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安全工程 精品课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60837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安全工程 精品课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整理安全工程 精品课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整理安全工程 精品课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整理安全工程 精品课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整理安全工程 精品课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安全工程 精品课程.docx

《整理安全工程 精品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安全工程 精品课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安全工程 精品课程.docx

整理安全工程精品课程

《安全工程A》测试题

学号:

姓名:

日期:

一、选择题(各个选择题中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计30分。

注意答多答少均不给分)

1人-机-环境系统中的“人”是指()

A、操作人员;B、决策人员;C、作为工作主体的人;D、泛指任何人

2根据轨迹交叉论的观点,采取下述措施就可以避免事故()

A、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B、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C、同时采取措施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D、实现本质安全

3与安全对立统一的矛盾的另一方是()

A、事故;B、危险;C、隐患;D、风险

4事故频发倾向理论认为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设备故障B、少数有精神或心理许缺陷的工人

C、违章或违规操作D、安全生产管理松散

5交通安全三要素是指:

(     )

 A、行人,车辆,道路 B、人,车辆,道路 

C、人,车辆,环境 D、人,车辆,道路与环境

6在系统的可靠性设计过程中,串联系统的可靠性随着系统内单元的数量及单元本身的可靠性的变化是( )。

  A.系统内单元的数量越多,单元本身的可靠性越大,系统可靠性越高

  B.系统内单元的数量越多,单元本身的可靠性越大,系统可靠性越低

  C.系统内单元的数量越少,单元本身的可靠性越小,系统可靠性越高

  D.系统内单元的数量越少,单元本身的可靠性越小,系统可靠性越低

7事故发生机理的意外释放论,认为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

A、连锁反应B、能量释放C、相互作用D、能量控制

8第一类危险源是指()

A、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B、主要的危险源

C、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

D、引起伤害大的危险源

9一般情况下,机械失效率是随时间变化的,它的变化可以明显地分为( )个阶段。

  A.2  B.3  C.4  D.5

10事故的特征主要包括()。

A、事故的因果性B、事故的偶然性C、必然性和规律性

D、事故的潜在性E、再现性和预测性

11海因里希最初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如下五个因素:

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 )

A.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B.事故C.破坏 D.伤害

12根据事故致因理论,危险、危害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

A、环境的不良B、能量控制失效C、工艺设备故障D、人的误操作

E、存在能量F、管理的缺陷

13下面哪些关于安全的描述是正确的()

A、安全是相对的,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

B、免于能引起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条件;

C、安全意味着系统不会引起事故的能力;

D、安全意味着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可以接受的

14、事故法则即事故的统计规律,又称1:

29:

300法则,其中“1”是指()

A、重伤死亡事故B、轻伤事故C、微伤事故D、无伤事故

15、一个因素促成下一因素发生,下一因素又促成再下一个因素发生,彼此互为因果,互相连锁导致事故发生,这种事故模型称为()

A、多米诺骨牌型B、连锁型C、多因致果型D、复合型

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15分)

1、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生物性、、和其他危险、有害因素等六类。

2、一般情况下,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全面性和。

3、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主要有和两种方法。

4、Surry模型把事故的发生过程分为和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各自包括一组类似的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即、和。

这个阶段有时候也称之为模型。

三、证明计算题(计25分)

1、设设备失效率l为常量,设备可靠度为R(t),证明

(15分)

成功

失败

启动

泵A

阀门C

阀门B

2、系统可靠性如图所示

成功

失败

启动

泵A

阀门C

阀门B

 

假设泵A、阀门B、阀门C可靠度分别为0.95、0.9、0.9,求此系统成功的可靠度。

(10分)

四、分析题(计30分)

我曾经看过一幅照片,名字叫“冰山一角”。

看过之后,我感到非常震撼。

所谓的冰山一角,非常壮观,又有些恐怖。

照片的背景是:

美国“全球海域石油钻探公司”在纽芬兰岛的钻油平台施工中,为了确保钻油平台的作业安全,每当有“冰山警报”时,钻油平台就必须派遣潜水人员以及冰山专家,在所有冰山可能经过的路径海域尽快完成海况调查,并且依据调查报告调派越洋型拖船,待命将冰山拖离任何可能危及钻油平台作业安全的区域。

照片上露在海平面以上的部分只是冰山的一角,是人们用肉眼可以看到的部分,只占总体积的10%左右;而在海平面以下,还隐藏有一个巨大的冰体,占冰山总体积的90%左右,一般的天气情况下,我们的肉眼是看不到的。

由于当天风平浪静,海水清澈无比,阳光又正好是直接照射的角度,所以钻油平台上的潜水人员才得以拍摄下这幅冰山全貌的完美杰作!

