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检查.docx
《心电图检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电图检查.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电图检查
第六篇器械检查
第一章心电图检查
第一节心电图基本知识
心脏机械性收缩之前,心肌先发生电激动。
心肌的电激动传布全身,在身体不同部位的表面发生电位差。
通过心电图机把不断变化的电位连续描记成的曲线,即心电图。
临床心电图学就是把身体表面变动的电位记录下来,结合其他临床资料,给以适当解释,以辅助临床诊断的一门科学。
心电产生原理与心电向量概念
一、心电产生原理
心肌细胞的除极、复极过程和动作电位心肌细胞在兴奋时所发生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即心肌细胞的除极和复极过程。
分为去极化的0相和复极化的1、2和3相。
4相为静息期。
1.0相(去极化期):
心肌细胞受刺激时钠通道开放,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急骤升高,使细胞外液中的大量Na+ 渗入细胞内,膜内电位从静息状态的-90mV迅速上升到+30mV,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即0相,0相非常短暂,仅点1-2ms。
这种极化状态的消除称为除极(depolarization)。
相当于心电图QRS波群的前半。
2.1相(早期快速复极相):
心肌细胞经过除极后,又逐渐恢复负电位称为复极,动作电位到达顶峰后,立即开始复极,在复极开始到达零电位形成1相。
因为此时Na+的内流已锐减,细胞膜对K+和Cl-的通透性增大,引起K+的外流和Cl-的内流,其中K+外流是主要的,使膜内电痊快速自+20mV下降至0线形成1相。
约占10ms。
相当心电图QRS波群的后半部。
3.2相(平台期):
为缓慢复极化阶段。
表现为膜内电位下降速度大减,停滞于接近零电位的等电位状态,形成平台。
此期持续时间较长,约占100~150ms,在膜电位低于-55~-40mV时,膜上的钙通道激活,使细胞外Ca++缓慢内流,同时又有少量K+外流,致使膜内电位保持在零电位附近不变。
相当于心电图的S-T段。
4.3相(快速复极末相):
此期复极过程加速,膜内电位较快下降至原来的膜电位水平,主要由于膜对K+的通透性大大增高,细胞外K+浓度较低促使K+快速外流。
相当心电图的T流。
5.4相(静息相):
通过细胞膜上的钠-钾泵活动加强,使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差得到恢复至静息状态水平。
相当于心电图T波的等电位线。
4相的开始相当于复极过程完毕,心室舒张期由此开始。
二、心电向量概念
物理学上用来表明既有数量大小,又有方向性的量叫做向量(Vector),亦称矢量。
心肌细胞在除极和复极的过程中形成电偶,电偶既有数量大小,又有方向性,称为电偶向量。
电偶向量可以看作是单个心肌细胞的心电向量,它的数量大小就是电偶的电动势,取决于电偶两极电荷聚集的数目,数目越多,电动势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心电向量的方向就是电偶的方向。
电偶向量可用箭矢来表示,箭杆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箭头表示向量的方向(电源),箭尾表示电穴。
因为心肌的除极是从心内膜面开始指向心外膜面,所以向量的方向是电源在前(箭头),电穴在后(箭尾)。
复极时,因为先除极的部位先复极,所以电穴在前电源在后。
而心肌复极从心外膜开始,指向心内膜,因此复极向量与除极一致。
一片心肌是由多个心肌细胞所组成,除极与复极时会产生很多个电偶向量,把它们叠加在一起成为一个电偶向量,这就是综合心电向量。
心脏是由几个部分心肌组成的,除极时,是不同方向的电偶向量同时活动,各自产生不同方向的电动力,把几个不同方向的心电向量综合成一个向量,就代表整个心脏的综合心电向量。
三、心电图各波及波段
P波(Pwave):
反映左右心房的电激动过程电位和时间的变化。
P-R间期(P-rinterval):
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P-R段(P-Rsegment):
代表心房激动通过房室交界区下传至心室的时间。
QRS波群(QRSComplex):
反映左右心室除极过程电位和时间的变化,典型的QRS波群包括三个相连的波。
第一个向下的波为“Q”波;继之向上的波为“R”波;继R波之后的向下波为“S”波。
S-T段(S-Tsegment):
从QRS波群终点到T波起点的线段,反映心室早期复极过程电位和时间的变化。
T波(Twave)反映晚期心室复极过程电位的变化。
U波(Uwave):
代表心肌活动的“激后电位”(afterpotential).
