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74173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3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

《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

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学习目的】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学习重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学习难点】

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二、新课导入

阅读课本回答:

1.地理区域的划分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理区域?

2.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吗,可以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吗?

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是按什么划分的?

4.尝试划分区域活动P3第1题。

 

5.邮政编码与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之间有关系吗(活动P3第2题)?

还有哪些事例反映出区域的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呢?

 

【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_(山脉)、

____(河流)一致。

2.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影响的界线,大致与_____mm等降水量线一致。

3.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及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_、_____级阶梯分界线一致。

4.地理区域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如_____、_____和_____等。

5.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地势最高的是_____地区,地势最低的是_____地区。

二、选择题

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下列哪一条年降水量线最接近?

()

A、200mmB、400mC、800mmD、1600mm

2.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分界线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差异B、地形差异C、河流差异D、植被差异

3.从区域的角度看,既是行政区域又是经济特区的是()

A、青藏高原B、山西C、深圳D、山东半岛

4.下列区域中属于同一尺度的是()

A、深

圳、广东B、北京、重庆C、香港

D、西藏自治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5.我国四大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是()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6.北方地区不包括哪一个省?

A.山东省B、山西省C、河北省D、浙江省

7.云南省大部分位于的温度带是()

A、亚热带B、温带C、寒带D、热带

8.上海市属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9.位于我国的第一级阶梯上的地理区域是()

A、青藏地区B、南方地区C、北方地区D、西北地区

10.我国陆地最低点位于()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三、读“中国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大写英文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填在下列空格内:

A、南方地区,B、_____________地区,

C、_____________地区,D、_____________地区。

2.图中C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____,D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____。

3.A、B两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图中虚线)是_______岭―_________河一线,

【要点归纳】

1.不同的地理区域;

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拓展练习】

活动P5——6第1、2、3题

【总结反思】

 

北方地区预习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记住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2、知道北方两大区域

在位置范围、包括的省区及地形、气候、河流、自然景观等方面的自然差异

3、知道北方地区在农耕制度、传统运输方式、传统民居等人文特征方面的特点及成因

4、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对人文特征的影响

二、知识链接

四字识别南北差异

耕地类型:

南水北旱粮食作物:

南稻北麦糖料作物:

南甘北甜

气候灾害:

南涝北旱交通运输:

南船北马饮食习惯:

南米北面

工业结构:

南轻北重民居建筑:

南尖北平武术专长:

南柔北刚

饮食口味:

南甜北咸戏曲特点:

南腔北调平均身高:

南矮北高

三、前提测评

(一)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1、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

即使在北方或南方地区内部,____________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例如,哈尔滨和北京的气候条件有所不同,同样是深秋时节,它们各自的____________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二)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2、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方村落和南方村落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

四、自学、讨论、展示

问题1:

归纳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地理状况,并填写下表。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

(高于0℃/低于0℃)

年降水量

(高于800mm/低于800mm)

主要地形

问题2:

分析形成北方和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完成下表。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主要原因

归纳原因

植被类型

河流流量

问题3:

结合课本第9页图5.12和图5.13中提供的实例,分析北方和南方地区人文差异的自然原因,填写下表。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原因

农耕制度

耕地类型

主要农作物

作物熟制

东北:

华北:

亚热带:

热带:

传统运输方式

传统民居

其他

问题4:

我国古代文献《周礼·考工记》中有个故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意思是说南方的橘树移栽到淮河以北,就会变为小灌木,橘子也会变为不能吃的“枳”。

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请你解释这种现象。

 

问题5:

来自哈尔滨的一位中学生说,他们那里的寒假长达40天;来自杭州的一位中学生说,他们那里的暑假长达2个月,而寒假只有20天左右。

为什么北方的寒假较长,而南方却暑假较长?

请你解释原因。

 

五、达标测评

练习册中本节内容的“自主检测”部分

六、学习反思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一课时)

【学习目的】

1.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2.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

3.通过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的对比,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以及它们是如何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

进而树立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关念。

【学习重点】

南方和北方的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学习难点】

应该让学生懂得我国南、北方区域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但区域内部也存在着较大的景观差异。

如:

北方区域内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而东北林海雪原中也有白雪覆盖的亚寒带针叶林;南方区域内以长江流域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而海南岛也有热带风光。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二、新课导入

1.想一想: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有哪些自然差异?

