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地理复习生态环境脆弱区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第2课时共性归纳实践应用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55244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地理复习生态环境脆弱区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第2课时共性归纳实践应用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版高考地理复习生态环境脆弱区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第2课时共性归纳实践应用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版高考地理复习生态环境脆弱区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第2课时共性归纳实践应用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版高考地理复习生态环境脆弱区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第2课时共性归纳实践应用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版高考地理复习生态环境脆弱区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第2课时共性归纳实践应用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地理复习生态环境脆弱区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第2课时共性归纳实践应用学案.docx

《版高考地理复习生态环境脆弱区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第2课时共性归纳实践应用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地理复习生态环境脆弱区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第2课时共性归纳实践应用学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地理复习生态环境脆弱区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第2课时共性归纳实践应用学案.docx

版高考地理复习生态环境脆弱区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第2课时共性归纳实践应用学案

第2课时 共性归纳·实践应用

命题点一 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

荒漠化的防治

—————————————[典题示例]————————————————

[例1] (2014·全国卷Ⅰ·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m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

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

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cm高度范围内。

(1)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2)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3)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解析] 第

(1)题,原因主要从冬春季节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稀少、风力大且日数多等方面分析。

(2)题,可从风沙堆积可能会填埋轨道、侵蚀路基、损害铁路其他设施、危害列车运行安全等方面分析。

第(3)题,可从设置方格沙障、阻沙墙、用碎石等覆盖沙面等方面分析。

[答案] 

(1)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2)(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3)(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

(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师说技法]—————————————————

荒漠化成因与防治的分析思路

1.抓气候特征,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

2.抓人类活动,分析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

人类的生产活动强度过大或活动方式不合理,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具体如下表所示:

人为因素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危害

过度樵采

干旱区的能源缺乏地区

林地、草场遭破坏

过度放牧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

加速草场退化和沙化

过度开垦

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

沙质土壤肥力下降,废弃耕地变沙地,使土地沙化连片发展

水资源利用不当

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

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次生盐碱化

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邻近城镇或者工矿开发区

建设用地周围草场退化、沙化

3.循因探寻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地区

措施

农作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

牧区草原

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干旱的内陆地区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水土流失的治理

—————————————[典题示例]—————————————————

[例2] (2018·海南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如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

在年降水量大于400mm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

在年降水量小于400mm的地区(地表1m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2)分析在降水量400mm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解析] 第

(1)题,将“小老头树”的形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降水量低于400mm、地表1m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冬春季节多大风相结合分析即可。

(2)题,该区域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小老头树”的存在说明在降水量400mm以下区域不利于树木的存活和生长,而且树木的存在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因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相对于草本植物,树木会蒸腾更多水分,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

第(3)题,结合前面两题的分析,本题主要从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的角度作答。

[答案] 

(1)降水量少(低于400mm),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

地表1m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

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

(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

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

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

(3)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

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

—————————————[师说技法]————————————————

水土流失问题的分析思路

1.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

(1)抓自然因素,分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的潜在因素。

自然因素

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

气候

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

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

地形

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

在一定范围内,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

植被

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

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降水和径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

土壤

与土质的疏密程度有关。

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

(2)抓关键因素,分析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地表植被遭到破坏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关键因素,应重点分析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质疏松的人类活动。

①生活能源短缺,大量砍伐树木用作薪柴。

②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毁林开荒、耕作方式不当、管理粗放。

③开矿、开采石料、修路、建房屋、修水利设施等开发建设不当。

2.水土流失的危害分析

主要抓住以下三点:

耕地质量

土层变薄、养分流失、质量下降、农业单产降低

河流泥沙

河流径流泥沙含量剧增、河湖淤积,加剧洪涝威胁

自然灾害

诱发和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

3.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分析

(1)不同地段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工程

措施

沟谷

集中区

主要是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等措施将所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控制、固定住,使其不再继续发生和恶化

生物

措施

不适宜耕种的土地

主要是采取种树种草、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植被绿化的方法进行治理

农业技术措施

耕作区

主要是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业技术手段,如土壤培肥、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耕作、提高复种指数等