Q-T间期(Q-tinterval):
从QRS波群起点到T波终点的时间;反映心室除极和复极的总时间。
四、心电图导联与导联轴
(一)标准导联亦称双极肢体导联,反映两个肢体之间的电位差。
Ⅰ导联将左上肢电极与心电图机的正极端相连,右上肢电极与负极端相连,反映左上肢(L)与右上肢(r)的电位差。
当l的电位高于r时,便描记出一个向上的波形;当r的电位高于l时,则描记出一个向下的波形。
Ⅱ导联将左下肢电极与心电图机的正极端相连,右上肢电极与负极端相连,反映左下肢(F)与右上肢(r)的电位差。
当f的电位高于r时,描记出一个向上波;反之,为一个向下波。
Ⅲ导联:
将左下肢与心电图机的正极端相连,左上肢电极与负极端相联,反映左下肢(F)与左上肢(l)的电位差,当f的电位高于l时,描记出一个向上波;反之,为一个向下波。
(二)加压单极肢体导联标准导联只是反映体表某两点之间的电位差,而不能探测某一点的电位变化,如果把心电图机的负极接在零电位点上(无关电极),把探查电极接在人体任一点上,就可以测得该点的电位变化,这种导联方式称为单极导联。
Wilson提出把左上肢,右上肢和左下肢的三个电位各通过5000欧姆高电阻,用导线连接在一点,称为中心电端(T)。
理论和实践均证明,中心电端的电位在整个心脏激动过程中的每一瞬间始终稳定,接近于零,因此中心电端可以与电偶中心的零电位点等效。
在实际上,就是将心电图机的无关电极与中心电端连接,探查电极在连接在人体的左上肢,右上肢或左下肢,分别得出左上肢单极导联(VL)、右上肢单极导联(VR)和左下肢单极导联(VF)。
由于单极肢体导联(VL、Vr、VF)的心电图形振幅较小,不便于观测。
为此,Gold-berger提出在上述导联的基础上加以修改,方法是在描记某一肢体的单极导联心电图时,将该肢体与中心电端相连接的高电阻断开,这样就可使心电图波形的振幅增加50%,这种导联方式称为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分别以avl、avr和avF表示。
(三)胸导联亦是一种单极导联,把探查电极放置在胸前的一定部位,这就是单极胸导联。
这种导联方式,探查电极离心脏很近,只隔着一层胸壁,因此心电图波形振幅较大,V1、2导联面对右室壁,V5、V6导联面对左室壁,V3、V4介于两者之间。
(四)导联轴
某一导联正负电极之间假想的联线,称为该导联的导联轴。
标准导联的导联轴可以画一个等边三角形来表示。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L、r、F分别代表左上肢,右上肢和左下肢,L与r的连线代表Ⅰ导联的导联轴,Rl中点的R侧为负,L侧为正;同理Rf是Ⅱ导联的导联轴,r侧为负,f侧为正;LF是Ⅲ导联的导联轴,L侧为负,f侧为正。
标准导联和加压单极肢体导联都是额面,为了更清楚地表明这六个导联轴之间的关系,可将三个标准导联的导联轴平行移动到三角形的中心,使其均通过电偶中心0点,再加上加压单极肢体的导联三个导联轴,这样就构成额面上的六轴系统。
每一根轴从中心0点分为正负两半,各个轴之间均为30°,从Ⅰ导联正侧端顺钟向的角度为正,逆钟向的角度为负,例如导联Ⅰ的正侧为0度,负侧为±180°;导联avf的正侧为+90°,负侧为-90°,导联Ⅱ的正侧为+60°,负侧为-120°(或+240°),依次类推。
六轴系统对测定心电轴及判断肢体导联心电图放形很有帮助。
平均心电轴的测定方法
1.目侧法一般通过观察Ⅰ与Ⅲ导联QRS波群的主波方向,可以大致估计心电轴的偏移情况。
