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闻传播史课件整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6018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6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新闻传播史课件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全球新闻传播史课件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全球新闻传播史课件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全球新闻传播史课件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全球新闻传播史课件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球新闻传播史课件整理.docx

《全球新闻传播史课件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新闻传播史课件整理.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球新闻传播史课件整理.docx

全球新闻传播史课件整理

全球新闻传播史

李彬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5春

课程纲目

第一章导论:

追寻新闻传播的“光荣与梦想”

第二章现代传播探源:

从洪荒时代到文艺复兴

第三章17世纪:

新闻事业的“创世纪”

第四章18世纪:

革命烽火与新闻传播

第五章19世纪(上):

从政党报刊到商业报刊

第六章19世纪(中):

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

第七章19世纪(下):

大众社会与大众报刊

第八章20世纪(上):

电子媒介之广播篇

第九章20世纪(中):

电子媒介之电视篇

第十章20世纪(下):

电子媒介之网络篇

第十一章结语:

全球化与大众传播

第一章导论——追寻新闻传播的“光荣与梦想”

新闻传播学是近代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之际,才开始逐步生成、发展、完善起来的一门学科。

19世纪末德国等地开设了世界最早的新闻课程,同时进行新闻研究。

19世纪末我国新闻传播学随着新闻事业的兴起而诞生。

新闻传播学:

历史:

姚公鹤《上海报业小史》(1917);

理论:

徐宝璜《新闻学》(1919);

业务:

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1923)。

徐宝璜,字伯轩,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新闻界的泰斗。

在中国新闻史和中国新闻学史上,他都享有盛誉,被称为“中国新闻界最初的开山祖”。

——方汉奇《新闻学》1994年版序

何谓历史

一种“不言而喻”的史观:

历史就是已经过去的事情,已经僵死的事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历史研究就是想方设法趋近这一客观存在,以尽可能详尽的史料展现其本原的面貌,复现其本真的情景。

而20世纪以来的现代史学(历史科学和历史哲学)的要义,就在于对历史是一种定型的存在而史学就是对这种存在的准确描绘等常识观的突破。

遗憾的是新闻传播史研究对这种变革似乎反应迟钝,甚至不无隔膜。

即使西方的一些经典的新闻传播史著述也同样滞后,如埃默里父子的《美国新闻史》。

新史学的三大命题:

当代史学研究的新动向和新发展以20世纪为起点,尤以二战结束为标志,概言之为三个命题: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一切历史都是文学史”。

小结

三个命题: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真)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善)

一切历史都是文学史(美)

它们的共同特征一言以蔽之,就是将历史从鸡零狗碎的“断烂朝报”或编年史的“木乃伊”,变成洋溢着青春、生命与活力的“有机体”,变成司马迁所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活生生图景,从而为人生在世提供富有意义的价值参照。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的概括难免存在简化倾向,有时甚至挂一漏万。

如法国年鉴学派主张“总体史”。

eg布罗代尔:

《文明史纲》

何谓新闻传播史

从含义上讲,新闻传播史同样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一个层面指人们在新闻传播领域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另一个层面指人们对这些活动的回忆与思考。

其中,前者可称为新闻传播史本体,后者可称为新闻传播史认识。

就本体而言,新闻传播史是客观的、外在的,是独立于人的意志和行为的;就认识而言,新闻传播史又是主观的、内在的,并且只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中,只取决于人的所知所识,所思所想。

新闻传播史这一概念说来说去仅指新闻传播史认识,至于新闻传播史本体则如“无限大”等概念,只在理论上成立而在实际中不存在。

既然新闻传播史只是流变不居、与时俯仰的认识,而非一去不返、永恒不变的本体,那么新闻传播史与当代的关联便顺理成章,新闻传播史不属于消亡的过去而归于生成的现实便成为显而易见的结论。

与此相应,新闻传播史对新闻传播实践也起着类似个人记忆的作用。

诚然,并非每个新闻从业者都学过新闻传播史,都读过新闻传播史的书籍,但只要他们不“出局”,就会在潜移默化、点点滴滴的专业活动中,随时随地获得这种必不可少的记忆,并且在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保持这种记忆。

 

第二章现代传播探源:

从洪荒时代到文艺复兴

第一节历史与新闻史

第二节新闻事业

第三节口头传播时期:

从口语到文字

第四节文字传播时期:

从文字到印刷

第一节历史与新闻史

人类传播交流的演化:

……手势—口语—文字—印刷—电子……

研究人类传播历程的意义

这是一种渐进兼突变的进程,这是一种习焉人察的变迁。

其中蕴含着许多发人深思的哲理,其中流传着无数可歌可泣的传说。

极而言之,不参透传播衍变的奥秘,便难以把握人类历史的脉搏;不缕清这张无形网络的经纬,就无法揭示它所维系的社会。

新闻传播史研究的新途径

一方面为了避免蹈袭当今新闻传播史研究的故途,另一方面也为了探索一条通达真知的新径,本书在阐述全球新闻传播的起源、发展及意义时,将遵循伏尔泰撰写《路易十四时代》所奉行的宗旨,“撇开浩如烟海的细枝末叶,对这些剧烈变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述,让人只看到重大事件,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看到导致这些事件的精神”。

也就是说,我们将把新闻传播史置于广博的历史背景下考察,并力图揭示新闻传播活动与社会变迁的关联。

第二节新闻事业

什么是新闻事业?

所谓新闻事业,就是通过诸如小册子、新闻信、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和书籍等媒介,对新闻以及相关的评论和特稿材料进行采集(collection)、编写(preparation)与播发(distribution)。

——《不列颠百科全书》

新闻机构及其各项业务活动的总称。

新闻事业区别于人际新闻传播活动,有以下特征:

(1)有合法的新闻传播机构;

(2)采用各种新闻传播手段;(3)拥有以传播新闻为职业的专业人员;(4)面向社会,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中国大百科全书》

新闻事业的起源

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现代文明的发展

“第二次浪潮的产物”:

第二次浪潮始于18世纪,以工业革命为契机,离开农场涌向大城市寻找生机。

托夫勒

传播就象血液流经人的心血管系统一样流过社会系统,为整个有机体服务,根据需要有时集中在这一部分,有时集中在另一部分,保持接触和平衡以及健康,我们已经习惯于生活在传播的汪洋大海中,以致于很难设想要是没有传播.我们将怎样生活。

人类传播历程

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

电子传播---→

印刷传播-----------------→

手写传播------------------------------→

口头传播-------------------------------------------→

新闻事业-----------------→

一次出现,相互补充,相互叠加

第三节口头传播时期:

从口头到文字

一、语言与社会

口头传播↘

多种传播方式并存→现代新闻事业

手写传播↗

语言与社会同时出现,语言的需要来源于交流的需要

社会何时出现?

语言(传播)与社会的关系像影子与实体一样不可分割

社会与语言的关系

人类脱离动物界在于凭借语言组成社会→语言(传播)的起点就是人类社会形成的起点

思考:

由于交流的需要,语言产生于人类社会化的进程中,而后便成为人类社会化以及整个社会的复杂与扩大化的催化剂。

二口头传播

语言传播

口头传播覆盖了整个人类传播史,是人类社会产生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传播方式。

手写阶段以及印刷与电子阶段在时间上都是人类近代发展史中出现的传播方式。

三非语言传播

非语言传播手段的发明——弥补口语传播的不足之处:

记录性差和传播距离短。

非语言传播可分为如下两大类:

1、结绳、原始绘画、象征符号。

2、篝火、鼓声、口哨、驿马及驿使。

原始绘画:

非语言手段中的各类图形,可以说是一种原始文字,又称图画文字。

原始绘画的意义首先在于传播,而不在于欣赏。

第四节文字传播时期

一文字的发明

语言的产生开辟了口头传播的纪元,文字的发明拉开了手写传播的帏幕。

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文字发明,是文明发展中的根本性的重大事件。

它使人们能够把行政文献保存下来,把消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也就使中央政府能够把大量的人口组织起来。

它还提供了记载知识并使之世代相传的手段。

——巴勒克拉夫主编《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

二“手抄新闻

通过文字递传的新闻,可以通称为手抄新闻或书写新闻。

——《全球新闻传播史》

有了文字就产生了超出语言时空范围的信息传播。

陈力丹《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古罗马的《每日纪闻》:

公告类新闻,“历史上第一份官方的报纸”

古罗马的“新闻信”:

最早的民间报纸

思考题

一,什么是新闻传播?

