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十二篇 转 相当给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78646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子十二篇 转 相当给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子十二篇 转 相当给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子十二篇 转 相当给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子十二篇 转 相当给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子十二篇 转 相当给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子十二篇 转 相当给力.docx

《教子十二篇 转 相当给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子十二篇 转 相当给力.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子十二篇 转 相当给力.docx

教子十二篇转相当给力

教子给力十二篇之第五篇

(五)有鉴于贾政的无奈

家长朋友们,我观察过很多老人带孩子的现象,只见过两个把孩子带的有规矩的,一个是一同事的岳父。

其人,系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饱经沧桑,极有学问。

我见到他是十五年前的事,那时,老人已七十多了。

同事的孩子极为出色,后考入名牌大学。

再一个是我的岳母,她老人家八岁即在日本纱厂当童工,虽无文化,但见多识广,责任心极强,对孩子要求很严,我的内侄女内外甥女,在她那里。

放学后第一个任务就是完成作业,不完成作业,别想出去玩儿。

在这一点上,我的母亲也没做到。

所以,我提醒年轻的父母们,不要偷懒,不要轻易将孩子交给老人带,现在的孩子条件已经太好了,再加上老人的不负责任。

如长时间自己不管教,养成许多不良习惯后,再来管教,就会事倍功半,如再有贾母那样极有权威的老太太保护,这孩子就更难管教了。

不要怪老人,老人的做法是很正常的,因为,享受天伦之乐是他们的权利,他们没有再给你教育孩子的义务,尽管许多老人主动要求承担这一任务,但真正能负起管教责任的老人,百不挑一。

有鉴于贾政的无奈,所以我在教育孩子时,十分小心的既不让母亲过多干预,又注意做到不让孩子恃仗奶奶的宠爱,使性放刁。

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让他明白了一点,如果犯了严重错误,奶奶也不能使他避免惩罚。

我儿子已经是大四的学生了,很快就要踏入社会。

长这么大,我打过他三次。

第一次,是在他五岁那年,恃仗奶奶的宠爱,在奶奶屋里吃饭时,满盘乱挑,没有规矩,而母亲又护着他,我多次教训,甚至罚站,都没有改过来,还到母亲面前告我的刁状。

万般无奈,我用妻子做衣服的竹尺,在他的屁股上狠狠地给了一下子。

这是他第一次尝到竹笋炒肉的味道。

从那以后,他再也没在母亲那边守着我放刁。

母亲虽疼孙子,毕竟是明理之人,打那以后,就注意教他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规矩,有了那次教训,他也就听从了奶奶的教导,逐渐学会了许多规矩。

第二次,是九岁时,他的妈妈让他倒垃圾,他居然学着一些邻居的样子将垃圾扔到了楼下的空地上,恰好被我碰上,在屁股上踹了一脚。

从此,再也没犯同样的错误。

第三次,是上初二时,迷上了电子游戏,经常不完成作业,我警告他,提醒三次不改,竹尺伺候。

第三次,他居然被老师派同学押送到我的学校里。

这一次,我没有放过他,将他按到床上用那根竹尺,打了整整十尺。

这是我事先与他约定的数字。

儿子哭着睡了。

半夜,我悄悄来到他的床前,看着儿子脸上未干的泪痕,摸摸被打得红肿的屁股……。

儿子,别怨爹心狠!

待老人家骂够,我慢慢说:

“娘,那根擀面杖还在吗?

”母亲无语!

可能有人会说我心狠。

但是,如果让我重新教子,我还是会这样做的,在孩子有小错时,如不及时纠正,任其发展,等到有一天戴上不花钱的镯子时,则悔之晚矣!

防微杜渐,是我之本意。

惯子如杀子,古训至理。

(六)刷碗

儿子四岁了,我与妻子商议,该让他学着干点活了。

他能干点什么呢?

人天性喜享受权利,懒尽义务。

而许多人却能够自觉的尽义务。

其原因何在,据我的观察和思考。

父母对孩子幼时的教育,培养孩子尽义务的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为人父母者,必须明白一点,如果在孩子世界观形成的最重要时期,也就是幼年时期,不能给孩子养成尽义务的习惯。

等有一天,比如说,到初中,你觉得事情不对了,要求他也应该为家庭尽点义务。

这时,他绝不会觉得尽义务是应该的,而会认为是父母的刁难,他会要求你理解他,而这个理解,就是理解他享受权利的需要。

至于义务,对不起!