如Ⅰ和Ⅲ导联的主波都向上,心电轴在0°~90°之间,表示电轴不偏;如Ⅰ导联的主波向上,Ⅲ导联的主波向下,为电轴左偏;如Ⅰ导联的主波向下,Ⅲ导联的主波向上,则为电轴右偏。
2.振幅法先测出Ⅰ导联QRS波群的振幅,r为正,Q与S为负,算出QRs振幅的代数和,再以同样的方法算出Ⅲ导联QRS振幅的代数和。
然后将Ⅰ导联QRS振幅数值画在Ⅰ导联轴上,作一垂线;将Ⅲ导联QRS振幅数值画在Ⅲ导联轴上,也作一垂线;两垂线相交于A点,将电偶中心0点与A点相连,OA即为所求的心电轴。
心电轴偏移及其临床意义心电轴的正常变动范围较大,约在-30°~+110°,一般在0°~+90°之间,正常心电轴平均约为+60。
自+30°~-90°为电轴左偏,+30°~-30°属电轴轻度左偏,常见于正常的横位心脏(肥胖、腹水、妊娠等)、左室肥大和左前分支阻滞等。
+90°~+110°属轻度电轴右偏,常见于正常的垂直位心脏和右室肥大等;越过+110°的电轴右偏,多见于严重右室肥大和左后分支阻滞等。
心脏转位方向
1.顺钟向转位心脏沿其长轴(自心底部至心尖)作顺钟向(自心尖观察)放置时,使右心室向左移,左心室则相应地被转向后,故自V1至V4,甚至V5V6均示右心室外膜rs波形,明显的顺钟转位多见于右心室肥厚。
2.逆钟向转位心脏绕其长轴作逆钟向旋转时,使左心室向前向右移,右心室被转向后,故V3、V4呈现左心室外膜qr波型。
显著逆钟向转位时,V2也呈现qr型,需加做V2r或V4R才能显示出右心室外膜的波型,显著逆钟向转位多见左心室肥厚。
第二节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
一、心电图图形描绘和检测
(一)心电图的测量方法
心电图记录纸的组成心电图多是直接描记在印有许多纵线和横线交织而成的小方格纸上,小方格的各边细线间隔均为1mm,纸上的横向距离代表时间,用以计算各波和间期所占的时间,因为心电图纸移动的速度一般为每秒25mm,所以每一mm(一小格)代表0.04s;粗线间隔内有5小格,故每两条粗线之间代表0.2s。
纸上的纵向距离代表电压,用以计算各波振幅的高度或深度,当输入定准电压为1mV使曲线移位10mm时1小格为1mm,代表0.1mV。
(二)心率的计算有以下计算法。
1.测定邻近2个P-P间隔的时间(代表一个心动周期),然后代入以下公式:
心率=60/P-P或R-R间期(s)
2.数30大格相当于6秒钟距离中P或R波的数目,乘以10,便得出一分钟心房或心室率,此法常用于计算心率不齐者的平均心率。
(三)各波振幅及时间的测量
1.测量各波的时间应选择波形比较清晰的导联。
从波形的起始部内缘测量至波形的终末部分的内缘。
2.各波振幅的测量:
如测量一个向上波形的高度,应从等电线的上缘垂直地量到波的顶端,测量一个向下波形的深度时,应从等电线(基线)的下缘垂直地量到波的最低处。
测量一个双向的P波,应将等电线的上缘垂直地量到波的顶点,加上自等线下缘垂直地量到波的最低处振幅算术和。
二、正常心电图波形与正常值:
(一)P波:
P波前1/3代表右心房除极,中1/3代表右左心房共同除极,后1/3代表左心房除极。
P波在肢体导联呈钝园形,有时有轻度切迹成双峰,双峰间距<0.04s。
P波的宽度(时间)<0.11s,儿童<0.09s。
额面P环的电轴多在+60°左右,因此P波在avR导联倒置,在Ⅱ、avF、Ⅰ、V4-V6直立,这是窦性P波的标志,Ⅱ、avL导联P波方向不定,V1导联的P波可呈双向。
P波振幅在肢体导联不超过0.25mV,有胸导联不超过0.2mV.
