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58666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docx

《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docx

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

第二专题:

《获得教养的途径》

一、专题整体分析:

人要想从蒙昧走向智慧,从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成为有教养的人,只有读书学习,充分利用前人的知识积累。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应当具有终生学习的追求。

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有赖于开掘潜能,运用智慧,产生先进的思想,这就需要公民尊重知识,尊重科学,有读书学习的欲望。

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

一个人要成为有教养的人,必须阅读杰作。

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所读的书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对他的人文素养构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能决定他一生的审美追求。

所以,我们应当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注意打好精神的“底子”。

本专题针对高中学生的心理思维特点和学习特点(从初中以形象思维为主发展到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以传授辅导性学习为主发展为独立性学习为主),以现代教育理论观念为指导,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引导、教育学生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确立新的“知识观”、“读书观”、“学习观”,以适应现代社会学习、生活、工作的需要。

本专题提出“教养”的概念,所谓“教养”,一是指教育培养,一是指人的道德、知识等各方面的修养。

这里是指后一意义,是指人通过学习等途径达到更加良好、完善的境界,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知识、能力及外表的礼节举止、谈吐等,“精神和心灵的完善”。

本专题共选了3篇课文,分两个部分:

“求学之道”、“经典的力量”。

谈了人要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是学习。

其中“求学之道”两篇文言文,一是先秦诸子散文中荀子的《劝学》(节选),一是中唐韩愈的《师说》。

这两篇文章谈重视学习,重视求师,让我们懂得为获得教养而求学从师的方式方法。

另一篇是国外学者谈读书,探讨的重点是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以及怎样阅读经典。

通过有效的探讨,让学生从基本的“读书求知”意识逐步上升为自我完善、服务人类的精神追求。

二、板块解读:

1、“求学之道”

本板块内容的核心是论求学之道,出发点可以用一个“学”字概括。

     两篇文章都是典范之作,《劝学》讲的是学习的基本道理,从修身立德的角度出发,更多谈的是个人的学习;而《师说》讲的是从师而学,涉及个人与外部的联系。

对青少年而言,这是获得教养的两种主要途径。

教学中指导阅读可以逐段阅读,研习文本。

理清基本意思,然后围绕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个中心,对学习内容作整体探讨。

     探讨中要引导学生注意两篇文章的内在关系,引导他们依据文本中的语句,从中找出古人对学习规律性的认识。

如,《劝学》讲学习的基本道理,荀子认为学不可以已,要积善成德,这是中国古代关于获取教养的重要思想,荀子认为学习要注重积累,《师说》也强调积累,被韩愈称赞的李蟠,正是在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基础上求师问道的。

荀子注意到学习者的善假于物,韩愈则强调一定要从师而学,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学习。

又如,两文都谈到学习的重要,《劝学》认为学习的本质其实是改变自己,学不可以已,《师说》中认为学习是为了闻道解惑.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

     对两篇古文中精彩语句,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对文中的文言文知识进行整理,积累,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经典的力量”

这一板块学习材料重点谈的是“经典的力量”,出发点是一个“读”字。

《获得教养的途径》是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

文章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可以分三个层次展开探讨。

为什么作者强调阅读经典作品?

对经典作品为什么要反复阅读?

为什么提出“爱”的阅读?

文章阐述读书是获得教养的途径,高视阔步,既有理性思考,也富有感染力,以亲身体验说明问题,许多论述充溢着对读书的感情。

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如把不同的阅读品位作对比,以人成长的不同追求作对比等。

文章用的是谈话方式,亲切自然,语言富有哲理和诗意。

黑塞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他在具体解说的时候,认为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里特别指出是“作家和思想家”。

人的求学之路无止境,所以要集中心智,研读伟大人物的思想经验和理想。

三、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学生探讨求知问道和阅读经典的作用,学习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3、学生在学习议论文不同的论证方法后,能够正确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事实论证、引言论证等手法来说理。

4、学生学习古文后,能够掌握积累“劝、中、假、绝”等实词和“于、而、故、焉、乎”等虚词。

四、课时安排:

“求学之道”5课时(其中《劝学》2课时;《师说》2-3课时)

“经典的力量”(《获得教养的途径》)2课时

“写作”1课时

 

文本解读:

《劝学》

一、三维学习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2、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掌握文中的通假字。

3、理解文中从三个角度叙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4、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课 文

               教   学  重难点   

 人文思想内容

    表达、语言特色

 

《劝学》(节选)

(荀子)

(议论文)

了解古代的学习观:

学习的重要性、坚持不懈的努力积累。

诸子中荀子及《荀子》介绍。

结构:

1)提出中心论点:

“学不可以已”。

2)学习重要性:

先用比喻说明学习可以改变人,“知明而行无过”;再用生活经验说明学习可以使人“善假于物”,增加力量。

3)学习态度:

用比喻说明学习是一种知识积累过程,在于坚持不懈,从量变到质变。

论证方法:

比喻、正反对比。

语言: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木直中绳”,“金就砺则利”,“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其中“已”、“于”、“而”“焉”等虚字及一些实词,判断句、对偶句、排比句的运用。

三、教学建议: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

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本文第一段第一句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学不可以已。

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从学习的意义论述“学不可以已”。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能够发展提高,实现超越。

“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再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乎己”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

荀子认为人的学识和道德都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学习的意义十分重要,所以学习不能停止。

第二段以学习的作用来论述“学不可以已”。

先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来阐说,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接着用“跂而望焉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来说明学习所能达到的境界,接着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和跋涉这类常有的生活经历,阐明利用借助外部条件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

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一般人,并非先天素质高,而完全在于善于利用后天的学习获得成功。

第三段从学习方法和态度的角度来论述“学不可以已”。

这一段分为三个层次。

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善成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

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难以实现远大目标。

然后分两层说明如何积累。

先说积累要坚持不懈,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

用“骐骥”、“驽马”对比:

“骐骥”素质好,但是如果只跳一次,还达不到十步,而劣马能力虽差,只要不停地走,也能跑很远。

这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成功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

接着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能否成功,差别在于“不舍”和“舍”。

这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最后再说用心专一。

用蚓的“用心一”和蟹的“用心躁”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有效的学习还要靠专心致志。

本文阐述道理,以常见的事情或现象设喻,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也有感染力。

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灵活有变。

如以提取靛青色法、水寒成冰和车轮制作法为喻说明“学不可以已”的道理。

设喻说理紧密结合,形式多样:

有的寓道理于比喻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和“锲而不舍”等;有的反复设喻,说明道理,如连用“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五个比喻,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

设喻方式富于变化,把道理说得更加具体明白:

有的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等;有的正反设喻,如“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骐骥”和“驽马”、“蚓”和“蟹”等。

《师说》

一、三维学习目标:

1、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掌握文中通假字和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2、了解对比论证在论说作者观点时所起的作用,学习正反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学会用反复论证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3、训练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的能力。

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感受作者在行文过程中的情感起伏。

既读准句读,又读出情感。

4、认识到本文的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从而逐步培养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能力。

5、了解作者所论述的老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课 文

               教   学  重难点   

 人文思想内容

    表达、语言特色

 

《师说》

(议论文)

韩愈

懂得“师”(即学习)的重要性,明确“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韩愈及“古文运动”介绍

结构:

1、论述“师”之重要性:

从人生成长谈,提出“师”之职责及对“师”的态度。

2、通过三组对比,从正反两方面阐述观点,批评不重视“师”的现象。

3、用孔子对“师”的态度说明观点(事实论据)。

4,交代写作目的。

论证手法:

对比,事实(例证)等。

“说”的文体:

议论文一种,但较灵活,随意,可穿插记叙等(如《捕蛇者说》、《杂说》等。

语言:

“所以”、“乎”等及典型句式。

三、教学建议:

“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

“师说”,就是“说说关于从师的事”。

韩愈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入仕途,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监博士时写的。

