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三调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76814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三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三调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三调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三调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三调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三调试题及答案.docx

《高三三调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三调试题及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三调试题及答案.docx

高三三调试题及答案

2013年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荀子·君道》:

“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

”下列制度符合材料意思的是

A.郡县制B.三省六部制C.通判制D.行省制

2.《新唐书》卷165《权德舆传》记载,“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

”这从本质上说明了唐代

A.开始注重精耕细作B.广泛引种经济作物

C.南方经济发展迅速D.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3.美国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中写道:

“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

”其依据是

A.出现地域性的商帮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C.商品经济发达,出现了夜市D.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4.下图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嘉靖至清道光年间

省区

嘉靖至万历

州县数集市数

顺治至雍正

州县数集市数

乾隆至道光

州县数集市数

直隶

山东

14132

42104

82527

641126

43537

741583

陕西(关中)

16143

21238

28264

江西

福建(不含台湾)

45459

19131

51545

15205

43976

39511

广东

——

721270

711959

A.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D.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5.《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萧何曾说:

“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围墙)。

曰:

‘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这反映出

A.“重农抑商”思想在汉代兴盛B.土地兼并较普遍的社会现实

C.买田髓地是当时权贵的首选D.汉初政府要求官员勤俭持家

6.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

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

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

又散伙了。

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B.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D.大家伙对他的背叛

7.顾炎武曾主张在西北地区“每州县发纺织具一副,令有司依式造成,散给乡下”;在东南沿海“装土产,径望东西洋而去,与海岛诸夷相贸易”。

对其主张最准确的理解是

A.政府扶植手工业生产B.发展外贸

C.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D.重商抑农

8.下表反映了1844-1863年间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和吨位变化情况。

年份

船只数

吨数

广州

上海

广州

上海

1844

1849

1855

1863

306

331

867

44

133

437

3400

142099

142357

300500

8584

52547

157191

964309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鸦片战争后

A.近代外贸中心逐步转移B.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

C.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D.广州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9.据记载:

从1900至1911年间,广州市先后出现了水泥厂、针织厂、火柴厂、造纸厂、自来水厂、电力公司、机器厂等20个工业门类的工厂共33家,其中有不少还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鼻祖”。

当时广州市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实业救国”思潮方兴未艾B.相对有利的国际和国内形势

C.广州是外资输入的主要地区D.政治革命推动生产关系变革

10.20世纪50年代的一份《科学普及资料汇编》中记载:

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粱杂交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

与这些科学“奇迹”的出现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B.土地改革运动

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

11.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计划用15年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

留美幼童赴美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清朝官员深为不满:

“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

”1881年,留美幼童被遣送回国。

以上情况表明

A.统治者反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守旧观念阻碍近代人才的培养

C.新式学堂开始在中国出现D.西方文化传入动摇了儒家思想地位

12.1894年7月2日,一商行在《天津早报》中登有一则广告:

“本行新到洋醋、东洋

竹篮仔、吕宋酸果、白兰地等,恭候光临。

”此广告反映出

A.市民衣食住行的西化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C.报纸功能出现刊登广告的新变化D.社会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13.下图是我国某一“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单位:

万吨)。

在该“五年计划”时期

A.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B.“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C.国民经济逐渐陷入了瘫痪状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14.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介绍西方时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

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

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

A.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已经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

C.由闭关锁国到主动开放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15.一位学者自述:

因为爱看地方戏曲,才对民间传说有大概的领略;又因为社会上流行思想革命,我才大胆提出打破传统学说的见解;也因为征集歌谣的缘故,而注意到许多风俗材料。

这位学者最可能受到下列何种风气的影响?

A.乾嘉时期的考据学风B.晚清时期中体西用说

C.民国初年新文化运动D.文革时期的破旧立新

16.张謇在《致袁世凯书》中写道:

“日俄之胜负,立宪专制之胜负也。

今全球完全专制之国谁乎?

一专制当众立宪,尚可幸乎?

日本伊藤、板垣诸人,共成宪法,巍然成尊主庇民之大绩,特命好耳。

论公之才,岂必在彼诸人之下?

”这段话表明张謇

A.支持袁世凯阻止革命进程B.反对袁世凯的称帝活动

C.希望袁世凯推动立宪进程D.预见到裒世凯会复辟称帝

17.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将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B.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C.注重行政区划管理D.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8.《人民日报》某篇社论中指出:

“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它一出现,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

这种“新的社会组织”所带来的影响是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B.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C.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

D.使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19.1911年,从英国留学归国的丁文江参加了清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考试”,获

“格致科进士”,并在京师大学堂开讲地质学。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教育近代化起步B.去英国留学人数最多

C.科举制度依然存D.教育体制中新旧交融

20.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

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

21.明朝张瀚《松窗梦语》记载:

“毅庵祖家道中微,以酤酒为业。

成化末年值水灾,时祖居傍河,水淹入室,所酿酒尽败……因罢酤酒业,购机一张,织诸色紵币(帛),备极精工。

每一下机,人争鬻之。

计获利五当一。

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

商贾所货者,常满户外,尚不能应。

自是家业大饶。

”从材料看毅庵祖“家业大饶”的原因有

①适时改行易业②丝织品品种多③丝织品质量高④注重扩大再生产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22.辛亥革命前,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日本只占第六位,到1919

年已与久居首位的英国势均力敌了。

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马关条约》的签订D.中国民族工业萎缩

2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

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民主化方向发展。

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当时,“政治民主化”体现在权利分配标准发生的变化,即

A.扩大民主权利B.打破贵族世袭特权

C.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D.实现雅典民主政治

24.苏格拉底曾说:

“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

据此理解,苏格拉底。

A.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B.赞同知识为少数人掌握

C.认为知识与美德都重要D.强调判断标准就是知识

25.《十二铜表法》第9表规定:

“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对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告……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

”该条款体现了。

A.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B.审判程序保障了所有人的权益

C.制定法律的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D.所有人都得到了成文法的保障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其中26题9分、27题18分、28题11分、29题12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鸦片战争前,一些具有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人士,如顾炎武、吴敬梓、曹雪芹等人开始对科举制度进行大胆、辛辣的批判:

鸦片战争后,受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影响的人士对科举制进行了更猛烈更深入的批判。

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对科举制的批判尤为激烈,称其“箍人心”,“坏人才”,“毁实业”。

在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下,清政府于1905年正式废除了科举制。

此后一个世纪,对科举制的上述评价一直是史学界的主流观点。

近年,史学界对科举制重新评价的观点抬头,并且得到越越多的支持。

新观点认为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的伟大创举,它不仅对古代中国的政治、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且对近代以后的中国和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推动作用。

科举制实际上是近代欧洲兴起的文官制度(即公开考试选拔国家公务员制庋)的头。

现在我国实行的高考制度某种意义也是古代科举制的继承和发展。

评论材料中有关科举制度的观点。

(9分)(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7.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播路线图

第27题图

(1)材料一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四大发明外传的路线,请指出造纸术和印刷术传播路线的序号,(1分)并简述这两者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分)

 

材料二:

在1810-1867年间汉译的795种著作中,宗教类占86%,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类仅占6%。

1850-1899年间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10%,社会科学占8%,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3.5%。

在1902-1904年间的573种译著中,社会科学占25.5%,历史和地理占24%,自然科学占21%,应用科学占10.5%,哲学占6.5%,文学占4.8%。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概述1810年以后的近百年间中国译著内容重心的演变。

(3分)

 

材料三:

1868年,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办并主编《中国教会新报》,后改名《万国公报》。

当时中国正在掀起洋务运动。

《万国公报》除了继续宣传宗教外,登载较多西方各国开矿、办厂、采用新技术等经济和科技活动的近况。

1890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担任天津《时报》主笔,上任伊始,就写了一篇文章,呼吁中国必须改革,他还多次发表社论,介绍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

1872年,英国人安纳斯托·美查创办《申报》。

这份报纸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家商业性报纸,它着重强调报纸的首要职能是传事,即传播新闻。

„„传教士报刊中的西学,只是泛泛的介绍,浅薄浮华,没有深度,不过是为了炫耀西方文明,吸引中国知识分子„„《万国公报》之所以能博得广大士大夫知识分子的青睐,很难说不是因为其丰富的西学内容。

 ——摘编自《文史精华》2008年第10期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近代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办报的活动。

(1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道光年间,山东人口突破了3000万。

人口的增加使人均耕地只有3.68亩,同时,在清代的268年中,山东曾出现旱灾233次,涝灾245次,各种自然灾害之严重超过全国其他各省。

咸丰年间,“鲁捻”、幅军、长枪会军、文贤教军等起义烈火烧得山东“大半糜烂”,山东人民的生存面临严峻的形势,到关东当“流民”就不足为奇了。

材料二1937年七七事变后,出于扩大侵略战争的需要,殖民当局从山东等地诱骗和捕捉当地农民到东北的矿山等充当劳工,到1940年达到140余万人。

材料三建国初期,政府号召关内的人们主动到关外进行“垦荒建设”。

据资料记载,1956年仅山东省就组织了10余万开赴黑龙江。

到60年代初期,山东农村又出现了一次自发的规模巨大的闯关东潮。

材料四(山东移民的到来使关外)土宜稼穑,收获之多既倍于他省,粮价之贱亦丰于内地……山东人励精克己,商人互通缓急,恰如一大公司,其各商店则似支店,互相补给商品,以资流通。

而在金钱上尤能融通自在,故虽有起而与之争者,终不足以制之也。

满洲人及俄国商人固无论矣,亦退避三舍,不能与山东人抗衡。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分别概括晚清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山东人民移民关东的原因。

(4分)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两个时期山东人民移民关东的性质有何不同?