P波的振幅和宽度超过正常范围即为异常,表示心房肥大或房内传导阻滞。
P波在avR导联直立,Ⅱ、avF导联倒,称为逆行型P波,表示冲动起源于房室交界区。
(二) P-R间期:
P波开始至QRS波开始的一段时间,表示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又称房室传导时间。
P-R间期的正常范围为0.12秒-0.20s,它与年龄及心率快慢有关,健康人心率在50~60次/分时,P-R间期>20s表示有房室传导障碍。
测定P-R间期应选择P波最宽,QRS波群起点清楚,最好有q波的导联,一般选择Ⅱ导联,因为最大P波向量与Ⅱ导联几乎平行,故投影最大。
(三)QRS波群:
代表心室肌除极电位和时间的变化。
1.时间:
自QRS综合波的开始至终末表示全部心室肌激动过程和复极过程最早期的时间。
正常人为0.06~0.10s,儿童0.04~0.08s。
一般测量标准导联中最宽的心室波,或在V3导联中测量之。
2.波形和振幅:
①胸前导联:
正常人V1、V2导联可呈qR、qRs、Rs或R型,R波多在1.2~1.8mV之间,最高不超过2.5mmv。
在V3、V4导联,R波和S波的振幅大体相等。
所以自右至左(自V1至V6)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减小,R/S的比值逐渐增大:
V1小于1,V5大于1,V3近于1。
②肢体导联:
QRS波群的形态与振幅取决于额面QRS环最大向量投影的角度,若最大向量接近90°并作顺钟向运行时,avF,Ⅲ导联呈qR型,而avL、Ⅰ导联呈rS或RS型,此时RavF不应超过2.0mv。
当额面QRS环最大向量接近0°并作逆钟向运时,avL、Ⅰ导联呈qR型,而avF、Ⅲ导联呈rS或RS型,此时RavL不应超过1.2mv。
QRS波群时间>0.12s,表示室内传导障碍。
QRS波群振幅超过上述指标,考虑左或右心室肥厚,若肢体导联的每个QRS波群(R+S或Q+R)电压的绝对值都小于0.5mv或每个胸导联QRS波群电压的绝对值都不超过0.8mv,称为低电压(10wvoltage),常见于心包积液,肺气肿、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肥胖人。
3.Q波正常:
Q波振幅不超过同导联R波的1/4,时间不超过0.04s。
V1、V2导联不应有q波,但可以呈QS型,V5、V6导联经常可见到正常范围的q波。
avR导联可呈QS或Qr型,如在其他导联出现超过正常范围的过深、过宽的Q波,称为异常Q波,常见于心肌梗塞。
(四)J点:
QRS波群的终末部分与S-T段起始之交接点,称为J点。
通常J点上下偏移不超过1毫米,大多大等电位线上。
(五)S-T段:
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相当于动作电位曲线的2相。
正常的ST段为一等电位线,但可有轻度向上或向下偏移。
正常人S-T段压低在R波为主的导联上不应超过0.5mm(即0.5mv);而S-T段抬高除V1-2导联可抬高3mm(0.3mv)外,其余导联不应超过1mm(0.1mv)。
测定S-T段要在J点后0.04s处,与T-P段(等电线)的标准基线作比较,如心率过快至T-P段融合,便以P-R作为对照基线测定之。
(六)T波:
代表晚期心室复极时的电位改变,是S-T段后出现的一个低园形占时较长的波。
复极的顺序与除极相反是从心尖向心室基底部蔓延,从心外膜向心内膜复极,电穴在前电源在后放T波方向与QRS波一致。
1.形状:
T波可有多种不同形状,这取决于T向量环在各导联轴上的投影。
一般情况是,直立T波低园而宽大,其近肢(T波起始点至波峰或波谷)的坡度较远肢(T波远峰或汉清至T波终末)为小,使波形不对称。
如两肢对称,是异常现象。
2.方向正常T波的方向多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在Ⅰ、Ⅱ、V4~V5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Ⅲ、avL、avF、V1-3导联可以直立,双向或倒置,但若V1导联直立,V3导联就不应倒置。
3.振幅胸前导联中,T波较高,V2~V4导联可高达1.5mv,但不应超过1.5mv,V1的T波不超过0.4mv,一般不超过0.6mv。
在R波为主的导联上,T波不应低于R波的1/10;Tv5>Tv1。
(七)Q-T间期:
从QRS波群开始至T波终了,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Q-T间期的长短与心率的快慢有密切关系,心率越快,Q-T间期越短,反之则越长。