他脑子里没有,因为你没灌输给他这种观念,他没有尽义务的习惯。

到这时,你如果要管教,他会跟你耍泼放赖,或者离家出走,甚至威胁要死给你看。

而且,这种孩子抗挫折能力特别差,一点委屈都不能受。

有鉴于此,儿子很小时,我就注意培养他的责任意识。

前面说的为奶奶送饭是一例。

现在四岁了,要让他干点活儿。

琢磨好长时间,决定先让他学着洗手绢。

自此,儿子的小手绢就是自己洗了,尽管每次他自己洗完,妻子都悄悄的给他另洗一遍。

(请注意,一定不能让孩子看见,因为,那会减少孩子的成就感)每当看见儿子坐在小板凳上,边洗边唱歌,我感到非常高兴。

以后,让他洗的东西逐渐增加,直至自己的衣服自己洗。

七岁时,我又琢磨着,应该找一件他天天都可以干的活儿,让他干。

我瞅上了刷碗这活儿。

这是一件可以天天干,又费时不多的活儿。

既可以让他天天有活儿干,又不会耽误功课。

反正,吃完晚饭马上学习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于是刷碗的任务又落到了儿子头上,尽管一开始,他砸了不少碗,可是我不在乎,砸了再买,过了几个月也就不砸了。

这习惯,一直坚持下来了。

甚至,在他参加高考的那几天,这习惯也没有改变。

直至今日,只要儿子在家,晚饭后刷碗就是他的任务。

他的妈妈现在已不上班,疼儿子,有时就说,不用儿子刷碗了,特别是周日晚上,吃完晚饭儿子要回学校,但儿子总是坚持刷完碗再走。

为父母者,给孩子一些尽义务的机会吧!

这会使孩子人生的道路走的顺利些!

(七)嘴随着腿

我母亲说过:

“嘴随着腿”。

这话的意思是说,小孩子会说话与会走路是相关的。

会走路了,会说的话也就多了。

老母亲没文化,却常常能说出一些至理名言。

我体会,之所以嘴随着腿,是因为小孩子会走路后,接触的东西就多了,也就是实践能力提高了。

所以要表达的东西也就多了,自然就能学会说更多的话,思维也就更丰富。

体会到这一点,我除了教儿子说话外,很注意让儿子接触更多的东西,接触更多的人。

我很想教他背《三字经》,但当时这还是四旧,没人敢教孩子念这个。

想起老人家喜欢三李诗词,就开始教儿子背诗词。

先是李白的《静夜思》,再是《望庐山瀑布》,《忆秦娥》;杜甫的《绝句》;李清照的“生当做人杰”;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再到苏轼的《水调歌头》《念奴娇》等等。

至儿子一岁半,已能熟练背诵四十余首古代诗词。

至于《三字经》,在他小学五年级时我还是教他背过了。

但总觉得晚了一点。

在此期间,经常带他到亲戚朋友家去见见世面。

每至一处,总有人逗他背背诗词,儿子总是大大方方的连背带表演,赢得大家的赞赏,也赢得了不少好吃的东西。

他也越背越来劲。

这一做法的好处有许多。

一是学会了说许多话;二是赢得了许多老人的欢心,特别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每当有人当面称赞孙子外孙聪明,脸上总是挂满了笑容,这种天伦之乐,是他们从儿女身上得不到的。

也算是儿女对老人的一番孝心吧!

三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一定基础,上述诗词有一些是中小学教材的内容,尽管到真正学时,有的他已背不过了,但总是比别的学生背得快许多。

我想,这是记忆深处已存记忆重现的结果吧!

四是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

我认为,一个人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将自己的思想表达清楚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如果从孩子还不知害羞为何物时培养,是最容易的。

现在,儿子在大学里,上台唱歌,发表讲话,主持节目,编写节目,以至与人交流,上网发言,在报上登个小文章,从未因害羞而误事。

年轻的父母们,注意啊!

幼儿教育无小事,任何在你看来是小事的事,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从每一件小事开始你的教育吧!

(八)“破坏”学习

儿子天性喜破坏。

我虽因家贫,几乎不给儿子买玩具。

但其姑、姨、舅因喜其活泼可爱,故所买玩具颇多。

什么小火车、小汽车、冲锋枪、变形金钢……。

但不管什么玩具,到了这小子手里,能完整过三天的极少。

因为这小子玩上一天,就会对玩具的内部结构更感兴趣,似是要弄清玩具为何会动,火车为何能跑。

常常是将玩具拆开,守着一堆零件,左瞅右看,对来对去,原来的玩具已不见一点形状。

而小子却拿着自己的发明,玩得仍很高兴。

对此事,我抱着既不干涉,也不鼓励的态度,任其自然去做。

我觉得,这也算是教育投资。

如请人专门进行这种教育,一则花费过大,二则孩子也未必肯干。

现在他自己乐此不疲,又何乐而不为呢?

