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1746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docx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docx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0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判断经济效率一般采用()。

A、帕累托标准

B、资源配置

C、市场占有率

D、社会福利水平

【答案】A

【解析】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经济效率,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2、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就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看,人的价值在于()。

A、实现马斯洛理论中第五层次的需求

B、个人对社会的尊重与满足

C、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D、社会对个人的责任与贡献以及个人对社会的尊重与满足

【答案】C

【解析】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来看,人的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所以答案为C项。

3、下列哪一项描写的不是“秋天”()。

A.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B.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C.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D.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答案】D

【解析】A项,出自南朝诗人谢朓的《宣城郡内登望》,描写了初秋之景。

B项,出自南朝诗人范云的《别

诗》,描写了西北寒秋之景。

C项,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

D项,出自盛唐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中“待到”和“还来”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

花,而非描写“秋天”。

故选D。

4、日本开始侵华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皇姑屯事变

D、卢沟桥事变

【答案】A

【解析】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揭开了局部侵华序幕。

故选A。

5、下列属于批复的特点的是()。

A、下行性

B、针对性

C、结论性

D、及时性

【答案】ABCD

【解析】批复的特点:

1,下行性。

批复仅能用于下行文。

2,针对性。

批复是专为请示而设臵的文种,其主送机关是呈送请示的下级机关。

3,结论性。

批复是针对请示问题的答复,只用作出结论即可,不必展开论述,内容较为简练。

4,及时性。

上级机关批复下级机关的请示要迅速,以免耽误下级机关的工作进展。

6、下列属于“判断”这一思维形式的语句是()。

A、你是新来的吗

B、年轻人应当表现更积极些

C、啊!

我们又赢了一场球

D、这事不可能是小王干的

【答案】D

【解析】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构成。

例如: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正确答案是D。

7、下列属于“判断”这一思维形式的语句是()。

A、你是新来的吗

B、年轻人应当表现更积极些

C、啊!

我们又赢了一场球

D、这事不可能是小王干的

【答案】D

【解析】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构成。

例如: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正确答案是D。

8、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其哲学依据是()。

A、同一矛盾的双方,其地位、作用是不平衡的

B、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同矛盾地位、作用是不平衡的

C、矛盾普遍存在,必须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D、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答案】B

【解析】复杂事物中包含多个矛盾,其中必有一个矛盾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这个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反之,不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

主次矛盾的原理告诉我们集中力量找出主要矛盾,才能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重点、关键或中心,同时做到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正是依据了“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同矛盾地位、作用是不平衡的”这一原理。

故选B。

9、以下属于公文版头的是()。

A、发文机关标志

B、标题

C、主送机关

D、抄送机关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文的格式。

发文机关标志处于公文版头的位置;标题和主送机关处于公文主体的位置;抄送机关属于公文版记的部分。

故本题选A。

10、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

A、上善若水——孔子

B、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C、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D、他人即地狱——萨特

【答案】A

【解析】“上善若水”语出老子的《道德经》,而不是孔子涉及的内容,其它三项均正确,因此A项当选。

11、近些年,粉尘爆炸的事件屡见不鲜。

以下不属于粉尘爆炸的必要条件的是()。

A、干燥的微粒粉尘达到一定浓度

B、空气含氧量达到21%

C、40毫焦的火源

D、一定的油蒸发变成蒸汽后和空气充分混合

【答案】D

【解析】D项是汽油爆炸的最关键因素,当选。

12、孔子说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

”这句话的认识论含义是()。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而存在

D、认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答案】B

【解析】孔子的这句话是其在知行观方面的典型观点,强调行(实践)在检验言(认识)中的作用。

故本题选B。

13、下列各组文种中,都可以用于下行文的是()。

A、报告、通知、决定、指示

B、公报、议案、决议、公告

C、意见、请示、批复、通告

D、命令、通报、纪要、通告

【答案】D

【解析】A报告是上行文。

B议案是上报公文。

C项请示是上行文。

故正确答案选D。

14、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是()。

A、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

B、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问题

C、确立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

D、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

【答案】D

【解析】要搞清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关键是要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

