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物理年科普系列报告会物理学和生命科学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45195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物理年科普系列报告会物理学和生命科学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世界物理年科普系列报告会物理学和生命科学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世界物理年科普系列报告会物理学和生命科学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世界物理年科普系列报告会物理学和生命科学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世界物理年科普系列报告会物理学和生命科学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物理年科普系列报告会物理学和生命科学报告.docx

《世界物理年科普系列报告会物理学和生命科学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物理年科普系列报告会物理学和生命科学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物理年科普系列报告会物理学和生命科学报告.docx

世界物理年科普系列报告会物理学和生命科学报告

2005世界物理年科普系列报告会

——“物理学和生命科学”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冼鼎昌先生

一、王绶琯院士主持

  “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2005世界物理年科普系列报告会,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科学家报告会现在开始。

作为世界物理年的一项活动,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委员会、中国物理学会联合举办2005世界物理年科普系列报告会,今天的科学名家讲座是系列报告的第一讲。

今天的讲座我们邀请了著名物理学家冼鼎昌院士做报告。

参加的听众除了科技俱乐部基地学校的同学们和老师们,还邀请了来自北京市远郊区的13所学校的63位物理和生物老师。

我们热烈欢迎冼院士和各位老师、各位同学的到来。

这次世界物理年的活动,在开始讲座之前,让我们首先欢迎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主任贺贤土院士讲话。

二、贺贤士院士报告会背景进行介绍

  老师们,同学们,诸位来宾,非常高兴今天参加2005年世界物理年科普系列报告会青少年学术活动,今年是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光量子学说以及质量跟能量的互相转换关系等具有深远影响的科学论文的一百周年。

这些工作是物理学史上的重大实践,研究的成果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包括量子力学。

它是人类智慧和科学原创性杰出成就的体现,这次论文的发表,为现代物理学的发表奠定了基础,带来了新的科学革命,是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一百年来,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物理学,对人类文明与进步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

为了纪念这一伟大的成就一百周年,国际物理学界倡议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并得到了联合国的支持,所以在2004年6月举行的第58次联合国大会上,将2005年确定为世界物理年,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物质的性质以及运动的基本规律以及象征特性的一门基础科学,它是自然科学和高科技成果的基础,是一项非常激动人心的活动,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物理学拓展了我们认识自然的讲解,升华了我们对其它学科的理解,近几年来,从哈博望远镜以及更多的望远镜大家看到的宇宙非常丰富的绚丽多彩的结构,超行星的爆炸、黑洞,嘎吗波都是属于物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探索内容,物理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更加深刻、广泛,微生物学、医疗、地学、农学等提供了强大的探测手段和研究方法,也促进了化学、天文、材料、能源、信息等学科的发展,所以物理学的进步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改善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今天的电子计算机大家比较熟悉,今天各行各业高科技的产品的影响基础主要是物理学基础,当然还有其它学科。

从这里可以看到物理学的作用,特别是相对论跟量子力学以后这个发现提出来以后,对整个20世纪产业革命起了重大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宣传物理学对社会学的影响,促进物理学的研究和人才的培养,在全社会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氛围,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社会公众的科学素质,所以由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委员会和中国物理学会共同举办了2005年世界物理年科普系列报告会,这既是世界物理年在中国的活动内容之一,也是中国科学院以及会同其它六个部委发起来的“科学与中国”活动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对我们的青少年在物理学的认识方面,在科普知识方面对同学们有所帮助,希望你们更加热爱物理学。

  今天在这里举行科普系列报告会首场报告,我们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冼鼎昌先生做题为“物理学和生命科学”的科普报告。

下面请冼鼎昌院士做报告。

谢谢。

  主题:

物理学和生命科学

三、冼鼎昌先生作题为“物理学和生命科学”的

  科普报告 1.开场白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早上好。

很高兴今天早上能够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讲一讲一百年来科学里的故事,题目叫做“物理学和生命科学”。

  我要讲的是一百多年的故事。

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了,发展最迅速的有两门学科,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前50年发展最快的是物理学,有相对论,很高很高速度的现象,继续发展到量子论,当我们走向微观的时候,世界的规律是什么。

由量子论发展到量子力学,而且这两个一结合,不只是微观,而且跑到宇观,可以研究宇宙是怎么样的。

以前我们对宇宙的讨论好像只是哲学家的专利,宇宙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也没有边界,是无穷大,时间无穷大,空间无穷大。

可是现在由于这两门学科的结合,不仅讨论到微观,而且讨论到宇观。

我们可以用理论,也可以用试验讨论宇宙,对人类的认识,从微小推到基本粒子,从大尺度推到整个宇宙,这是人类在二十世纪头50年的丰功伟业。

  后50年发展最快的是生命学科,遗传到底是不是因为遗传物质,这是争论很久的问题。

50年代中后期,在中国谈唯心主义好像不行,其实发展最快的是从那个年代开始。

遗传怎样从一代遗传到另外一代呢?

