯机构的设计在结构、工艺性、机械制图等方面存在的错误。

对于零件图,应着重检查和分析尺寸及公差标注方面的遗漏与错误。

对于设计计算说明书,应着重检查和分析计算依据、计算结果是否准确可靠。

由于是初次进行设计,出现某些不合理的设计和错误是正常的。

但是,在设计总结中,应该对不合理的设计和错误做进一步的分析,并提出改进性的设想,从而使自己的设计能力得到提高。

(2).对于设计工作的小结

对于设计工作进行小结,也是总结和提高的一个过程。

撰写设计工作小结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①通过课程设计,自己在哪些设计能力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

哪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②通过课程设计,你掌握了哪些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③分析自己的设计结果,你认为有哪些设计的优点和缺点?

对于缺点应该如何改进?

④在今后的设计中,自己应注意哪些问题才能提高设计的质量?

2.课程设计答辩

课程设计答辩是用以考核和评估设计水平、设计能力和设计质量的基本形式。

按照课程设计的要求,只有完成了设计工作量的学生方可参加答辩。

答辩前,应认真做好设计总结,并将所有的设计图纸和设计计算说明书整理好,叠装成袋后送交指导教师审阅。

课程设计的答辩内容通常以设计中应当掌握的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主。

一般用提问的方式进行答辩。

答辩结束后,指导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设计图纸和设计计算说明书的质量以及学生的课程设计中个阶段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确定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

第3章塑料模具课程设计典型案例

塑料仪表盖注射成型模具设计实例

3.1、拟定注射成型工艺方案、初选成型设备

(一)、任务导入

图3.1塑料仪表盖

(二)、塑件的尺寸精度与结构分析

1.塑料制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该塑件的三维图样,如图3.2所示。

图3.2塑料仪表盖3D图

该塑件尺寸精度无特殊要求,所有尺寸均为自由尺寸,可按MT5查取公差,其主要尺寸公差要求。

见表3-1。

表3-1塑料仪表盖主要尺寸(按照MT6级的公差精度要求)(mm)

该塑件表面没有特殊要求,通常,一般情况下外表面要求光洁,表面粗糙度可以取到Ra=0.8μm,塑件内部表面粗糙度可取Ra=3.2μm。

2.塑件的结构工艺分析

(1)从图纸上看,该塑件外形为回转体,圆角过渡无尖角存在,壁厚均匀,且符合最小壁厚要求;

(2)塑件型腔较大,有尺寸不等的孔,如Φ6、Φ9,它们均符合最小孔径要求,可在型腔板上设计5个小型芯;

(3)为塑件顺利脱模,可在塑件内部及外部设计一定的脱模斜度,图11-1中已经注明脱模斜度为30′~10。

该塑件结构简单,无特殊的结构要求和精度要求。

(三)、拟定塑件成型工艺方案

1.塑件的生产批量

塑件的生产类型对注射模结构、注射模材料使用均有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