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169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5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docx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docx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第一部分培养方案

一、学制

标准学制:

4年;学习年限:

3-6年。

二、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

三、毕业和学位要求

修满本培养计划规定学分并符合《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要求的学生,可获得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证书。

符合毕业要求并达到《北京交通大学授予普通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实施细则》要求的学生,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专业定位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突出以水质工程学、建筑给排水、泵站与给排水管道工程等课程为主线兼顾环境污染监测与控制、膜法水处理、水处理自动控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相关课程为特色教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五、培养目标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较高的道德文化修养与人文素养,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坚实的数学、外语、物理与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掌握当代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给水排水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能够引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科技发展的潜质,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六、培养标准及实现矩阵

按照培养目标要求,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的标准,同时将培养标准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实践等教学环节中,构建培养标准实现矩阵。

格式如下:

 

表1培养标准及实现矩阵

方面

内容

培养标准

实现环节或途径

知识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了解现代物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其他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

微积分;几何与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物理实验;通识核心课;全校任选课;环境学概论

人文社科基础知识

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熟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核心课;全校任选课;

专业基本理论知识

掌握工程经济、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

工程项目经济与管理

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环境分析化学;物理化学

掌握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

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物化学

掌握工程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

画法几何;工程制图;测量学

掌握环境工程学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环境工程原理

掌握城镇给排水系统及水质净化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水质工程学;泵站与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建筑给排水;环境监测;核心选修课和专业任选课;相关课程设计

了解给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等建筑设备、交通、环境的一般知识

专业任选课;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通识核心课;全校任选课

了解本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与规程,环境与土木工程的一般知识

工程项目经济与管理;市政与环境工程专业导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通识教育

专业发展现状和前沿知识

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相邻学科的一般知识。

专业导论;科研训练项目;学科竞赛;学术论文;专利发明;专业任选课

能力

专业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大学英语;大学英语拓展课程;英语综合能力

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继续学习的能力;

新生研讨课;市政与环境工程专业研究方法论

具有应用语言、图表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

工程制图;通识核心课

掌握至少一门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具有应用计算机、常规测试仪器的基本能力;

大学计算机基础及计算机程序课程设计;测量实习;课程实验

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技能发现、分析、解决专业相关问题能力

具有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能够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

核心专业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认识实习;工程训练;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经过一定环节的训练后,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或技术研究、应用开发等创新能力。

大学生创新训练;学科竞赛;市政与环境工程专业研究方法论与创新教育

国际竞争与合作能力

熟悉国际工程承包的通用规则

国际工程管理等

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具有较强的根据需要进行学习的能力

专业任选课;创新训练

素质

基本素养

心理健康,认知过程正常,积极工作,勤奋学习,意志坚强,人格健全,有正常的性格、能力和价值观;沟通能力强,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并能在团队中发挥作用;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和实践课;学生课外活动;

创新意识

具有探索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

创新训练

职业道德

具有良好的给水排水工程师职业道德

专业任选课

人文关怀精神

了解环境工程与社会的关系、工程与环境的关系及其可持续发展

专业导论;通识核心课;任选课

七、课程体系及学分分配

1.课程体系

总学分165学分,从层次上看,人文社科基础类45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27.3%;自然科学基础类30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18.2%;专业类80学分,占总学分比例48.5%;自主教育10分,占总学分比例为6.1%。

从性质上看,必修课107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64.8%,选修课58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35.2%。

2.学分分配

表2课程体系及学分分配

课程模块

课程类别

理论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

理论或实践选修

合计

必修

选修

小计

必修

选修

小计

人文社科基础类

思想政治课

8

8

6

6

14

英语课

12

12

计算机课

2

2

2

2

4

军事课

0.5

0.5

2.5

2.5

3

体育课

1

3-4

4-5

4-5

素质课

7-8

7-8

小计

8.5

2

10.5

9.5

5-6

14.5-15.5

19-20

45

自然科学基础类

数学课

18

18

18

物理课

8

8

4

4

12

化学课

小计

26

26

4

4

30

专业类

专业基础课

32.5

6

38.5

4.5

1

5.5

44

专业课

12

6

18

10

2

12

30

专业选修课

6

6

小计

44.5

12

56.5

14.5

3

17.5

6

80

自主选修

10

10

总计

79

14

93

28

7-9

35-37

35-36

165

学分分布

必修比例

64.85%

选修比例

35.15%

理论比例

77.58%

实践比例

40.61%

3.选课注意事项

①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其中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实践)、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单独设置。

②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实践环节包括所有的必修实验7周、社会实践2周、认识实习1周、工程训练1周,环境监测实习1周,生产实习1周、课程设计4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16周,合计约33周。

③计算机选修课要求至少选修一门程序设计语言并完成相应的1周的课程设计。

④每个学生应在通识课中选修1门经济类课程和一门环境或可持续发展类课程。

⑤每个学生四年中应至少选修完成1项科研训练项目(包括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

⑥每个学期所选课程的总学分建议23学分左右,但不得超过28学分。

⑦未获得学分的数学、物理和专业主干课超过3门的学生不建议选修后续课程。

八、主干课程

表3专业主干课程

序号

课程号

课程名

学分

学时

1

30L696Q

环境分析化学★

3

48

2

30L654Q

环境微生物学★

3

48

3

30L715Q

工程力学(B)★

4

64

4

30L701Q

流体力学★

4

64

5

30L648Q

环境工程原理★

4

64

6

30L603Q

环境监测★

3

48

7

30L705Q

水质工程学Ⅰ★

3

48

8

30L706Q

水质工程学Ⅱ★

3

48

9

30L707Q

泵站与给水排水管道工程★

3

48

10

30L708Q

建筑给排水工程★

3

48

九、辅修专业课程要求

表4辅修专业课程要求

课程体系

课程类别

课程名

课程号

必修/选修

理论/实践

学分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上机学时

考试/考查

记分方式

先修课

建议学期

要求学分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必修课

工程制图

30L321Q

2

32

32

百分

2

2

物理化学

30L700Q

3

48

48

百分

无机化学

3

3

工程力学(B)★

30L715Q

4

64

58

6

百分

物理I

4

4

流体力学★

30L701Q

4

64

48

16

百分

4

4

环境微生物学★

30L654Q

3

48

48

百分

有机化学

4

3

环境工程原理★

30L648Q

4

64

64

百分

流体力学

4

4

环境监测★

30L603Q

3

48

48

百分

环境分析化学

5

3

专业课

必修

水质工程学Ⅰ★

30L705Q

3

48

48

百分

环境工程原理

5

3

水质工程学Ⅱ★

30L706Q

3

48

48

百分

环境工程原理

6

3

说明:

若辅修相似专业,必须补修其它的专业必修或专业限选课程,具体课程由所辅修专业选定。

第二部分指导性教学计划

一、教学进程计划

表5教学进程计划

课程体系

课程类别

课程名

课程号

必修/选修

理论/实践

学分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上机学时

考试/考查

记分方式

先修课

建议学期

要求学分

人文社科基础类

思想政治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61L015T

3

48

32

16

五级

1

1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61L016T

2

32

24

8

五级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61L017T

3

48

32

16

五级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1L018T

4

64

40

24

五级

4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

61S020T

2周

2周

五级

5

形势与政策

61L007T

2

32

两级

英语课

综合英语基础

62L211T

4

80

64

16

五级

1-3

12

初级综合英语

62L212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