有遗传密码的问题。

在后50年里,把生命科学建立在量子水平上,从宏观走到微观,迈了一大步。

今后生命科学有了非常快速的进展,就是今天我要向大家讲的故事。

  这两门学科都和光有关系。

光是非常要紧的。

在希伯来古老的传说里有一个《创世纪》的神话,上帝创造天地,第一位创造的是光。

远古人类就知道光和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生命有关。

人类认识世界,也是通过光,可见光,通过星光,通过大地上光被反射,因此我们认识了整个世界,地面上的东西,天空上的东西,乃至于遥远星体上的东西。

没有光,难想象有今天的文明,甚至没有今天的人类。

2.从物理学的发展讲起

  进入二十世纪之前,物理学发展的一件革命性的事件就是发现了X光。

X光是德国一个乌茨堡物理学院的伦琴教授发现的,在1895年发现了。

当时看不见,但是它能使得照相底片感光。

他发现的X光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按照现在的眼光来看,实在算不了什么,但是就在这儿做出了历史性的、革命性的大发现。

发现它能够有很大的穿透能力,这是他夫人的手,我们可以看到他夫人还戴着戒指。

不能够成像,而且正是因为X光的发现,使人们从看不见东西到可以看见,这是骨头,而且使人们从宏观世界走到微观世界。

因为发现X光,伦琴得到了有史以来第一次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在1901年。

  X光是电磁波,但是X光的性质都不能验证,比如我们知道光在一个物体上,比如在镜子上会反射、折射,可是都发现不了。

而且可见光物体有一个衍射的现象。

一个障碍物在它后面,光的强度会重新分布,有些地方强一点,有些地方弱一点。

比如说有一个格子,可见光跑过来了,在后面放一块感光片,就会发现不是均匀的格点,而是有强的、有弱的,有一个空间分布。

这个现象叫衍射。

  大家对光很不清楚,就提出来这到底是什么光。

大家认为它能够使得底片感光,它一定是光,但是又看不见,没有普通光的性质,所以X光是未知数的意思,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德国南部的慕尼黑大学有一位理论物理学家叫做劳厄,他提出一个看法,要得到所谓衍射的现象,光的波长必须和阻挡的光两个障碍物的尺度差不多,现在用比厘米还小,都看不见衍射的现象,说明一个事实,就是X光的波长比格子的尺度要小的多,所以他认为X光的波长可能和原子的尺度相同,原子的尺度是埃的尺度,一个埃有多长,是一厘米的一亿分之一,假如一个球是一埃长的话,要把一亿个球排成一起,才有一厘米长。

埃是很小很小的长度。

劳厄在慕尼黑大学教书,他不做实验,就动员一个研究员做事情,原子尺度的网格怎么做呢?

最简单,因为当时知道矿物里的一种晶体,晶体是很多原子排成很规矩的空间的模型,好像三维的网格一样。

这个尺度当然是埃原子的尺度了,他就提出来假如不用以前的三网来做衍射,而拿晶体来做衍射试验,应当看得见。

这两个年轻人按照他的想法做了一个试验,代替筛网,第一次用的硫酸铜矿物晶体,X光在这个地方射进来,经过障碍物,发生了衍射,后面放一个感光片,果然在感光片上看到了衍射现象。

第一张衍射的图片,发现有很多很多所谓现在叫做衍射的斑点,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

有了这个东西证明X光是电磁波,第二,证明了X光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波长的数量级是埃的数量级。

还有这一点是科学家用几十年的工夫,一直到现在,我们有希望从斑点的分布推回去,知道矿物的晶体结构,就是格子是怎么样的,这是从劳厄的时代一直到现在还没做完的事情,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

因为这个了不起的成就,1914年劳厄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劳厄在1912年做的工作,他在德国。

