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发展循环经济.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77476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发展循环经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发展循环经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发展循环经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发展循环经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发展循环经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发展循环经济.docx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发展循环经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发展循环经济.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发展循环经济.docx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刘福银

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极强的现实性与针对性,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目前全国上下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讨怎样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身的发展,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业、农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引导各地走循环经济之路。

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正确认识县域经济内涵,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

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

二是县域经济具有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区域界线明确。

三是县域经济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

县域经济以县级政权作为市场调控主体,以县级财政为经济基础,承担本级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诸项事务,是一级独立的政治经济组织,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四是县域经济具有地域特色。

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

五是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

县域经济不是封闭的“诸侯经济”,具有开放性。

县域经济虽在县级行政区划上形成的,但它又不同于县级行政区划。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要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

县域经济还要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

六是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

县域经济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

县域经济又不同于国民经济,县域经济不能“小而全”,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旅)游”,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

七是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主题和方向。

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

  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已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首要问题。

县域经济竞争力是指以县域单位进行资源配置来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

其高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把注意力放在现在看起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和项目上是不够的,要更加注意那些具有潜在竞争优势的产品和项目,并注重把自己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县域经济数量多、差异大,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制约因素繁杂,除县域社会和经济现有存量(现存力)外,尚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

  一是自然优势力。

自然优势是影响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同处在发展初级阶段的县市,有自然优势的县市会在起跑线上有再次领先的机会。

自然优势有两种:

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

自然优势对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影响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变得越来越小。

要注意由于交通枢纽和产业布局的调整,由于单一非再生资源的长期使用,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就有衰退的可能,可能对县域经济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

  二是政府能动力。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县市政府及县市领导的能动作用非常大。

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是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温家宝总理在经济日报成立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的批示中指出,“农村的发展,县委、政府是关键”。

一个县市有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能够比较强地动用县内外资源,比较有效地调控经济运行,县域经济就可能得到较快、较好地发展。

  三是产业竞争力。

县域经济要有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群,在这个产业群中,主导产业要明确,产业结构要合理,产业结构要朝优化和高级化演进。

  四是企业竞争力。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的竞争力是县域经济竞争力的中坚力量。

一个县域拥有在国内外市场上叫得响的品牌企业数量是反映县域经济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方面。

企业要加强管理,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竞争力。

农户经济要实行企业化运作,农户经济才有生命力。

  五是人力竞争力。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人是具有决定性的力量。

县域内人口总量固然重要,但人口质量更重要。

要加大县域内人才的培养,不仅要留住高科技人才,也要加强对基础人才包括青年技工和农民的培训,以提高人力的竞争力。

在县域经济中,“能人经济”是值得注意的趋势。

  六是县域经济活力。

县域经济活力是县域经济的市场机制力量的体现。

非国有经济比重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活力指标。

其它还有机关人数与就业总人数的比率反映出就业导向和就业活力;人均存贷额反映金融方面的活力;GDP与就业总人数的比率也是一个反映经济产出活力的指标。

 

  七是外界互动力。

县域与外界的互动能力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入世后,县域经济的发展不能仅在县内、省内、国内定位,要在经济全球化中定位,要利用两种资源,开发两个市场,提升竞争力。

外界互动力可以用进出口总额与GDP比率、外资企业比重等指标来衡量。

二、循环经济理论与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

“循环经济”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循环经济观,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

循环经济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经济运作模式。

它不同于传统经济遵循的“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的线性过程,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其要旨是将经济活动组织成“资源—生产—消费—二次资源”的闭环过程。

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在发达国家概括为“三R”原则:

“Reduce”,也称量减化原则,即减少资源利用量及废弃排放量;“Recycle”,也称再利用原则,即大力推行物料循环利用系统;“Reuse”,也称资源再生化原则,即努力回收利用废弃物。

“三R”原则的实施将使资源与能源得到最合理与持久的利用,使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因而可使经济发展走低耗、低成本、低污染、高效益的良性循环之路,它完全符合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要求。

由循环经济上述的内涵与“三R”原则,可以推导出循环经济具有如下特征:

1、循环经济是资源节约型经济;2、循环经济是使资源循环再生的再生型经济;3、循环经济是低污染经济,是清洁型经济;4、循环经济是协调与和谐经济;5、循环经济是先进科技型经济。

它广泛地使用国内外先进的节能、节省原材料资源的技术与装备,最充分地回收利用废弃物,净化环境等先进技术,从而极大地提高经济的科技含量;6、循环经济是使经济保持持续增长与高效益的经济。

由于循环经济是资源节约型经济,因此生产成本低,致使经济能长期稳定地保持持续增长与高效益。

在发达国家,如德国和日本,循环经济正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

德国采取严格的立法手段加强废弃物的管理和再利用,德国法律明确规定,自1995年7月1日起,玻璃、马口铁、铝、纸板和塑料等包装材料回收率必须达到80%。

在德国的影响下,欧盟和北美国家相继制定旨在鼓励二手副产品回收、绿色包装等法律,同时规定了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复用或再生的具体办法。

法国法律规定,2003年应有85%的包装废弃物得到循环使用。

奥地利法规要求对80%的回收包装材料进行再利用。

在发达国家中,日本是循环经济立法最全面的国家,其所有相关的法律精神,集中体现为“三个要素、一个目标”,即资源再利用,旧物品再利用,减少废弃物,最终实现“资源循环型”的社会目标。

  从区域上看,通过企业间的工业化代谢和共生关系形成生态工业园区,最为典型的是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

据介绍,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等核心企业,通过贸易方式把另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投入或原料,建立产业链,这样在降低企业的治污费用的同时,企业也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近几年来,我国在三个层次上逐渐展开循环经济的实践与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企业层次上积极推行清洁生产。

我国是国际上公认的清洁生产搞得最好的发展中国家。

2002年我国颁布了《清洁生产促进法》。

目前,陕西、辽宁、江苏等省以及沈阳、太原等城市制订了地方清洁生产政策措施。

据统计,目前我国已在20多个省(区、市)的20多个行业40多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计,建立了20多个行业或地方的清洁生产中心,10000多人次参加了不同类型的清洁生产培训班,有5000多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几百种产品获得了环境标志。

在工业集中区建立了由共生企业群组成的生态工业园区。

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在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建立了10个生态工业园区,这些园区都是根据生态学的原理组织生产,使上游企业的“废料”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尽可能减少污染排放,争取做到零排放,如贵阳国家生态工业园区是由蔗田、制糖、酒精、造纸和热电等企业与环境综合处置配套系统组成的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

通过副产品、能源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闭合工业生态系统,达到园区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利用,并将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水平,同时大大提高了制糖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制糖业的结构调整和结构性污染治理开辟了一条新路,实现了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在生态农业发展的高潮中,循环经济分别在北方、南方和西南、西北地区探索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的生态工程实践,总结了上百种生态农业模式,在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不同阶段,总结出了具有世界意义的循环经济生产方式。

在大区域和省区开展了循环经济的试点工作。

目前,有辽宁、贵阳等省市开展了大区域层面循环经济的探索。

辽宁省在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全面引入循环经济理念,通过制订和实施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和经济措施体系,建设一批循环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和城市再生资源回收与再生产体系,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与技术优势,优化了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走循环经济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与整个国民经济同步的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经济实力与县级财力大为增强,尤其是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即将基本实现现代化,城乡经济基本实现了一体化,己基本达到富裕型县域经济水平。

从总体上说,中国的县域经济步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县域的城乡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城市工业与三产业发展很快,农业生产力显著增强,农业与农村工业化、产业化程度有了很大地提高,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县域经济中发展迅速,整个中国的县域城乡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总体上步入了小康社会,正在为全面达到小康水平而努力奋斗。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包括东部地区在内的整个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走的是一条传统工业化的道路,最大的弊端是粗放发展与分散发展。

其最集中的特征就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非循环性。

这种非循环性具体表现在产业布局的分散性与产品结构的不合理性;生产的低效率、低效益性;滥用国土资源,浪费极大;资源利用效率低,能源与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高;废弃物排放量巨大,环境污染严重;植被毁坏、水土流失,生态恶化等等。

