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安全目标实施指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5652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64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患者安全目标实施指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患者安全目标实施指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患者安全目标实施指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患者安全目标实施指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患者安全目标实施指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患者安全目标实施指引.docx

《患者安全目标实施指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患者安全目标实施指引.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患者安全目标实施指引.docx

患者安全目标实施指引

患者安全目标实施指引

 

1、“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实施方案………………………

(1)

2、患者身份识别指引……………………………………(32)

3、用药安全指引……………………………………………(43)

4、危急值报告指引………………………………………(53)

5、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指引……………(55)

6、手卫生指引……………………………………………(58)

7、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指引…………………………(61)

8、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指引……………………………(64)

9、特殊情况下医护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程序…………………(70)

10、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指引…………………………(73)

11、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指引………………………………(75)

 

一、“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实施方案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2、提高用药安全

3、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4、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5、严格执行手卫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6、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7、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8、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9、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10、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第一章认定、识别系统

一、目的

完善医疗过程中重要环节的认定与识别系统,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防范识别错误。

二、要求

(一)健全与完善患者识别制度,尤其在抽血、给药或输血时,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二种患者识别的方法(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

(二)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高危诊疗活动前,责任者都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三)完善关键流程识别措施,即在各关键的流程中,均有患者识别准确性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文件。

三、具体措施

(一)强化各项查对制度的实施,严格执行“三查八对”

1、医嘱要做到每日查对,医嘱单上签全名;

2、每周总查对医嘱2次,包括床头标记和各种执行卡,并有查对登记本,查对人员均要签全名(查对项目包括:

医嘱单、各种治疗执行卡、饮食卡、小药牌、护理卡、床头牌)。

重整医嘱后,要有人核对、签名,并在查对登记本上登记;

3、执行一切医嘱均要严格执行“三查八对”;

三查:

备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

八对:

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

4、一切药物准备后要有第二人核对,准确无误后方可使用,特别是使用毒、麻、限、剧药及静脉用药,更要反复核对;

5、清点和使用药品时,要检查药品标签、批号和失效期,瓶盖及药瓶有无松动及裂缝,药液有无变色与沉淀,任何一项不合标准者均不得使用;

6、给药前,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麻醉药在使用后要保留安瓿备查,并进行登记;

7、输血前要经两人查对(查对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溶血现象,血袋有无泄露、输血量、供血者与受血者的姓名与血型、交叉配合结果等),并在医嘱单、输血单上签名,输血过程中注意观察反应,血液输完后保留血袋备查,确无问题后方可处理;

8、使用无菌物品时,要检查包装和容器是否严密,灭菌日期及灭菌效果指示标记是否达到要求。

具体由护理部组织实施并定期检查,将检查情况记录在案,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强调各种有创检查、治疗措施的确认与实施对象的确认

1、严格执行医院的病例讨论制度,知情同意签字制度;

2、进一步强调手术前的讨论,以确定正确手术方式:

高危及病情复杂的三、四级手术术前须对拟实施手术的手术方式、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讨论,并按照讨论意见实施;

3、其他各种有创检查与治疗前的确认:

在实施诊疗前必须在治疗或检查小组内讨论,认定其方法的合理性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并按照讨论意见实施;

4、各种有创检查、治疗前必须执行知情同意签字制度,医务人员必须主动将有创诊疗措施的合理性、必要性、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向病人充分说明,在得到病人的确认和签字后方可实施。

具体由医教科组织实施并定期检查,将检查情况记录在案,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完善并落实关键流程识别措施

1、急诊与病房、手术室、ICU之间,手术室(麻醉)与病房、ICU之间,产房与病房之间必须严格交接病人,交接后签字确认;

2、交接要求:

急诊与病房、手术室、ICU之间交接病人时,必须床旁交接,须注意病人的静脉通道、呼吸道、生命体征等,交接完成后签字确认;

手术前在病房必须了解病人术前签字、配血、检查结果、术前用药、皮试、病人皮肤准备、各种引流、影像学资料、随身物品等以便手术室确认;

手术室(麻醉)接收病人时必须确认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手腕带及手术名称,如实记录病人的术前情况:

术前签字、配血、检查结果、术前用药、皮试、病人皮肤准备、各种引流情况、影像学资料、病人物品等;

手术室(麻醉)与病房、ICU之间交接病人时,必须交接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及手术名称,如实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静脉及呼吸通道情况、切口部位、引流情况、敷料情况、皮肤情况、病人物品、影像学资料、手术中病人特殊情况等;