什么是新闻事业?

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新闻事业是一种有组织、有规模、有目的的新闻传播。

新闻事业是人类传播交流活动中的特定项目,是社会生活达到一定水平时的产物。

其突出标志是媒介组织,包括人和物两方面,如记者和报纸。

二,口头、文字、印刷、电子传播四个阶段,是依据什么划分的?

这种划分是否合理,为什么?

是从媒介变迁的角度来划分的。

未必准确,把一个有机变化的历史过程简单化了,而且造成错觉THAT四种媒介在历史的长河中紧紧衔接、逐一出现。

实际上它们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表示前后相继而是相迭。

比较简单明了,便于说明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播特色。

三,在所有传播媒介中,为什么说语言媒介是最基础的?

语言对人类社会具有什么意义?

语言是唯一可以独立使用的传播工具(媒介),其他传播媒介,无论是文字、印刷、广电或网络,都根基于语言。

文字是语言的代表。

人脱离动物界的标志就在于凭借语言组成社会,语言的起点或传播的起点就是人类的起点。

语言本质上属于人类,人类本质上属于语言生物。

四,文字是为什么发明的?

其传播优势体现在什么地方?

文字最初只是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种运行手段(如记帐、记录仓库储货的清单、管理事项等)。

其作为传播工具的显著功能有两点:

使信息在空间上传得广、时间上传得久。

文字是符号的符号。

五,“每日纪闻”是什么媒介?

在西方新闻传播史上为什么具有如此突出的位置?

文字发明以后,人们用它记事备忘,同时用文字形式传布消息,形成了所谓的手写新闻或书写新闻。

现在世界上所知的最早最著名的手写新闻,是古罗马时代的“每日纪闻”。

是“历史上第一份官方报纸”。

六,什么是新闻信?

它起源于什么时候,盛行于什么时候,消亡于什么时候?

新闻信起源于古罗马时期,随着帝国的崩溃,一度销声匿迹,直到一千年后,文艺复兴时代重放异彩。

这就是文艺复兴时代兴起于威尼斯、流行于欧洲大陆的“手抄新闻”。

标志着旧的传播阶段即手写传播阶段的尾声。

从16世纪延续到18世纪。

gezzeta:

16世纪,在威尼斯与土耳其交战期间,威尼斯政府定期发布一种新闻公报,即史上有名的《威尼斯公报》。

要读这种新闻,需要支付一枚硬币,即gezzeta,该词后来亦渐演变成报纸、公报的意思

第三章17世纪:

新闻事业的创世纪

第一节 印刷与印刷新闻

第二节新闻事业的萌芽

第三节新闻事业的第一次“狂飙突进”

第一节印刷与印刷新闻

一纸张与印刷机

纸的发明

1.沙草纸(PAPYRUS)

2.羊皮纸公元4世纪,羊皮纸取代莎草纸美国的《独立宣言》和《解放宣言》都是写在羊皮纸上的。

3.蔡伦发明的造纸术.11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到了西班牙,并逐渐在欧洲普及.

纸张普及的意义:

为印刷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印刷术

1.1440-1450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

约翰·古登堡(JohannesGutenberg),是德国美因兹的一位工匠,1428年离开家乡,到斯特拉斯堡度过近20年。

其间,大约在1440至1450年间,他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发明了一套包括铸字盒、冲压字模、铅活字、油墨、木制印刷机等工艺的金属活字印刷法。

2.从此,印刷和阅读书籍开始普及.

