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2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及专制时代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7065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2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及专制时代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2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及专制时代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2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及专制时代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2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及专制时代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2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及专制时代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2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及专制时代晚.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2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及专制时代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2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及专制时代晚.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2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及专制时代晚.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2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及专制时代晚

课时作业提升练二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及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45分钟 85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

1.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指出:

“两汉以外戚辅政,国家则受其祸。

”两汉时期频频出现外戚干政,在本质上反映了 (  )

A.外戚与皇家的特殊关系

B.分封制度的残余影响

C.中央集权制度不够完善

D.专制政治的权力异化

【解析】选D。

外戚之所以能够频频干政,究其原因,一是外戚与皇家具有特殊的血缘关系,容易亲近权力中心;二是皇权地位过高并且权力集中。

皇权一旦易手,容易引发政治灾难和社会动荡,这些情况只有在皇权专制的政治体制框架下才能出现,是一种皇权异化的历史表现。

故选D。

2.唐代尚书省对各类文书的签发与检核有明确的日程规定:

“凡内外百司所受之事,皆印其发日,为之程限,一日受,二日报。

小事五日,中事十日,大事二十日,狱案三十日,其急务者不予焉。

”这一规定旨在 (  )

A.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B.加强中央集权

C.减少中央行政决策失误 D.加强君主专制

【解析】选A。

唐代尚书省在三省里面属于执行机构,就是现在所说的行政机关,对各类文书的签发与检核有明确的日程规定主要目的是提高效率,故A正确。

3.(2017·惠州模拟)晚唐时期,朝廷授予众多节度使同平章事的头衔,与宰相并称,号为使相,但并不行使宰相权力。

北宋前期,被授予使相头衔的官员类型增加,包括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等。

这种变化反映了北宋 (  )

A.宰相权力的扩大

B.藩镇问题依然较严重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

【解析】选C。

根据所学知识,北宋时期宰相权力扩大不符合史实,故A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北宋初年就已经解决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故B错误;北宋时期被授予使相头衔的官员类型增加,体现了北宋时期形成了一种冗官局面,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故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国家对文武官员的态度,故D错误。

4.(2017·东北名校联考)“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

”下列属于这一“法宝”核心精神的是 (  )

A.在边疆设立节度使

B.分化事权使各部门相互牵制

C.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解析】选B。

北宋建立之初,为了防止地方割据及加强皇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地方及相权进行了制约,其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分化事权使各部门之间相互牵制,达到集权的目的,故选B。

5.(2017·晋冀豫三省联考)宋代形成了一个惯例:

“国朝以来,凡政事有大更革,必集百官议之,不然犹使各条具利害,所以尽人谋而通下情也。

”这一惯例

 (  )

A.有效防止了君主乾纲独断

B.降低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C.表明君主权力有下移趋势

D.彰显了政府决策的开明性

【解析】选D。

君主专制制度下的措施只能是一定程度上防止君主乾纲独断,故A错误;“国朝以来,凡政事有大更革,必集百官议之”能够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故B错误;“国朝以来,凡政事有大更革,必集百官议之”最终由皇帝决断,权力并没有下移,故C错误。

“凡政事有大更革……所以尽人谋而通下情也”表明这一惯例是为了集思广益,防止决策失误,故D正确。

6.(2017·山西名校联考)贞观初年,太宗诏令:

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

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

这说明唐初 (  )

A.通过制度形式约束皇权

B.宰相与谏官可相互监督

C.谏官有权评议国家政事

D.谏官负责监察朝廷百官

【解析】选C。

依据“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

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说明谏官有权评议国家政事,故选C。

7.(2017·河南三市联考)《汉书·武帝纪》记载:

元朔元年,有司奏“令二千石(郡守、刺史等级的官员)举孝廉,所以化元元(平民百姓)、移风易俗也”,且“非有实行可见,不容谬举”。

这说明察举制 (  )

A.具有严格的选举程序

B.解决了官员空缺的问题

C.兼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D.使地方获得自主用人权

【解析】选C。

根据“非有实行可见,不容谬举”可知强调标准就是“有实行”,方法是“令二千石(郡守、刺史等级的官员)举孝廉”,没有详细的程序,故A错误;题意没有提到官员的空缺,故B错误;由“化元元(平民百姓)、移风易俗也”可知其具有教化功能,故C正确;察举制是由地方推荐人才,中央任用的选官制度,故D错误。