产科病人在进入产房时必须交接确认:

姓名、床号、胎心、宫缩、是否破膜、羊水情况、宫颈扩张情况、血压、用药情况等;

产妇出产房时必须交接:

产妇姓名、床号、生命体征、各类管道、分娩概况、出血量、宫底高度、伤口情况,新生儿母亲的姓名及床位、面色、体温、呼吸、体重、皮肤及脐部等,并如实记录;

3、各类交接由护士完成并填写记录,特殊情况(病人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手术中病人病情特殊变化等)由医生一同交接并签字确认;

具体由护理部组织实施并定期检查,将检查情况记录在案,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制度

建立特殊病人佩戴“腕带”制度,用于院前急救病人、手术病人、昏迷病人、无自主行为能力的病人、病情危重病人,“腕带”上记有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诊断,佩戴于病人左腕部,特殊情况可戴于四肢其他各部。

第二章病房、门诊安全用药

一、目的

加强病房、门诊药品的存放及使用的管理,减少药物使用的差错事故,防止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病人用药的安全性。

二、要求

(一)病房药品存放与保管

1、制定病房药柜内的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核查等相关规定,存放毒、麻、剧药物管理制度必须加强,并按规定要求完成;

2、制定病房药柜存放高危药品的规定:

高危药品必须单独存放,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并有醒目标志。

高危药品包括:

高浓度电解质(氯化钾、磷化钾、超过0.9%的氯化钠),肌松药,细胞毒化药品等;

3、加强麻醉药品的管理;

4、病房药柜的注射剂、内服药与外用药严格分开放置。

(二)药品使用医嘱的下达与转抄

1、开具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注意配伍禁忌;

2、所有医嘱、处方转抄和执行时必须坚持查对原则,门诊处方书写必须工整,减少因字迹不清造成的错发现象,门诊收费处、药房注意核查处方。

(三)防范与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

1、病房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登记、上报制度,尤其是对重点药物用药后的观察制度和程序,医生、护士知晓观察制度和程序,认真执行,并做好登记;

2、进一步完善输液安全管理,严把药物配伍禁忌关,控制静脉输注流速、预防输液反应;

3、执行处方点评制度、临床药师查房制度,临床药师为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方法和处理不良反应的指导。

三、具体措施

(一)病房药品存放与保管

1、病房小药柜所有药品,只能供应住院病人,按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

2、病房小药柜,应指定专人管理;

3、各病房基数药品由护士长指定专人专柜保管,基数药品的品种及数量要与药房组长商定,清单一式两联,病房、药房分别存档,基数药品如需要更改调整时,需双方负责人同时签字;

4、药品应按品种、规格、剂型、用途或储存要求分类陈列和存放:

(1)不同性质的药品不能混放,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易串味药品与一般药品应严格分开存放,

(2)病区药柜的注射剂、内服药与外用药严格分开放置,包装易混淆的药品也应分开存放;特殊管理药品应专柜存放;

(3)高危药品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必须单独存放,有醒目标志,高危药品包括:

高浓度电解质(氯化钾、磷化钾、超过0.9%的氯化钠)、肌松药、细胞毒性药物等药品;

5、需要麻醉药品的病房应写申请,应根据病房的不同及病人需求考虑适当存放并由护士长签字,在药房备案;毒、限制药品,应设专用抽屉存放,严格加锁,专册登记,并按需要保持一定基数。

使用后由医师开专用处方,向药房领回;每日交接班时,必须交点清楚;

6、领回掌握“先进先出”、“近期先发”的原则,按批号先后顺序,效期时间分发药品;

7、定期清点,检查药品,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有沉淀变色、过期、标签模糊等药品时,停止使用,并报药剂科处理;

8、药剂科应定期下病房对病房小药柜进行抽查,要定期检查核对药品种类、数量是否相符,有无过期变质现象,毒、限制药品管理是否符合规定。

定期小结各病房管理情况,并上报药剂科及医教科或护理部,各病房护士要积极配合。

(二)药品使用医嘱的下达与转抄

1、医生开具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态度要严谨,应按病情慎重选择药品种类、剂型及规格、剂量与用法,注意配伍禁忌;

2、所有医嘱和处方转抄和执行时必须坚持查对原则,认真遵循;

3、门诊处方书写必须工整,减少因字迹不清造成的错发现象,门诊收费处、药房注意核查处方,当字迹不清楚时,要建议医生重开处方;

