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学名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58089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文学名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文学名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文学名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文学名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文学名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文学名著.docx

《中考语文文学名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文学名著.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文学名著.docx

中考语文文学名著

中考语文:

文学名著

本文来自作文周刊社。

 

1.常识积累题:

此类试题考查的是常识性的内容。

此类题目要求考生牢记名著的作者、名著名称、名著中的主要人物、主要故事情节、精彩片段、常见典故等常识。

 

2.概述表达题:

此类试题要求考生熟悉课程标准推荐或指定阅读的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艺术特色、名著中人物形象等,并能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概括表达。

 

3.感悟创新题。

此类题目要求考生要有对精彩内容、人物形象和思想意义的积累,并要有自己的思考和独特的看法。

 

4.写作型。

此类试题一般要求考生写一段故事简介或人物故事。

解答这类题,首先须了解名著的内容,尤其是一段精彩的片段。

扩展时要考虑叙述的要素,要讲清人物、地点以及事件大致的起因、经过、结果,不能脱离原著另编故事。

 

5.活动实践型。

此类试题将名著与语文实践活动(如,办小报、对对联、制作书签、名著辩论)结合起来,能考查考生多方面的能力。

由于这种题型倡导了一种新的学习理念,有利于考查考生思维的发散性。

平时学习时,考生要注意提高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凡事能够从多角度考虑,多元化分析问题。

 

6.综合型。

此类试题要求考生牢记新课程标准推荐或指定阅读的名著作者及其相关的尝试,特别是主要故事情节。

解答这类试题考生首先要确定作者及作品名称,再按照要求填写其他项目。

 

7.节选片段阅读型。

此类试题是从名著中选某一篇目或节选某一片段来设计,如果考生读过该名著,那么,理解其中的篇目或片段的写作特色和思想内容也就容易多了。

其阅读方法与名著所对应的文体阅读是一致的,可以参阅相应的文体阅读解题即可。

 

【应对技巧】

 

1.写读书笔记

 

阅读时,考生总会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考生要把这些独特的感受及时地记入读书笔记本。

人物性格、人物语言、人物命运,甚至细节,优美词语、名言警句、精彩片段也可作为读书笔记的重要内容。

 

2.进行多种形式的读书交流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阅读时的讨论交流是拓展读书视野、弥补认识不足、加深对名著理解的良好方式。

读书交流会可半月举行一次,可采用诗歌朗诵会、故事会、读书报告会、辩论会等形式。

交流前,根据需要定好话题,考生提前作好书面或口头准备。

如阅读《水浒传》可举行以“我最喜爱的水浒英雄×××”为题的读书报告会,也可举行以“怎样看待水浒英雄的‘义’”为题的读书辩论会。

 

3.尝试对名著的研究和再创作

 

初中生求知欲强,他们对问题往往有着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阅读名著时,考生可以在熟读一两部名著的基础上,用研究的眼光联系实际从名著中发现问题,然后查找资料,进行独立的思考和研究,并得出结论。

 

【真题讲解】

 

一、1.(2010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

(1)-

(2)题。

 

(1)根据《水浒》的叙述,梁山好汉议事的大厅,原来称“_______”,宋江任寨主后改为“_______”。

 

(2)高尔基的《童年》用第___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主人公在父亲去世后寄住在_______家中的生活历程。

 

2.(2010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文学常识填空。

 

(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是我国的古典文学名著《______》的开卷诗。

 

(2)《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__________。

 

(3)一个人如果能像英国作家________笔下的鲁滨孙那样在困境中积极主动、保持尊严地活着,就不仅值得,而且是足以自豪的。

 

[4]

 

[5]

 

[6]

 

解析:

填空题是中考名著试题中常见的题型之一,这类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名著的了解和阅读情况,一般是作者、篇名、主要人物和情节等,只要考生在平时认真阅读“新课程标准”推荐的中外名著,解答这类题目并非难事。

但值得注意的是,因为部分内容不看原名著也能回答,有些考生便投机取巧不阅读,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2008年中考中出现了考查名著内容的试题,这就要求考生具体阅读才能回答。

 

参考答案:

1.⑴聚义厅忠义堂⑵一外祖父(或“外祖母”)2.①红楼梦②欧阳修③笛福

 

二、(2010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语文试题)走进《名人传》。

 

“我的体能和智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增无已……我的青春,是的,我感到我的青春才刚刚开始。

我已经隐隐约约看到目标在前,虽然尚不清楚,但正在一天天地接近……啊!