8.(2017·黄石调研)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论述古代某一制度时说“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这一制度是指九品中正制

B.该制度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该制度下选官重视品行

D.该制度促进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的转变

【解析】选D。

科举制度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促进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的转变,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故D正确。

【拓展延伸】科举制对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1)科举制将选士大权从地方官吏手中收归到中央政府,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不断强化中央集权制的大趋势。

经过层层的考试选拔,相对提高了封建官吏的文化素养,从而保证了封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有利于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

(2)通过科举考试,士子获得了参政的机会,打破了士族地主垄断政治权力的局面,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政治权力再分配的问题,相应地扩大了统治基础。

(3)科举制便于笼络人心,缓解国内的阶级矛盾,有助于封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这也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者极为重视科举制的原因。

9.(2017·湖北百所重点中学联考)明成祖时,宫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参议机构,用来弥补废丞相后中枢决策留下的空缺,这个机构就是“内阁”,其性质是内廷秘书班子。

这反映出“内阁” (  )

A.是皇权执行机构

B.其阁员位卑权重

C.有助于合理决策

D.是中枢决议机构

【解析】选C。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内阁是皇帝的秘书班子,所以其不是皇权的执行机构,故A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内阁的职能而没有涉及阁员是否位卑权重,故B错误;内廷的秘书班子,有助于合理决策,故C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也不是行政机构,故D错误。

【拓展延伸】宰相和内阁大臣的比较

宰相

内阁大臣

权力来源

宰相制度

皇帝的信任

职责

中央一级决策者

皇帝的侍从顾问

任免

要经过皇帝以及大臣商议,由皇帝决定

直接由皇帝决定

权力

决策权、参与政治权

有票拟权,但阁臣“票拟”后须呈给皇帝审定

影响

制约皇权

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10.(2017·长春模拟)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

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

“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

材料反映出明代 (  )

A.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

C.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

D.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解析】选D。

由题中“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等信息可判断内阁对皇权是有制约作用的,故D正确。

11.(2017·河南八市重点高中质检)学者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

“本世纪(十四)末年,朱元璋平均每日要亲自批阅一百五十件奏章,裁决四百件案件。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

A.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B.朱元璋勤于政务

C.封建社会走向没落

D.丞相怠政无能

【解析】选C。

明初朱元璋废丞相权归六部意味着君主权力空前强化,封建社会内部的灵活性、机动性变差,社会走向没落,故C正确。

12.从雍正帝开始,有鉴于康熙时期皇太子胤

两立两废、诸王争储的教训,正式宣布了不再公开预立太子的决定,改为秘密立储制:

皇帝生前将写有皇太子人选的遗诏放在木匣内并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后,待皇帝驾崩后由顾命大臣取出公布。

这表明 (  )

A.传统的宗法制无法维系

B.公开立储威胁到了皇权

C.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D.储君的权力受到了限制

【解析】选B。

雍正帝将公开立太子改为秘密立储,是因为吸取了“康熙时期皇太子胤

两立两废、诸王争储的教训”,公开立太子会导致诸皇子对储位的争夺,威胁到皇权,故B正确。

【加固训练】

(2017·全国名校大联考)雍正八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办理军机事务;乾隆中期,内阁大学士的某些职权,移归军机处掌理,大学士事权渐轻;乾隆以后,“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从军机处的演变情况来看,军机处 (  )

A.日益成为掣肘皇权的有力机构

B.在权力结构上未发生实质变化

C.最终与内阁共同组成权力中枢

D.逐渐成为皇帝权力制衡的利器

【解析】选D。

军机处不能掣肘皇权,故A错误;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故B错误;军机处只是侍从机构,所以不是权力中枢,故C错误;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逐渐成为皇帝权力制衡的利器,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37分)

13.(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初期山东地区地方行政区划示意图(部分)

材料二 君主专制确立后,最高统治者希望尽量加强中央集权,而弱化地方权力;尽量简化行政层级,而不设高级政区(无法简化时,即尽量使之不享有完全权力,成为“不完善的政权形态”)。

但是……事实上中央集权往往与地方分权主次兴替,相间而存。

即便在理想状态下,中央集权也不得不建立在地方适度分权的基础之上。

——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说明“汉承秦制,略有损益(注:

增减)”。

从任命地方官员的角度说明“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柳宗元)。

(1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北宋使地方成为“不完善的政权形态”的主要措施和元朝使“中央集权……建立在地方适度分权的基础之上”的措施。

(13分)

【解析】第

(1)题,据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概括秦汉在地方制度方面的措施,后据设问要求“从任命地方官员的角度说明”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在分封制下,地方长官是世袭的,在郡县制下,地方长官是由皇帝直接任免的。

(2)题,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答案:

(1)说明:

秦朝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西汉初期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分封同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实行郡国并行制。

(6分)在分封制下,地方长官是世袭的;在郡县制下,地方长官是由皇帝直接任免的。

(6分)

(2)北宋:

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设转运使,将赋税权收归中央。

(7分)

元朝:

实行行省制度。

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

(6分)

14.(12分)(新题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科举意在“尚贤”,但又竭力维护公平,以应对“向者登科名级,多为势家所取,致塞孤寒之路”。

故明清两代科举,严格限定知识范围,而以“四书”为准,否则,科考便须“多买书,多求学,平民寒士的力量多半办不到,那么考试起来一定还是图书满家的贵家子弟占有优势”。

但“四书”经义要“讲是非,是非转无标准”,遂以朱熹《集注》为圭臬,“则是者是,非者非,既是人人能讲,则录取标准又难定”,复又严格限定文体,强调答卷的格式化或标准化,即考生作答须用八股文,因其“文字必有一定格律,乃可见技巧,乃可评工拙,乃可有取舍之标准”,且令评卷者难逞一己之私意。

此外,殿试、锁院、弥封、誊录、截角等,无不意在维护公平。

清代还规定官员子弟参加乡试,须另立“官卷”以区别于“民卷”,并发展了明代南北分卷的做法,通过“分省取中”避免倾轧文风不振之地。

同时,明清两代还屡因科场案件而兴大狱,涉事官员动辄杀、遣、革、降。

——杨国强《衰世与西法》、钱穆《国史新论》

根据材料,概括明清科举考试维护公平的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上述措施有何积极影响。

【解析】第一问措施,根据材料,“严格限定知识范围”“以‘四书’为准”限定了答案来源,“强调答卷的格式化或标准化,即考生作答须用八股文”,这些限制都是为了应对“向者登科名级,多为势家所取,致塞孤寒之路”,“明清两代还屡因科场案件而兴大狱,涉事官员动辄杀、遣、革、降”,说明政府严惩科举案件;第二问影响,客观统一的标准有利于公平公正,扩大统治基础,使寒门子弟实现社会流动,同时遏制地方意识,巩固政治统一。

答案:

措施:

严格限定考试范围、答案来源和答卷格式;避免财富、权力、地域等差异转化为科举差异;对科举案件处以重刑。

(6分)

影响:

注重客观标准,利于政权开放,或扩大统治基础;避免阶层固化,促进社会流动;遏制地方意识,巩固中央集权或促进政治统一等。

(6分)

(45分钟 85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

1.西汉初期,丞相集决策、行政、司法各项大权于一身。

相权的膨胀不可避免地会侵夺皇权,二者之间的矛盾导致汉武帝时期中央官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具体表现为 (  )

A.郡国并行制度B.颁布“推恩令”

C.创设刺史制度D.形成中外朝

【解析】选D。

据材料“相权的膨胀不可避免地会侵夺皇权,二者之间的矛盾导致汉武帝时期中央官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特意破格选用人才,参与国家中枢的主要决策,形成与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外朝相对应的中朝,即中外朝制度,故D正确。

2.(2017·吉林模拟)唐朝大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是朝廷驸马,一天小两口吵架,郭暧道:

“你老爸是皇帝就了不起了?