隔了一个海,在英国有两父子马上意识到劳厄工作的重要性,这两父子也是非常有名的物理学家,父亲叫威廉,那时是非常成名的物理学家,儿子也叫威廉。

这两父子马上意识到劳厄工作的重要性,因为他给我们观测、研究微观世界提供了一个极强的手段,所以他们很系统地来做。

劳厄是穿过晶体来看后面的斑点的衍射。

布拉格发展了另外一种方法,证明了X光可以在晶体表面反射,而且反射在不同的角度有加强的现象,也就是衍射,通过反射来看它的衍射,在同一个方向来看衍射的现象。

有了他们的方法以后,发展的极为迅速,特别是小布拉格一生的后期把全部精力放在这个研究上,很系统地来做衍射的办法,研究微观世界,做的极有成绩,因为他本人是很好的实验物理学家,又是一个很好的理论物理学家,所以他在这方面做出来的成绩和劳厄一样,也是开创性的。

  从1913年他们一起做,小布拉格一直做到去世,不但从物理学里做研究,还把这个方法推广到生物学里去,引起了生命科学的巨大飞跃。

1915年两父子因为成就,同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3.生命科学的故事:

蛋白质与核酸

  1900年,生命科学面临着一个飞跃,当时已经承认了,而且建立了细胞的学说,可是那时对细胞的观念是非常简单的,细胞是动物或者植物的基本构成单位。

细胞有一个细胞膜,里面有细胞质,在我念书的时候叫细胞浆。

整个细胞里有一个细胞核,细胞核里当然也有一个膜包住。

这是1900年人们对于细胞的观念。

后来发现这里有很多结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染色体。

细胞质里有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基质。

甚至细胞膜也有很多结构。

在电子显微镜下,细胞的结构要比1900年复杂的多,我只想说明一点,电子显微镜是量子力学的一个产物,也就是物理学对生物学的极大的贡献。

我不想和各位讲什么叫电子显微镜,我只想做一个类比。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所有的粒子都有波动的性质,光是一种波动,光可以用透镜来聚焦放大,这个透镜是我们习惯用的玻璃透镜、凹透镜、凸透镜,我们研究生命科学,谁造成了显微镜,现在量子力学告诉我们,电子也是一种波动,所以应当也可以有透镜来聚焦、放大。

当然,透镜不是玻璃的透镜,而是因为电子有电荷来放大,因此用这个道理做出电子显微镜。

我和大家说一个事情,科学上最基本的观念是很简单的,要掌握最基本的观念,很细微的东西,没有把它根本的思想抓住,学习可能事倍功半,学习的时候先把你要学习的东西,看完一页书或者一本书之后,你问问自己能不能把自己看的这么厚的一本书,能够用一分钟或者更短的时间,把它最精彩的东西、最关键的东西讲出来。

  现在知道细胞还有几千种的分子,要一一辩明它不是容易的事情,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搞完。

主要有两类大分子,和我们的生命有关的,一类叫做蛋白质,就是大分子里头的大部分,还有另外一类大分子叫做核酸,少部分,这也是一个历史的误会,因为这个东西首先是在细胞核里发现的,因为带有酸质,所以叫做核酸,在细胞质和细胞奖里也有,但是历史就是这样的。

  这两大分子大部分也是起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功能。

蛋白质是生命功能的基本执行者。

生命功能最基本的执行者是谁呢?

是蛋白质。

核酸是遗传功能的执行者,它有遗传密码,它是传递遗传密码和给出指令,告诉细胞怎样来执行遗传。

我们的机体不是来自于基因,是来自于蛋白质,蛋白质是执行者。

蛋白质是怎么合成的?

是怎么从一代到下一代的?

我们的父母是黑颜色的眼睛,怎么会生出黄颜色的眼睛的孩子呢?

  先来看蛋白质,在上一个世纪初,就是一百年前已经弄清楚了,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一个链状的结构,人体的氨基酸只有20种。

从结构上头来讲,这好像一头猪跑在一条链子上一样。

但是它怎样执行我们生命的功能呢?

我们可以呼吸,我们的肌肉会有力气,这就回答了一个问题,它的功能是从哪儿来的,因为它有空间结构,这个空间结构不是固定的,而且要证明这一点,假如把氨氨基酸比成宝石,20种氨基氨基酸有20种颜色,不一样,形状不一样的宝石,所以这20种宝石可以串起来一个链子,不要看氨基酸的名字了,现在把它变成宝石,链子假如是这样的,它绝对没有什么生命的功能,它必须要拐弯,要弯曲才能发生活力,这是猜想,要证明。

怎么证明?

