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77738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docx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docx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

福建省泉州市台商区惠南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第I卷 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歌写作“无中生有”,化不在场语言为在场语言;诗歌阅读“有中生无”,化在场语言为不在场语言。

“无”不是“没有”,而是潜藏的“有”。

老子说: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致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可见,“有”“无”同出而异名,并非对立,在场语言呈现于文字,不在场语言隐匿于字里行间或文字之外。

站在作者的立场,不在场语言是经验的一部分,他面对的言欲尽却言不尽的困难通过不在场语言得以解决;同时,作者依赖在场语言的创设来伸展不在场语言。

站在读者的立场,读者面对在场语言,他必须试图打破它的在场,站在其边缘地带倾听那意犹未尽的余音。

在场语言好比琴弦,不在场语言就是

在恰当的指法下弹奏出来的漂浮于琴弦周遭的余音,它们互相衬托,互相生成,描绘出动人的情调。

诗歌中的在场语言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字词,只要有不在场语言,它就和世界有了联系,它就不可能单独地被释义。

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的互动,生成了汉语诗歌的空白结构。

空白不是一无所有,而是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的对话,它以“至言无言”的方式为诗歌命名。

海德格尔有对器皿的特征的精彩描述:

“空,或虚空,才是使壶具有盛水功能的东西。

空间,壶的空无,正是壶作为空器之所是。

”空,构成器皿之为器皿的本质,空,容纳和保持着万物一切皆流的本性,它接受着人们倾进去的东西,又为它的倾听者无私地奉献它的倾出。

如同容器一样,诗歌空白收留着诗歌的真义,空白结构是诗的深层结构。

诗歌的在场语言占有的总是有限的时空,诗歌唯一能同时空抗衡的是空白,它通过无言言说,展示了生命在时空中不受限制的恒久的运动。

空白拒绝对诗歌作静止的解说。

诗在有文字处,诗之妙在无文字处。

中国人深深懂得世界变动不居的道理,认为世界的深处是虚空,而虚空乃万物之源。

万象皆从空中来又向空中去,所以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真正的画底,也是中国诗歌真正的诗底。

西方油画连画底都要打上底色,不留空白,画面上动荡的光、色彩和线条仍是视觉目睹的实;而中国画家用心之所在,正在空白,空白使得画面上的一花一鸟、一树一木、一山一石都被飘渺的曼气环绕。

即使是主张文以载道的儒家诗学,也讲微言大义。

空白作为中国诗歌的深层结构,具有接纳和倾出两种美学功能。

“空故纳万境”,如果进入诗歌的对象世界密不透风,就不可能“纳万境”。

正是空白,留存了诗歌的气韵。

诗歌的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并存,并且互相转化,同时空白倾出万境,以无言的诉说把倾听者带到一个陌生而鲜活的世界中去。

从某种意义上说,空白是安顿人类心愿之乡的精神空间。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那空白处仿佛便是诗歌远望的故乡。

诗歌空白结构的存在表明了诗歌文“意”的不可穷尽,任何一次释义,都只是诗歌文本可能的一次解读。

(摘编自何志《汉语古典诗歌的在场语言与不在场语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诗歌的写作和阅读,均涉及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在场语言为“有”,不在场语言为“无”,“无”不是什么都没有,是潜伏着的,是隐藏在在场语言字里行间或之外的内容。

B.就读者来说,他必须努力突破在场语言的限制,站在不在场语言的边缘地带倾听那些飘浮于琴弦周围的余音。

C.就诗人来说,不在场语言就是他想要表达而写下的诗句不能表达出的、通过在场语言的构建来延展的那一部分。

D.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构成动态关系,它们相互依靠,互相衬托,相互生成,描绘出动人的情调。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空,容纳和保持着万物一切皆流的本性,所以器皿之为器皿的本质在于空;就像器皿一样,诗歌的真意在于空白,所以,诗的深层结构是空白结构。

B.汉语诗歌的空白结构,是由诗歌的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的相互运动形成的。

在场语言的被单独释义从来都不存在,不在场语言让在场语言和世界有了联系。

C.诗之妙在于不在场语言,在于空白,它突破了在场语言的时空的限制,以无言的方式,展示了不受时空限制的生命的恒久运动。

对诗歌作静止的解读,永远不能领略其精妙。

D.世界的深处是虚空,而虚空乃万物之源,这是中国人探索世界得到的观点,这种观点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艺术创作,诗歌也好绘画也好皆如此。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油画是写实的,它不留空白,连画底都要打上底色,而油画画面上动荡的光、色彩和线条都是实实在在的真切的,就跟我们现实生活中见到的一样。