(2)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

命题点二 区域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典题示例]———————————————

[例3] (2016·全国卷Ⅲ·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如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

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

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2)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

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解析] 第

(1)题,首先明确该题要从河水腐殖质多和含沙量少两个方面回答,其次注意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流域的主要差别:

一是有无沼泽,二是流域等高线的密集程度。

腐殖质是生物遗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因此分析腐殖质多的原因既要考虑当地有适合大量生物生存的气候条件,又要考虑有腐殖质形成的场所即沼泽;河流含沙量少的原因,一方面从不利于泥沙产生的地形条件考虑,另一方面从沼泽对泥沙沉积的影响考虑。

(2)题,该问属于开放性试题,注意先要明确观点,理由与观点要一致。

若赞同就要从该地拓展旅游观光业的有利条件及社会、经济意义角度回答,若不赞同就要从该地拓展旅游观光业后给当地居民及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角度回答。

[答案] 

(1)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

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

(2)赞同。

理由:

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旅游开发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或不赞同。

理由:

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对当地居民生活、文化等带来冲击;来自自然的威胁(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较大。

(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师说技法]————————————————

森林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本考点常常结合区域图考查森林生态效益的分析,关键在于理解森林在不同地区的生态作用,并因地制宜。

森林既是重要的物质资源,又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人们把森林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森林的存在对全球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且在不同地区起到不同的调节作用。

地区

作用

森林破坏的危害

全球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增强

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减少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蒸腾作用减弱,导致气候趋于干旱

地势起伏大的湿润地区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水土流失、洪水频发、河道淤塞

干旱、半干旱地区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土地沙化

城市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

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沿海地区(红树林)

防止海风、海浪的侵袭

海岸侵袭加剧、海岸线退缩、土地减少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典例感悟]—————————————————

[例4] (2018·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

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

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如图)。

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

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

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解析] 第

(1)题,一题两问,一是推测湿地的地貌特点,二是推测湿地的气候特点。

依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纬度高,属于温带气候,降水量较少,蒸发量大。

乌裕尔河在扎龙受阻没有形成堰塞湖而形成大片湿地,且面积广大,积水较浅,可推测该地地势平坦且开阔。

(2)题,注意要求从降水量与蒸发量数量的变化方面分析。

乌裕尔河刚成为内流河时,降水量大于蒸发量,随着扎龙湿地面积的扩大,蒸发量不断增大,最终降水量与蒸发量达到相对平衡状态。

第(3)题,一题两问,一是指出扎龙湿地水中盐度的变化,二是说明变化原因。

乌裕尔河属于内流河,河水不断注入湿地,带来盐分,同时,水中盐分会随着湿地内水分的蒸发而不断积聚,从而导致湿地水中含盐量增大。

第(4)题,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同意与不同意选择其一,理由合理即可。

若同意,可从对水中盐分、泥沙淤积、鱼群数量、水环境等的影响方面分析;若不同意,可从对水量、生物多样性、食物链及环境等的影响方面分析。

[答案] 

(1)地势平坦、开阔。

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

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

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或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师说技法]—————————————————

湿地资源问题的分析思路

1.湿地形成原因的分析思路

湿地(沼泽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

(1)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成因:

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

(2)青藏高原湿地成因:

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地下冻土层厚,不易下渗。

(3)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

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

2.湿地资源问题的成因分析

(1)问题:

天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生态功能和效益下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

(2)产生原因:

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入手。

①自然原因:

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泊,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

②人为原因:

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湿地消亡的过程,湿地消亡的人为因素见下表:

人类活动

影响

导致的结果

土壤侵蚀

外部物质进入,填充作用加剧

导致入湖(海)泥沙量大增

围湖(海)造陆

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

环境污染

内部富营养化加剧,水草繁茂、泥炭化加速

造成入湖营养物增加,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也就是人为加速的富营养化过程

大量引水灌溉

湿地中水量减少、干涸

使水量减少,有些湖沼在几十年内就明显减小、变浅,直至完全干涸

河流的截流改向

3.不同类型湿地的保护措施分析

4.不同区域湿地开发保护的主要目的分析

湿地的生态作用强大,但各地湿地保护的主要目的侧重不同。

举例如下:

大河中下游湖泊

主要目的是调蓄洪水,减轻洪水威胁

内陆干旱区湖泊

主要目的是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大河上游(如我国三江源湿地)

主要目的是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水源

东北三江平原湿地

主要目的是调节河湖水量,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

黄河三角洲湿地

净化水质,降解内陆河流污染物,提高环境质量;蓄滞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题型技法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

—————————————[技法指导]————————————————

1.生态环境问题的整体分析思路

2.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方法

(1)根据材料信息判断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材料中如果出现“干旱”“过度农垦、放牧”等词语,则初步判断是荒漠化;材料中出现与“植被破坏”“过度樵采”有关的词语,则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材料中出现与“围湖造田”类似的词语,则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湿地破坏。

(2)根据区域判断生态环境问题

如果试题以区域图切入,先要进行区域定位,通过区域环境特征判断环境问题。

具体如下:

区域

可能的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西北地区、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降水稀少地区

荒漠化

丘陵地区,季风气候下的高原地区,降水集中、植被稀疏的地区

水土流失

山地

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平原耕作区

水土流失、湿地减少、次生盐碱化

干旱、半干旱草原区

土地荒漠化

(3)根据统计图表判断生态环境问题

通过分析图表所包含的地理要素来判断,如果图表材料显示的是耕地面积和湖泊、河流面积变化,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湿地减少或破坏;如果显示的是森林和河流含沙量的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如果显示的是放牧数量与植被疏密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荒漠化。

3.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

(1)分析思路

原因

(2)常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答题术语

思考方向

答题术语

水土流失

自然原因

土质疏松;多暴雨冲刷;地表植被覆盖较差;地面起伏大,表土易被冲刷

人为原因

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坡地开垦

荒漠化

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地表多沙质沉积物;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人为原因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不注意环保

湿地萎缩

自然原因

气候变干,蒸发加强;沉积物长期积累

人为原因

土壤侵蚀;围湖造田;大量引水灌溉;环境污染;河流的截流改向

森林破坏

自然原因

气候异常,生物演化

人为原因

滥伐森林,毁林开荒,商业性伐木,居民烧柴等

生物多样性减少

自然原因

物种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自然灾害

人为原因

乱砍滥伐,生物生存环境遭破坏;过度捕猎

4.解决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

(1)针对自然因素的措施

根据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从减弱或消除自然因素对环境问题影响的角度分析对策。

例如,水土流失的产生与地形坡度有关,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筑梯田、平整土地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2)针对不合理人类活动的措施

改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顺应自然发展规律。

例如,毁林开荒——退耕还林;围湖造田——退耕还湖;陡坡垦荒——立体农业;农业结构单一——多种经营。

(3)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把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治理环境问题。

例如,我国南方丘陵山区,要治理水土流失,最好的措施就是发展立体农业;我国牧区的荒漠化治理,除了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外,还要加强人工草场建设;我国东北林区,除了保护森林区,还要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等。

—————————————[应用体验]————————————————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白洋淀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上汇水形成。

湖淀水区是古白洋淀仅存的一部分(下图所示),该湖经历了地质时期万年以来的演变而形成。

由于众多河流入淀之势,犹如“汪洋浩淼,势连天际”,故称白洋淀。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唯一常年积水的一个浅水型淡水湖泊,是华北平原最大、最典型的淡水湖泊湿地,被誉为“华北明珠”。

现在看来,白洋淀湿地系统的环境演变,不仅涉及淀区本身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而且与上游的水资源开发、植被覆盖以及水土流失情况都有很密切的关系。

(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推测白洋淀由古湖淀范围缩小到现代湖淀范围的自然演变原因。

(2)简述白洋淀湿地对维持华北地区生态安全发挥的主要作用。

(3)现如今,为促进白洋淀流域的区域可持续发展,从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任选其一,提出“针对该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具体建议。

解析:

(1)题,从气候来看,气候向暖干转变,区域降水量减少,地表径流补给减少,山前洪积扇范围扩大,地势有所增高及入淀河流携带物质增多,导致湖淀面积缩小。

(2)题,白洋淀湿地对维持华北地区生态安全发挥的作用主要从湿地的生态效益角度考虑。

主要考虑对气候、水文及生物多样性保持等方面。

第(3)题,白洋淀区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措施要分别从生态、经济、社会角度分析,任选其一回答即可。

答案:

(1)气候向暖干转变,区域降水量减少,地表径流补给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前洪积扇范围扩大,地势有所增高及入淀河流携带物质增多(湖泊面积缩小)。

(2)抵御水旱,调节径流(补充地下水),改善气候(温湿状况)及美化环境;利于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与保持生物多样性。

(3)生态:

合理规划流域用水,确保生态用水量;严格管理入淀水质,防止湖水水污染;开展湖泊治理,提高湖泊水质(枯水期进行生态补水,加强上游区域的育林护林)等。

经济:

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喷灌、滴灌技术,种植耐旱作物,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增施有机肥),防治水污染;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加强工业污水治理(工业循环利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利用数量);控制水产、旅游业规模(节约用水、加强绿色产业发展)等。

社会:

加强法规宣传,确保有法可依;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加强执法管理,确保违法必究(加强节水技术使用,可适度调水,提倡绿色与共享发展)等。

1.盐地碱蓬“染红”了半个中国。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盐地碱蓬,一年生草本,夏秋季节呈火红色,有很强的抗盐性、耐寒性、耐涝性和耐旱性,是典型的盐碱地指示植物。

下图为我国盐地碱蓬分布区图。

(1)结合图文资料,简述盐地碱蓬在我国主要分布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与乙地相比,说出甲地所处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以及甲地土壤盐碱化的人为原因。

盐地碱蓬能够吸收土壤中的盐分和重金属,增加土壤肥力,是盐碱地的“拯救者”。

在滨海地区,盐地碱蓬会组成大面积红色群落,又被称为“红地毯之王”(如图a)。

(3)说出在滨海地区保护和开发盐地碱蓬的意义。

解析:

(1)题,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一般从气候、地形、植被、水文、土壤等方面描述。

(2)题,应从汛期、结冰期、流量、流速、含沙量等方面比较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甲地土壤盐碱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的农业灌溉方式(大水漫灌)。

第(3)题,在滨海地区保护和开发盐地碱蓬的意义应从生态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

答案:

(1)降水少,蒸发量大;年均温较低;地形排水不畅;多盐碱荒地;植被较少;生态环境脆弱。

(2)差异:

流速较慢,含沙量较小,结冰期较长,有凌汛。

原因:

不合理的农业灌溉方式(大水漫灌)。

(3)降低污染,改良土壤,修复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海岸;发展旅游业。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如图为世界某国及其周边示意图。

该国森林资源丰富,有“木材之国”之称,林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世界主要的木材出口国之一。

近年来,该国做出了限制原木出口量不得超出原木产量15%的决定。

(1)说明该国沼泽广布的原因。

(2)从气候方面分析该国森林资源丰富的原因。

(3)指出该国森林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4)试分析该国限制原木出口量的理由。

解析:

(1)题,从图中的经纬度和河流可以判断该地为刚果盆地,地处盆地,排水不畅;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地表植被丰富,涵养水源作用强;全年降水丰沛,地表水系发达。

(2)题,该国位于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高温多雨的气候使雨林植被生长旺盛。

第(3)题,森林资源开发使其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能力降低,水土流失加重,洪涝灾害增加;河流含沙量增大,河道淤积加重;生态系统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减少,光合作用减弱,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第(4)题,从保护环境角度来说,可以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从经济角度来讲,限制原木出口,延长木材加工的生产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可以增加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

答案:

(1)地处盆地,排水不畅;地表植被丰富,涵养水源作用强;降水多,地表水系发达。

(2)位于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

高温多雨的气候使雨林植被生长旺盛。

(3)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水土流失加重,洪涝灾害增加;生态系统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大,河道淤积加重。

(4)可以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加工木材可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增加经济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