这个时候物理学家就来帮忙。

1927年在剑桥大学,有一个叫做卡文迪的研究所,所长是小布拉格,他是晶体学的大行家,当时有一个叫贝尔纳的人建立了晶体学实验室,系统的、大规模的研究晶体学,而且他有一个念头,就要看看蛋白质的结构到底是什么东西,布拉格是非常支持他的,他用X光对蛋白进行衍射,他发现了天然的蛋白质居然也有衍射的斑点,说明了天然的蛋白有固定的结构,固定的结构重叠起来了就可以变成晶体了,这就是蛋白晶体的开始。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事情,在1930年。

  看见有斑点,还不等于知道它的结构,因为看见斑点就说明它是有规矩的结构,到底这个结构是什么东西?

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问题。

美国理工学院有一个科学家叫做鲍林,他经过了很长很长时间的研究,发现蛋白质里有几种很典型的结构,是所有蛋白质都会有的,第一个氨基酸的链子,链子会打转,变成一个螺旋,这个东西叫做α螺旋。

拿另外一个图可以看一下,假如氨基酸的分子画出来,这个打转,叫做α螺旋,这个链子会叠来叠去,这个叫做折叠,连接而成的蛋白质的链子,它一定要有局部的空间结构,这是很了不起的工作。

  我们又回到布拉格的研究所,这是一个年轻的科学家,他开始想把整个蛋白质的结构做出来,当时全世界结晶出来的蛋白质一共只有9个,他挑了一个最简单的东西看,叫做血红蛋白,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的,这个血红蛋白把氧气带到我们全身,又把二氧化碳从肺里带出来,这是和我们的生命有重大关系的一个蛋白,而且那时候也很容易得到,所以他做了这个事情。

可是后来当他得到诺贝尔学奖的时候说了一句话,我没有想到用23年做这个事情,那个时候做研究生,老师叫我四年里交论文,要把这个事情做出来,我就变成老研究生的,而且到23年的时候我才能得到学位,所以看出来科学的研究是不能急的,他非常有耐心,布拉格也一直支持他做这个事情。

  他做了十年之后,另外一个年轻人到了他那个组里头,就是肯德鲁,他研究另外一个蛋白,叫做肌红蛋白,当时也是比较容易得到,看起来也简单,但是也研究了十年。

这位先生的一个大的功劳,除了研究蛋白质以外,因为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完,为了原子弹的研究发明了电子计算机,他非常敏感,他说我们要研究这些东西,用手算是不行的,一定要用计算机,他第一个把计算机的技术引到生命研究的工作中去。

他们的工作从1950年开始到年底,现在看起来血红蛋白是这样子的一个结构,这个条条都是氨基酸,因为由四条链组成,中间是一个铁原子,血红蛋白基本上是一个球一样的,吸氧气的时候会把氧附在铁原子上面,把氧放在铁原子上头,到了我们身上的各个肌肉里,把氧放出去,就会变小,一挤,氧就出来了,也同样把二氧化碳吸进去,到了肺里头就出来了。

生命是非常奇妙的,通过最基本的蛋白质能够进行研究。

运动蛋白是这样,每一种蛋白我们都陆陆续续得到了它们的结构。

在1962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是蛋白质的。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第二种重大的大分子,就是核酸。

在20世纪头50年已经弄清楚了,核酸有一种叫做DNA,D是脱氧核糖核酸,还有一种是核糖核酸,不去氧,一个是核糖核酸,一个是脱氧核糖核酸,头50年也弄清楚了,DNA在细胞核里头,是组成基因的分子。

  关于基因有一个很有趣的,而且很曲折的故事,最早指出遗传是有规律的是一个神学家,叫孟德尔,他是通过豌豆,豌豆会开花,有雄花,有雌花,授粉的时候用不同颜色的花来授粉,后一代花是有规律的,大家上生物课,老师会讲这个事情。

他念生物学,在一八七几年写的,被人家忘掉了,一直到了20世纪头一年,就是2000年的时候,同时在奥地利和德国有人发现了,他们也做遗传试验,他们也是用类似的方法做,一写文章的时候发现已经有这么一个生物学家做得非常彻底,有遗传现象。

遗传是不是由物质来遗传,这是一个非常长久的,而且非常激烈的一个争论,这个争论在150年代的很多国家,苏联、中国都认为不是这样子的,可是这个时候科学的东西不能够用概念来说,一定要做实验,一定要证实,再好的观念可能是错的,也可能是对的,怎么来判断是对还是错,一定要搞实验。

这个故事很长,做了50年,DNA主要存在细胞核里头,核酸是主要的,但不是全部,不是这个细胞核里头的,细胞质里头也有。

  基因是什么意思呢?