B.主张文以载道的儒家诗学,也讲微言大义,足见中国人对空白理解之深刻。

中国画家的用心在空白之处,让画面上的一花一草、一鸟一兽、一山一石被飘渺的灵气环绕的正是空白。

中国诗亦然。

C.汉语诗歌的文“意”是不可穷尽的,对诗歌的每一次释义,都只是诗歌文本的一次解读,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比如李商隐的《锦瑟》就是如此,每个人的解读都会不同。

D.具有接纳和倾出两种美学功能的是诗歌之空白,空白倾出万境,无言的诉说把倾听者带到一个陌生的世界,那空白的地方仿佛就是诗歌远望的故乡,安顿着人类的心愿。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马芳,字德馨,蔚州人。

十岁为北寇所掠,使之牧。

芳私以曲木为弓,剡矢射。

俺答猎,虎虓其前,芳一发毙之。

乃授以良弓矢、善马,侍左右。

芳阳为之用,而潜自间道亡归。

周尚文镇大同,奇之,署为队长。

数御寇有功,当得官,以父贫,悉受赏以养。

嘉靖二十九年秋,寇犯怀柔、顺义。

芳驰斩其将,授阳和卫总旗。

寇尝入威远,伏骁骑盐场,而以二十骑挑战。

知其诈,用百骑薄伏所,三分其军锐,以次击之。

奋勇跳荡,敌骑辟易十里。

寇营野马川,克日战。

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

芳战益力,寇乃去。

累迁指挥佥事,复以功,超迁都督佥事。

已,袭寇有功,进二秩,为右都督。

寻以功进左,赐蟒袍。

三十六年,迁蓟镇副总兵,分守建昌。

土蛮十万骑薄界岭口,芳与总兵官欧阳安斩首数十,获骁骑猛克兔等六人。

寇不知芳在,芳免胄示之,惊曰:

“马太师也!

”连却。

四十五年七月,辛爱以十万骑入西路,芳迎之马莲堡。

堡圮,众请塞之,不可。

请登台,亦不可。

开堡四门,偃旗鼓,寂若无人。

比暮,野烧烛天,嚣呼达旦。

芳卧,日中不起,敌骑窥者相属,莫测所为。

明日,芳蹶然起,乘城,指示众曰:

“彼军多反顾,且走。

”勒兵追击,大破之。

芳有胆智,谙敌情,所至先士卒。

一岁数出师捣巢,或躬督战,或遣裨将。

家蓄健儿,得其死力。

尝命三十人出塞

四百里,多所斩获,寇大震;芳起行伍,十余年为大帅,身被数十创,以少击众,未尝不大捷,威名震边陲,为一时将帅冠。

石州城陷,副将田世威、参将刘宝论死,芳乞寝己荫子,赎二将罪,为御史所劾,敕戒谕。

后世威复为将,遇芳薄,芳不与校,识者多之。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九十九》)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

B.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靡至 

C.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

D.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开始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每个皇帝对应着一个年号。

如文中的“嘉靖”即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朱厚熄

的年号。

B.“署”有代理、暂任或试充官职之义,文言文中假、代、摄、权、行等字皆有相似的含义。

C.“太师”一职为周代首设,后世多作为重臣的加衔以示荣宠,并无实职。

D.“行伍”是古代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行,五人为伍。

后世多用“行伍”泛指军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芳年少英勇,事亲至孝。

马芳年少时被北寇掳去做了牧童,后在危急时刻,一箭射杀猛虎救了俺答,俺答让他随侍左右;他把抗敌所得封赏都拿来奉养父亲。

B.马芳巧破敌谋,名震边陲。

威远之战,马芳识破敌人诡计,将计就计大破敌军;界岭口之战,敌寇初以为马芳不在,后来见到他就惊吓而退。

C.马芳智勇双全,多次建功。

马莲堡之战,马芳先采用疑兵之计,大开堡门,通宵鼓噪,次日中午又卧床不起,麻痹敌军,最后一举击破敌人。

D.马芳身先士卒,宽以待人。

每次出战马芳都亲身前往,而面对不知感恩的旧部田世威,他也不计较,知道这些事的人很多。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芳知其诈,用百骑薄伏所,三分其军锐,以次击之。

(5分)

 

(2)芳乞寝己荫子,赎二将罪,为御史所劾,敕戒谕。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发安化回望黄州山张耒①

流落江湖四见春,天恩复与两朱轮②。

几年鱼鸟真相得,从此江山是故人。

碧落已瞻新日月,故园好在旧交亲。

此生已免嘲伧父③,莫避北风京洛尘。

[注]①安化即安化驿。

张耒,“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诗风与苏轼接近。

1097年因朝中党争,被贬黄州;1101年宋徽宗新立,被召回京师,担任太常。

此诗写于回京途中。

②朱轮:

达官贵人所乘之车。

③伧父:

骂人的话,南朝谓北人为伧父,意即粗野,即今所谓“北方佬”。

8.颔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绪?