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因此,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才

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

15、“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这一论断指出了()。

A、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B、社会主义的特点

C、社会主义的内容

D、民主和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

【答案】D

【解析】A项错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题干没有体现。

B项错误,社会主义的特点有公

有制和共同富裕等,题干没有体现。

C项错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

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题干没有体现。

D项正确,题干前半段“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

义”指出了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后半

16、一篇完整的公文必须具备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正如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所讲的“有头有尾有中间”,这段话所要求的是公文结构的:

()。

A、严密性

B、连贯性

C、完整性

D、逻辑性

【答案】C

【解析】对于公文要具有一定的完整性,要有头有尾有中间,故本题选择C选项。

17、下列生活现象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A、用注射器进行肌肉注射

B、给钢笔吸取墨水

C、茶壶上留一个小孔

D、将吸盘挂衣钩贴在墙上

【答案】A

【解析】注射器吸入药液的时利用大气压强的作用,取药液时拉活塞,使得注射器里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

压,药液进去注射器。

但在进行肌肉注射时应当是利用液体压强。

因此A项与大气压强无关。

18、我们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

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

这段话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矛盾具有普遍性

C、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事物的发展规律是循环的

【答案】B

【解析】从题干可知,虽然我们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体现了时时有矛盾,事事

有矛盾,即矛盾的普遍性。

故选B。

19、我们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

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

这段话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矛盾具有普遍性

C、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事物的发展规律是循环的

【答案】B

【解析】从题干可知,虽然我们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体现了时时有矛盾,事事

有矛盾,即矛盾的普遍性。

故选B。

20、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嘲笑“杞人”是“天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今天“忧天”不再是无稽之谈,是因为

()。

A、大量的二氧化碳被排入大气,会破坏大气层中的臭氧层

B、现在生产的无氟冰箱不再使用氟利昂

C、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D、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

【答案】D

【解析】AC两项意在说明人类活动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忧天”也成了一种必然的情绪。

B项“无氟冰箱不

再使用氟利昂”是人类通过科技创新努力保护生态环境的表现,不能成为“忧天”的理由。

从哲学意义上来说,

客观世界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人类心态也随之转变,因而,今天“忧

天”不再是无稽之谈。

故选D。

2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

诗歌的评价。

A、白居易

B、陶渊明

C、王维

D、杜甫

【答案】C

【解析】苏轼《东坡题跋》下卷《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评价唐代王维作品中指出: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

画,画中有诗。

”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不仅能诗善画,而且能把艺术中的诗与画融合。

故选C。

22、下列俗语中同时包含和体现“规律的客观性”、“矛盾的特殊性”、“内因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据”等哲学道理的是()。

A、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B、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答案】D

【解析】A项没有体现规律的客观性。

B项体现的是发展的观点,不符合题意。

C项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规律是客观的,也表明了矛盾具有特殊性,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因此D项符合题意。

23、“一票否决制”体现的决策规则是()。

A、全体一致规则

B、少数决策规则

C、简单多数规则

D、绝对多数规则

【答案】A

【解析】一票否决指的是只要有一人投了反对票,无论赞成票有多少,这项决策也不能通过,体现的是全体

一致规则。

故选A。

24、在文件拟稿中,如果要引用某份公文,应当()。

A、仅引发文字号

B、先引发文字号后引文件标题

C、仅引文件标题

D、先引文件标题后引文件发文字号

【答案】D

【解析】在文件拟稿中,如果要引用某份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故选D。

25、下列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上帝创造世界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和摹仿的原型

【答案】AC

【解析】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

因此,在主观唯心主义者看来,主观的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客观世界的事物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A、C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

B、D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26、衡量通货膨胀率的指标不包括()。

A、消费物价指数

B、货币GDP

C、零售物价指数

D、生产者物价指数

【答案】B

【解析】具体说来,衡量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主要有生产者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又叫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零售物价指数三个指标。

名义GDP也称货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