那是我老爸不愿意做才让你爸做的。

”公主回宫告状,代宗说:

“郭暧说的是实情,如果郭子仪想当皇帝那皇帝就是他的了。

”郭子仪知道这事后,把郭暧绑起来亲自带到皇帝面前发落。

代宗安慰说:

“小两口吵架,你就装听不见就行啦。

”这件事说明 (  )

A.代宗为人宽厚善待大臣

B.君主专制逐渐衰弱的历史趋势

C.郭暧确实有错应该治罪

D.君臣关系没有严格到君为臣纲

【解析】选D。

材料中描述了唐代宗时皇帝对冒犯自己的大臣免于处罚,说明此时期君臣关系还没有空前强化,还没有严格到君为臣纲的程度,故选D。

3.(2017·全国名校联考)唐代尚书省下属的吏部负责官员的考核和选用,而宋代则另设审官院专门负责官吏的考核和选用。

这反映了宋代(  )

A.官员选拔日益严格B.官僚机构日益臃肿

C.宰相权力更加削弱D.政府机构趋向精细

【解析】选C。

宋代“另设审官院专门负责官吏的考核和选用”以分化宰相的任官考核权,体现宰相权力更加削弱,故C正确。

由唐代“尚书省下属的吏部负责官员的考核和选用”到宋代“另设审官院专门负责官吏的考核和选用”的变化,体现了选官机构的变化,与官员选拔的要求无关,故A错误;“另设审官院专门负责官吏的考核和选用”反映宋代设置专门机构选拔官吏,但不能表明宋代官僚机构日益臃肿,故B错误;D与题目主旨不符,故排除。

【拓展延伸】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

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

一是分割相权。

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以相互牵制。

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

二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

4.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十三州刺史,可监督秩二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

隋、唐时期监察御史也称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县,还“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

可见古代中国 (  )

A.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

B.监察官员位高权重

C.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

D.形成了“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监察制度

【解析】选D。

“秩仅六百石的十三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等,与“以卑察尊”相符,故D正确。

5.(2017·哈尔滨模拟)据说,宋朝哲宗皇帝曾听程颐讲道并赐茶。

皇帝当时折断了一截枝柳。

程颐遽起谏曰:

“方春万物生荣,不可无故摧折。

”哲宗虽面露怒容,但只是“掷枝而走”。

这表明(  )

A.两人哲学立场不同

B.宋哲宗善于纳谏

C.程颐具有人文精神

D.当时政治环境宽松

【解析】选D。

材料中描述了宋代皇权专制的局面下,臣民劝谏皇帝的言行,虽然皇帝心中不悦,但并没有动用专制权威而将劝谏者处死,说明宋代政治环境较为宽松,故选D。

6.(2017·湖北重点中学模拟)唐朝法律允许百姓以击登闻鼓、拦御驾、街衢拦官、投匦等非常规方式申诉冤情,如所述属实,则不会受惩罚,“如有不实者,各合杖八十”。

这主要说明 (  )

A.唐朝政府借此使民情上达

B.“街衢接诉”成为政府肃贪重要手段

C.唐朝司法腐败和法律严苛

D.政府利用街道的公众效应教化百姓

【解析】选A。

材料表明,唐朝法律允许百姓以击登闻鼓、拦御驾、街衢拦官、投匦等非常规方式申诉冤情,说明唐朝政府借此使民情上达,故A正确。

7.(2017·安阳调研)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要经过“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姻”,“刑家之子。

工贾殊类”以及部曲、杂户、奴牌等,均无权参加。

材料表明唐代科举 (  )

A.重视门阀士族的利益

B.有利于官吏素质提高

C.社会基础得到了扩大

D.具有严格的参与标准

【解析】选D。

材料中对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进行了严格的审查、规定,说明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要求比较严格,故D正确。

唐代科举制注重才能而不重视出身,故A错误;材料中未涉及科举制对官吏素质的影响,故B错误;材料中主要涉及的是选拔的标准,没有涉及唐代科举制的影响,因此并未说明其扩大了社会基础,故C错误。

【加固训练】

(2017·皖南八校模拟)某学者说:

“自秦王朝以后,平民的流动性日益扩展到政府结构,平民社会成了中国社会的主流。

”这表明 (  )

A.选官标准发生变化

B.官吏监察日益严密

C.贵族政治完全消失

D.行政效率逐渐提高

【解析】选A。

平民的流动性扩展到政府结构,主要是通过选官制度完成的,由先秦的世官制到察举制,而最终到科举制,故A正确;平民流动与官吏监察无关,故B错误;贵族政治完全消失不符合史实,故C错误;平民流动性与行政效率提高无关,故D错误。