通过学习P6页——8页内容后,考考你会做以下问题,祝你好运!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分界线

主要地形

1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河流流量

河流结冰期

典型植被类型

 

2.思考: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是什么?

 

【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一线。

2.我国北方地区有两大著名的平原,它们是_____和_____。

3.北方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是_____,南方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是___。

4.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____0℃,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___0℃。

二、选择题

1.下列河流中,不流经北方地区的是(

A、海河B、黄河C、辽河D、塔里木河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3.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A、黄土高原B、东北平原C、四川盆地D、山东丘陵

4.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

候D、温带季风气候

5.造成北方和南方自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人为因素D、气温和降水

6.关于北方地区的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A、四季如春B、全年高温多雨C、全年干燥少雨

D、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7.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A、秦岭——淮河一线B、大兴安岭C、巫山D、武夷山

8.下列地形区、山脉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A、太行山、内蒙古高原B、阴山、东北平原

C、山东丘陵、松嫩平原、D、小兴安岭、云贵高原

9.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是()

A、山地、丘陵为主B、以盆地、高原为主

C、平原、盆地为主D、平原、盆地、高原、丘陵交错分布

【要点归纳】

1.南方和北方在自然方面有那些差异(地理位置、气候、河流和植被等);

2.影响南方和北方地区自然差异主导因素是气候;

3、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在人文方面有些什么差异(耕地、耕作制度、农作物、

生活习惯、交通运输、娱乐活动等)

4.影响南方和北方地区人文差异主导因素是气候。

【拓展练习】

活动P8页第2题;

【总结反思】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二课时)

【学习目的】

1.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区域主要的人文差异;

2.通过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人文差异的对比,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树立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关念。

【学习重点】

南方和北方的耕地类型、饮食习惯、文化传统、体育运动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学习难点】

南方和北方的耕地类型、饮食习惯、文化传统、体育运动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导学指导】

通过学习P6页——8页内容后,完成练习: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分界线

耕地类型

熟制

主要农作物

主要饮食

传统运输方式

传统民居

主要剧种

园林建筑

 

【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受_____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

地区的人们,生产方式、_____、文化传统等方面有很大差异。

2.北方交通运输以_____运输为主;在我国南方,_____仍然是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3.北方的农田多为_____,以种植_____和_____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4.南方地区居民屋顶坡度_____,墙体_____,主要是受_____因素影响而形成。

5.北方人冬季爱好的体育项目是_____和_____。

6.我国北方地区有两大著名的平原,它们是_____平原和_____平原。

二、选择题

1.居民以大米为主食的地区是()

A、东北平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黄土高原D、华北平原

2.“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其主要原因是()

A、气候差异B、地形差异C、海陆差异D、技术

差异

3.过

去的“北大荒”,如今的“北大仓”,指的是()

A、黄土高原B、华北平原C、东北平原D、内蒙古高原

4.北方地区的中学生寒假长,主要原因是()

A、北方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

B、寒假时间长是为了充分的休息,有利于健康

C、学生喜欢放长假D、当地政府规定的,为了让学生好好过年

5北方地区多旱涝灾害的原因是()

A、冬季气温低,河水结冰B、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塞,汛期排洪不畅

C、没有防旱、防洪措施D、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降水集中在夏季

6.南方地区的居民屋顶坡度较北方地区大,原因是()

A、主要是突出居民的居住功能,外表显得气派豪华

B、这是由南方地区降水多,屋顶坡度较大有利于排水

C、主要是由南方地区的传统文化决定的

D、这是由于南方地区的河流密集,和网密布坚定的

7.北方地区居民的主食是()

A、大米B、小米C、面食D、玉米

8.制约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多高原、山地B、能源不足C、劳动力资源不足D、水资源紧张

【要点归纳】

1.农耕制度;

2.长途运输方式;

3.传统民居。

【拓展练习】

课本P10第3题

 

【总结反思】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一课时)

【学习目的】

1.知道我国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西北地区在地形上的特点;

2.知道西北地区从东部向西部的自然景观有何递变规律及其成因;

3.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

【学习重点】

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

【学习难点】

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

【导学指导】

一、温故知新

二、新课导入

读课本P11——12页回答:

1.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是什么?