根据钻油平台上的专家们估计,这座冰山的总重至少超过“三亿吨”。

试根据这一现象的描述,结合事故致因理论,运用系统的思想分析你对系统危险有害因素的认识。

要求写出要点并进行解释。

※<习题二>

课程代码0244539课程名称安全工程A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总成绩

得分

阅卷教师签字:

一、判断题:

对每一题的论述做出正确或错误的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每题1分。

共10分。

1、常用的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有以下几种:

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或危险物

质、隔离。

()

2、事故树分析不需要调查与事故有关的所有原因事件和各种因素。

()

3、安全技术是指企业在组织进行生产过程中,为避免风险,保障人身安全采取的各种技术

措施。

()

4、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能够鉴别系统产生危险的原因。

()

5、个体防护是一种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

6、最小径集表示系统的危险性,事故树最小径集的数目越多,系统危险性就越高。

()

7、安全评价方法不是决定安全评价结果的唯一因素。

()

8、定量FTA可用于估算顶上事件发生频率。

()

9、  事件树图表示各个事件的节点,成功事件的分支向下,失败事件的分支向上。

()

10、安全检查表法可以提供事故后果分级。

()

二、选择题(各个选择题中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

计40分。

注意答多答少均不给分。

1人-机-环境系统中的“机”是指:

(     )

    A、机器B、工具C、材料D、人所控制的一切对象的总称

2根据轨迹交叉论的观点,采取下述措施就可以避免事故()

A、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B、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C、同时采取措施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D、实现本质安全

3在事件树分析中,事故是(   )引发的结果。

   A、人的失误B、设备故障或工艺异常

    C、环境不良D、管理缺陷

4为提高系统可靠性,减小系统故障,在系统中附加一些元部件或者手段的设计方法

为()。

  A.并联设计B.串联设计 C.最坏情况设计D.冗余设计

5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很复杂,在采取措施时,就应分清轻重缓急,优先解决事故树的

关键基本事件和最重要事件。

反映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是(   )。

  A.结构重要度 B.事故百分比  C.临界重要  D.关键重要度

6事故发展趋势,调查事故扩大过程,找出事故隐患,研究事故预防的最佳对策的安全分

析方法是(   )。

  A.安全检查表法 B.系统危险性分析法 C.事件树分析法  D.作业安全分析法

7不属于安全评价的基本程序的是(   )。

  A.督促整改措施的实施 B.危险识别与分析 C.编制评价报告D.定性、定量评价

8危险是事故可能性与事故严重性的结合,所以(   )。

  A、事故的可能性增大1倍,危险就增大1倍 B、事故的严重性增大1倍,危险就增大1倍

  C、事故严重性越大,危险就越大  D、当事故可能性不变时,危险与事故严重性有关

9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与故障类型和影响、危险度分析(FMECA)的区别是()。

  A.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B.后者仅进行危险度分析 C.前者是定量分析,后者是定性分析

  D.后者是以前者为基础的定性分析

10降低事故严重度可采取的措施中,设法把有毒、有害、有危险的能量源贮存在有限允许

范围内,而不影响其他区域的安全,这样的方法称为()

A、限制能量或分散风险B、防止能量逸散的措施

C、加装缓冲能量的装置D、避免人身伤亡的措施

11穿防护服或防毒面具符合安全技术措施()的原则。

A、预防B、减弱C、隔离D、消除

12铁路编组站生产现场配置安全标志符合安全技术措施()的原则。

A、预防B、隔离C、消除D、警告

13运用预先危险分析法分析系统危险性时,为了衡量危险性的大小及其对系统破坏程度,

将各类危险性划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

A、安全的,临界的,危险的,灾难性的B、低的,主要的,严重的,灾难性的

C、致命的,严重的,临界的,可忽略的D、不可接受的,不合要求的,可控制的,可接受的

14安全评价是运用()的方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价和预测的过程。

  A.人机工程B.卫生工程 C.系统安全工程D.管理工程

15故障树分析的基本程序包括:

①调查事故;②确定目标值;③比较;④调查原因事件;

⑤定性分析;⑥事故发生概率;⑦熟悉系统;⑧分析;⑨画出事故树;⑩确定顶上事件。

其基本程序正确的是()。

A.⑦-①-⑩-②-④-⑨-⑤-⑥-③-⑧  B.⑦-①-②-⑩-④-③-⑧-⑤-⑥-⑨ 

 C.②-④-⑩-①-③-⑧-⑤-⑥-⑦-⑨  D.②-①-④-⑦-⑤-⑩-⑧-③-⑥-⑨

16预先危险分析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    )。

A.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危害 B.鉴别产生危害的原因

C.估计和鉴别危害对系统的影响  D.将危险、危害分级

17作业人员受到伤害程度与人员暴露于危险作业条件的()有关。

A、次数B、先后C、后果D、时间

18“3E安全对策”是指()