是如何表现的?

请简要阐述。

(5分)

9.作者贬谪黄州过着怎样的生活?

请结合全诗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6分)

(1)刘裕曾在京

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也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

辛弃疾赞叹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是的两句是:

      ,      。

(2)庄周在《逍遥游》中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鲲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  _,____ 。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  _,____    _”一句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

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配 角聂鑫森

父亲邵伟夫,先是话剧演员,后来又成了电影、电视演员。

他的名字很气派,“伟夫”者,伟丈夫之谓也。

可惜他一辈子没演过主角,全是很不起眼的配角,虽是剧中有名有姓的人物,也就是说几句不痛不痒的台词,演绎几个小情节而已。

他的形象呢,身材矮小,脸窄长如刀,眉粗眼小口阔,演的多是反派人物:

黑社会小头目、国民党下级军官、现实生活中的可怜虫……

他的名字是当教师的爷爷起的,爷爷曾对他寄望很高。

没想到他读中学时,有一次演一个小话剧的配角,神采飞扬,被动员去读一所中专艺校的话剧班,从此他就很满足地走上了演艺之路。

因为母亲是苗族人,可以生两胎,我下面还有一个妹妹。

我叫邵小轩,妹妹叫邵小轮。

通俗地说,我是小车子,妹妹是小轮子。

我们的名字当然是父亲起的,母亲似乎很欣赏,觉得低调一些反而会有大出息。

母亲在街道居委会当个小干部,人很漂亮。

我和妹妹似乎承袭了她的基因,长得都不丑。

母亲对于嫁给了父亲,一直深怀悔意,原想会有一个大红大紫的丈夫,不料几十年来波澜不惊。

我母亲都不让我们去剧院看父亲的戏;电视上一出现有父亲身影的剧目,她便立即换台。

她还嘱咐我们,不要在人前提起父亲是演员。

读初中时,一个男同学悄悄告诉我:

“你爸爸的戏演得真好,可惜是个小角色。

如果让他演主角,肯定火!

父亲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尤其是进入影视圈后,或是东奔西跑到一个个剧组去找活干,或是找到了活必须随剧组四处游走。

每当他一脸倦色回到家里,首先会拿出各种小礼物,送给妈妈、我和妹妹,然后把一叠钞票交给妈妈。

我把男同学的话告诉他,他听了,微微一笑,说:

“在一个戏中,只有小人物,没有小角色,这正如社会的分工不同,却都是平等的。

主角造气氛,配角助气氛,谁也离不开谁。

母亲轻轻“哼”了一声,然后下厨房去为父亲做饭菜。

我看见父亲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很痛苦地低下了头。

我读高中妹妹读初中时,父亲在出外三个月后,回到家里。

他这次是在一部《五台山传奇录》的电视连续剧里,演一个貌丑却佛力高深的老方丈的侍者,虽是配角,出场却较多,拿了五万元片酬。

他给我和妹妹各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给妈妈买了一个钻石戒指。

我发现父亲的手腕上绑着纱布,便问:

“爸爸,你受伤了?

他说:

“拍最后一场戏时,和一个匪徒交手,从山岩上跌下来,把手跌断了,我咬着牙坚持把戏拍完,导演直夸我敬业哩。

母亲说:

“你也五十出头了,别去折腾了,多在家休息吧。

他摇了摇头,说:

“不!

你工资不高,小轩、小轮正读书,将来还要给他们备一份像样的嫁妆。

再说,小病小伤在拍戏中是常发生的,别当一回事。

我和妹妹不由得泪流满面。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学校就在岳麓山附近。

三九严寒的冬天,母亲打电话告诉我,父亲在岳麓山的爱晚亭前拍戏,让我去看看父亲,还嘱咐我最好把自已伪装一下,别让父亲分神出了意外。

漫天大雪,朔风怒吼。

我戴上红绒线帽子、大口罩,围上羊毛围巾,穿上新买的中长羽绒袄,早早地来到爱晚亭前。

警戒线外,看热闹的人很多,我使劲地挤站在人丛里。

父亲是演一个寻衅闹事的恶霸,样子很丑陋,说话还结巴,然后被一个江湖好汉狠狠地揍了一顿,上衣也被撕破了,痛得在地上翻滚。

这场戏前后拍了三遍,导演才打了个

响指,

大声说:

“行了!