4、门诊药师再发放药品时有医务解答病人的有关用药的疑问。

(三)防范与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

1、病房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登记本、如实记录本科内的药物不良反应,并填写药物不良反应登记表及时上报药剂科;

2、建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处理流程

药品不良反应定义:

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患者在给药过程中或给药后,出现的可能与所用药物有关的不良症状。

(1)若患者情况紧急,不论判断如何,都应及时对症处理,并把药品不良反应因素列入对原因的考虑之列,再次详细询问既往史,并避免使用过敏发生率高的药物;

(2)对本事件是否为药品不良反应做出判断,若判断有困难,请示上级医生或反馈给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委员会;

(3)同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人员联系,并妥善保存原始资料,等待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人员的进一步处理;

(4)—旦判断是药品不良反应,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内容详尽;

(5)与患者及家属的相关解释工作请药剂科专职人员协助。

 

病房处理药品不良反应(ADR)事件流程

 

门诊处理药品不良反应(ADR)事件流程

 

3、对重点药物用药后的观察制度和程序,并认真执行,并做好登记;

(1)患者在门诊接受注射治疗后留院观察30分钟,并且一旦在观察期间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也能在院内对其进行及时救治,进而可降低其死亡率;

(2)用药后护士必须做到一问、二看、三观察。

一问:

问病人有无过敏史;二看:

看病人一般状态;三观察:

观察药物反应及用药效果,有故障要及时处理。

(3)用药应观察患者症状、体征、脏器功能参数、实验室检查结果,用以判断给药过程中、用药后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以及可能的药品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发生的问题;对病情严重,使用安全系数小的药物的患者,观察尤其应该仔细;

(4)注意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包括新生儿、小儿、老年患者、怀孕妇女、哺乳期妇女);

附:

用药后需重点观察药品

附:

部分重要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4、进一步完善输液安全管理,控制静脉输注流速、预防输液反应;

需控制滴速的药品:

β-内酰胺类药物(在心功能正常时)30分钟至1个小时滴完为最佳。

氨茶碱静脉注射时宜慢,时间不少于10分钟,静脉注射时需稀释成<25mg/ml稀释液,注入速度每分钟<10mg为宜。

安定静脉注射时宜慢,不少于15分钟。

硝普钠、硝酸甘油、单硝酸异酸梨酯等根据病人血压调整滴注速度。

克林霉素、克林霉素磷酸酯、林可霉素静滴时间不少于1小时。

西地兰静脉注射前必须了解血钾是否低于正常,速度宜慢。

氯化钾静脉滴注浓度小于0.3%,浓度和速度根据临床病情和血钾浓度而定。

(禁止静注)。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静脉滴注时间不少于1小时。

5、实施患者发生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

(1)立即停止所输液体,重新更换液体和输液器。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应就地抢救。

(4)详细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输液反应过程及抢救过程。

(5)及时报告医教科、护理部、医院感染控制科、药剂科。

(6)填写输液反应卡。

(7)按规定进行实物封存。

封存需有医教科人员及患者本人或其代理人共同在场进行。

封存标本需在封口处医患双方签注姓名、日期和时间。

封存标本由医教科保管和处理。

发生输液反应的应急处理流程

发现输液反应

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具

报告医生

遵医嘱处理、抢救

观察病情,详细记录

报告医教科、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医患双方在场封存标本

6、在静脉输液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应避免出现静脉输液危象(气栓型危象、重度过敏危象、超高热型危象、负荷过重型危象和晕厥型危象)。

静脉输液危象临床表现:

(1)气栓危象: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造成气体输入静脉,是气栓型危象的主要原因。

病人表现为:

眩晕,皮肤苍白,紫绀,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后背痛,伴有窒息感,呈濒死状态。

检查时,胸前区在短时间内可闻及很响亮的水泡音。

心电图检查呈急性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样改变。

血气分析为低氧血症,二氧化碳分压增高。

(2)负荷过重型危象:

(急性肺水肿)静脉输液过快,输入液体量过多,使循环血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引起。

病人突然感到胸闷,呼吸困难,紫绀、大汗、咳嗽、咳泡沫血痰、烦躁不安、被迫端坐、脉搏细弱无力、四肢厥冷,可诱发心力衰竭而死亡。

听诊:

肺部布满湿性罗音。

(3)重度过敏性危象:

在治疗过程中输入原料不纯的抗生素、磺胺类及特异蛋白制剂,过敏体质的病人都可引起过敏。

病人表现为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冷汗、紫绀、头晕、眼花、烦躁不安、抽搐、血压下降、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重者喉头水肿,病人呈濒死状态。