如果我能摆脱这种疾病,我一定能拥抱整个世界!

……不,我不能忍受下去。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啊,如果能活上千百次那就太好了!

 

(1)上面语段中,“我”是________,“这种疾病”是指________。

 

(2)在《名人传》序中,罗曼罗兰大声疾呼:

“打开窗子吧!

让自自的空气重新进来!

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请结合作品说说你从中呼吸到的“英雄们的气息”。

 

解析:

简答题也是名著考试最常见的方式之一,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名著的整体感知能力,对人物的分析评价能力,对情节的评价能力等,做好本题一定要考生认真阅读名著,做好读书笔记,写好观后感等,另外总结答案时要语言要简洁,抓住小说的关键情节,去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

(1)贝多芬耳聋

(2)示例1:

《名人传》记述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三位艺术大师坎坷的生活和艰辛的创造,展现了他们伟大的心灵。

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也并非充满鲜花和欢乐,汲取他们的勇气做我们的养料吧,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示例2:

面对挫折与苦难,贝多芬凭借坚强不屈的精神,扼住命运的咽喉,实现了征服欲超越;米开朗琪罗敢于面对内心深处无止境的痛苦,创造出伟大的作品;托尔斯泰以其博大而深沉的爱,抚慰着大众的心灵。

 

三、1.(2010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语文试题)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在笛福的笔下,鲁滨孙勇敢、乐观、不惧困难。

在孤岛上,他积极地与大自然做不屈的斗争,用火枪和《圣经》征服了“星期五”,使其心甘情愿做了他的忠实奴仆。

 

B.《童年》中的阿廖沙是个善于观察、非常敏感的孩子。

在外祖父家里,他饱受欺凌;但在外祖母的细心呵护和许多善良正直的人影响下,他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C.《格列佛游记》通过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驷国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英国社会的矛盾,批判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

 

D.《海底两万里》构思巧妙,情节惊险。

它主要讲述尼摩船长为了实现自己的发财梦想,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探险、寻找沉船宝藏的故事。

 

2.(201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试题)选出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童年》主人公阿廖沙在外祖母的影响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B.法国著名作家罗曼?

罗兰的《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并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C.古典名著《永浒》,成功地塑造了“花和尚”武松、“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智多星”吴用等人物形象,被金圣叹赞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4]

 

[5]

 

[6]

 

D.“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是著名作家冰心深情歌颂母爱的诗句,她的《繁星》《春水》以母爱、童真、自然为主题,净化了许多读者的心灵。

 

解析:

判断题是中考名著中最受命题者青睐的形式之一,因为它考查内容范围广,可以对一本名著进行考查,也可以对四本不同名著进行考查,考查形式更是新颖,有考查作者、作品、出处、朝代等搭配;有对名著的主要内容进行考查;有的考查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有的考查主要事件的评述等,真可谓百花齐放,做好这类试题,考生一定要在平时进行对“新课标”推荐的名著进行分门别类整理,强化记忆。

 

参考答案:

1.D2.C

 

四、(2010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试题)回顾初中三年来,我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阅读了《水浒》《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中外名著,其中不少的插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们从以上列举的五部名著中选出了两幅插图,请根据下面这两幅插图,回答其后的问题。

 

插图一插图二

 

(1)根据图中内容给插图拟一个小标题(限10字以内)。

 

插图一:

______________

 

插图二:

______________

 

(2)任选一幅插图,简要分析图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解析:

图画类试题是今年中考最新颖的考题形式,不但考查考生对名著插图的欣赏能力,更能提高考生对名著深入理解的能力,做好本题主要是考生要认真欣赏插图画面,依据画面的内容调集自己的平时积累,找出图画中关键的地方,选择好名著,对故事情节、人物特点等进行分析,完成所要回答的问题。

做题时考生要结合题干中的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字数不超10字即可。

 

参考答案:

(1)插图一: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或鲁达怒打郑屠;插图二:

阿长与《山海经》或长妈妈和迅哥儿逸事。

(2)(选作一题,与下面示例意思接近亦可)插图一写的是鲁提辖(鲁智深)路见不平、见义勇为(或除暴安良)的故事。

表现了鲁提辖(鲁智深)侠肝义胆,疾恶如仇而又粗中有细的性格。

插图二写阿长买来《山海经》的故事。

表现了阿长关心人和帮助人的善良性格。

 

五、(2010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试题)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鲁迅是直面人生的斗士,他的作品如匕首,如投刀。

