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各一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47183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82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各一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秋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各一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秋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各一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秋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各一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秋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各一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各一套.docx

《秋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各一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各一套.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各一套.docx

秋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各一套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时间60分钟分值: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列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2分)下列哪一位航海家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的?

(  )

A.哥伦布B.麦哲伦C.达尔文D.哥白尼

2.(2分)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棋盘似的正方体B.倒扣的巨锅

C.球体D.圆形

3.(2分)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

A.6375千米B.6371千米C.6378千米D.6336千米

4.(2分)地球的表面积是(  )

A.4万亿平方千米B.6371千米

C.5.1亿平方千米D.6357千米

5.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工具,观察图示地球仪完成5﹣6题

地球仪中“地轴”与地球球面交点称为两极其中北极指向(  )

A.太阳B.北斗七星C.北极星附近D.月球

6.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工具,观察图示地球仪完成5﹣6题

将图示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  )

A.点B.点C.点D.点

7.(2分)地球仪上的纬线(  )

A.指示南北方向B.长短相等

C.都是半圆D.有无数条

8.(2分)地球上最大的纬线圈是(  )

A.北极圈B.北回归线C.本初子午线D.赤道

9.(2分)地球上0°经线是(  )

A.北极圈B.北回归线C.本初子午线D.赤道

10.(2分)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是(  )

A.赤道B.20°W经线和160°E经线

C.20°E经线和160°W经线D.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

11.(2分)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A.由南向北,度数逐渐增大

B.由北向南,度数逐渐增大

C.由赤道向两极,度数逐渐增大

D.由两极向赤道,度数逐渐增大

12.(2分)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的地点是(  )

A.25°W,25°NB.25°E,25°SC.145°W,45°SD.145°E,45°N

13.(2分)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

A.赤道B.南回归线C.南极圈D.北回归线

14.(2分)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B.地球本身不发光

C.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D.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15.读图,回答15~17题.

地球公转产生了(  )

A.昼夜交替B.昼夜现象

C.四季变化D.太阳东升西落

16.读图,回答15~17题.

如图所示,北半球的节气是(  )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17.读图,回答15~17题.

此时,葫芦岛地区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

A.昼夜平分B.昼长夜短C.昼短夜长D.无法判断

18.(2分)大陆某旅游团要到台湾观光,选择最适合的地图是(  )

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

C.台湾地形图D.台湾交通旅游图

19.(2分)当你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你选择的导游图应当是(  )

A.比例尺尽可能小的地图B.世界地图

C.中国地图D.比例尺尽可能大的地图

20.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20﹣21题.

某中学地理兴趣班计划分甲乙丙丁四个小组沿图中四线路进行攀登活动,你认为哪个小组的攀登线路坡度最缓(  )

A.甲B.乙C.丙D.丁

21.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20﹣21题.

四小组进行攀登活动时,沿哪条线路攀登的小组可能看见河流(  )

A.甲B.乙C.丙D.丁

22.(2分)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一般表示(  )

A.山地B.丘陵C.高原D.平原

23.(2分)四幅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图是(  )

A.亚洲图B.中国图C.辽宁省省图D.葫芦岛市图

24.(2分)下列叙述中,不是地图基本要素的是(  )

A.比例尺B.图例C.图幅的大小D.方向

25.(2分)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

A.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

B.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和缓

C.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谷

D.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脊

 

二、非选择题:

(50分)

26.(6分)写出下列常见图例的名称。

图例

名称

图例

名称

  

  

  

  

  

  

27.(11分)读“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相应的方框内标出地轴、北极、南极、经线、纬线.

(2)经线指示  方向;纬线指示  方向.

(3)所有经线都交于南北两极,长度  ,并与  线垂直相交.

(4)所有纬线都互相  ,其长度不等,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变  ,到两极成点.

28.(9分)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用笔在图中描出本初子午线。

(2)写出A、C两点的经纬度。

A  ,C  。

(3)在图上标出D点(20°N、40°E)的位置。

(4)A点位于  (东、西)半球,C点位于  (南、北)半球。

(5)A点位于B点的  方向。

(6)从低、中、高纬度看,A点位于  纬度;从五带划分看,B点位于  带。

29.(7分)读“某村平面图”,回答问题

(1)本图是依据  判断方向,箭头所指方向为  方。

(2)公路的变化方向自A到B是  方向;自B到C是  方向。

(3)河流大致  方。

(4)图中A、B间的距离为2.5厘米,其实地距离应是  千米。

(5)林地在村庄的  方向。

30.(8分)读如图等高线地形图,完成要求.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部分的地形名称:

A  B  C  D  .