(2分)

(3)依据材料并结合历史知识,分析山东人民移民关东的影响。

(5分

29.服饰和社会习俗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西方现代文明伴随着工业化浪潮向全世界扩散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服饰和社会习俗的改变也成为中西文化融合的表现。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并,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

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

……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苗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迎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基本主张并说明其主张的理由。

(5分)

材料二

材料三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现代化历史来看,实际历史上呈现出的,是不同时期的中国人……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试错的方式,来试图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

          ——摘自《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是如何“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的。

(2分)

 

材料四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

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

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屈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

    ——摘自王文泉等主编的《中固近代史》(1840~1949)

(3)根据材料四归纳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新变化。

并请结合所学知识谈淡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5分)

 

2013年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

历史试卷答案

1

2

3

4

5

6

7

C

D

B

D

B

B

C

8

9

10

11

12

13

14

A

A

C

B

D

B

A

15

16

17

18

19

20

21

C

C

B

B

D

A

D

22

23

24

25

B

C

A

A

26.(9分)

一等(9-8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表述清楚。

 

二等(7-4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3-0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参考答案一:

观点:

赞成第一种观点:

科举制对历史发展起消极作用。

论证:

科举制强化儒家的正统地位,禁锢人们的思想,摧残民主启蒙思想;科举制度强化传统儒学教育的正统地位,不利于近代新式学校发展和教育近代化;科举制度单纯以考试成绩录用人才,使具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受到压制。

科举制度忽视科技知识,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举制度选拔的人才缺失科技和实用知识,无法满足近代工业发展的人才需要。

科学制毒害、摧残知识分子,如范进类型的知识分子深受其害。

升华:

略(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二:

观点:

赞成第二种观点:

科举制度对历史发展起积极作用。

论证:

科举制度限制了门阀士族的特权,加强了中央集权政治;科举制度促进了唐诗的繁荣;科举制度为唐朝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选拔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如:

王安石、张居正、林则徐等。

科举制度促进了古代儒学教育的发展,弘扬了重文重教社会风气。

科举制度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古代封建社会的稳定起了积极作用。

科举制度对欧洲文明和当今社会主义新文明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升华:

略(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三:

综合评价(略)

27、(18分)

(1)造纸术:

①,印刷术:

③。

(1分)纸的发明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最为显著,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承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1分)印刷术推进了文化的传播,为欧洲走出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1分)

(2)19世纪上半期,宗教类为主;(1分)19世纪下半期,转向以科技类为主;(1分)20世纪初开始,转向社会科学和史地为主。

(1分)

(3)述:

 

随着资本主义侵略,西学东渐局面出现。

外国传教士创办《万国公报》,把宣传宗教和介绍西方 文明相结合。

(2分)随着侵略势力加深和商品输出,洋务运动开展,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国人对时局更多的关注,英国人安纳斯托·美查了创办《申报》。

其传播新闻时事,广泛地介绍西学。

(2分)西方侵略加剧,西学广泛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进步知识分子渴望新知,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担任天津《时报》主笔,呼吁变法革新。

(2分) 

评:

 

消极性:

扩大基督教文化影响,进行文化殖民扩张;在国人当中散布崇外、媚外、惧外的思想,引导国人按照的西方模式“改造”中国,加强对中国的控制,加深了中国的殖民地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近代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3分) 

积极性:

有利于西方文明的传播,促进洋务运动的开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刺激了民族文化产业经济的产生、发展;在教育、社会生活也有助于向近代社会转型,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3分)

答案:

28(11分)

参考答案

(1)晚清:

人多地少,自然灾害严重,长期战乱。

(2分)20世纪50年代,为开发东北,政府组织移民。

60年代初,三年经济困难,山东人多地少,自发寻找出路。

(2分)

(2)材料一反映的是贫苦农民自发的谋求生存的行为。

材料二反映的是日本侵略者有组织有计划地抢掠劳动力的行为,带有强烈的掠夺性和浓厚的殖民色彩。

(2分)

(3)减轻了山东的人口压力,缓解了生存危机;促进了东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民族融合,有助于关外人口素质的提高;客观上有利于抵制外商的经济渗透和掠夺;也促进了关内与关外的经济、文化

29、(12分)

(1)主张易服、剪辫。

(1分)理由:

影响外交;影响工业生产;影响军事;不利于个人卫生;有损民族尊严。

(4分)

(2)变化趋势:

由传统走向现代(走向近代化)。

(1分)“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的方式: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1分)

(3)新变化:

否定传统生活习俗;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时尚。

(2分)

认识:

中外文化交流是必由之路;文化碰撞交流所激发出来的历史进步作用

是巨大的;学习和融合外来先进文化为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但同时要保留文化的民族性与延续性。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