直刺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丑陋;但他的作品也有温暖人心的一面,比如抒写童年生活,讴歌人性的美好。

请阅读下表,完成表格。

 

鲁迅作品人物人物描写人物评点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

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

(1)

 

《故乡》

(2)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向一匹猹尽力刺去……勇敢无畏

 

《社戏》阿发“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3)

 

(4)“我”父亲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

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

“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

……”立刻觉得这思想不该,就是犯了罪……很爱父亲

 

解析:

表格题是近年来中考中出现的一种新题型,但考查的内容与填空题相仿,也是从作者、作品、人物、情节等方面入手,值得注意的是还有考查对作品或人物的评价、写读后感之类,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在阅读名著的时候,要做好笔记,对人物作充分的了解,把握人物的精神品质,并分析评价,抓住关键信息。

 

[4]

 

[5]

 

[6]

 

参考答案:

(1)对“关爱”,为“我”操心

(2)少年闰土或闰土(3)热情豪客,淳朴善良(4)《父亲的病》

 

六、(2010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佛祖呵呵冷笑道:

“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

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

 

大圣道:

“常言道: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

”佛祖道:

“我与你打个赌赛:

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再不用动刀兵苦争战,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

 

那大圣闻言暗笑道:

“你如来十分好呆!

我老孙一筋斗去十万八千里,他那手掌,方圆不满一尺,如何跳不出去?

”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擞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B里,却道声“我出去也!

”一路云光,只管前进,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

他道:

此间乃尽头路了。

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霄宫定是我坐也。

”又思量说:

“且住!

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

”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

”变做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

“齐天大圣到此一游。

”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撤了一泡猴尿。

翻转筋斗云,径回本处,站在如来掌内道:

“我已去,今来了。

你教玉帝让天官与我。

 

如来骂道:

“我把你这个尿精猴子!

你正好不曾离了我掌哩!

”大圣道:

“你是不知,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红柱,我留个记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么?

”如来道:

“不消去,你只自低头看看。

”那大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原来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又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吃了一惊道:

“有这等事!

有这等事!

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

……我决不信!

不信!

等我再去来!

 

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地把他压住。

 

(节选自《西游记》,有删节)

 

(1)孙大圣被如来佛收伏之前,他闹出了哪些事?

 

(2)孙大圣本领再大,也翻不出如来佛的手心。

对这个故事你是怎么看的?

 

解析:

文本题型朴实无华,从文本入手,让考生研读、体味、揣摩、品评,进而把握语言表现技巧和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是阅读文学作品的基本功。

阅读名著要做到精读和略读相结合,紧扣文本本身,着眼语言分析,这个题目具有很好的导向性。

 

参考答案:

(1)孙大圣闯入龙宫,强借定海神针作兵器闹冥府,购销了生死薄中猴属名字;偷桃、偷肴、偷酒、道仙丹,搅乱瑶池蟠桃会;逃出八卦炉,大闹天宫;天兵天将将拿他没有办法。

(2)示例一:

尽管孙大圣没能跳出如来佛的手心,但是孙大圣却在如来佛的手指间撒了一泡猴尿,留下一股臊气。

我认为,小说给佛祖开了个大玩笑,渲染了孙大圣对主宰天地的如来佛的轻慢,孙大圣的桀骜不驯正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反抗意识。

示例二:

孙大圣虽然本领高强,但是最终还是受制于如来佛。

我认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现实生活中人们确实有很多难以的困境,本领再大的人也难以幸免。

这故事其实正是当时人们对某种社会现实无可奈何的反映。

 

【综合训练】

 

1.《昆虫记》是_____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______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昆虫,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______、______、美感和思想的美文益书。

 

[4]

 

[5]

 

[6]

 

2.班里要组织一次走进名著《西游记》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和大家一起完成下面的任务。

 

(1)第一小组:

读名著,知识问答。

 

《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的__________故事。

唐僧的大徒弟孙悟空曾自称“______”,他能一个跟头翻十万八千里,他还能______,是一个极富神话色彩的艺术形象。

 

(2)第二小组:

读名著,评价人物。

 

对于唐僧这一人物有人认为是一个软弱糊涂、不辨善恶、偏听偏言、遇事不知变通、迂腐懦弱的人。

你不同意这个观点,你将这样反驳: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小组:

读名著,走进神魔鬼魅。

 

鲁迅说《西游记》的一大特点是“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西游记》中刻画了众多的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

