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高中化学3班简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4511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3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市高中化学3班简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青岛市高中化学3班简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青岛市高中化学3班简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青岛市高中化学3班简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青岛市高中化学3班简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市高中化学3班简报.docx

《青岛市高中化学3班简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市高中化学3班简报.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市高中化学3班简报.docx

青岛市高中化学3班简报

青岛市高中化学3班简报

----胶州实验专刊第四期

编辑:

王新梅李秀梅

有一种研修叫生活

胶州市实验中学  张芮  2010年7月28日06:

55

研修的这些日子里,笔记本成了我忠实的伙伴,孩子经常跑来我的身边,“老妈你又在业?

”“老妈你写了多少篇评论了?

”“老妈你的作业被老师表扬了?

你可真行”。

老公回家,“呦,还没做饭呢?

你妈学习还真是积极。

走,咱们出去吃”——这是我近几天的生活,我想也是很多人这些日子的生活。

刚开始也感到不适应,好好的假期平添了这么多事情和责任,但很快研修就如影随行的进入了我的生活。

我认真学习专家的讲座,认真上交作业,积极发表评论,更多的浏览,是向他人学习。

我真切的感受到——大家都在积极研修,字里行间始终流露出一种饱满的热情,我深深地被这种热情感染。

看看我们的同学吧,一篇篇高质量的作业,一篇篇让人感动的文章,一条条中肯的评论,堆砌出大家的研修生活;再看看我们的指导老师吧——每个学员的每篇作业都仔细看,不断为我们提供激励性的点评,常常到深夜甚至凌晨;还有省里的专家们,他们一直在带领我们前行。

这样的氛围,这样的团队,怎能不让人振奋!

这段生活,这段体验,给我们每个人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研修的心得被我们应用于教学,当研修的收获给我们带来胜利的喜悦,我们更会常常想起——有一种研修,那是我们的生活

本图片来自研修简报

追求“无痕”的教育

胶州市实验中学  张瑜  2010年7月27日12:

08

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聪明的男孩汤姆给妈妈写下了一张账单:

“汤姆给妈妈到超级市场买食品,妈妈应付5美元; 汤姆自己起床叠被,妈妈应付2美元;汤姆擦地板,妈妈应付3美元;汤姆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妈妈应付10美元;合计:

20美元。

”汤姆写完后,把纸条压在餐桌上,便上床睡大觉去了。

忙得满头大汗的妈妈看到了这张纸条后,只是宽容的笑了笑,随即在上面添上几个字,放回了汤姆的枕边。

醒来的汤姆,看到了这样一张纸条:

“妈妈含辛茹苦地抚养汤姆,汤姆应付0美元;妈妈教汤姆走路、说话, 汤姆应付0美元;妈妈以后还要继续为汤姆奉献,汤姆应付0美元;妈妈拥有一个天使般可爱的小男孩,汤姆应付0美元,合计:

0美元。

”这张纸条,至今仍被汤姆珍藏着,它纪录一个孩子从懵懂走向懂事的经历。

这位母亲独特而卓有成效的教育所折服,反复琢磨反复体味她那超然的心境和博大宽宏的胸怀,以为她才是真正懂教育的,其教育方法妙不可言。

这种“无言”的教育方式远比大声呵斥、当面指错、讽刺挖苦等高明得多。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其结果是刻骨铭

学习永远是为愿意学习的人准备的知识盛宴!

---引自张厅长的文章

 

让我们一起携手,迎着朝阳高歌前行……

心的,姑且把这种“不露痕迹”的无声教育暂且起个名字为——无声的教育。

我与我的学生有机模块教和学的经历

胶州市实验中学    李秀梅    2010年7月25日16:

11

张力于10-7-2608:

50推荐李老师谈了自己教学中的成长的经历,道出了一线教师在教改的过程,有深刻的认识就会有收获.我们都是在教学中一点点成熟起来的,经过反思、总结,我们会一步步前进。

杨平于10-7-2620:

39推荐李老师所介绍的她的有机选修模块的教学经历实在、常态。

对于有机、结构、技术如何上课问题,我们学校现在的做法是,三者同时看,学生根据自己情况任选一个精学,最后再拿较短时间任选一个作为泛学。

《有机化学基础》、《化学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是中学化学教学三个并列的选修模块,三者在高考中的地位是平等的,选做题三选一,但在高三一模考试和高考时学生在选择这三个模块时几率相差很大,学生几乎没有选择《化学技术》的。

 2005届毕业生我教1、2班化学,在高三一模考试中两个班选择《有机化学基础》的学生一共有9个,其中有4个学习较好的学生,5个学生基本没有希望考二本。

2008届毕业班我教15、16班一模考试中只有一个学生选择《有机化学基础》(是青岛的一个在我校学习的学生),记得我们当时在一轮复习时对《有机化学基础》和《物质结够与性质》花了同等力气,在年前学校的摸底考试时,我动员了几次让学生选择有机模块(我认为可以拿8分满分),结果只有5个选择《有机化学基础》,其余都选择《物质结构与性质》。

我调查了一部分学生,学生认为理综考试时时间不足,选做题三选一,反正都是8分,选择《物质结构与性质》审题所用时间短,尽管不能拿到满分,在时间不够用的时候,略一审题,就可以拿到5-6分,选择《有机化学基础》所用时间长,短时间推断不出来就只有得0分,所以只好选择《物质结构与性质》。

现在我教的高二学生(即将升高三)发现学生对于该部分的学习出现了分化。

中等程度以上的学生(数量较少),感觉到学习选修5《化学反应原理》比选修4《物质结构与性质》更轻松。

原因是选修4这本教材设计的内容抽象,理论性很强,需要学生有很好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而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模块课标要求比较简单,有机化学知识的规律性强,知识之间成链接,抓住官能团的性质,抓住有机物的结构,如果能理解并及时进行知识归纳和记忆巩固,再进行一定量的应用训练,学好是不难的。

有机化学体现系统性,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来说,知识的熟练和灵活应用是基本要求。

特别是有机合成要求对知识有很全面系统的掌握、要有熟练的联想应用能力。

各类烃的衍生物之间的转化、各类有机反应条件的应用、各类反应中有机物化学键的断键成键规律是有规律可循的。

在考试时如果选择有机模块能推断出来,再细心一点完全可以拿到8分。

而对于普通学生来说,他们感到有机化学学起来很吃力。

虽然课堂上听懂了,可课后做练习时觉得很难,尤其在测验时,时间不够用,每道题似乎都要想很久才慢慢解出来。

这部分学生反映考试时,感觉都答上了,可是试卷批完,一看东扣西扣,多氢、少氢、价键连接错误、反应条件错误、不配平等等,用学生的话说“防不胜防啊”!

在学习《有机化学基础》是,学生反应的问题主要是:

(1)有机化学方程式难记。

有机化学方程式与无机化学方程式有较大区别,学生初接触,感觉生疏,尤其是反应条件多样复杂,很难记清楚。

(2)有些知识书中没有介绍但考试中有,这部分考试题就是所谓的有机化学信息给予题,学生不能很快突破并利用信息。

(3)有机物质名称多,官能团多且性质复杂、抽象,学生很容易记混或者干脆记不起来。

难记,解题时有些不能顺利记起,要回忆很久才能联系。

 

基于以上原因,从2002年到现在的我教过的三届学生中,尽管在教学时我在《有机化学基础》与《物质结构与性质》均衡用力,但学生在选择两个模块时几率相差较大,大部分学生在考试时选择较易审题进题的《物质结构与性质》,少数学生选择《有机化学基础》。

浏览:

106评论:

44专家浏览2指导教师浏览16

《卤代烃》教学反思

胶州市实验中学    李秀梅    2010年7月26日14:

26

张力于10-7-2708:

14推荐李老师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来自亲身感受,李老师的每一篇文章都让我受益匪浅,李老师平时就是一位在教学上善于积累的人,因此才会在这个研修平台上给我们提更如此丰富的教学心得,非常感谢你,虽然想把机会让给别的老师,但又不想让其他老师失去学习的机会,现在真是抱怨给的推荐名额太少。