县域经济发展如果不改弦易辙,继续走这条粗放发展、分散发展的非循环经济之路,不但我国的资源、能源、生态与环境难以承载与支撑,而且在不久的将来会引发国土资源危机、能源危机、水资源危机、生态危机与环境危机。

第一,资源消耗惊人。

2003年中国所创造的GDP相当于全世界GDP的4%,但中国为创造这4%的GDP却消耗了全世界当年所消耗原油总量的7.4%,原煤总量的31%,铁矿石总量的30%,钢材总量的27%,氧化铝总量的25%,水泥总量的40%。

中国国民经济用水总量与美国相当,但GDP仅为美国的八分之一;消耗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

日本每年所消耗的能源与原材料资源总量与中国大体相同,但所创造的GDP却相当于中国的4倍。

很显然,我国所消耗的能源与原材料资源占世界总量之大与所创造的GDP占世界总量之小是太不对称了。

如果我国2003年创造每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与资源量同日本一样,那么2003年中国的GDP就不会是4%,而应当是4倍于4%了。

也就是说,2003年中国的GDP应该达到40-43万亿人民币,折合为5万多亿美元,就会接近目前日本每年的GDP,而远不只是11万亿人民币了!

第二、资源利用率极低。

2000年,中国冶金、化工、有色金属、电力等8个高能耗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40%,如载重汽车的百公里耗油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倍以上。

2002年我国每万元GDP取水量537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

第三、资源再利用率极低。

我国矿产资源的回收率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

共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为35%左右,其中煤系共生、伴生矿产20多个,绝大多数尚未利用。

2003年我国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仅55.8%,累计堆存量己达几十亿吨,占用了大量土地。

如2003年中国钢铁工业年废钢利用量占粗钢产量比例的26%,而世界年均水平为43%;再生铜产量占铜产量22%,而世界平均水平为37%;再生铝产量占铝产量21%,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0%。

第四、资源极为有限。

中国与世界能源与矿产资源可供开采与使用的数量是惊人的少。

中国铜矿石仅够7年的开采;铅矿石只够6-7年的开采;全球的石油可再开采40年;铁矿石可供开采60年。

面临如此枯竭的资源状态,中国经济的发展所需资源从哪里来?

出路只有三条,一靠加大进口。

今年中国进口石油1亿吨、矿石2亿吨。

据预测,2010年将突破2亿吨石油、4亿吨矿石,走这条路不仅花费的成本高,而且受到世界能源与资源储量有限性及国际价格的很大制约;二靠生产替代能源与资源。

但这要受制于科技与资本投入,受高昂的成本制约,短时间不可能大力推广;三靠节约资源,即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这是一条便捷可行之路,是循环经济之路,既能在今后持续有效地解决资源供给短缺的矛盾,又能因降低能源、资源消耗而降低成本,还能降解“三废”的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

有人担心发展循环经济会延缓经济增长速度。

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实践证明,发展循环经济是使经济增长与污染降低的“双赢”之举。

如德国自上世纪1996年颁布《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办法》以来,对饮料包装、废铁、矿渣、废汽车、废机电商品等回收再利用,比例达50%,有的行业达80%,使德国GDP近几年增长2倍多,而主要污染物却减少75%。

四、发展县域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

1、转变县域经济发展观念与思维模式。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转变县域经济发展观念与思维模式。

一是将县域经济发展的运行过程由传统的“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运行模式转变为“资源—生产—消费—二次资源”的循环再生型运行模式;二是将县域经济发展由“先发展,再治理”的高污染型模式转变为废弃物回收利用的“过程防预”,资源低耗性的开发与环保共赢的低污染型模式;三是县域产业由布局分散、经营粗放、产业分割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集中布局、集约经营、产业集聚的发展模式。

2、在县域经济发展结构上构建四个循环圈层

第一,构建县域工业循环圈层。

首先构建县域工业领域微观层面上的小循环圈层。

对县域内工业企业推行清洁生产与工业生态化战略,即按照清洁生产与工业生态化要求,努力改进产品设计与生产工艺;采用新的资源与能源低耗及环保性强的设备与技术,将单位产品的各项消耗指标与废弃物排放量控制在限定的先进标准许可的范围之内,以使企业达到资源低耗,废弃物低排放或零排放,从而把县域的工业企业建设成“五低一高”(低投入、低物耗、低能耗、低水耗、低污染、高产出)的生态企业。