心率在70次/min时,成年男性Q-T间期<0.40s(0.361~0.395s),女性<0.41s(0.371~0.405s)。
由于Q-T间期受心率的影响很大,所以常用校正的Q-T间期,即Q-Tc-Q-T/。
Q-Tc就是R-R间期为100ms(心率60次/min)时的Q-T间期。
正常Q-Tc的最高值为0.44s,超过此限即为延长。
Q-T间期延长伴T波异常可出现极为严重的心律失常。
(八)U波:
是在T波后0.02~0.04s出现的小波,其方向一般与T波一致,振幅很小,一般在胸导联(尤其在V3)较清楚,可达0.2~0.3mv,其产生原理有人认为系浦氏纤维之复极波,发生U波的时间恰为心动周期的超常期,凡使U波波幅增大的因素均可使心肌应激性提高,故在U波上发生的刺激,容易诱发快速的室性心律失常。
U波明显增高常见于血钾过低,U波倒置可见于
第三节心房、心室肥大
一、心房肥大:
(一)右心房肥大:
右房肥厚扩张时,右房除极向量增大,P波电轴偏右前、下、由于右房除极比左房早,因此整个P向量环时间不延长。
心电图表现为P波在Ⅱ、Ⅲ、avF导联及V1导联高而尖,振幅≥0.25mv,时间正常。
常见于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故称为“肺型P波”。
(二)左心房肥大:
左房除极继右房之后,当左房肥大时,其除极向量增大,时间延长,心房综合向量偏左后,故P波增宽、时间>0.11s,P波项端常呈双峰型,峰距≥0.04s,P波电压可达0.25mV,常见于二尖瓣狭窄,故又称“二尖瓣型”P波。
由于P波电轴偏左后,故在Ⅰ、Ⅱ、avL导联较为明显。
Pv1先正后负,负向部分增宽加深,称为Pv1终末电势(PtfV1),测算方法是:
Ptfv1=Pv1后段负向波的深度(mm)×宽度(S),左房肥大时PtfV1≤-0.02mms。
(三)双房肥大:
二、心室肥大:
(一)左心室肥厚
左心室位于右心室的左后方,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3~4倍,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左室除极向量即明显占优势。
左室肥厚时,左室除极向量加大,指向左后上方,但除极顺序无改变,故QRS波群形态变化不大,表现为QRS波的电压较正常增高。
由于QRS向量环的终点与始点不吻合,且QRS及T波的角度增大,在心电图出现相应的ST段和T波的改变。
一)心电图特点
1.QRS波群电压增高,反映在横面的胸前导联上的比较恒定,更有诊断价值。
(1)标准肢体导联:
R1>1.5mv,R1+SⅢ>2.5mv。
(2)单极肢体导联:
额面QRS环朝左上方时RavL≥1.2mv;额面QRS环朝下时RavF>2.0mv。
(3)心前导联Rv5≥2.5mv,Rv5+Sv1>3.5mv(女)~4.0mv(男)
2.心电轴左偏,对左室肥厚只有参考价值。
3.QRS波时间延长:
可达0.10~0.11s,V5室壁激动时间(VAT)>0.05s,对左室肥厚仅有参考价值。
4.ST和T波改变:
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ST段下降超过0.05mv,T波倒置。
可能为继发性,但亦可能有原发性因素。
如左室肥厚时产生相对性心肌供血不足。
二)临床意义:
仅具有QRS电压增高者称为左室肥厚,只有ST及T波改变时称为左室劳损。
两者并存时称为左室肥厚劳损。
(二)右心室肥厚
正常时,右室壁厚度只有左室壁的1/3,所以左、右心室除极的综合向量指向左后下。
轻微的右室肥厚时,左室的除极电势仍然占优势,综合心电向量的改变不明显。
一)心电图特点
1.QRS波群形态及电压的变化
(1)右心室肥厚的横面向量环偏向右前方,故胸前导联的改变量为突出。
Rv1增高>1.0mv,Sv1较正常减少或根本消失。
V1的QRS波群可呈Rs、R、rSR、qR型。
R/S在V1导联上>1。
Sv5较正常深。
V5R/S<1,Rv1+Sv5>1.2mv,均为诊断右室肥厚的可靠指标。
(2)RavR≥0.5mv(或R>q)
2.心电轴右偏可达+110°,对诊断右室肥厚有较大意义。
3.V1的室壁激动时间>0.03s。
4.V1、V2的ST下降,Tv1倒置,有参考价值,有时在Ⅱ、Ⅲ、avF亦常见到。
二)临床意义:
一旦出现典型右室肥厚的心电图形,表示右室肥厚已相当显著。
正常人有时可在V1出现R/S>1或呈rsR’波型,因此不能仅根据某一项指标诊断右室肥厚,应综合考虑。
(三)双侧心室肥厚
当心脏的左、右心室同时肥厚时,心电图型可出现以下几种现象。
一)大致正常心电图:
由于两侧心室的电压同时增高,互相抵消所致,有时仅有QRS波的增宽,切迹及T波低平。