基因是遗传物质,它就是构成遗传物质的分子,头50年就已经提出来,很多人进行摸索,进行研究,一直到1953年才最后得到确认,确认的办法是用物理学的办法。

所谓核物理的办法,就是标记原子的办法,就是把放射性的原子标记在基因里,看看从一代到下一代到底是不是它,只有基因里有这个放射性的东西,别的地方没有。

  另外一种核酸,就是核糖核酸主要存在在细胞质里头,组成的大分子。

组原非常少,就是四种,而且是链状的大分子。

这就提出一个问题了,DNA的组原一个叫做脱氧核糖,一个叫做磷酸,这是一个非常主要的东西,这里有一个剪辑,我用四个字母来表示,C、G、A、T。

DNA有成千上万,甚至几百万个,基本的组原把它接起来的一个大分子,这个大分子一般是链状,这个东西就变成了一个问题,人们去争论生命要遗传的信息太多了,头发、眼睛、皮肤,怎么能够用这么简单的结构去进行遗传,这不可能。

它还是一个链,因为蛋白质也是一个链,但是蛋白质的组成是由20种氨基酸,就是20个原,所以蛋白质比较复杂,有一阵子大家都认为我们讨论的遗传的物质应该是蛋白质,而不是DNA,后来发现这四组原还要减半,怎么说?

C和G,有C一定有一个G,它们是好朋友,不能分开了。

还有ADT也是配对的,四变成二了,更少的,这么简单的结构怎么可能把这么海量的遗传信息储存在结构里?

人们很倾向于认为应当是储存在结构比较复杂的蛋白质里头。

  再讲RNA,就是核糖核酸,基本上和DNA一样,这不是脱氧核糖,是核糖,也是四种,RNA也是有四种剪辑,除了T就是U,是四个组原组成的大分子,一般是链状的,有长有短,所以核酸的结构很简单,组原很简单,可是结构不简单,组原虽然很简单。

1953年证明了它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当然有遗传密码,把遗传的信息储藏在里头,简单的东西并不代表它不能储存很复杂的东西。

好像建筑,古代的建筑只是砖头和木头,但是构成的大厦形状各异,是不一样的,所以很容易推想遗传信息一定是藏在这么简单的砖头和木头构成的结构里头。

这个观点最早是一个物理学家提出来的,这个物理学家叫做薛定谔,他是量子力学的始创者之一,是奥地利人,当时欧洲大陆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逃到英国去,在英国教书,打的天昏地暗的时候是1943年,他写了一本小说,非常薄,叫做《生命是什么》,他是1961年过世的,也得到过诺贝尔奖。

他在这本书里头提出了几个非常有远见的,到现在看起来大部分得到证实的观点。

第一,遗传物质是一个有机分子,第二,染色体里头的基因,它的活动决定遗产。

第三,一定有遗传密码,遗传密码决定了遗传性,虽然是一个假设,但是他深信不疑,基因应该是一个晶体。

这本书我念大学的时候听说了,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上大学四年级,根本看不懂,我看原文看不懂,后来我工作的时候第二次看,还是看不懂,我看了三四遍没看懂。

后来当我学了一点生物的时候,我觉得真的太有吸引力了,写的文笔之美妙是无与伦比,而且见解的深奥真的叫你叹服。

获得诺贝尔奖学金的三位科学家在进入这行之前都看过这本书。

这是一个理论物理学家,可是他对生物的见解非常深刻,而且影响了生命科学的发展。

  1951年,美国人沃森到剑桥当博士后,这是在剑桥里的一个英国人,也是在布拉格的研究所里做事,他们两个人都是受到《生命是什么》的影响,原来是做蛋白质的,后来很快研究DNA了。