8.(2017·株洲模拟)自秦朝推行郡县制以来,为强化地方管理,汉代置州,唐代置道,宋代置路,元代置省。

纵观这一现象,可知 (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纷繁杂乱

B.疆域扩大导致管理难度上升

C.县制是中央集权的坚实基础

D.中央集权遭遇地方挑战倍增

【解析】选C。

从材料中可知变化的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是地方最高一级,而基层的县制没有改变,故C正确。

9.(2017·湖南师大附中月考)元朝赵天麟说:

“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

”表明元代设置行省 (  )

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C.钳制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

【解析】选B。

由材料中“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以看出元朝设置行省的目的是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故选B。

10.(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明成祖设立内阁,阁臣的官秩仅五品,权位远逊于六部尚书。

明后期,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威柄之操,几于震主”。

明代阁臣权力的变化 (  )

A.抑制了皇权的过度膨胀

B.使内阁成为最高决策机构

C.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

D.加剧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解析】选C。

明后期权力集中于首辅,这就使权力不致过于分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个国家机器的运作效率,故选C。

明代阁臣权力的大小依皇帝的旨意而定,升降也由皇帝决定,所以其不能抑制皇权的膨胀,故A错误;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而非决策机构,故B错误;明太祖时期就已经废除了宰相,故D错误。

【加固训练】

(2017·安徽示范高中联考)据史书记载:

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

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

这种现象 (  )

A.表明内阁大臣地位很高却无权

B.说明内阁大学士与皇帝共同决策

C.体现阁臣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

D.反映内阁大臣延续历代丞相职权

【解析】选C。

从“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可知,内阁大臣可以通过皇帝的信任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故C正确。

11.(2017·德州模拟)清顺治帝曾说:

“尔等(大学士)职司票拟,一应章奏有成规者,尔等不过照例拟旨,凡有改正者,皆朕亲裁,未能俾尔等各出所见佐朕不逮,是皆朕不能委任大臣之咎,以致尔等俱未获尽展才猷。

”据此判断清初 (  )

A.处理章奏完全依靠成规

B.内阁大臣辅佐皇帝不力

C.皇帝裁决国家军政要务

D.顺治皇帝不能知人善任

【解析】选C。

从材料“尔等不过照例拟旨,凡有改正者,皆朕亲裁”说明皇帝裁决国家军政要务,故C正确。

12.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雍正年间实行改土归流;乾隆时期,大部分土司被废,改为流官统治。

土司制度的这一变化发展轨迹反映了 (  )

A.中央集权的强化B.西南军务的强化

C.文化交流的强化D.民族融合的强化

【解析】选A。

清朝的改土归流政策加强了中央对西南地区的控制管理,故A正确;西南军务的强化、文化交流的强化、民族融合的强化都只是中央集权强化的一部分,故B、C、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37分)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代时,中央的监察机构仍为御史台,改长官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下设治书御史2人为副;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共12人,专执掌外出巡察。

唐初,中央设御史台,由正三品御史大夫为长官,设正四品御史中丞2人为辅佐。

御史台的职权是“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唐六典》卷十三)。

御史台下设三院:

台院,侍御史属之,“掌纠举百僚,推鞫狱讼”;殿院,殿中侍御史属之,“掌殿廷供奉之仪式”;察院,监察御史属之,“掌分察百僚,巡按州郡,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同前)。

唐初全国分为10个监察区,称10道(后增为15道),每道设监察御史1人(先后称为按察使、采访处置使、观察处置使等),专门巡回按察所属州县。

材料二 宋代中央沿袭唐制,并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御史之职。

按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制度,对监察人员的任用作了很多规定。

在监察官的使用方面,“久则情亲而弊生,望轻而法玩”。

“二周年一替”都是古人对监察官使用期限的认识和规定。

并制定了《监察六事》《巡按察六》《设立宪台格例》《互察法》等规定监察官的职责。

西汉时御史大夫虽然是“三公”之一,但其秩仅为二千石,而另“二公”为秩万石;唐代,监察御史是正八品;宋元明监察御史为七品,也就相当于知县。

……当然,古代的监察制度是为封建专制统治者服务的,其局限性是很明显的。

——摘编自曹凯旋《中国古代行政监督制度之借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代监察制度较之隋代有何发展。

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有关监察规定的利弊。

(9分)

(2)根据材料一、二,总结唐宋时期监察制度发展的规律。

(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古代对监察人员任用的主要特点。

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古代监察制度。

(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