其次构建县域工业中观层面上的中循环圈层。

对于县域的工业群落,要尽力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形成关联度大彼此衔接的产业链,既可节约厂房用地,又可谋求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以及各种资源均可共享,通用物料彼此之间的副产物与废物可相互交换与利用,使上游企业的废料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不断延长生产链条,实现企业群乃至县域内资源最有效地利用,废物产生量小甚至“零排放”。

第二,构建县域农业循环圈层。

首先构建县域农业领域微观层面上的小循环。

对县域农村农户的生产大力推行生态农业,努力实施发展绿色产品战略。

包括培育推广使用高产优质抗病虫害、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绿色品种;推广节能、节水、节种、节耗的栽培技术与养殖技术:

科学施肥,大力推行施用农家肥、微生物肥,大力推行秸杆还田、沤制肥与符合绿色标准的化肥,以及低毒、低残留的有机农药,尽力降低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物质对农田与水体的污染;大力推行“一户一口沼气池”工程,广泛收集农村废弃物,通过沼气池发酵处理,既能充分利用沼肥作农田用肥,减少化肥使用量,生产绿色食品,减少污染,又可解决农户烧饭照明所需能源,有利于保护与节约植被资源,还可净化农村人畜生存环境、保护人畜健康;其次,构建县域农村中观层面上的中循环圈层。

以农村城镇为中心,广泛建立农业科技园区,种养加销一体化产业化经营的集约农业区、立体农业区、农村工业区等,将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以及旅游业等形成“资源—生产—消费—二次资源”的良性循环生态链、生态农业圈。

第三,构建县域城乡服务业领域和城乡居民消费领域微观层面上的小循环层。

对于城乡的餐饮、酒店、宾馆、商业等服务业与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行为都应遵照三R原则,竭力改变滥用资源、污染环境、不讲卫生等落后愚昧的陋习,大力推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讲究卫生、倡导文明消费、文明服务,重视循环利用消费中的生活垃圾,通过对居民生活消费领域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变消费领域废弃物为再生资源。

第四,构建县域经济发展宏观层面上的大循环圈层。

从县域宏观经济整体发展上将工业、农业、服务业以及生活消费领域连接成为一个大循环圈,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实行可持续性生产与消费,以使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尽可能回收加工利用,减量排放或零排放,不污染或少污染损害农田与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农业生产将绿色农畜产品与原材料提供给城乡居民与工业使用,工业、农业、城乡居民消费都要按三R原则,节能、节耗、节水,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都要保护资源环境。

构建县域发展循环经济的宏观圈层,关键在于县委县政府实行三个导向。

一是政策导向。

包括出台支持、激励企业推行清洁生产与工业生态化政策和农业推行绿色产品战略与生态农业战备的政策,限制、惩罚粗放经营与高污染企业的政策以及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节能、节耗、降污的政策等等,二是规划导向。

县乡村层层制定与执行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三是舆论导向。

即进行关于科学发展观与发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

在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上述三个层面上有着相互不可替代的循环功能,微观层面上的小循环圈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循环圈,起着基石作用;中观层面上的中循环圈是中介性循环圈,起着纽带、桥梁作用;宏观层面上的大循环圈是县域经济的整体循环圈,起着架构与调节引导作用。

但是三者又是相互衔接、彼此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共同紧密结合构成县域循环经济圈。

3、在实施县域循环经济发展对策上推出六大举措

(1)、推行县域经济集约发展模式。

集约发展理念是对分散发展、粗放发展理念的彻底否定。

是一种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集中布局、集群式的县域经济发展。

在县域产业布局上,它主要是发展“园区经济”的集中发展方式,最大的好处是避免了分散发展的弊端,能使资源集聚,资源共享;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市场网络、公众信息等公共物品共享;共同面对市场,客户资源共享;专业化分工协作,避免重复建设等,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等。

在县域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上,实行产业集群方式,最大好处是专业化分工精细、技术精湛、劳动生产率高、低消耗、低成本,而且集群的企业共担风险、共拓市场,具有很强的群体优势,因而竞争力强、效益高。