文章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

这些精辟的见解还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有积极进步意义,在当时具有移风易俗的影响。

 柳宗元推崇此文,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指出: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第一段,揭示全文总话题,说“师”。

起句便说“古之学者必有师”,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必有师”三字很有力度,把古代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学习的结果。

这句话概括了要论及的话题范围,成为文章的中心论点。

接着论述“师”的作用是,指出是“传道受业解惑”,惑则必然从师而学,从师即学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推进有力,一气呵成。

第二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以“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一句提示全段内容,以下用三组对比来论证。

先用“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对比。

圣人“从师而问”,而众人“耻学于师”,结果是“圣益圣,愚益愚”。

然后以出于爱子的目的“择师而教之”,自己却“耻师”作对比,这就比出了一个“小学而大遗”的荒唐结果。

在这两组对比的基础上,作者批判的锋芒直指士大夫之族,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猛烈抨击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画出了士大夫之族的庸俗相。

作者挖出了士大夫以从师学习为耻的思想根源,这就是“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腐朽思想,而作者的主张——“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正与之针锋相对!

——士大夫之族的选择实在是“惑”,行为实在是“可怪”!

这一段批判的力度逐渐加重。

如果说对“众人”的批判表现的还只是疑问语气(“其皆出于此乎”),而“吾未见其明也”已经是不客气的责备,最后评论士大夫之族的“其可怪也欤”,对不肯从师而学的腐朽愚蠢作风已经是无法容忍了。

第三段是在第二段“破”的基础上的“立”,以备受尊崇的圣人孔子的无可辩驳的言论和实践为例,正面论述“圣人无常师”,说服力极强。

在从师而学方面,孔子言行一致,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自己就这样去实践:

他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

从孔子的实践,可见“圣人无常师”的正确性。

论证师生之间的正常关系,有例证,有引证,最后得出结论: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全文气势通畅,“破”得彻底,立论正确严密,表达富于变化。

环环相扣,前后照应。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替运用,错落自如。

为论述从师而学的必要性,文章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从三个方面作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古之圣人”的“从师而学”与“今之众人”的“耻学于师”作对比,再以人们为子“择师而教之”与自身“则耻师”作对比,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的“群聚而笑之”作对比。

三组比较形成鲜明对照,彰显不从师而学的荒谬,对不良风气作了有力的批判。

韩愈为什么会写《师说》?

韩愈把“句读之师”和“问道之师”区别开来,究竟有没有道理?

杂文一般都针对时弊而发。

唐代中期为什么会有以相师为耻的坏风气?

可能的原因:

一是随着封建等级制度的逐渐完备,尊卑贵贱的社会层次分明;二是文人相轻的陋习顽固;三是社会风气的浮靡,经济发展,人们贪图享受,不思进取,不想学习。

韩愈的学习观,就是倡导从师问道,圣人无常师,要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学习,特别要向他那样的“经师”学习。

韩愈的“求师问道”在荀子看来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句读之不知”,在韩愈看来,是基本知识的欠缺,可以由“童子之师”解决(在以后的教育看来,学生也可能通过自学解决);而对“道”的认识,是一般教师解决不了的。

罗家伦就把“学问”与“智慧”分开,认为“学问”易取,“智慧”难得。

韩愈把“知识之师”和“方法之师”作了区分,不一定有歧视的成分。

但是他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求师作对比,无意中流露出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这是社会等级观念所致。

《获得教养的途径》

一、三维学习目标:

1、通过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人获得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理解读书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理解阅读经典作品对自我成长的意义,从而确立自己的精神追求.