(4)超高热型危象:

超高热型危象的原因众多,药品及器具质量不纯,环境不洁及无菌技术操作不严格,液体中加入药品过多,病人体弱、病情危重、对药物耐受性较差等,都可以引起朝高热型危象。

病人表现为突然寒颤,体温高达40度以上,神志不清,烦躁不安、脉快、血压下降,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热源反应的特点为输液过程中骤然出现,持续时间短,不伴有其他特有症状和体征。

(5)晕厥型危象:

病人体质弱、精神紧张、注射疼痛刺激、不良环境等引起晕厥的诱因。

病人表现为心跳缓慢、心肌收缩无力、脑缺血、突然晕倒、出汗、面色苍白、口唇甲床发干、脉细速、血压下降或测不到,呼吸加快,呈迷走神经亢进样反应。

7、严把药物配伍禁忌关,药品使用前必须严格依照药物配伍禁忌指南,避免配伍禁忌。

第三章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的沟通

一、目的

确保在特殊情况下各种诊疗措施的正确实施,防范因信息传送过程中错误而引起的患者安全事故。

二、要求

(一)对紧急抢救急危重症的特殊情况下,对医师下达的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向医生重复背述;在执行医嘱时有双重检查的要求(尤其是在超常规用药情况下),事后应准确记录。

(二)对接获的口头或电话通知的“危急值”或其它重要的检查(包括医技科室、其它检查)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的记录检查结果与报告时间和报告者的姓名,进行确认后方可提供医生使用。

三、具体措施

(一)紧急情况下口头医嘱的下达与执行

1、对紧急抢救急危重症的特殊情况下,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必须规范,表述清晰,要求用普通话下达口头医嘱,要正确说明药物名称(全称)、剂量、用法,特殊仪器的参数等;

2、对医师下达的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向医生重复用普通话背述,尤其是在超常规用药、重要仪器参数的调整等情况下,事后应准确记录;

3、护士执行前再由医生或另一名护士确认后方可实施;

(二)“危急值”的接收与记录

1、科室建立“危急值”电话通知记录本,统一放置与电话旁,方便记录,接听“危急值”电话的必须是本院职工;

2、对接获的口头或电话通知的“危急值”或其它重要的检查(包括医技科室、其它检查)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的记录,进行确认后方可提供医生使用;

3、记录内容:

检查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min)、报告人、备注等。

第四章防止手术患者、部位及术式的错误

一、目的

建立并执行手术病人手术前确认制度及手术部位作标记的制度,加强有创诊疗前的讨论制度,防止手术患者、部位及术式的错误。

二、要求

(一)建立与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与程序,有交接核查表,以确认手术所需必要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如:

病历、影像学资料、术中特殊用药等)均已备妥。

(二)有术前由手术医师在手术部位作标记的制度与规范,并主动要求患者参与认定,避免错误的部位、错误的病人、实施错误的手术。

三、具体措施

(一)手术前确认制度与程序

1、病室查对

(1)手术程序单与病人床头卡的床号、姓名、性别查对;

(2)检查手术病人的术前准备完成情况(术前签字、配血、检查结果、术前用药、皮试、病人皮肤准备、各种引流情况、影像学资料、病人物品等);

(3)根据医嘱查对所带入手术室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如:

病历、影像学资料、术中特殊用药等);

(4)核对手术病人的腕带及手术部位标示是否正确。

2、进手术房间查对

(1)巡回护士按病历首页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

(2)按手术医嘱核对手术名称(包括手术部位),按术前准备单逐项核对,文件资料与物品(如:

病历、影象学资料、术中特殊用药等);

(3)与病人本人核对腕带上的床号、姓名、住院号。

(二)手术部位作标记的制度与规范

1、手术病人在手术前一天必须确定手术方式,并确定手术的入路;

2、手术前一天由手术医生在病人拟订手术的部位做标记,并保留至手术开始;

3、手术中可能调整手术方案并更改手术入路者,手术前必须向病人说明;

4、手术前切口标记要在术前谈话后立即完成;

5、在手术前没有进行标记的病人不能接入手术室,待切口标记后在接入手术室;

6、本规定针对择期手术病人,急诊手术除外。

第五章严格执行手卫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一、目的

加强医务人员手部卫生与手术后废弃物管理,为了减少医疗行为导致的院内感染,避免手术后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

