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习作这儿真美》优质教案三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75663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习作这儿真美》优质教案三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习作这儿真美》优质教案三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习作这儿真美》优质教案三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习作这儿真美》优质教案三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编《习作这儿真美》优质教案三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习作这儿真美》优质教案三套.docx

《部编《习作这儿真美》优质教案三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习作这儿真美》优质教案三套.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习作这儿真美》优质教案三套.docx

部编《习作这儿真美》优质教案三套

《习作:

这儿真美》教案

【教学目标】

1.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按照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2.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按一定顺序、运用比喻、先总述后分述等写作手法把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重点】

抓住这个地方的风景的特点,围绕一个意思,用上最近学过的词语,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能通过一些表达方法,把这个地方的景物或变化写清楚,写具体,能运用自己积累的好词语。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发情趣。

1.同学们请欣赏一组图片。

2.(课件出示)雄伟壮观的长城;世人瞩目的天安门广场;广阔无边的大海;闻名遐迩的黄山……

3.在我们的家乡、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景色优美的地方。

(引导学生说出我们的身边景色优美的地方,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

能说出为什么喜欢?

二、回顾课文,轻松导入。

1.我们在第六单元的学习中,欣赏了雄奇秀丽的天门山和杭州西湖,参观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游览了美丽的小兴安岭,领略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

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学到了很多写作方法,谁来说一说。

2.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1)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如《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按照海面——海底——海岛地点转移的顺序进行描写,《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描写,《海滨小城》一文中,作者按观察顺序,由远及近地按空间转移的顺序进行描写。

按一定顺序描写,可以使文章脉络更加清晰。

(2)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写具体。

(3)先总写后分写。

(4)文中用了许多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文章更具体更生动

3.今天习作课,我们就用我们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篇作文,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

(课件出示)这儿真美(板书:

这儿真美)

三、展示片段,交流方法。

1.(课件出示)

夏天,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阳光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2.对比阅读,互相交流:

哪种写法更好?

为什么?

(1)第一种写法不好,虽然抓住了夏天的树木、雾、太阳、野花等景物来描写,但对景物的特点描写不清楚,不具体,不吸引人。

(2)第二种写法好,这一段把景物的特点写得非常清楚,非常具体,写出了小兴安岭夏天的迷人,非常吸引人。

3.师生小结:

通过比较,你觉得怎样才能把这个地方的景物写清楚,写具体?

(只有认真观察,展开想象,用自己积累的好词来描写,才能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

四、口头交流,为写铺垫

谈话过渡:

知道怎样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大家了吧?

下面就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怎样把你身边的美景有条理的,抓住重点,抓住特点地介绍给大家。

1.先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2.在班级交流,互相评议。

在评议中总结:

从学生叙述中总结写景文章的一些顺序;写景文章如何抓住景物特点;如何突出重点;哪些是有心而发的感受。

预设:

(板书:

顺序:

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总分总、游玩的顺序、方位的顺序、从整体到部分、由上到下等。

特点:

形状、颜色、大小等;重点:

在诸多景物中最有特色的;情感:

真实的感受。

五、抓住特点,学生习作。

1.突出景物特点、围绕一个中心,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

2.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品读欣赏,修改习作

1.把全班同学的作文展示出来,读给同学听:

习作有没有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去写?

有没有用到最近学过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2.读给同学听过,按照同学提出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

【习作例文】:

这儿真美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郊外游玩。

这里的风景真是美不胜收!

湛蓝的天空上有几朵白云,一片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如同一幅山水画。

远远望去,树木像一位位士兵,在保护着地方呢。

一片绿地毯似的草地上有着绿油油的小草和五颜六色的小花,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一群群小鸟在天空中飞行着,远处跳来了几只小兔子,它们身上都是洁白如雪的,好像穿着一件白衣服。