我看见父亲长长地嘘了一口气,然后去卸了装,换上平常穿的旧军大衣。

接着,又去忙着搬道具、清扫场地。

等忙完了,他靠坐在几个叠起的道具箱旁边,疲倦地打起盹来,手指间还夹着一支燃了一半的香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介绍父亲的名字很气派,但他其实只是个可有可无的“配角”而已,作者以一种欲抑先扬的手法巧妙设置悬念,引发了阅读兴趣。

B.小说中画线的句子“漫天大雪,朔风怒吼”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一方面突出了父亲工作环境的恶劣,同时也有效地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C.小说通过叙述父亲生活中的几件小事,生动地塑造了“父亲”这样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形象,他为了让家人生活得更好而努力工作、无私奉献。

D.小说几个人物形象都刻画得很生动,以“父亲”为例,除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外,作者还特别重视描绘父亲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

E.小说中作者借“初中男同学”之口,既赞赏父亲精湛的演技,也隐约透露出父亲一辈子未能出演主角的复杂心理,体现了作者的精妙构思。

(2)小说中母亲对父亲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请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最后以父亲卸装换衣、清理现场、坐下打盹的画面作为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6分)

(4)有人认为,小说塑造的主人公是父亲,把题目改为《我的父亲》更好,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请谈谈你的具体理由。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不平凡的求学生涯

1931年9月,清华大学招入了一批新学生,其中有一个瘦小的戴眼镜的无锡人。

这位新生作文和历史拿了满分,理科却几乎是零分,他就是后来成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的钱伟长。

清华当年招生的作文题目是《梦游清华园》,钱伟长写了一篇四百五十字的赋,出题目的老师想改改不了,只能给了满分。

历史考题更奇怪,要求

写出二十四史的作者、注者和卷数,许多考生望“题”兴叹,而钱伟长却答得分毫不差。

钱伟长的文科好,一点也不奇怪。

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教书先生,四叔是著名的文科学者钱穆。

他中学的文史老师,则是语文学家吕叔湘。

钱伟长自小看古书长大,十岁的时候就可以把《三国演义》倒背如流。

可是,19岁的钱伟长在数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

但正是这样一个在文史上极具天赋、数理上极度“瘸腿”的学生,却在一夜之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文从理。

这个决定缘于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钱伟长拍案而起,他说:

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

他决定转学物理以振兴中国的军力。

于是钱伟长几次跑去找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吴先生被这位青年的爱国热情打动了,答应他试读一年。

为了能尽早赶上课程,钱伟长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早起晚归,极度用功。

他克服了用英语听课和阅读的困难,一年后数理课程超过了70分,四年后,成了一名出类拔萃的优秀生。

正如他后来常说的:

“我从来不相信有什么‘天才’,而只是相信人的才能是用艰苦的劳动培植出来的。

奋发才有为,勤学才有识。

1940年1月钱伟长考取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

钱伟长与自己的导师辛吉教授第一次面谈时,发现两人都在研究板壳理论,于是师生俩开始共同啃这块硬骨头。

的确,板壳内禀理论是一大难题,但是很有实用价值。

在航空航海工程、武器装备、仪器仪表和各项工程设施中,到处可见到平板和壳体。

多年来对于各种各样的板壳,各学派学者用不同的方程式来描述,钱伟长认为它们应该有内在的联系,有必要加以统一。

于是他开始废寝忘食地寻求这种联系。

经过半年多努力,用掉了几尺厚的草稿纸,他终于以严谨简约的张量分析为基本工具,建立了板壳的基本理论,对原有的各种论述进行分类,提炼出本质的核心内容,找到了一组统一的方程式。

与此同时,辛吉教授通过另一途径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1941年,他们合写成了一再为人们称道、引用的著名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

这篇论文发表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的60岁祝寿文集。

该文集的作者多数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科学家,28岁的钱伟长,是文集作者中最年轻的学者、唯一的中国人。

爱因斯坦看后也由衷感叹,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

此文奠定了钱伟长在美国科学界的地位。

1942年取得博士学位后,经过辛吉教授特地推荐,钱伟长到了冯·卡门所在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