何况,这投资花费极少,成效却高。

在我家,只有一样东西,是小子不敢乱毁的,那就是书籍。

对书籍我采取了绝对保护措施。

由于我自小读书不易,所以对书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除了我的书外,就是给他买的儿童读物也要求他不准撕毁。

我认为,一个不爱书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的。

这种做法,也使我付出了不少代价。

他十岁时,我到北京学习,拍了不少纪念照。

最后一卷有不少极珍贵的留影,如在曹雪芹故居、梁启超墓、智化寺、醇王府(宋庆龄故居)李大钊故居、广化寺……等处的留影。

因还剩了几张,故未冲印。

后陪老母看灯会,方拍完。

及至照片冲出,竟然全部曝光,此事令我十分恼怒,因上述去处,我可能终生未必再去。

故无法补偿。

后经追究,小子承认,是他打开暗盒研究,而弄出的事。

对此,我仅是告诉他,以后不要打开暗盒看,未加追究。

就这样,小子在这方面的胆量越来越大,我的手表,家里的马蹄表,游戏机,水龙头,照相机,无所不拆,就差没把电视机拆开了。

(我怀疑,这小子也干过)到十三四岁,连焊接之类的事也能干了。

游戏机的焊点开了,自己焊;水龙头坏了,我不干,让他干;电器出了问题,我在旁边看着让他修。

逐渐,这小子掌握了不少日用技术。

九七年,为了让他尽快掌握电脑,我把家里的全部积蓄拿出来,购置了一台电脑,用了没三天,那东西死活不动了。

我问原因,小子不说。

无奈,只好抱着主机去修理。

维修人员检查后,原来是硬盘全部格式化了。

人家怎么也弄不明白,硬盘怎会全部格式化。

只好全部重装,嘿!

这小子可得着了。

在旁边目不转睛,整整看了三个小时。

老子看的莫名其妙,小子看得津津有味。

此后,又去修了几次,好在是保修,我也懒得陪他,就让他自己去修。

再后来,我家的电脑就不用找人修了。

迄今为止,我家的电脑被小子拆了没有二百次,也有一百八十次,。

随着我工资的增长,电脑的配置也不断提高。

钱也不知花了多少。

如今,这小子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电脑高手了。

给孩子一点“破坏”的权利吧!

在这种“破坏”中学到的东西是无价的。

(九))这是给牛打针用的吧

 儿子初二时,考完试第二天,玩滑板摔了一跤,我没当大事。

谁知,竟不会走路了。

眼看着儿子艰难的类似爬行的动作,任凭我万般镇静,自认为天塌下来也不会皱眉头的性格,这回也慌了神。

  四处求医,拍片,作CT,加重CT,居然没找出毛病来。

后来还是请到了一名医,才看出来在髂窝有一血肿,但却不知是良性还是恶性。

 

  儿子这回可遭大罪了,各种各样的检查,抽血,化验,小子从未哼一声,真难为他了。

那天,大夫拿来一粗粗的探针,要抽那血肿里的东西化验,看到那粗的针管,我心紧紧地揪着,谁知,小子歪头仔细看看那针,居然笑了,“大夫,这是给牛打针用的吧?

”病房里一片笑声。

我却忍不住要掉下泪来,赶紧走出病房。

  整整两个月,儿子出院了,是拄着拐杖出院的。

  我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已经开学一周了,让他去上学,还是休学一年?

上学,初三紧张的学习,他能坚持吗?

休学,这一年怎么办?

  征求儿子的意见,小子要去上学。

罢了!

上学去吧!

此后,约二十天,小子天天拄着拐杖去上学,每当我将他送过马路,看着儿子走向学校的身影,总是问自己,“作的对吗?

  由于这场灾难,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

我不敢再像以前那样严格要求他,我当时想,即使考不上大学,只要孩子身体好好的也就行了。

结果,中考时,小子差一分未达普高线。

高中放在我学校,学习成绩有所好转,毕竟初中所差较多。

高考差了十几分未考中。

再上高四,考上了师范院校。

  今天,看到静砂说:

“就像生活和工作一样,哪能全按自己的设计和理想走?