河岸边上百只小螃蟹,探头探脑地从洞里爬出来。

几条小鱼在河里快活地游着,它们有时候停下来嬉戏,有时候在水里转圈圈,游着游着,小鱼们好像发现敌人似的,迅速钻到水里不见了。

啊,这儿真美呀!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时,考虑到三年级的学生阅历和体验较少,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但缺乏顺序重点,所以把“一句话表达一段的主要意思”,也就是写关键句列为一个主要教学环节,列为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难点,即是运用教材所学到的内容,围绕“关键句”来写,尽可能使用最近学到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考虑到学段的要求,可能拔高了,所以定为“把想到的内容通过说表达出来”,从教学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能达到。

在观察方面,我把能按“从上到下、从远到近”改为“能按一定的顺序”等。

一.教学效果:

本单元课文围绕祖国壮美的山河这个专题编排设计,培养学生发现、观察、喜爱身边美景的意识。

本次习作紧扣单元学习要点,聚焦“美丽的地方”,重点指导学生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介绍身边的美景。

在反复修改之后,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两个:

1.能仔细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可以用上本学期新学的描写景色的词语。

2.写完后自己改一改,再和同学交流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二.成功之处:

1.选好要介绍的一处景物。

身边一定有许多美丽迷人的风景奇观、名胜古迹,但是在一次小小的作文中我们不可能一个一个去介绍,因此在习作前先让学生想想印象最深的或感情最深的一处景物是什么。

这就解决了习作“写什么”的问题。

2.抓住景物的特点介绍。

什么是景物的特点呢?

那就是这种景物与其他景物的不同之处,是它自己所独有的。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作者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景,表现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写景一定要有顺序。

写景的顺序有观察顺序,如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外到内等,还有时间顺序,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是按照四季的顺序来介绍的。

三.不足之处:

对学生习作的要求太硬性。

课堂上,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表格选取美景的一个方面来进行片段练习,有的学生问我可不可以写课件上的“公园一角”,我说不可以,必须按自己的表格写。

事后想想,为何不可?

学生对“公园一角”观察得十分细致,在集中交流的过程中思维又得到了碰撞,如果允许学生可以按表格写,也可以写公园一角,可能作品会更丰富。

四.改进措施:

本课的教学重心在于实现“围绕一个意思写”。

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重难点,教师要起着示范引领的作用,先选取“公园一角”的图片带领学生一起观察,然后示范确定一个中心句,根据学生的合作探究,指导“围绕一个意思说”,最后指导学生进行“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写一段话”的片段练习。

 

《习作:

这儿真美》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来写。

2.积累好词、好句子,引导学生在进行描写时,适当运用。

3.读懂例文,体会把小动物、植物当成人来写会更加生动的好处。

【教学重点】:

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来写作文。

【教学难点】:

描写时能有重点地选择小动物或植物,有详有略。

【课前准备】:

PPT课件。

课本插图,小动物Gif图片为主要素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问:

大家为什么喜欢把书上图画涂上颜色?

引入本次看图写话主题。

板书:

这儿真美。

2.出示PPT1(没有颜色),按顺序观察图中景物。

(1)学生说图中景物,引导学生注意听,并补充。

(2)提问:

能按顺序把图中景物说一说吗?

(3)师板书引导:

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远到近”。

(4)PPT演示先后次序。

设计意图:

有顺序观察能力培养,为能有层次的写话作铺垫。

天空、白云—群山—树林—草地、鲜花—小河。

二、出示PPT2,补充想象,丰富画面

1.引导。

PPT1缺少了什么,你想加上些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颜色、动物……

2.少了它们你会觉得怎么样?

(冷清、寂寞……)

设计意图:

短语的训练,丰富学生的词语库。

如:

绿色与嫩绿色,小鱼与活泼可爱的小鱼……体味春天的色彩美与热闹。

三、出示PPT3,学生练习说话

1.添加Gif图片格式的小动物或植物。

说话要求:

选一种动物或植物,把它放到合适的地方,用“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句式练习说话。

2.欣赏PPT4,动物动起来的画面,感知整幅画面。

(热闹非凡)植物们神采奕奕,让人感到生机勃勃。

3.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具体描述热闹非凡。

4.出示好词好句,与画面中的动物进行填词练习。

五彩斑斓     鲜花

清澈见底     小鱼

五颜六色     蝴蝶

自由自在     小河

5.比较句子。

河岸边开满了小花。

河岸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

四、学生自主学习例文

1.学生自由朗读,想想例文哪里写得好?