在县域产业关联、产业规模上,不断延伸产业链、产品链,形成“链式经济”,并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形成规模经济。

美国的汽车产业、石化产业以及硅谷的IT产业就是典型的“链式经济”,同时也是规模经济,这种经济不仅规模效益显著,而且产业、产品间呈链式关联状态,因而可大大降低能耗物耗,废弃物回收利用率即资源化转化率高、污染少。

(2)、发展县域循环经济,要重点突破重污染产业和“城市废弃物回收”二大关键领域。

从重化工产业首先开刀是“一箭双雕”之举,因为重化工是资源依赖型或资源密集型产业,在这些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既可缓解环境污染,又通过技术改造使用高新技术降低资源消耗并使废弃物资源化,从而有利于解决资源短缺。

重化工产业是基础产业,在这类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将会发生于多个企业、多个部门甚至跨区循环,并与非循环技术途径合作。

“城市废弃物回收”包括对城市生活垃圾、办公垃圾、废机电、废汽车、废金属、生活污水等等。

这些废弃物的回收与利用,既可解决净化城市环境,又能通过回收使废弃物资源化,可产生大量再生资源,尤其是再生金属潜力极大、价值极大,是缓解中国金属资源需求短缺的最佳途径,而且耗能耗水少、成本低、污染少。

(3)、运用制度创新推进县域循环经济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即制度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

在县域发展循环经济主要的障碍因子就是包括观念、法律、制度、政策等在内的制度性障碍。

这是“生态经济”、“生态农业”、“工业生态化”、“清洁生产”、“绿色食品”、“绿色GDP核算”等循环经济途径难以推行的根本原因。

县域实施循环经济的制度性障碍的“症结点”在于忽视市场机制的作用,致使推行这些循环经济的举措,不能通过市场获取相应的效益,即用于降低水耗、能耗、物耗、废弃物回收利用等的投入多,但回报少。

因此,进行以市场机制为核心机制的制度创新,实行把降耗、降污以及废弃物回收利用同收益紧密挂钩的机制。

据此在县域经济领域创建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制度体系,各种循环与非循环经济措施进入市场的奖罚条例、激励与约束机制,适应循环经济的跨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经济结构调整规则与配套政策,制订县域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规划、制订县域循环经济的法律、政策体系与游戏规则,综合运用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调节手段,完善水、能源、矿产等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调整资源与最终产品的比价,使其合理化,建立县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与科学考核机制以及为县域推行循环经济服务的社区服务机构与服务制度体系等等。

(4)、主动适应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调整经济结构。

包括用循环经济理念作指导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能源与资源消费结构;以及产业布局调整、产业转型、开发区建设等。

中西部以资源型产业为支柱产业的粗放型县域经济向集约型、循环型经济转化的主要途径就是加速转化产业进程,从资源输出型向资源综合利用型转化。

如陕西省神木县是原煤生产与输出大县,长期靠产煤、买煤发展县域经济,年产原煤5500万吨,但年财政收入仅730万元,效益极低。

自2000年开始产业转型,实行“变优势资源输出向资源综合利用转变,由小规模分散化经营转向规模化集群化”方略,全面整顿“五小”企业,大力推行产业集中布局、集约用地、产业集群与规模经济发展途径,通过发展煤转电、煤焦电一体化、煤化工、载能工业等四种产业转型途径,三年内就地消化原煤80%,结果效益直线上升,2003年县财政收入达6.6亿元,较1988年增长90倍。

产业由资源输出向综合利用转型,效益是非常显著的。

神木县原煤初级产品每吨纯利50元,煤焦每吨150元(3倍),煤发电每吨300元(6倍),煤化工如用煤生产甲醇每吨600元(12倍),煤转成油每吨2000多元(40多倍)。

(5)、大力开展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技术开发与试验示范推广,组织科技攻关,突破循环经济的技术瓶颈,为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6)、加强宣传教育。

在全民中大力开展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教育,提倡全社会树立清洁生产、绿色生产、生活与文明消费的观念与行为方式,按照国务院提出的实行循环经济的“减量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