请你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

 

3.《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它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

请你仿照下面的例子,从这本集子中任选一篇文章,写出你对喜爱的人物的评价。

 

示例:

我喜欢《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

他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对中国人充满有好感情。

他的高尚人格不仅赢得了鲁迅的敬仰和怀念,也让我们肃然起敬。

 

我喜欢《______》中的_________,他(她)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下面表格所提供的有关内容,在空格内填入相应的作者、作品。

 

作者作品有关内容

 

①②作品描写的是十月革命后第一代苏维埃青年,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通国内外敌人及各种困难进行顽强斗争的经历。

 

③④他敢于冒险,即使孤身流落荒岛也决不气馁,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活下来。

面对人生困境,他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

 

5.读材料按要求答题。

 

(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曾在《透过武松看英雄》中指出,真正的英雄是“像董存瑞那样为了祖国的利益敢于举起炸药包,而武松只是一个地道法盲而已。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到底是英雄还是法盲?

你是如何看待小说中那些充满血腥场面的描写,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2)依据你对“英雄”的理解,请从你阅读过的名著中举出一个英雄的名字,并说明理由。

 

6.《三国演义》中的蜀国军师诸葛亮以足智多谋出名。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吴用也是军师,绰号“智多星”。

请分别写出与这两个智慧人物有关的一个故事的名称。

 

诸葛亮:

_____________

 

吴用:

_____________

 

7.三年的初中生活,想必你一定读过不少的名著,请你从下面的名著中任选一部,写一则推荐语。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水浒传》《童年》《骆驼祥子》《名人传》

 

(1)我推荐的名著:

________作者:

______

 

(2)推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后,有人出了一幅对联,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请你结合《西游记》或《水浒传》中的相关情节,任选一部写出下联。

 

《西游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浒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5]

 

[6]

 

9.我国名著中的一些经典故事有着非凡的生命力,在生活中演化成了许多俗语被人们广泛运用。

请根据下面的俗语按要求答题。

 

(1)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2)孙猴子翻跟头——逃不出如来佛的掌心

 

(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打抱不平

 

(4)林冲看受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

 

请选取其中的一句俗话,说出它的出处与这个人物相关的一个情节。

 

出处:

___________________

 

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常现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

……他没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的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

……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1)文段中的“他”指的是(作家)笔下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人名)

 

(2)读完作品后,“他”的人生悲剧对你有什么启发?

 

第10-11版

 

1.法法布尔知识趣味2.

(1)西天取经齐天大圣七十二变

(2)示例:

唐僧能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他意志坚定;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即使误放妖魔,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3)示例:

白骨精又叫白骨夫人,是唐僧西天取经途中遇到的女妖精。

她使用双剑,武艺出众,善于变化,诡计多端。

她想吃唐僧肉,先变成十六七岁的美貌少女,再变成一个八十岁的老婆婆,后变成年迈力衰的老翁,均被孙悟空识破。

于是她使出离间计,迫使唐僧逼走孙悟空,才把唐僧捉住。

在唐僧险遭杀身之祸时,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多番变化,几经争斗,白骨精最终被打得显露出原形。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寿镜吾先生质朴、方正、博学,虽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但思想开明,对爱玩孩子的宽容获得了少年鲁迅的崇敬,他读书入神的态度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①奥斯特洛夫斯基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③笛福④《鲁滨孙漂流记》5.

(1)示例:

作者对梁山好汉那些杀人劫财的描述,体现出他们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维护正义的一面,符合劳动人民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是那个特定时代的特有的现象,我们不能用现代的眼光去苛求他们。

(2)必须是名著中的英雄。

示例: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他的英雄本色最集中表现在“大闹天宫”上,因为这体现出他企图摆脱压迫、要求掌握自己命运的愿望。

6.示例:

诸葛亮:

草船借箭、六出祁连山、七擒孟获等;吴用:

智取生辰纲、智赚卢俊义、三打祝家庄等。

7.

(1)示例《西游记》吴承恩

(2)《西游记》着重表现了孙悟空降妖除魔、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和美好品德,是我们中学生百看不厌的作品。

8.示例:

(1)化险为夷,师徒取得真佛经;示例:

嫉恶如仇,鲁达拳打镇关西。

9.示例:

(2)出处《西游记》情节:

大闹天宫10.

(1)老舍祥子

(2)示例:

他的人生悲剧主要是当时是社会造成的。

我们生活在新时代,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在生活和学习中,善于与人合作等。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