二)只表现一侧心室肥厚的特征而另一侧心室肥厚常被掩盖。
由于左心室壁原比右心室壁厚,因此,双侧心室肥厚时仅显示左室肥厚者为多。
三)同时出现双侧心室肥厚图型
1.右室肥厚图形特征,同时伴有下列一项或几项改变:
(1)电轴左偏;
(2)Rv6电压异常增高;(3)Rv6+Sv1>4.0mv。
2.左室肥厚图形特征,同时伴下列一项或几项改变:
(1)显著电轴右偏;
(2)显著顺钟何转位;(3)V1R/S>1,RavR>0.5mv且其R波>q波;(4)V1的室壁激动时间>0.03s。
第四节心肌缺血与ST-T异常改变
一、心绞痛
心绞痛是由于心肌暂时性缺血引起,最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次为冠状动脉痉挛,少数为主动脉瓣病变及肥厚型心肌病等。
根据心电图表现不同可分为典型心绞痛和变异型心绞痛两种。
心绞痛未发作时,心电图可正常。
(一)典型心绞痛:
发作时心电图R波为主的导联上,ST段呈缺血型压低,T波由直立转为低平,双向或倒置。
(二)变异型心绞痛:
常无明显诱因,在安静状态下发作,疼痛程度重,持续时间长。
心电图特点是ST段抬高、T波高耸、在对应的导联ST段下移。
心绞痛缓解后,抬高的ST段可恢复正常。
二、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全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全时,由于心肌长期缺血,可引起心室肥厚,各种传导阻滞和心律失常,但最常见的变化是缺血型ST段压低和T波低平或倒置。
(一)ST段压低R波为主的导联中,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下移程度≥0.05mv。
具有诊断意义。
(二)T波改变表现为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部分患者还可出现U波倒置。
但这些改变不具有特异性,只有在排除电解质紊乱,心包炎、心肌病、洋地黄或奎尼丁等影响因素后,方可考虑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
(三)心律失常因心肌缺血可引起传导组织功能减退,出现传导阻滞或异位心律。
(四)左室肥厚长期心肌缺血,心肌纤维组织增生而致左室肥厚。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ST-T改变呈波动性,时而正常,时而不正常,这种动态变化正是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全的一个特征。
如平静时心电图正常而疑有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可做心电图负荷试验。
三、心电图负荷试验
不典型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人的静息心电图大多正常或只有一些非特异性改变,诊断较困难。
给予心脏一定量负荷,使心脏耗氧量增加,如超过冠状动脉的供氧能力,便可出现心肌缺血,引起相应的缺血性ST-T改变,即为心电图负荷试验。
以此估计受检查者有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存在。
常用双倍二级梯试验和分级运动试验。
第五节 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供血突然中断所引起的供血区心肌细胞缺血、损伤和心肌坏死引起的一系列心电图改变可助确诊。
一、三种基本心电图变化
当某支冠状动脉供血突然中断时,心肌相继发生缺血、损伤、坏死、引起相应的心电图改变。
(一)坏死型改变:
坏死的心肌丧失了除极和复极的能力,不再产生心电向量,而其他健康心肌的除极仍在进行,其综合心电向量背离心肌坏死区,因此在相应导联上的QRS波群出现异常Q波(Q波宽度>0.04s、深度>同导联R波的1/4)或变为QS波。
(二)损伤型改变:
在坏死区周围的心肌呈损伤型改变,表现为ST段弓背向上抬高,甚至形成单向曲线。
这是由于损伤的心肌细胞膜极化能力减弱,在静息状态下呈部分极化状态,与周围未受损极化能力正常的心肌之间,产生了电位差,健康心肌电位较高,受损心肌电位较低,电荷从高电位处向低电位处流动而产生电流,称为损伤电流。
该电流只在心肌细胞处于极化状态时才存在,故又称舒张期损伤电流。
心肌呈极化状态时,正值心电图T波之后,下一个QRS波之前,此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