A、技术对策B、管理对策C、教育对策D、法制对策

19对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危险、有害因素对系统可能造成的损害进行定

性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

  A.安全检查表法 B.事件树方法 C.时间序列分析法 

D.预先危险性分析法E.事故树法

20安全工程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中,对于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的定性和

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性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指的是:

()

A、安全指标B、本质安全化C、固有危险度D、安全评价

三、填空题。

每空1分,共15分。

1、在安全设计技术中,故障-安全设计是常用的设计手段,包括、

和三种类型。

2、根据最小割集判断结构重要度时,同一最小割集中的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

3、安全标准的确定方法主要有和二种。

4、在事故树分析中,把引起顶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之为。

5、安全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和。

6、系统的最小径集数目越多,系统的越大。

7、预防事故应当采取的本质安全化方法,主要从物的方面考虑,包括和

8、选取减少事故损失安全技术的优先次序为:

;接受小的损失;

;避难和救生设备和。

四、证明和计算题(35分)

1、有系统S如图1所示,各部件相互独立,部件间可靠度为Ri,(i=1,…,8),

求系统可靠度。

(5分)

1

4

2

3

5

6

7

8

图1

2、设A、B为布尔代数的集合,证明存在关系式:

A+AB=A。

(5分)

3、事故树如图2所示,系统的基本事件为X1、X2、X3、X4、X5、X6。

(1)采用行列式法求系统的最小割集。

(10分)

(2)根据对偶性,求出系统的最小径集。

(5分)

(3)设各个基本事件的概率相等,都为q,计算顶事件的概率。

(5分)

(4)对基本事件进行重要度分析。

(5分)

图2

※<习题三>

课程代码0244539课程名称安全工程A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总成绩

得分

阅卷教师签字:

一、判断题:

对每一题的论述做出正确或错误的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每题1分。

共10分。

1、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的要求是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

(√)

2、事故树分析不需要调查与事故有关的所有原因事件和各种因素。

(×)

3、安全技术是指企业在组织进行生产过程中,为避免风险,保障人身安全采取的各种技术

措施。

(×)

4、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能够鉴别系统产生危险的原因。

(√)

5、个体防护是一种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

6、在事故树中凡是不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径集。

(×)

7、安全评价方法不是决定安全评价结果的唯一因素。

(√)

8、定量FTA可用于估算顶上事件发生频率。

(×)

9、危险的对立面是安全。

(√)

10、安全意味着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可以接受的。

(√)

二、选择题(各个选择题中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

计40分。

注意答多答少均不给分。

1人-机-环境系统中的“机”是指:

( D  )

    A、机器B、工具C、材料D、人所控制的一切对象的总称

2)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

2根据轨迹交叉论的观点,采取下述措施就可以避免事故(C)

A、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B、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的现状。

C、同时采取措施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D、实现本质安全

(1)生产力变动法3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的目的是(C)。

    A.识别危险性、危险发生或可能产生的意想不到的结果的事故事件

    B.识别系统中的潜在危险,确定其危险等级防止危险发展成事故

    C.辨识单一设备和系统的故障模式及每种故障模式对系统或装置造成的影响

    D.明确系统本身的情况

4有两个相同的阀门A、B为并联工作,以开启为正常状态,其可靠性分别为RA、RB,

按照事件树分析方法,这两个阀门总的可靠性为( A、C )。

  A.RA十(l-RA)RB  B.RARB  C.RA十RBD.RB十(l-RB)RA E.RA十RARB

5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很复杂,在采取措施时,就应分清轻重缓急,优先解决事故树的

大纲要求关键基本事件和最重要事件。

反映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是( A )。

  A.结构重要度 B.事故百分比  C.临界重要  D.关键重要度

6事故发展趋势,调查事故扩大过程,找出事故隐患,研究事故预防的最佳对策的安全分

1.环境总经济价值的构成析方法是( C )。

  A.安全检查表法 B.系统危险性分析法 C.事件树分析法  D.作业安全分析法

7对于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系统损坏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是(  C)。

  A.危险性预先分析  B.致命度分析 C.事故树分析法 D.意外事故分析

8本质安全指为了保证生产的安全,在机械设备的(A)就采取本质安全的技术措施来

3.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效力消除机械危险。

  A.设计阶段  B.制造阶段  C.使用阶段  D.安装阶段

意愿调查评估法(简称CV法)是指通过调查等方法,让消费者直接表述出他们对环境物品或服务的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愿),或者对其价值进行判断。