  3、能整体把握文章文本内容,理清思路,筛选文中的重要信息,概括要点,并作出评价。

  4、理解文中一些语句深刻的含义,初步了解、理解词句含义的途径。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课 文

               教   学  重难点  

 人文思想内容

    表达、语言特色

《获得教养的途径》

(议论文)

(瑞士:

赫尔曼·黑塞)

懂得学习读书对自身教养的重要意义,培养正确的阅读观,养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

结构和论证:

1,论述读书是获得教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采用演绎论证,先解释什么是“教养”,再论述读书对“教养”的作用;再批评现实中不重视读书现象(反面论证)。

2、论述如何读书达到“教养”目的:

通过儿童不同读书不同结果的事实对比,说明阅读应“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读出作家、作品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

采用的是归纳、对比、事实论证方法。

三、教学建议:

这是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

文章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第一段,简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

作者把它界定为“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同时指出真正的修养呈现形式是“永远都在半道上”,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

在这里,作者的意思很清楚:

修养无功利目的,读书是终生任务。

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并不矛盾。

在这里“教养”和“修养”的内涵是交叉的。

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正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而“具体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

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

第二段至第五段,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

作者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通过阅读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

在论述读书的必要性时,再次强调读书是为了完善自我,是为了使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不是“散心消遣”,也不是“虚伪的慰藉”。

在深入分析这一问题时,文章提出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

作者的这一见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文章指出读书是心灵的追求,这个追求必须有对文明的热爱,有对知识的敬重。

之所以提出这一问题,是作者看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诱惑,存在着轻视读书的现象,而即使是热爱学习的人,对读书的作用也会有误解。

(第四段中,作者特别指出“为数甚多的年轻人”轻视读书的倾向。

)作者建议读书应该从基础阅读开始,在提高能力的同时要提高阅读的层次,因为读流行文学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养。

他认为一些人对阅读杰作不愿意花力气、下功夫,是没能正确认识读书的目的,没有认识到自我修养的追求,因而也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

第六段和第七段,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

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能够实现阅读的目的?

作者以儿童阅读的不同发展趋向为例,形象地介绍层次不同的两类阅读。

一种是“多数缺少天赋的人”,他们把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只能阅读低俗的文字。

一种是“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的少数人,始终被“新的魅力”所吸引,他们的阅读过程就是心智成长的过程,他们面前的世界越来越宽广,从“幼儿园”变成“城市和国家”,直到变成“全世界”,变成“天上的乐园和地上的象牙海岸”。

文章用这样的对比,再次强调为获得教养而学习是精神的愉快,同时这种精神追求能不断地进入新的境界。

读书能磨砺人的思想,经典作品“常读常新”。

文章最后,作者以自己的阅读体验为例,认为经典作品有持久的魅力,重复阅读,可以不断地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地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独特性,——而这种感悟的过程,正是获得教养的途径。

文章阐述读书是获得教养的途径,高视阔步,既有理性思考,也富有感染力,以亲身体验说明问题,许多论述充溢着对读书的感情。

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如把不同的阅读品位作对比,以人成长的不同追求作对比等。

文章用的是谈话方式,亲切自然,语言富有哲理和诗意。

阅读《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可以联系初中人教版九上培根的《论读书》。

《论读书》一文提出“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者莫属。

”(这是新的译本。

原来的译本作:

“读书为学底用途是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

在娱乐上学问底主要用处是幽居养静;在装饰上学问底用处是辞令;在长才上学问底用处是对于事务的判断和处理。

因为富于经验的人善于实行,也许能够对个别事件一件一件加以判断;但是最好的有关大体的议论和对事务的计划与布置,乃是从有学问的人来的。

”)两文比较,可以看出传统的阅读观强调读书“娱乐”(“怡情”)、“装饰”(“傅彩”)、“增长才干”(“长才”)的作用,重在实用,而现代读书观更强调精神的“怡情”、个人教养的提高。

写作实践:

本专题的写作知识:

《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要求学生围绕读书与教养话题进行自由写作,教学要点是明确地,负责地表明观点,文体是议论性随笔.。

结合本专题三篇课文,谈议论文立论的重要意义及如何立论、立论的要求和方法。

指导学生分析范文(结合过去学过的典型文章),并练习立论、选用论据、论证方法。

可让学生自选练习,指导学生先写好规范的议论文(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新颖,论证方法多样,条理清晰等。

     可围绕三个目标进行写作实践:

 1.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

 2.学习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对人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3.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