谁也不敢说能。

”此言深获我心。

  虽然,儿子考大学不理想,但每当我想起儿子面对那粗大的针管,说:

“这是给牛打针用的吧!

”就感到欣慰。

  我的儿子,勇敢、幽默、开朗,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十)这是原则问题

儿子上大学后,他的事我很少过问。

一则儿子大了,是成年人了,有了自己较为完整的思想了;二则也确实管不了,大学里的许多事情必须靠他自己去处理。

所以,父子之间和平共处,少有矛盾。

一日,儿子回家,我正在网上围棋。

回头一看,小子穿了一条破牛仔裤,两个膝盖都露出来了。

我上下打量了他两眼:

“怎么把自己弄成这样子了,像个叫花子。

“这是现在最流行的。

“八成是跟李阳学的吧!

我在学校听过李阳的疯狂英语,李阳上台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

“我穿着条破裤子就上台来了。

”话语间一副洋洋自得的样子。

为此,我还在学生面前费了不少唇舌,以消除其不良影响。

想不到,我的儿子居然把那条破裤子穿到家里来了。

“谁跟他学了”。

“那跟谁学的?

想不到我的儿子居然也有了崇拜的偶像了。

我连讽带刺。

从小就教育儿子,可以欣赏一个人,可以佩服一个人,可以学习一个人,就是不能崇拜一个人。

因为,崇拜会迷住人的双眼,会使人盲目服从,会使人失去自我。

“谁崇拜他了?

“那你这条裤子上的窟窿怎么跟他一样呢?

是有意磨出来的吧?

可真有出息!

“你怎么这么说”

上大学之后,这是我第一次对他的穿着表示异议,小子有点不服。

“你以后是要当老师的人,穿着这条破裤子,哪个学校肯要你?

“这又不是什么原则问题。

小子仍不服。

“在我眼里,这就是原则问题,告诉你,穿着这条破裤子,你以后不要给我进这个门。

看我真火儿了,小子嘟嘟囔囔到那间屋去了,我回头告诉妻子:

“把这条破裤子给他扔出去,不准再穿。

此后,儿子没再穿此类服装。

过后,我问妻子:

“这小子说什么没有。

妻子笑着说:

“人家说你是老巴子!

一点现代观念都没有。

我大笑:

“我就是老巴子嘛,说得没错。

妻子又说:

“我问他生不生气,他说生气。

问他裤子怎么办?

他说不要了。

“没再说别的”

“儿子说了,谁叫他是爹,咱是儿子呢。

我又大笑。

这是儿子上大学后,我唯一一次行使老子的权力。

(十一)不给儿子攒钱

我这人命不好,自幼就没有钱富余的时候。

时至今日,虽已是高级教师,却仍然几无余钱。

儿子大了,妻子、母亲常叨叨,要我给儿子攒俩钱,以备婚姻大事之用,我却从未放在心上。

身为高级教师,自称没钱,很多人不信。

我算一笔账大家就明白了,我现在收入每月两千余元,儿子上大学,年消耗一万元。

老母无收入,除政府补助一百多元外,我一年孝敬老母四千多元,以使老母有一个像样的生活,老母贫困一生,晚年得点子孙福,那是绝对应该的。

妻子早就不上班了,每月有三百多块收入。

再去了日常开支,虽略有盈余,却也所余无几。

加上我这人,虽生来贫困,对钱却看得很淡,虽从不乱花钱,对自己颇为苛刻,然该花的钱决不吝啬。

前年,一个三十多年老友,前来借钱,要包海耕耘,我考虑老友这是生命中最后一博,是他解除贫困的最后机会,(该友家徒四壁,夫妻双双下岗,是极贫者)于是慷慨解囊,借出一万。

自家留一万,以备不时之需。

说实话,我不愿借钱给人,因为莎士比亚有一段名言,对我影响很大,那话是这样说的:

“不要借钱给朋友,因为借钱给朋友,不仅会失去金钱,还会失去朋友。

”而我的这位朋友,是当年与我一起读莎士比亚的人,如非万般无奈,是不会到我这借钱的。

现在我担心的,不是失去金钱,而是失去朋友,其实借钱的时候,我已做好了收不回来的心理准备,但我这位朋友却是一个性情极为刚烈的人,当年在蒙古大草原上驯过烈马。

如这次不能成功,他大概是不会来见我了。

已经两年没见他了,真为他担心,希望他能成功。

鉴于对金钱的上述认识,所以,至今,我还是一个万元户。

要给儿子攒钱,谈何容易。

况且,我不以为给儿子攒钱,是什么好事。

我很喜欢板桥先生的一句话:

“儿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儿孙比我强,留钱做什么。

我从一个捡煤渣,拾破烂,上树跳井,下海捞虾的野孩子,活到今天,不也挺好吗?