这个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讲起来也有点不公平,这个图是DNA的X光衍射图,这是一位女士得到的,那两个人不在,第三个人的助手是一位女士,她对科学上的理解比她的老板、比她的组长要深得多,可是因为她是一个女的,当时受到歧视,而且受到排挤,所以一直不承认她的功劳,这张图被她的老板拿出来,很快得到重要的成果,其实这个成果这个女士已经基本上得到了,这是一个不太公平的事情。

后来得诺贝尔奖学金的时候,大家都认为这5个人不应当得到诺贝尔奖金。

那两个人,还包括鲍林,第三个是威尔金斯,还有一位女士叫做富兰克林,得到很不公平的对待。

  1953年因为有了衍射图,这个衍射图是这位女士做的,异常清晰,而且因为有了鲍林的关于螺旋的分析经验,所以当这个图到了沃森手上以后,他很快得到一个结论,DNA好比一个梯子,这个梯子的踏板就是由四个剪辑单元构成的,C和G配对,C可以在这边,也可以在那边,在这两边是不一样的,磷酸和糖把梯子搭起来,由这四个单元构成这个梯子,可以把它构成一个螺旋,DNA分子是一个双螺旋的梯子,3.4个埃,这个一出来就引起了生命科学的革命性的进展。

  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一起得到了1962年的生物学和物理学诺贝尔奖,这位女士不公正的被遗忘掉了。

4.分子结构生物学的建立

  我的故事讲了蛋白质的结构和DNA,这是同一年的诺贝尔奖。

这两个结构的出来,宣告了分子结构生物学的建立,宣告了生命科学的重要领域的开展。

马上要回答的问题是遗传密码怎么反映在这个结构上的,是由结构营造出来的,请告诉我什么是遗传密码,所有的结构、所有的分子都知道了,遗传密码在哪儿?

回答这个问题的是一个物理学家,也是量子力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也是一个很好的天体物理学家,我们现在很多的理论基本上是他的版本,叫做加莫夫,他回答了就在该踏板的序列上。

你要制造出一个生物来,你一定制造出来一个构造生命的蛋白质,这个密码是一个指令,这个指令告诉它怎样构造新的蛋白质,而且既然有上一代的,不是乱造的,是按照指令来构造的。

因为它只有四种踏板,踏板的序列假如一个只有一组的话,只能有四种指令,两个一组就要有16个指令,三个一组就多了,但是没关系,好几个就相当于一个氨基酸,在遗传里三个一组,每一组就告诉新的蛋白质制造的时候,按照这个序列,托造某一个氨基酸,第二个指令,20个氨基酸的第10种,一个一个来把它装成了一条链子,他回答了这个问题,一开始大家还很有怀疑,克里克通过实验证实了他是对的。

  现在清楚了,这个梯子不要扭曲了,还是把它拉平了,什么叫基因?

基因就是含有遗传密码的那一段DNA,DNA可以很长,最长可以长到一米长,里面有很多踏板,现在每三个踏板就是一个密码,一些是有意义的,有一些是没有意义的,而且很有意思,基因有一个开始的位置,有一个结束的位置,生命科学家,生物科学家研究的很清楚,三个一组,三个一组,这一段是密码,它就是基因,后头还有,可以有很多很多基因。

  生命一个最要紧的东西,也是开始的地方,就是繁殖,从一个旧的生命体产生一个新的生命体。

  在显微镜下早就观察到细胞分裂的现象。

细胞分裂的时候细胞核也分裂。

细胞核里有染色体,是黑的,既然遗传物质DNA是存在于染色体里,在细胞核分裂的时候,DNA也要成倍地增殖,是怎样从1变成2,从2变成4的,这是显微镜下早就发现的。

知道DNA结构之后,生物学家花了相当多的工夫,很顺理成章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细胞核里合成DNA的组元和装配工,叫做DNA酶,有砖头、木块,同时有装配工。

分裂的时候DNA两条链打开,知道这一条链就知道另一条链,因为是配对的,就像知道镜子里的人,就知道镜子里的人怎么左右对调。

在核的物质里,每一块组元找一个它的好朋友,C找G,A找T。

装配工把这些组元装起来,而且拉起来,于是一根DNA经过找朋友,而且经过装配工的努力,变成两条。

两条再分开,两条红的,两根黑的,也用同样的办法找配对的组元,而且由装配工装起来,于是两根就变成四根,四根就变成八根了,繁殖过程就是这样的。

  繁殖意味着蛋白质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