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一年级下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16144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6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小学一年级下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最新小学一年级下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最新小学一年级下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最新小学一年级下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最新小学一年级下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小学一年级下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

《最新小学一年级下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小学一年级下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小学一年级下科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

最新小学一年级下科学第二单元教案

最新小学一年级下科学第二单元教案

学年第二学期

课题

《我们知道的动物》 

授课时间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能说出动物的一些共同特征。

 

过程与方法

在老师知道下观察一种动物,用语言和图示描述其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亲近动物、研究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一种动物,初步用语言和图示描述其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能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及玩具熊不是动物的理由。

 

教学方法

引导观察法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具

动物卡片或动物标本、玩具熊、活动手册。

仓鼠(活体)课件、班级记录单。

 

民族团结教育内容

“五爱” 指是什么?

答: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教学过程:

一、回顾已经认识的动物

1.同学们,在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你都见过哪些动物呢?

2.(课件出示几种常见动物的图片)这里还有些动物,你能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吗?

二、观察并描述一种动物

1.学生共同观察,用语言描述一种动物。

(1)(出示一只小仓鼠活体)看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你们知道它原来生活在哪里吗?

(2)今天这只仓鼠宝宝来给我们当模特,老师想请同学们看看它有什么样的特点?

(3)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会跑、会吃东西、有头、有嘴巴、有尾巴、有脚等)

(4)同学们真厉害,把仓鼠宝宝的特点都找出来了。

(教师出示课件,总结仓鼠的特点)

2.学生分组观察,并用语言描述一种动物。

(1)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一种动物标本。

你能像观察仓鼠宝宝那样,观察这些标本吗?

找找你们小组的这种动物有什么特点?

(2)学生分组观察,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交流集中在外形特征、运动方式等方面。

让我们来开一个“动物介绍大会”吧!

哪个小组能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观察的动物?

请小组成员带上你们的动物标本,到前面来介绍一下它吧。

(小组介绍,其他同学可以指出其描述不全面的地方并做补充)

3.画一画我们观察的动物。

每个小组观察的动物各具特色,我们用笔把它画下来吧。

怎么画呢?

(1)教师示范,边观察标本边画,先画身体中间的部分,这是主要部分,然后再画上脚、头、翅膀等,最后可以画一画头上的眼睛、嘴。

(教师可提示学生观察学生活动手册上画动物的步骤,学生可以参照学习,同时教师提出画的要求:

真实,看到什么画什么,尽量画得像)

(2)学生在活动手册上开始画图。

教师巡视指导。

①抓住主要特点画动物。

看看学生有无把凭空想象的成分画上去的情况。

②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描述动物身体的各个部分,仔细观察每个部分的特点。

③图画上适当加文字(或拼音)标注。

(3)交流反馈。

利用实物展台,展示学生的活动手册。

①请同学们先猜一猜,画上是哪种动物?

(指向画得像不像)

②你觉得画得好,好在哪里?

(指向有没有突出动物的特征)

③你觉得画得不好,不好在哪里?

你能指出问题在哪里吗?

(指向真实记录)

④让学生简单修正一下自己的画。

三、概括动物的共同特征

1.(出示课件)这张图片里有些是动物,有些不是动物,你能分辨出来吗?

2.汇报交流。

3.玩具熊为什么不是动物呢?

谁能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4.教师汇总学生的发言:

原来玩具熊是没有生命的,它不会动,不需要吃食物,不会长大,所以它不是动物。

那么动物都有什么特点呢?

5.刚才我们说的,也就是动物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你能再来说一说吗?

(教师整理学生的发言,形成班级记录单,参考课件内容)

四、总结和拓展

1.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这节课学习了用画图的方法记录动物,现在老师用橡皮泥制作了刚才观察的仓鼠宝

宝的模型,你能用橡皮泥把你观察的或者喜欢的动物制作出来吗?

3.请学生参照学生活动手册制作一个动物模型。

板书设计:

我们知道的动物

动物的特点(班级记录单)

日期:

1.能自己运动6.吃食物

2.有嘴7.需要空气

3.会长大8.会繁殖

4.有身体9.会排泄

5.有生命10.……

二次备课

 

布置作业:

请学生参照学生活动手册制作一个动物模型。

教学反思与后记:

必须手写

备课组/学科组长签字(盖章)

教务处/教研室签字(盖章)

 

学校电子教案模板

校电子教案模板

学年第二学期

课题

《校园里的动物》 

授课时间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过程与方法

利用简单的工具观察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及运动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实地观察动物,产生研究动物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中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

在实地观察中,能用图画来记录动物的外形特征。

 

教学方法

引导观察法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具

放大镜、棉签、笔、活动手册、课件、平面图 

民族团结教育内容

民族团结“五个互相”:

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凉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动物,你能猜出老师描述的是哪种动物吗?

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猜谜语。

二、寻找校园里的动物

1.刚才我们猜的鱼、蜘蛛都是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动物,我们周围还生活着什么动物?

你在哪里见过它?

(如果学生说到校园里,可直接追问:

你在校园里见过什么动物?

2.你在校园里见过哪些动物,可以用“我在校园的……见过……”的句式来说一说。

3.这些生活在校园里的动物,你认识它们吗?