2.小组交流。

3.小组推荐学生,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

围绕同一个地方,有序地把那里的小动物、植物当作人来写,抓住小动物的特点,把它们写得很生动、很有趣。

5.模仿例文,同座练说。

如:

操场后面的小花园真美……

秋天的树木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一到池塘边,我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

五、写话练习

练习写话,写完后读给家长听一听。

【板书设计】:

习作:

这儿真美

按顺序    当成人

美丽热闹生机勃勃

有的……有的……还有的……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时考虑到三年级上期开学不久,该学段的学生阅历和体验较少,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但缺乏顺序重点,所以把按“从远到近,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列为一个主要教学环节;把对小动物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并能把它们当成人来说写,列为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难点,即是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连句成段,表达出这儿的“美丽热闹”。

考虑到学段的要求,可能拔高了,所以定为“把想到的内容通过说表达出来”,从教学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能达到。

在观察方面,我把能按“从上到下、从远到近”改为“能按一定的顺序”,这不是对目标的外延扩大,而是针对学情做了适当的调整,例如学生以小河为界,先中间后两边进行观察与叙述也未尝不可。

一节课下来,感觉到“如何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从设计上的定位,再落实到教学中的具体指导,没有课改的新理念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很难把握得住。

也准备用学校的摄像机拍拍身边美景,搬到多媒体课堂中带孩子观察、欣赏一番。

 

《习作:

这儿真美》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景物。

2.运用围绕一个意思写的方法,进行写作。

3.在写作的时候,适当运用好词好句和修辞方法。

【教学准备】:

美丽风景的图画。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猜人物游戏)

1.课件出示美景图片。

花园、果园、田野、小河……我们周围有许多美丽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2.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发现的身边的美景。

3.既然大家发现了这么多美丽的地方,你愿不愿意把这些美景分享给别人呢?

4.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身边的美景吧!

二、写法指导

1.选取一张美景图画为例,让学生先仔细观察这副图画,看看这个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2.同桌交流,说一说看到的美景。

3.指名说一说。

4.教师点拨,是按什么顺序说的?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

5.我们如何将刚才所说的美景写下来呢?

6.小组讨论交流,可以如何写?

回忆学过的课文。

7.指名说一说,教师指导。

8.总结。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可以用上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还可以用上积累的优美词语和修辞方法,让语言更生动。

三、自由习作

1.学生自由习作。

可以写刚才图片上的美景,也可以写自己身边的美景。

2.写完以后自己读一读,修改错别字,看看句子是否通顺。

 

第二课时

一、小组交流

1.在小组内交流,和同学分享你发现的美景。

2.成员进行点评,看看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所写人物特点是否突出,有没有更好的写法,哪些地方可以修改、补充。

3.自己修改习作。

二、全班交流评改

1.请小组派代表读给大家听,在全班分享你发现的美景。

小组代表朗读片段,其他人边听边想:

仔细听,你猜出是谁了吗?

你是根据哪些信息猜出来的?

2.选择1—2篇例文,实物投影呈现片段,边读边改:

认真想,你能提些建议,帮助他描写得更准确吗?

3.集体修改。

三、再次修改

1.看自己的习作,根据所学经验,再次进行修改。

2.誊写作文。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第一,选好你要介绍的一处景物。

身边一定有许多美丽迷人的风景奇观、名胜古迹,但是在一次小小的作文中我们不可能一个一个去介绍,因此在习作前先让学生想想印象最深的或感情最深的一处景物是什么。

这就解决了习作“写什么”的问题。

第二,抓住景物的特点介绍。

什么是景物的特点呢?

那就是这种景物与其他景物的不同之处,是它自己所独有的。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作者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景,表现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第三,写景一定要有顺序。

写景的顺序有观察顺序,如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外到内等,还有时间顺序,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是按照四季的顺序来介绍的。

不足之处: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