   卤代烃是有机合成中非常重要的中间体,通过卤代烃的桥梁作用可以实现官能团之间的转换,卤代烃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是联系烃和烃的衍生物的桥梁。

而学好卤代烃不仅可以更好的理解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基本反应类型,而且可以体会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相互关系,体会有机反应中“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我校使用的是鲁科版教材,课本没有将卤代烃单独设计为一节课,而人教版和苏教版都将卤代烃单独设计为一节课。

鲁科版教材是将卤代烃知识分散在三处,第一处是在第一章第三节学习完烃之后简单介绍卤代烃的结构和物理性质;第二处是在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学习中学习消去反应和取代反应时,以卤代烃为例学习两大基本反应类型,此处可以看作学习卤代烃的化学性质;第三处是在第三章第一节有机化合物合成,以选择不同的合成途径合成苯甲酸苯甲酯的为例,课本四条途径都用到卤代烃中间体,可见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应用。

为此我们在集体备课时决定将鲁科版课本中卤代烃的有关知识整合,将卤代烃作为一类重要的有机物系统学习,在集体备课基础上由我负责出导学案和开放课。

  本节课我们导学案的设计思路是采用四环节教学法:

课前复习预习;课堂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课堂巩固练习,体验成功;课后拓展练习。

每一环节学习前应明确学习任务,点拨学习方法,学习任务结束时要有知识技能以及方法的小结。

在教学设计时要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将学习内容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关注生活中化学知识的热情,并且我们有意多设计了几个以卤代烃为原料进行简单的有机合成(见导学案),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化学的兴趣和成就感。

  我在授课过程中四环节教学紧凑连贯,导学案设计环节齐全,使教与学之间架起桥梁,以学生为主体,讨论、解析、纠错、练习,课堂形式灵活多样。

采用问题组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维,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学生分组合作,相互讨论,相互批阅,课堂互动学生活动形式多样,学生参与度高,小组讨论气氛热烈,教师引导、点拨到位。

  不足之处:

问题情境设计过于细密;受实验室条件的制约没有设计实验;高估了学生的能力,个别合成题课(例如堂巩固练习2)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讨论不出来,这些题应在学生形成一定的有机合成能力,放在复习课上会更好些。

  建议:

鲁科版改编课本时将卤代烃作为一类重要的有机物系统学习,单独编为一节课。

希望省专家能考虑一线教师的建议。

浏览:

59评论:

31专家浏览0指导教师浏览5

结构决定性质----苯酚性质探究

胶州市实验中学    赵晶晶    2010年7月27日19:

44

孙玉维于10-7-2809:

06推荐赵老师的作业从内到外都透视出美!

把这种课堂设计实施到课堂教学中更美!

 

探究主题

苯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实验用品准备

苯酚、乙醇、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石蕊试液、浓溴水, FeCl3溶液、试管、酒精灯、火柴等

 

主要环节

 

环节一:

探究苯酚外观。

展示苯酚样品,让学生观察苯酚的色、态、味等。

(解释有时显粉红色原因)

 

 

环节二:

探究苯酚的溶解性。

提出问题:

结合苯和乙醇在水中的溶解性,推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性。

学生探究实验1:

取一支试管在其中加入少量苯酚晶体,再加入约2毫升蒸馏水振荡,然后加热试管,最后把试管放入水中冷却(待用)。

取另一支试管,在其中加入少量苯酚,再加入约2毫升乙醇振荡。

 

得出结论:

(学生通过操做、观察、讨论总结,教师评价)苯酚在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既不同于苯也不同于乙醇,当温度高于65摄氏度时能与水互溶。

苯酚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环节三:

探究苯酚的其他物理性质。

学生阅读教材总结其它物理性质。

教师介绍苯酚的毒性,提出问题:

如果苯酚不慎沾到皮肤上,应该用什么洗涤?