在很多情形下,它是唯一可用的方法。

如用于评价环境资源的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

9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与故障类型和影响、危险度分析(FMECA)的区别是(A)。

  A.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B.后者仅进行危险度分析 C.前者是定量分析,后者是定性分析

  D.后者是以前者为基础的定性分析

10降低事故严重度可采取的措施中,设法把有毒、有害、有危险的能量源贮存在有限允许

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依据范围内,而不影响其他区域的安全,这样的方法称为(B)

A、限制能量或分散风险B、防止能量逸散的措施

(4)环境保护验收。

C、加装缓冲能量的装置D、避免人身伤亡的措施

11穿防护服或防毒面具符合安全技术措施(C)的原则。

A、预防B、减弱C、隔离D、消除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机构(以下简称“环评机构”)应当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的规定申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以下简称“环评资质”),经国家环境保护部审查合格,取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证书》后,方可在环评证书规定的资质等级和评价和范围内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

12铁路编组站生产现场配置安全标志符合安全技术措施(D)的原则。

A、预防B、隔离C、消除D、警告

13运用预先危险分析法分析系统危险性时,为了衡量危险性的大小及其对系统破坏程度,

将各类危险性划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A)。

A、安全的,临界的,危险的,灾难性的B、低的,主要的,严重的,灾难性的

C、致命的,严重的,临界的,可忽略的D、不可接受的,不合要求的,可控制的,可接受的

14预先危险分析方法的步骤包括(B、C、D、E)。

    A.提出的问题,回答可能的后果,降低或消除危险性的安全措施

    B.通过经验判断、技术诊断或其他方法调查确定危险源,对所需分析系统的生产目的、

物料、装置及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进行充分详细的了解

    C.对确定的危险源分类,制成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D.进行危险性分级,排列出重点和轻、重、缓、急次序,以便处理

    E.制定事故的预防性对策措施

15故障树分析的基本程序包括:

①调查事故;②确定目标值;③比较;④调查原因事件;

⑤定性分析;⑥事故发生概率;⑦熟悉系统;⑧分析;⑨画出事故树;⑩确定顶上事件。

其基本程序正确的是(B)。

A.⑦-①-⑩-②-④-⑨-⑤-⑥-③-⑧  B.⑦-①-②-⑩-④-③-⑧-⑤-⑥-⑨ 

 C.②-④-⑩-①-③-⑧-⑤-⑥-⑦-⑨  D.②-①-④-⑦-⑤-⑩-⑧-③-⑥-⑨

16故障树也称事故树,是一种描述事故( C )的有方向的树,是安全系统工程中的

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

  A.发生过程   B.关联   C.因果关系   D.结果及范围

17作业人员受到伤害程度与人员暴露于危险作业条件的(A、D)有关。

A、次数B、先后C、后果D、时间

18“3E安全对策”是指(A、C、D)

A、技术对策B、管理对策C、教育对策D、法制对策

19对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危险、有害因素对系统可能造成的损害进行定

性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A、D、E)。

  A.安全检查表法 B.事件树方法 C.时间序列分析法 

D.预先危险性分析法E.事故树法

20下列属于安全评价程序中的是(A、B、C、D、E)。

   A.准备阶段  B.评价方法的确定  C.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D.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E.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三、填空题。

每空1分,共15分。

1、事故预防的目标,包括道德、法律和经济三个方面。

2、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主要有经验法和系统分析两种方法。

3、安全标准的确定方法主要有统计法和风险效益评价二种。

4、根据最小割集判断结构重要度时,单事件最小割集中的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最大。

5、安全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危险性识别和危险性评价。

6、系统的最小径集数目越多,系统的安全性越大。

7、预防事故应当采取的本质安全化方法,主要从物的方面考虑,包括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降低事故严重程度。

8、选取减少事故损失安全技术的优先次序为:

隔离和屏蔽;接受小的损失;

个体防护;避难和救生设备和营救。

四、证明和计算题(35分)

1、有系统S如图1所示,各部件相互独立,部件间可靠度为Ri,(i=1,…,8),

求系统可靠度。

(5分)

1

4

2

3

5

6

7

8

图1

2、设设备失效率l为常量,设备可靠度为R(t),根据失效率的定义,证明

(5分)

3、事故树如图2所示,系统的基本事件为X1、X2、X3、X4、X5、X6。

(1)采用行列式法求系统的最小割集。

(10分)

(2)根据对偶性,求出系统的最小径集。

(5分)

(3)设各个基本事件的概率相等,都为q,计算顶事件的概率。

(5分)

(4)对基本事件进行重要度分析。

(5分)

图2

最小割集(x1,x3),(x1,x5),(x3,x4),(x2,x4,x5)

最小径集(x1),(x3,x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