(2)甲地海拔为  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约  米.

(3)甲地在乙地的  方向.

(4)如果在图示地区建造一座水库,最适合修建拦水大坝的地点是字母  处.

31.(9分)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地球处在A位置时,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  ,为  季。

(2)地球处在B位置时,太阳直射在  ,这天过后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

(3)地球处在C位置时,南半球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南极圈以内出现  。

(4)地球处在D位置时,南半球的节气是  ,南北半球昼夜长短  。

(5)我国“神舟九号”飞船2012年5月19日在太空飞行时。

当时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致正运行在上图中的  (区间范围)。

A.AB之间B.BC之间C.CD之间D.AD之间。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列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2分)下列哪一位航海家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的?

(  )

A.哥伦布B.麦哲伦C.达尔文D.哥白尼

【解答】解:

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一支200多人的探险船队,分乘5艘帆船从西班牙出发,向西南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

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原出发地西班牙。

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故选:

B。

2.(2分)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棋盘似的正方体B.倒扣的巨锅

C.球体D.圆形

【解答】解:

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

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故选:

C。

3.(2分)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

A.6375千米B.6371千米C.6378千米D.6336千米

【解答】解:

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经过科学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A.C.D.的数据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4.(2分)地球的表面积是(  )

A.4万亿平方千米B.6371千米

C.5.1亿平方千米D.6357千米

【解答】解:

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

C。

5.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工具,观察图示地球仪完成5﹣6题

地球仪中“地轴”与地球球面交点称为两极其中北极指向(  )

A.太阳B.北斗七星C.北极星附近D.月球

【解答】解:

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极点,其中北极始终指向北方即北极星附近。

故选:

C。

6.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工具,观察图示地球仪完成5﹣6题

将图示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  )

A.点B.点C.点D.点

【解答】解: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因此位于最东边的地点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读图可知,图中四点中,C点位于最东边,因此C点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

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

C。

7.(2分)地球仪上的纬线(  )

A.指示南北方向B.长短相等

C.都是半圆D.有无数条

【解答】解:

在地球仪上,纬线是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纬线,为了区分各条纬线,人们给它们标了度数,叫纬度。

纬度的变化规律为:

以赤道为界,向北向南度数逐渐增大到90°。

故选:

D。

8.(2分)地球上最大的纬线圈是(  )

A.北极圈B.北回归线C.本初子午线D.赤道

【解答】解:

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赤道,其长度是4万千米。

故选:

D。

9.(2分)地球上0°经线是(  )

A.北极圈B.北回归线C.本初子午线D.赤道

【解答】解:

地球上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0°纬线叫赤道。

故选:

C。

10.(2分)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是(  )

A.赤道B.20°W经线和160°E经线

C.20°E经线和160°W经线D.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

【解答】解:

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

故选:

B。

11.(2分)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A.由南向北,度数逐渐增大

B.由北向南,度数逐渐增大

C.由赤道向两极,度数逐渐增大

D.由两极向赤道,度数逐渐增大

【解答】解:

纬度度数由赤道向两极,度数逐渐增大,南极是南纬90°,北极是北纬90°。

故选:

C。

12.(2分)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的地点是(  )

A.25°W,25°NB.25°E,25°SC.145°W,45°SD.145°E,45°N

【解答】解:

A在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地区,故排除;

B在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故排除;

C在西半球,南半球,中纬度地区,故排除;

D在东半球,南半球,中纬度地区,故正确;

故选:

D。

13.(2分)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

A.赤道B.南回归线C.南极圈D.北回归线

【解答】解:

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的界线是南回归线。

故选:

D。

14.(2分)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B.地球本身不发光

C.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D.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解答】解:

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形成的,地球的自转是绕地轴运动,故C正确。

故选:

C。

15.读图,回答15~17题.

地球公转产生了(  )

A.昼夜交替B.昼夜现象

C.四季变化D.太阳东升西落

【解答】解: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故选:

C。

16.读图,回答15~17题.