介绍极稀的苯酚溶液却可以用来杀菌、消毒。

(医院,环境)

说明物质往往具有两面性,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并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环节四:

探究酚羟基的性质。

提出问题:

乙醇可以和钠反应,苯酚是否也可以和钠反应(都含羟基)

教师介绍,(可用实验探究)熔化的苯酚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比较激烈。

提出问题:

怎样能说明苯酚羟基上的氢原子比醇羟基上的氢原子活泼

学生探究实验3:

 往实验

(1)中的试管内逐滴加入5%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试管,观察溶液的变化。

(待用)

结论:

苯酚呈酸性。

提出问题:

还有哪种简单的实验方法证明苯酚具有酸性。

学生探究实验4:

 取一支试管加入配好的澄清苯酚溶液约2毫升,再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结论:

苯酚的酸性弱到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提出问题:

与无机弱酸相比,苯酚的酸性又如何呢?

学生探究实验5:

 向实验(3)所得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

结论:

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注意强调生成NaHCO3)。

小结:

苯酚和乙醇分子中都含有羟基,虽然都可以和钠反应,但苯酚呈酸性,乙醇无酸性,说明苯环对羟基产生影响,使羟基上的氢原子活泼。

 

 

 

 

 

环节五:

探究羟基对苯环的影响。

提出问题:

苯酚的酸性体现了苯环对羟基的影响,那么羟基对苯环是否也有影响呢?

学生探究实验5:

向2毫升澄清苯酚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浓溴水。

观察现象。

多媒体动画演示,揭示微观过程。

比较苯和苯酚与溴反应:

 

溴的浓度

反应条件

被取代H个数

结论

原因

液溴

催化剂

1

苯酚比苯更易发生取代

酚羟基对苯环也有影响,使苯环上的邻、对位氢原子变得比较活泼。

苯酚

溴水

常温

3

小结:

苯酚分子中羟基和苯环两个基团不是孤立的,二者相互影响,使苯酚表现出自身特有的化学性质。

 

环节六:

探究显色反应。

学生实验:

取少量苯酚溶于试管中,滴加几滴1%的三氯化铁溶液。

总结现象,指出该反应很灵敏,可作苯酚的定性检验。

环节七:

探究苯酚的用途。

阅读教材,结合苯酚的性质讨论并归纳苯酚的用途。

课堂练习,当堂达标训练

教学反思

1、  本节课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与创新实践能力,教师环环相扣的问题启发,使学生很自然的得出结论,并使其进一步深刻理解“结构决定性质”的经验规律。

2、学生独立设计并完成实验,完成实验成果展示,对实验设计讨论、评价,达到交流学习的目的和全面学习的效果。

充分体现新课标中合作探究、以人为本、自主学习的理念。

浏览:

43评论:

31专家浏览0指导教师浏览7

《苯酚》教学设计

胶州市实验中学    臧守营    2010年7月27日17:

41

孙玉维于10-7-2809:

29推荐臧老师有关苯酚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特点,符合新课改的理念。

《苯酚》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安排在乙醇后面的又一种烃的衍生物,学生在学习乙醇的过程中已初步掌握了官能团对有机物主要性质的决定性作用,对乙醇中官能团羟基的性质也已有较深的理解和掌握。

教材在这一基础上紧接着安排入苯酚有其独有的作用。

因苯酚的结构中也含羟基,通过苯酚性质的学习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羟基官能团性质的掌握,而苯酚性质与乙醇性质的又有一定的不同之处,让学生理解官能团的性质与所处“氛围”有一定的相互影响,让学生学会全面的看待问题,能更深层次的掌握知识。

教材的这一安排以及本节内容的知识特点使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成为可能。

二、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在初中已学习了化石燃料及乙醇的一些基础知识;在《必修2》中学习了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及有机合成材料的一些肤浅知识。

在《有机化学基础》中已经学习醇的性质,并且知道了官能团含义,也知道结构决定性质。

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已经具备自主探究的能力。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的产物为什么是碳酸氢钠而不是碳酸钠等问题的解答有一定困难。

三、探究过程设计

多媒体投影

通过历史故事介绍医院医疗器械的消毒液—来苏尔。

新课引入

一进医院,我们就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

这是什么气味?