二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1时代背景

文艺复兴:

各种创造朝气蓬勃,对书籍的浓厚兴趣成为时代的需要

宗教改革:

把宗教的权威从罗马教廷转向《圣经》,印刷圣经成为现实的迫切需要

2新闻事业原始形态的产生

最早的新闻传单:

1482《土耳其侵犯欧洲新闻》等

最早的记者:

皮特罗·阿伦提诺(PietroArentino)

最早的期刊:

《法比信使》(MercuriusGello-Belgicus)

第二节新闻事业的萌芽

古典文明---精神文明

中古文明---道德文明

现代文明---机器文明.技术文明

时间:

十七世纪

地点:

北大西洋

背景:

现代文明

地理大发现→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易→1600年东印度公司成立→对新闻传播的规模化要求

宗教改革---→文化逐渐脱离开宗教-----→英国清教徒革命----------→标准英语的传播读者群扩大

市场经济兴起-------------→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成立--→商品(包括信息)流通相对自由

新闻事业亮相的第一个标志,就是17世纪初定期报刊的兴起:

定期报刊的兴起与早期新闻媒介比较:

公开发行,内容博杂,定期出版

1.15世纪下半页已有印刷饿新闻传单流行,16世纪后,又开始出现印刷的小册子和新闻书.

2.17世纪初定期报刊开始兴起,与早期新闻媒介相比,它有3点差异:

私下传播与公开发行;信息单一与内容驳杂;随机传布与定期出版.

3.最早的定期报刊兴起于尼底兰和德国,最早的报刊是1590年创办于德国的<观察周刊>,最早的新闻报纸是1620年发行的,"科兰特"KRANT

4.法国的情况:

雷诺多特在巴黎创办法国的第一家报纸<法国公报>,雷因此被誉为"法国报业之父"是17世纪上半页欧洲最出名的报人.

最早的日报----1660年创刊于德国的<莱比锡新闻>

杂志几乎与日报同时诞生于法国.

《法国信使》:

关于各种有趣有益之书籍和事物的轻松而又严肃、深刻而又易懂的观点

杂志的出现

学人杂志:

《教诲月刊》1633约翰·里斯特(德);《学者杂志》1665德尼·德-萨洛(法);《哲学学报》1665英国皇家学会

消遣娱乐杂志:

《法国信使》关于各种有趣有益之书籍和事物的轻松而又严肃、深刻而又易懂的观点

第三节 新闻事业的第一次“狂飚突进”

一历史背景

1“统治者的极端行为”

a星法院;b统治者对印刷出版的管制:

–许可制(License)–检查制(Censorship)–惩处制(Punishment)

“发明了印刷,民主就是不可避免的。

”(T·卡莱尔)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处死查里一世)

二如火如荼的报业

1大革命对新闻事业带来的成果:

a专制机构的土崩瓦解:

星法院废eg“各式各样的小册子享受充分的自由,可以随便流通”(基佐)b报刊中开始大量刊登国内新闻

c广告的出现eg.ThePublicAdvertiser公共广告人1657年英国第一个巧克力广告

2影响:

这次的"狂飙突进"不仅使报刊数量激增,影响扩大,还导致现代报刊的诸多要件.如:

社计.特稿.标题.插图.广告等纷纷问世,从而使报刊逐渐从初始形态向现代形态过度

三弥尔顿与《论出版自由》

约翰·弥尔顿生于1608年,死于1647年.作为诗人,名望仅次于莎士比亚。

他对古代文化、文艺复兴和民间传统给予很大的热爱。

他的代表作包括《得乐园》、《失乐园》、《力士参孙》等。

作为政论家,他写下了《论出版自由》、《为英国人民声辩》等名篇。

弥尔顿是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政论家.——《苏联大百科全书》

1.其核心主张:

让我凭者良知自由的认识,自由的发言,自由的讨论吧.

2.两点前提:

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人凭着自己的理性能够辨别真假正误,自由的持有主张,自由的书法己见,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权力,同生命一样神圣不可剥夺

3.弥尔顿的局限---

1)其思想打着鲜明的阶级烙印,他其实是站在新兴资产阶级的立场上的

2)弥尔顿本人,一方面对书报检查嗤之以鼻;另一方面,他本人就是一名书报检查官,对那些发表他不能容忍的主张的人进行镇压

四《牛津公报》:

第一张“新闻纸”

1.现代型的报纸应具备的条件:

至少每星期出版一次;机械手段生产(区别于手写的新闻信);不论是谁,付款即可得到;刊登公众所感兴趣的事情,对普通文化水平的读者有吸引力(有别于专业出版物);在版式上是单张散页的形式,是“纸”而不是“册”(有别于书刊).