如图所示,北半球的节气是(  )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解答】解:

图中所示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夜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故选:

D。

17.读图,回答15~17题.

此时,葫芦岛地区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

A.昼夜平分B.昼长夜短C.昼短夜长D.无法判断

【解答】解:

读图可得,图中所示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夜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辽宁省的葫芦岛昼短夜长。

故选:

C。

18.(2分)大陆某旅游团要到台湾观光,选择最适合的地图是(  )

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

C.台湾地形图D.台湾交通旅游图

【解答】解:

大陆旅游团去台湾观光,应选择台湾交通旅游图。

故选:

D。

19.(2分)当你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你选择的导游图应当是(  )

A.比例尺尽可能小的地图B.世界地图

C.中国地图D.比例尺尽可能大的地图

【解答】解:

在地图所画实际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内容越详细,越适合到陌生城市旅游的人。

故选:

D。

20.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20﹣21题.

某中学地理兴趣班计划分甲乙丙丁四个小组沿图中四线路进行攀登活动,你认为哪个小组的攀登线路坡度最缓(  )

A.甲B.乙C.丙D.丁

【解答】解: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

读图分析可知,丁线路等高线最稀疏,坡度最缓。

故选:

D。

21.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20﹣21题.

四小组进行攀登活动时,沿哪条线路攀登的小组可能看见河流(  )

A.甲B.乙C.丙D.丁

【解答】解:

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丙线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应为山谷,山谷处容易形成河流。

由此可知,四小组进行攀登活动时,沿丙线路攀登的小组可能看见河流。

根据题意。

故选:

C。

22.(2分)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一般表示(  )

A.山地B.丘陵C.高原D.平原

【解答】解: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

故选:

D。

23.(2分)四幅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图是(  )

A.亚洲图B.中国图C.辽宁省省图D.葫芦岛市图

【解答】解:

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亚洲图、中国图、辽宁省省图和葫芦岛市图所表示的范围大小不同,其中葫芦岛市图的范围最小,所以选用的比例尺最大。

根据题意。

故选:

D。

24.(2分)下列叙述中,不是地图基本要素的是(  )

A.比例尺B.图例C.图幅的大小D.方向

【解答】解:

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基本要素;根据题意,结合选项。

故选:

C。

25.(2分)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

A.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

B.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和缓

C.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谷

D.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脊

【解答】解:

A.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

故符合题意。

B.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

故不符合题意。

C.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脊。

故不符合题意。

D.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谷。

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二、非选择题:

(50分)

26.(6分)写出下列常见图例的名称。

图例

名称

图例

名称

 河流湖泊 

 国界 

 铁路 

 水库 

 首都 

 山峰 

【解答】解:

读图可知:

左边从上而下图例符号表示的意义依次为:

河流湖泊、铁路、首都,右边从上而下图例符号表示的意义依次为:

国界、水库、山峰。

故答案为:

图例

名称

图例

名称

河流湖泊

国界

铁路

水库

首都

山峰

27.(11分)读“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相应的方框内标出地轴、北极、南极、经线、纬线.

(2)经线指示 南北 方向;纬线指示 东西 方向.

(3)所有经线都交于南北两极,长度 相等 ,并与 纬 线垂直相交.

(4)所有纬线都互相 平行 ,其长度不等,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变 短 ,到两极成点.

【解答】解:

(1)地球仪上特殊的纬线有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南极点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北极点位于地球的最北端,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北极点和南极点,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点,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2)在经纬网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4)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故答案为:

(1)

(2)南北;东西;(3)相等;纬;(4)平行;短.

28.(9分)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用笔在图中描出本初子午线。

(2)写出A、C两点的经纬度。

A 40°N;60°W ,C 40°E;20°S 。

(3)在图上标出D点(20°N、40°E)的位置。

(4)A点位于 西 (东、西)半球,C点位于 南 (南、北)半球。

(5)A点位于B点的 西北 方向。

(6)从低、中、高纬度看,A点位于 中 纬度;从五带划分看,B点位于 热 带。

【解答】解:

(1)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

(2)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

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40°N,60°W)。

C点的经纬度是(40°E,20°S)。

(3)根据经纬度找出点D绘制即可;

(4)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A点位于西半球,C点位于南半球。

(5)A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

(6)从低、中、高纬度看,A点位于中纬度;从五带划分看,B点位于热带。

故答案为:

(1)

(2)40°N;60°W;40°E;20°S;

(3)

(4)西;南;

(5)西北;

(6)中;热。

29.(7分)读“某村平面图”,回答问题

(1)本图是依据 指向标 判断方向,箭头所指方向为 北 方。

(2)公路的变化方向自A到B是 西南﹣东北 方向;自B到C是 东﹣西 方向。

(3)河流大致 由南向北 方。

(4)图中A、B间的距离为2.5厘米,其实地距离应是 5 千米。

(5)林地在村庄的 东南 方向。

【解答】解:

(1)读图可知,图中有指向标,因此本图应采用指向标辨别法,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为正北方。

(2)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确定方向,读图可知,图中公路A向B段延伸方向为西南﹣东北方向,B向C段延伸方向为东﹣西方向。

(3)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确定方向,读图可知,图中小河大致是由南向北流。

(4)根据图中线段式比例尺得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图中A、B间的距离为2.5厘米,其实地距离应是5千米。

(5)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确定方向,读图可知,林地在村庄的东南方向。

故答案为:

(1)指向标;北;

(2)西南﹣东北;东﹣西;(3)由南向北;(4)5;(5)东南。

30.(8分)读如图等高线地形图,完成要求.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部分的地形名称:

A 山顶 B 鞍部 C 盆地 D 陡崖 .

(2)甲地海拔为 250 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约 100 米.

(3)甲地在乙地的 西北 方向.

(4)如果在图示地区建造一座水库,最适合修建拦水大坝的地点是字母 E 处.

【解答】解:

(1)读图可得:

B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D位于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C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A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

(2)甲地的海拔是250米,乙地的海拔是150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约100米.

(3)图中没有指向标,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甲地在乙地的西北方向.

(4)如果需要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应在E处最合适,该处位于盆地的出口处.

故答案为:

(1)山顶;鞍部;盆地;陡崖;

(2)250;100;(3)西北;(4)E.

31.(9分)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地球处在A位置时,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 小 ,为 冬 季。

(2)地球处在B位置时,太阳直射在 赤道 ,这天过后太阳直射点向 北 方向移动。

(3)地球处在C位置时,南半球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昼短夜长 ,南极圈以内出现 极夜现象 。

(4)地球处在D位置时,南半球的节气是 春分日 ,南北半球昼夜长短 相等 。

(5)我国“神舟九号”飞船2012年5月19日在太空飞行时。

当时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致正运行在上图中的 B (区间范围)。

A.AB之间B.BC之间C.CD之间D.AD之间。

【解答】解:

(1)A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为冬季。

(2)B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此时太阳直射在赤道,这天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3)C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是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南半球昼短夜长,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

(4)D是北半球的秋分日,此时南半球是春分日,南北半球昼夜等长。

(5)5月19日在太空飞行时。

当时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致正运行在BC即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

故答案为:

(1)小;冬;

(2)赤道;北;(3)昼短夜长;极夜现象;(4)春分日;相等;(5)B。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时间60分钟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

1.(3分)七大洲中,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是(  )

A.亚洲、欧洲、南美洲、南极洲

B.亚洲、非洲、北美洲、南极洲

C.亚洲、非洲、北美洲

D.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2.(3分)读图,完成2~3题。

图中表示半岛的是(  )

A.甲B.乙C.丁D.丙

3.(3分)读图,完成2~3题。

图中表示海峡的是(  )

A.aB.bC.cD.d

4.(3分)读“大陆漂移示意图”,完成4~5题。

下列叙述能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证据的是(  )

①南极大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②荷兰国土的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③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④大陆的形状大多是三角形的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5.(3分)读“大陆漂移示意图”,完成4~5题。

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的原因是(  )

A.由火山喷发引起的B.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C.由地震现象引起的D.由气候变化引起的

6.(3分)东非大裂谷的形成原因是(  )

A.这里地震频繁造成的

B.板块在这里发生张裂运动造成的

C.这里火山活动剧烈造成的

D.板块在这里发生碰撞运动造成的

7.(3分)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每年以0.5~1.2厘米的速度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近邻。

据此回答。

造成中美两国不断靠近的原因是(  )

A.流水和风力作用的结果B.大气运动的结果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