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美国当时正在加紧研究火箭、导弹,精确地计算火箭导弹的弹道成了当务之急。

钱伟长担起了这个重任,他经常到喷气推进研究所所在地墨西哥州的白沙基地参加火箭试验,对各种型号的导弹的弹道及空气动力学性能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写出了许多保密的内部报告,并提出了有关火箭、导弹落点的理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伦敦遭到德国导弹的袭击,英国首相邱吉尔很着急,向美国求援,问题转达到冯·卡门那里,钱伟长提出了一个对运行的导弹加以干扰迫使其射程减小的方案,立即得到采纳。

因此战争中尽管伦敦东码头区遭到德国导弹破坏,市中心却安然无恙。

邱吉尔在回忆录中提起此事,说美国青年人很厉害,但实际上应该说:

中国青年人很厉害!

(摘编自戴世强《钱伟长小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钱伟长在清华大学入学考试中,文史成绩优异,作文和历史都拿了满分,是因为钱伟长受到良好的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自小是看古书长大的。

B.钱伟长基于爱国的崇高理想,弃文从理,转系后读书极为用功,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理科毕业生,这充分说明了奋发才能有为、勤学才能有识的道理。

C.多年来各学派学者对平板和壳体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没有找到内在联系,钱伟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板壳的基本理论,与导师辛吉的研究过程和结果都相似。

D.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钱伟长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时主要从事有关火箭、导弹的研究,他提出的方案曾帮助伦敦在二战中免遭德国导弹的破坏。

E.本文用朴素平实的语言,记叙了钱伟长青年时期刻苦求学、不断钻研取得杰出成绩的过程,展现了一代科学大师的成长历程,塑造了一个成就卓著、令人尊敬的科学家的形象。

(2)为什么说《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一文奠定了钱伟长在美国科学界

的地位?

请简要分析。

(6分)

 

(3)本文反映了钱伟长哪些优秀的品格?

请简要分析。

(6分)

 

(4)文史上极具天赋的钱伟长上大学时却弃文从理,最终在科学领域还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而人们平时却常说扬长避短更容易取得成功。

对此,你有何观点?

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理由。

(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今天下午,蔡振华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出台,是中国足球的福音,中国足球工作者要有_______的勇气,转思路,换脑筋。

 

②本月上旬,尼日利亚极端组织“博科圣地”在该国东北部发动恐怖袭击,造成大量平民伤亡,还杀害了一名正在分娩的女性。

这可能是该组织成立6年来发动的最_______的袭击。

 

③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谈及他与台北故官冯明珠院长再次见面的情形,说:

“我们很快就进入实质性的交流,少了一些寒暄,多了一些_______” 

A.破釜沉舟   惨无人道   心照不宣   

B.孤注一掷   惨无人道   心领神会 

C.破釜沉舟   惨绝人寰   心领神会   

D.孤注一掷   惨绝人寰   心照不宣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为阻止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的影响,深圳的一些景区也采取了一些办法,比如“锦绣中华”就雇用了几名退休的阿姨来做景区看管员。

B.考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C.孩子看电视、玩电脑、读书、写字时间过长及课业负担过重与近视有关,除此之外,光度不够,同样也会引起近视。

D.百年来,中华书局一直以传承文明为己任,本着守正出新的原则,整理出版了大批古籍,也推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新著。

1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那个春天的黄昏,当满树繁花不经意间闯入我的眼帘,我的心不禁为之震颤。

我惊诧,三年时间,树天天在,花年年开,________。

一连好几天,________,望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着生命的芬芳。

美丽的花,寂寞的花,使我领悟了一句话:

________。

①可我竟然从未留意过这近在咫尺的美 

②可对这近在咫尺的美,我竟然从未留意过

③我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站在阳台上望它们 

④我天天都在阳台上望它们,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

⑤美丽如河流,越深越无声     ⑥美丽如醇酒,越久香越浓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据美国硅谷人士说,现金即将过时,在不太遥远的未来,①   。

与使用纸币或信用卡相比,手机支付都将更快、更智能化,也更安全。

②   :

③   ,它要求人们的手机上安装一块特殊芯片,付款时用手机读取信用卡数据;另一条途径是“史克威尔支付”APP,与“谷歌钱包”不同,它与苹果手机和一系列安卓模式手机兼容,付款时不用把手机从兜里掏出看,商家只要用接受付款的智能产品就能将钱从顾客的信用卡中划走。

17.下面为近年来我国国民不同阅读方式的调查统计表,阅读后请按要求答题。

(6分)

(1)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