如果认识请大声叫出它们的名字。

(课件出示动物,学生认一认。

对于不认识的动物,可以请认识的学生介绍一下,教师也可以介绍一下,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校园动物。

4.(教师在教室里张贴观察区域图)这是我们学校里的一个花坛,你猜猜这里可能生活着哪些动物呢?

在哪里能找到它们?

5.小组领取区域图和动物卡片,交流后把卡片贴到区域图上。

6.交流汇报。

每个小组带自己的区域图,到教师的大区域图上贴动物,并进行讲解。

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调整。

三、寻找动物的准备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到这个花坛里去寻找动物,看看你们标记的地方能不能找到这种动物。

2.我们可以去哪里找动物?

边指图边说(大树上、草丛里、枯叶堆里、泥土里等)

3.我们应该怎样找动物?

找到后观察什么,怎么记录?

(1)怎么找?

(轻轻地、不打扰动物等)

在教室里进行模拟寻访(教师讲解或示范,学生表演),在模拟时解决以下问题:

①到场地后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②对于一些难于接近的小动物如何来观察,如蝴蝶、蜈蚣等。

③如何使用工具帮助我们观察。

(放大镜、棉签)

小结:

先集体观察空中的动物,再小组分散活动。

(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用棉签拨一拨等)

(2)找到后观察什么?

①观察动物的生活环境。

②动物的身体特点、活动情况。

③数一数有多少动物。

(3)怎么记录?

①记录的要求:

真实,把观察到的动物记下来,不要把想象中的记下来,记录动物的活动地点,不要忘记统计数量。

②记录的地方:

学生活动手册。

4)需要注意什么?

观察时不惊动、不伤害、不破坏它们的“家”。

四、寻找并观察校园里的动物

1.现在,请同学们拿上工具,整齐地排好队列,我们出发啦!

2.现场演示如何有序寻访动物。

(1)以全班集合的形式先安静地看,观察、记录周围环境中有什么动物。

(2)教师演示如何观察并记录树丛、草丛、枯叶堆中的动物。

3.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自主观察、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4.观察后排好队回教室。

五、交流研讨

1.小组内部整理寻访到的动物。

2.全班交流,在哪里找到了哪些动物。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完成后的活动手册,边介绍边评价)

(1)小组式汇报。

指导学生用这样的句式汇报:

①我找到……种动物,有……

②我最喜欢的是……它在……

(2)互动式汇报。

猜一猜,我们观察到的是哪种动物?

如果其他同学猜不出来,汇报者对其进行介绍。

教师:

同学们为什么猜不到呢?

你觉得问题在哪里?

可以怎么改?

(教师把学生的汇报情况填写在班级记录单中)

3.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跟同学们来分享一下吧。

六、小结

1.生活在校园里的动物可真多,关于它们你还想知道什么?

2.在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

它们是我们的好朋友,希望同学们珍惜它们、保护它们。

板书设计:

校园里的动物

(班级记录单)

日期:

蚂蚁草地上、树上……

蜗牛草丛里、枯叶堆……

潮虫枯叶堆……

 

二次备课

 

布置作业:

校园里的动物都生活在它喜欢的环境中,那你来猜猜整个校园里会生活着多少种动物呢?

整个XX县(市)呢?

整个中国呢?

整个地球呢?

教学反思与后记:

必须手写

备课组/学科组长签字(盖章)

教务处/教研室签字(盖章)

 

学学校电子教案模板

学年第二学期

课题

观察一种动物

授课时间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要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的相应反应。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很多物体表面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

过程与方法

1.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

2.能尝试用科学词汇和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点

1、蜗牛的身体构造。

2、蜗牛对外界刺激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3.蜗牛的爬行方式以及爬行过程中会留下粘液。

教学难点

1、仔细观察蜗牛的身体构造。

2、了解蜗牛对外界刺激做出的一系列反应。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学习方法

观察法、小组合作法,自学法 

教具

蜗牛(活体)、放大镜、棉签、活动手册、菜叶、玻璃片、线、树枝。

民族团结教育内容

马克思主义“五观”是什么?

答:

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1.提前一周布置,让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寻访蜗牛并带回家开始尝试饲养。

2.布置过程。

(1)老师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你见过吗?

它生活在哪里?

(2)想知道老师怎么喂养蜗牛吗?

先回去寻找并观察蜗牛,找到蜗牛的同学可以到老师这里领取一张蜗牛的饲养秘籍。

(3)让学生用一周时间观察并饲养蜗牛。

二、引入

1.谜语导入。

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你们曾经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蜗牛?

2.画一只看到过的蜗牛。

从寻访蜗牛到上课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有的同学已经开始喂养蜗牛,关于蜗牛你有哪些发现?

请你说一说。

画一画看到过的蜗牛,并展示作品。

三、仔细观察蜗牛

教师强调观察要求。

每一个小组把蜗牛“请”出来,大家静静地仔细观察,可以轻声地交流。

教师提供一些工具,学生在观察时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用。

把观察到的蜗牛的样子仔细地画在活动手册的方框中。

四、观察蜗牛的应激反应

(学生进行观察研究,教师重在巡视指导)

1.教师帮助没有准备蜗牛的小组。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蜗牛各个部分,给各小组发棉签,并指导棉签的使用方法。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蜗牛的应激反应。

4.在不打扰蜗牛的情况下,还观察到蜗牛的哪些行为或特点?

五、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教师记录班级记录单。

(以画图的形式记录:

壳、触角、眼睛、口等)

六、观察蜗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