家庭和睦,儿子学业将成,虽钱不多,但亦可满足生活需要。

反观那些父母有钱,打点一切,儿女坐享其成,有豪华居室,有各种电器,有小汽车,尽情享受的小家庭。

他们幸福吗,充实吗?

我感觉,这样的家庭,离婚率反挺高。

究其原因,我想,是父母为他们打点的太周到了。

他们的享受来的太容易了,轻易得来的东西是没有人会珍惜的。

这样的家庭,除了打打小仗,经常吵吵,还有什么能调剂生活呢?

没有共同的创立家业过程,没有为买一台电视机而一年精打细算的苦恼,没有为孩子缺少玩具的辛酸……总之,有一天,夫妻一言不合吵着要离婚的时候,家里的一桌一椅,所有电器都不能使其留恋,因为这些,他们都没有付出,不值得留恋。

而那些白手起家,自己创建一个小家庭的夫妻,对家里的任何家具都有着深厚的感情,每一件家具都会牵动他们的心,为了这个创建不易的家,除非有什么大的原则分歧,夫妻是不会分手的。

小时候,看过一部小说《风雷》,上面那个区委书记姓熊的,每当与其妻子吵过之后,其妻征服他的法宝,就是用一个小瓷茶杯给他倒上水,然后喂他吃药,他纵有天大怒火,也就消了。

原因就是,恋爱时他是区委书记,其妻当时是护士,每次给他喂药,总是用这个小茶杯。

在这个茶杯上凝聚着俩人共患难的感情。

看过的书很多都忘记了,可是这个情节我总也忘不掉。

尽管,书中的妻子是个反面人物,那位区委书记是被阶级敌人用糖衣炮弹打垮的,而那糖弹,却主要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茶杯。

所以,我不想给儿子攒钱,我希望他自己能创建自己的家庭,而这创建的过程,会成为夫妻之间建立感情,建立信任,建立彼此牵挂的基础。

《三字经》云:

“人遗子,金满赢(赢上加竹),我遗子,唯一经。

不给儿子攒钱,这个观念,从儿子很小时,我就开始灌输了。

愿儿子在人生的路上走好!

(十二)结束语

下围棋有一句术语,叫做“精华已尽皆堪弃”。

我在教子时的一些做法和思考说到现在,可谓精华已尽。

这些做法与思考,无论对与不对,自觉可说的已说得差不多了,再说下去,难免画蛇添足,令人厌烦。

故打住。

从今年大年初一开始,我尝试着与儿子交朋友。

毕竟,我的儿子,大学即将毕业,已是一个有自己思想的人了,人生的道路怎样继续下去,要看他自己了。

父亲的约束,可能起反作用。

何况儿子喜欢比较文学,主要是当代文学和西方文学,他看的许多书,我已不太懂了。

让儿子用自己的大脑思考问题,是我多年所愿。

时至今日,他已学会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了。

尽管,仍难免偏激、片面,可那毕竟是他的思想。

里边有许多闪光的东西,有许多是我这个父亲不理解但却先进的理念。

毕竟我已开始感觉,有些东西要向儿子学习了,比如我现在能上网发文章,其实也有儿子的功劳,打字是跟儿子学的;写文章也是受儿子的刺激,儿子两年前即在网上发帖子了,有些文章早已见报。

这对我这个自命不凡的父亲不能没有刺激。

我得感谢儿子,当我第一次在《半岛都市报》上读到儿子写的影评时,除了有一些兴奋,有一些自豪,有一些欣慰;还有一点莫名奇妙的妒嫉,老子读书四十余年,未有片言只字见于报章。

小子读书十几年,竟然有一些豆腐块在报上见了,当把此事告知老母时,老母的兴奋令我惭愧,老人家说:

“孙子比儿子强了。

”这话令我汗颜,儿子能做到的,我为何不能。

于是,有了我现在的一些帖子,尽管还没有见报的,但毕竟有不少网友捧场,聊可满足自己的虚荣之心。

也算对老母的回答。

古人云:

“多年父子成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