也可以用“三山夹两盆”来概括,它们分别指什么?

3.西北地区的主要气候是什么?

4.西北地区干旱,致使植被由东向西分别是什么?

这里的河流有什么特点?

5.分析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

 

【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西北地区地形以和为主,东部高原以、景观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出现星星点点。

2.西北地区河流很少且多为河;西北地区是一个以为主要自然地理特征的地区。

3.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河;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沙漠,位于盆地。

4.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

二、选择题

1.“春风不度玉门关”,所描述的地方应位于我国的()

A、西北地区B、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2.暑假琳琳由呼和浩特乘火车到乌鲁木齐去旅游,在沿途看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B、荒漠——荒漠

草原——草原

C、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D、荒漠草原——草原——森林

3.青藏高原上重要的农业区是(    )

A、河西走廊、天山山麓    B、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C、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D、柴达木盆地四周绿洲

4.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

A、湟水 B、雅鲁藏布江  C、塔里木河  D、黄河

5.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是()

A、平原、丘陵B、高原、盆地C、高原、山区D、盆地、丘陵

6.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A、高温多雨B、干旱C、寒冷D、湿润

7.“三山夹两盆”的地形所指的省区是()

A、青海B、内蒙古C、四川D、新疆

8.西北地区植被从东向西的分布规律是()

A、荒漠——荒漠草原——草原B、荒漠草原——草原

C、草原——荒漠草原——荒漠D、荒漠草原——荒漠

9.列依次排列的四幅植被景观图反映了我国()

A、从西北干旱区往东部季风区的降水变化

B、从西北干旱区往东部季风区的热量变化

C、南方地区至北方地区水热状况的变化

D、青藏地区山麓至高原面的垂直变化

【要点归纳】

1.主要的地形;

2.干旱的原因。

【拓展练习】

活动P12页第1题。

 

【总结反思】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二课时)

【学习目的】

1.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能分析青藏地区“高”和“寒”为特色的自然特征;

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主要牧区。

【学习重点】

青藏地区“高”和“寒”为特色的自然特征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畜牧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学习难点】

青藏地区“高”和“寒”为特色的自然特征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二、新课导入

阅读课本P13——14页回答:

1.青藏地区是一个独特的地区,它有什么之称?

2.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3.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是什么?

这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其中藏族人的衣着有什么特征?

4.我国海拔最高的内陆盆地叫什么?

有什么之称?

5.青藏地区有些什么资源?

为开发和加强对青藏地区的联系,目前修筑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叫什么?

你还知道到西藏的路有哪些?

 

6.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牧场它们是什么牧场?

各有什么畜种?

我国著名的畜牧基地在哪儿?

7.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农业有什么特色?

分布在什么地方?

【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青藏地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

2.青藏地区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_____,以及我国最大的咸水湖____。

3._____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4.西北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

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内蒙古主要是_____牧场,新疆主要是_____牧场,青海和西藏主要是_____牧场。

二、选择题

1.西北

地区利用黄河水灌溉的农业区有()

A、塔里木盆地B宁夏平原C河西走廊D、吐鲁番盆地

2.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受()

A、地势影响B、季风影响C、海洋影响D、纬度影响

3.青藏地区有丰富的洁净能源指的是()

A、石油B、地热、太阳能C、煤、水能D、水能、天然气

4.下列那个地区不是发展灌溉农业的地区?

()

A、河套平原B、雅鲁藏布江谷地C、宁夏平原D、河西走廊

5.下列属于青藏地区自然景观的是()

A、大面积的沙漠分布B、大片茂密青翠的森林

C、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D、一望无际的草原

6.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的()

A、黄土高原B、青藏高原C、云贵高原D、三峡库区

7.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A土地资源不足

B、劳动力资源不足C、水资源不足D、热量不足

8.诗歌《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描述的是()

A、东北地区B、青藏地区C、内蒙古高原D、华北平原

9.下列地区依靠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灌溉农业区的是()

A、河套平原B、宁夏平原C、河西走廊D、成都平原

10.被誉为“塞上江南“的灌溉农业区是()

A、内蒙古高原和河西走廊B、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

C、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D、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要点归纳】

1.高寒的青藏地区;

2.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

【拓展练习】

课本P14页活动第2题。

【总结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