2.历史上第一份符合这样条件的报纸-<牛津公报>

创刊原因:

1665年,伦敦爆发鼠疫,宫廷仓皇前往牛津。

牛津地处偏僻,消息闭塞,政府决定创办一份官方报纸。

出版24期后,随宫廷迁回伦敦,改名《伦敦公报》

特点:

单张散页形式,头版上方有报头,每版分两栏。

一改“书”、“刊”的形式。

重时效性、真实性。

评价:

历史上第一张真正的报纸。

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余波,其与革命一起把英国新闻事业推进一大步,更为别国新闻事业树立样板,注入生机。

思考题

一,古登堡的发明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说是传播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1450年,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法,标志着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

其直接作用,就在于使文字信息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

还导致了新的文化传统、一种不同于口语或书写文化的传统的出现,如全新的思维方式,即所谓线性思维,就象一行行一页页地阅读印刷书籍一样。

新闻事业的原始形态开始孕育、萌芽、滋生。

二,定期报刊出现于何时?

怎么看待它的出现?

出现于17世纪初。

和早期新闻媒介(如新闻信)相比,呈现出三点差异:

一个私下传播一个公开发行(代表着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出现);一个内容单一一个信息博杂(体现着现代社会信息骤增的趋势);一个随机传布一个定期出版(凝聚着现代文明的精神特质)。

与信用、精确、效益、效率相关。

三,“科兰特”是什么意思?

“新闻书”是什么意思?

科兰特:

最早的英文报纸。

1620年出版与荷兰阿姆斯特丹,然后运往英国销售。

科兰特一词来自于荷兰语的KRANT,意思是CURRENTSOFNEWS。

并非某一特定报刊的名称,而是通称那种刊载新闻为主的印刷出版物,如现在所说的报纸期刊。

//不是英国最早的报纸,但直接促成了英国最早报纸的问世。

//早期的英国报纸除了模仿科兰特的样式之外,连内容都直接翻译自荷兰文的科兰特。

//科兰特虽然是报纸,但外观是书本形式,有封面、书脊等,所以又叫新闻书。

//各国均曾经历了从新闻书到新闻纸的发展过程。

四,雷诺多特为什么被称为“法国报业之父”?

1631年,雷诺多特在巴黎创办了法国第一家报纸——《法国公报》,由此得此名。

《法国公报》自觉以维护王朝利益为己任,还刊登政论文章,这也让它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政论性报纸。

雷诺多特反对编造新闻。

其眼光见识及经营之道无不出类拔萃。

五,英国大革命时期的报业有哪些重大发展?

历时半个世纪的英国清教徒革命,是新闻事业史上的第一次狂飙突进。

这次轰轰烈烈的革命,除了使报刊的数量激增,影响扩大,还导致现代报刊的诸多要件如社论、特稿、标题、插图、广告问世,从而使报刊逐渐从原始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

在这场革命中,还诞生了《论出版自由》。

六,米尔顿及其《论出版自由》该怎么评价?

十七世纪,诗人、政论家米尔顿的《论》是西方新闻思想的第一篇奠基之作。

其核心主张可以概括为:

“让我凭着良知自由地认识、自由地发言、自由地讨论吧。

”其间,米尔顿猛烈地抨击了对言论出版的限制,矛头直指报刊集权主义理论的核心。

//是站在新兴资产阶级的立场上鼓吹呐喊的。

他所倡导的出版自由不可能为绝大多数民众享用。

但是,在反封建专制的时代背景下,有进步和开明的意味

第四章18世纪革命烽火与新闻传播2007-07-0810:

01:

27

第一节英国的日报与杂志

第二节美国报业:

起源与发展

第三节法国大革命年代的报业(1789~1794)

第四节18世纪的“高级报纸”

第一节英国日报与杂志

一<每日新闻>1702

118世纪英国新闻事业的总体情况:

a君主立宪政体制度下的王国政府对新闻事业实行的管制措施→实行印花税法案、津贴制、法律制裁等;

b在经济上依靠政府的政党报刊杂志占统治地位→使报刊成为政党间政治斗争的工具,而不具有现代西方报纸的大众化和商业性

1,2→英国报刊种数少、报价高、销量低、新闻事业发展缓慢

2日报的发展

“光荣革命”后,由于封建王国政府与议会相互妥协和制约,使得英国报业重又焕发了革命年代的勃勃生机。

三大有利因素:

1)政局动荡,工商业日趋繁荣→提供了技术与信息基础

2)《许可证法》的废除→印刷出版业有了进一步的自由

3)“咖啡馆”的兴盛→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新闻,讨论时事,从而扩大报业的读者群

1),2),3)→日报的发展,杂志的勃兴

3英国第一家日报:

《每日新闻》

1702年3月11日由E·马利特创刊,又译《每日科兰特》。

半张,单面印刷,每页两栏。

新闻无标题。

内容以荷文、法文消息为主,无本国消息。

类似于新闻书。

坚持客观报道。

eg创刊号:

本报创办的目的,在于迅速、正确而公正地报道国外新闻,不加评论。

而且相信读者的智慧,对刊登消息的确切含义,一定会有正确判断。

马利特曾说:

“报纸的义务在于将事实叙述出来,结论应有读者来做。

”——《外国新闻传播史》

比较八十年以前的新闻书,并无多大进步。

第一期计有新闻10段,2段告白,104行。

新闻都标明了出处,告白说明创刊目的---李瞻《世界新闻史》

二.杂志的勃兴

表现:

规模及影响远远超过报纸,不妨说这一时期英国报业的主流是杂志。

eg英国财政部1711年的统计,当时英国杂志的每周销量为44,000份,全年则达2,250,000份,差不多平均每十人一份杂志。

原因:

由于当时的政治干预(宣传、检查)和技术手段等原因使得报纸对信息传播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客观性等受到很大影响。

无法发挥其优越性吸引读者。

杂志形式:

当时的杂志刊期很短,一般杂志通常8页,前1、2页为论文、社论。

后1、2页为广告,中间为消息。

当时杂志分为两类:

以《评论》和《检查者》为代表的新闻时政类杂志;以《闲谈者》和《旁观者》为代表的文化生活类杂志。

1.笛福的<评论>--英国报业之父

1703年,因发表了一本反对宗教迫害的小册子《消灭不同教派的途径》(theShortestwayWithDissenters),结果锒铛入狱,还被戴枷示众三天。

但却受到百姓们的献花、祝酒。

还写出了《枷锁颂》(HymntothePillory),并有了创办《评论》的打算。

笛福文风:

“我的写作原则,是假设对五个不同职业的群众说话。

二是每个人都能听懂”-----笛福

笛福的天才在于它能做到呈现而不是讲述故事。

事实就直截了当地摆在读者面前,其间的道德评论则像是邻居的指指点点。

作者巧妙地隐藏起来,这种效果是通过一种平铺直叙和高超的朴实无华的文体所达到的。

——雅克-巴尔赞

2.斯威夫特<检查者>

乔纳森-斯威夫特:

英国国教的神职人员,后来做到。

属于当时英国的第一等级阶层。

杰出的小说家和诗人,善于反讽。

文章幽默风趣,常使用口语。

本有望做高官,但由于其生性孤傲,鄙视权贵,以及他的宗教观点受到质疑,因此1713年被派到北爱尔兰担任都柏林圣帕特里克大教堂的副教长。

并因为同情北爱尔兰人民而投入他们的反压迫斗争,直至1745年去世。

其间写了著名的《格列佛游记》、《书本大战》、《育婴刍议》等。

以及一些具有“作为政治理论家和经济学家的远见卓识的”时文。

《检查者》:

是执政党托利党的舆论台柱,也是政党报刊,与《评论》对立。

1710年创刊,斯威夫特为第一任主编,直到1714年。

其间他经常以尖刻泼辣的文章批判辉格党。

政党报刊:

受党派意见左右,为党派利益服务的报刊,其主要特点是:

鲜明的党派色彩,强烈的论战气味,呼朋引类,党同伐异,而客观真实的新闻报道几乎荡然无存

3<闲谈者>与<旁观者>

1)二类都属于文化生活类杂志,发行人分别是爱迪生和斯迪尔

2)两份杂志都是一期一文,一文一题,所以又称为"文章期刊",它们的寿命也都很短

4《绅士杂志》

《绅士杂志》(TheGentleman’sMaga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