二、要求

(一)制定并落实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制度和手部卫生管理规范,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部卫生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制定并落实医护人员在手术操作过程中、使用的无菌医疗器械(器具)、手术后的废弃物应当遵循的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三、具体措施

(一)手部卫生管理

1、洗手设备

(1)病房及各诊疗科室应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开关采用感应式。

(2)用液体皂洗手液洗手,如用肥皂应保持清洁、干燥。

(3)可选用纸巾、风干机、擦手毛巾等擦干双手。

如使用擦手毛巾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消毒。

(4)不便于洗手时,如治疗车、换药车上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2、洗手指征

(1)接触病人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粘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

(2)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时,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3)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4)脱手套后。

3、洗手方法

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时间不少于10-15秒,流动水洗净。

正确的洗手方法步骤如下:

(1)掌心对掌心搓擦。

(2)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搓擦。

(3)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擦。

(4)两手互握,互搓指背。

(5)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擦。

(6)指尖在掌心中摩擦。

(7)手腕部在拇指与食指握成的环中转动搓擦。

4、手消毒指征

(1)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2)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3)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

5、手消毒方法

(1)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2)用消毒剂浸泡双手。

6、外科刷手应用刷子蘸洗涤剂将指甲内污物刷净,并洗净双手臂,擦干,再用手消毒剂刷手或泡手,刷手或泡手时间必须符合要求。

(二)手术操作过程中、使用的无菌医疗器械(器具)基本要求

1、手术人员一经“洗手”,手臂即不准再接触未消毒物品,穿无菌手术衣后,背部、腰部以下和肩部以上都认为是有菌,不能接触;同样,手术台边缘以下的布单也不要接触,器械台及手术台边缘必须下垂30公分,无菌桌应铺四—六层,手术器械不能超过器械桌栏杆以外。

2、不可在手术人员的背后传递器械及手术用品。

如果坠落到无菌布单或手术台边以外的器械物品不准拾回再用。

3、手术中如手套破损或接触到有菌的地方,应另换无菌手套;前臂或肘部碰触有菌的地方,应另换无菌手套;前臂或肘部碰触有菌地方,应更换隔离衣或加套无菌袖套;无菌巾、布单等物,如被弄湿,其无菌隔离作用不再完整,应立即更换,如条件不允许,也应该加盖干的无菌单。

4、在手术进程中,同侧手术人员如需调换位置时,应背对背移位。

5、暂时不用的器械、用物摆放在器械桌上,并用无菌巾覆盖,尖锐器械、缝针应尖朝上,以防穿透无菌敷料被污染;需植入体腔内的物品,使用时应用专用器械或无菌敷料夹持不能直接用手接触。

6、污染手术行隔离技术:

在切开空腔之前,应用盐水垫保护周围组织,并及时吸除外流的内容物,被污染的器械、敷料应放在污染盘内,不再使用。

如器械须用碘伏液处理在使用,手术人员手套应用消毒液冲洗或更换。

7、尽可能限制参观人员数,减少污染机会。

参观手术时,不能站得太高,离手术太近,也不可经常在室内走动。

(三)手术后的废弃物管理

1、各科室人员进入手术室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废物管理法规要求和操作规程,必须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保管和处理工作。

2、医疗废物应存放于指定防渗、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密闭的容器内。

黄色污物袋存放医疗废物(传染性废弃物必须使用双层黄色污物袋收集);黑色存放生活垃圾。

3、锐利器盒收集损伤性废物,感染性、化学性的医疗废物必须有明显的警示标识。

4、医疗废物不得露天存放,总务科要每天组织落实对手术室垃圾清理2次,污物桶满3/4时必须随时清理。

5、当发现有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或发生意外事故时,应立即通知总务科和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科进行处理。

6、对转出医院的医疗废物每次必须有登记,并且要与医疗废物处置单位有交接记录,资料保存三年。

第六章“危急值”报告制度与管理

一、目的

为保证急、危重病人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回报的及时性,以确保临床的需要,为急、危重病人的处置及治疗措施的更改提供及时、准确的咨询服务。

二、要求

(一)根据我院实际情况,选定出适合我院的“危急值”项目,并制定“危急值”报告制度;

(二)“危急值”报告有规定的可靠途径,检验人员能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的危急重症患者;

(三)对属“危急值”报告的项目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如标本采集、储存、运送、交接、处理规定、并认真落实。

三、具体措施

(一)根据我院实际情况,选定出适合我院的“危急值”项目,并制定“危急值”报告制度;

1、检验科“危急值”的报告范围

项目名称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