这主要是来苏水的气味。

来苏水中重要的成分是甲基苯酚,常用于医疗器械和环境消毒。

那么,什么叫酚呢?

我们来学习探究最简单的酚—苯酚。

学生活动

学生自己找到实验桌面的苯酚药品,观察的出苯酚的色、态、味物理性质,学生觉得苯酚的气味很熟悉,教师由此顺势引出苯酚的用途,可杀菌消毒、防腐,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多媒体投影

展示苯酚的分子结构:

(1)比例模型、球棒模型。

(2)结构式、结构简式。

教师活动

苯酚是最简单的酚类物质,什么是酚?

苯酚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呢?

比较下列三种物质在结构上有什么异同?

学生活动

学生从官能团、结构特点、物质类别三方面认真观察、总结、交流、比较。

教师总结

所说酚,即是羟基与苯环上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化合物。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醇和酚的判断,不能仅看分子中有没有羟基和苯环,而要看羟基连接的位置。

教师引导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那么根据苯酚具有羟基和苯环的结构特点,大家预测苯酚应该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学生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并由组内一名同学上报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

根据学生的各种推测,大致有如下几种性质。

(1)物理性质中的溶解性有部分同学认为苯酚与乙醇结构相似,应能溶于水;有的可能认为,苯酚结构与苯相似,应难溶于水。

(2)乙醇的结构中有羟基,能与金属钠发生取代反应,苯酚里有羟基应能和金属钠反应(学生意见较统一)。

(3)苯酚分子中有苯环,与苯有相似之处,苯酚应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较不肯定)和取代反应。

教师引导

大家能否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吗?

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一]苯酚的溶解性的探究

 

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动手做实验,要求学生每小组作好实验记录,写好实验报告。

教师巡视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学生总结

苯酚的溶解性:

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加热时易溶(>65℃时任意比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有腐蚀性。

 

教师引导

在乙醇与钠反应的原理探讨中大家已知道,钠能置换出羟基中的氢,反应很缓慢,同样的方法我们也可探讨苯酚与钠反应是否也能置换出羟基中的氢。

若在同一条件下,苯酚与钠反应比乙醇与钠反应剧烈,则说明酚羟基比醇羟基活泼。

反之,醇羟基活泼。

如何验证?

引导学生继续设计实验进一步探讨。

 

[实验探究二]熔化的苯酚与金属钠反应的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

研究苯酚与活泼金属能否反应;比较苯酚、乙醇中的羟基、水中氢的活泼性。

实验试剂:

苯酚、乙醇、蒸馏水。

实验仪器:

烧杯(3个相同的)、镊子、小刀、小试管(2个)、酒精灯。

实验内容及结论。

 

学生小结

通过实验证实金属钠能与熔化的苯酚剧烈反应,生成氢气。

通过实验说明酚羟基上的氢活泼性>醇羟基上的氢活泼>水中氢的活泼性。

写出钠与苯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引导

可提示:

既然酚羟基上的氢比醇羟基和水中的氢活泼,那么是否有可能它的溶液会电离出氢离子显酸性,若显酸性酸性强还是弱呢?

怎样证明溶液显酸性呢?

请大家自己计实验。

除了上述两种实验探究外,大家还设计了三种实验探究去验证自己的假设,即探究苯酚是否具有酸性,探究苯酚酸性的强弱,苯酚和浓溴水能否反应等。

 

教学反思

 

本节实验探究课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特点。

通过学生猜想——自主设计实验——自主探究——归纳总结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

通过一环扣一环的留有悬念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去实验探究来寻找答案,培养他们热爱学习、主动学习的精神。

通过对实验设计的讨论、评价,达到了交流学习的目的和全面学习的效果。

这种尊重学生兴趣和心理感受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中以人为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理念。

浏览:

35评论:

17专家浏览0指导教师浏览4

苯酚的探究活动设计

胶州市实验中学    张瑜    2010年7月27日11:

25

张力于10-7-2718:

27推荐张老师的设计充分运用实验探究方法,学生积极性调动好

  

探究主题

苯酚的性质

实验用品准备

苯酚、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NaOH溶液、溴水、FeCl3溶液、温度计、Na 2 CO 3 溶液

主要环节

环节一

观察一下苯酚的颜色、状态,并闻苯酚的气味。

有的同学提出疑问:

“我观察到药品有一点红色?

”讨论。

环节二

做苯酚溶于水的情况实验,注意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观察到苯酚溶于水时呈现浑浊。

环节三

将上述浑浊的液体加热,并用温度计测量一下变澄清时的温度。

做实验,得出许多的温度,并相互讨论谁的正确。

 

环节四

苯酚与 NaOH溶液、Na 2 CO 3 溶液是否反应?

能否使紫色的石蕊变色?

同学们可以先预测其性质,然后用实验验证,记录实验现象,同一组要讨论你们的结论,然后大家进行交流。

 

液体有原来的浑浊变澄清,苯酚和Na 2 CO 3 溶液 的实验中没有气体放出,说明苯酚与 NaOH溶液、Na 2 CO 3 溶液反应了,紫色的石蕊没有变色。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苯酚有酸性,但酸性较弱,比碳酸的酸性弱。

环节五

同学们回忆一下,苯与溴水能否反应?

现象是什么?

做一个实验,与苯具有相同部分的苯酚滴入溴水中,有什么现象?

比较苯与溴水的实验现象,讨论两者的实验原理是否相同?

 

观察到苯酚滴入溴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此实验用于定性和定量的检验苯酚,

环节六

在苯酚的稀溶液中滴入 FeCl 3 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溶液立刻变成紫色。

定性检验苯酚的方法

浏览:

85评论:

33专家浏览1指导教师浏览10

有机教学——魅力课堂秀出来

胶州市实验中学    张芮    2010年7月26日00:

02

孙玉维于10-7-2608:

39推荐张老师教材把握准确、分析到位,通过如下教学步骤:

利用社会生活现实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完成认识对象的发展;完成认识角度的发展;完成认识深度的发展,把有机化学自身的魅力和灵性展露出来

有机化学教学有其自身的魅力,因此本人认为在进行《有机必修》和《有机化学基础》这两部分模块的教学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确定教学目标

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面对的关键问题。

教学目标是衡量我们教学质量的尺度,对教与学的方式有着决定和制约性作用。

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教学目标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

因此每节课之前我都认真研读教科书、课标和考纲,明确本节课的地位及在整个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合理把握深广度,进而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

二、 确立教学过程

1、利用社会生活现实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

如可以利用生活中关于甲烷的事件(天然气的利用、煤矿事故等)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结合乙醇汽油创设情景,引导学生逐步全面地掌握乙醇的知识等。

 2、完成认识对象的发展

必修部分主要是单一物质的典型性质的记忆,为了完成选修的认识对象的发展,采用如下教学法:

回顾必修知识,结合教材新加内容合理设置探究实验或问题组,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思考、分析探究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过渡和能力的提升,从而完成认识对象的发展。

3、完成认识角度的发展

重视官能团、断键部位的教学,选用合适教辅工具,通过动画、模型演示等直观教学手段,训练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进而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不仅知道能反应,还知道怎样反应和为什么反应。

也就完成了认知角度的发展。

4、完成认识深度的发展

完成了认知角度的发展,可引导学生横向比较不同官能团的结构信息,进而给出一些含某种官能团的有机物,让学生分析它可能发生的反应,预测生成的产物;也可给出某种物质所能发生的反应,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确定可能是何种物质,这就完成了认知深度的发展。

三、及时反馈和反思

1、有机物的种类多,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都比较难记,而对有机物的考查落点又多是上述方面,为了避免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必须及时设置适当的习题予以巩固,及时进行反馈和讲评。

2、有机物较系统,在教学中容易形成教学惯性而淡化学生的认知发展,因此一定要及时反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也要及时记录自己的教学灵感和课堂的互动生成。

只有这样,我们的有机化学教学才会显示出它自身的魅力和灵性。

我与有机教学

胶州市实验中学    陈宏伟    2010年7月25日16:

43

张力于10-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