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组织行为的基本概念2.docx
《第一节组织行为的基本概念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组织行为的基本概念2.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节组织行为的基本概念2
第一节 组织行为的基本概念
一、行为
(一)行为的产生与行为本质
1.“刺激—反应”说
“行为”一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行为者,每天都必须有所行为。
我们这里所说的行为仅是指人的行为,而不是广义的一切动物的行为。
人的行为是人的器官和肌体在客观事物刺激下所发生的反应形式。
例如,走路、工作、打球、游泳,等等。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美国风行一种行为主义的心理学理论,创始人为华生(J.B.Watson,1878—1958)。
行为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刺激+反应”的公式,用符号表示即为“S+R”。
行为主义者认为,这一公式是从生物界到人类社会都适用的普遍原则。
行为主义就是从刺激(自然或社会的)来推测反应;或者以反应来推测刺激。
根据这个理论,在管理措施上,激励手段的应用,其实质是刺激,通过刺激诱发人的行为。
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企业管理者的任务就是去选择一套适当的刺激,即激励手段,以引起员工相应的标准反应和定型的活动。
2.行为的本质
(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本世纪初巴甫洛夫创立了条件反射理论。
他认为设置一定的刺激条件,可以引起生物体一定的反应。
他的众所周知的试验是在狗前面放一块肉,引起狗增加唾液分泌。
之后在放置肉之前加上铃声,试了若干次以后,一听铃声,狗的唾液也会增加。
这里,铃声就成了条件,这一反应过程通常称为S-R(刺激—反应)联结。
S-R联结,有的出于本能,称为反射(reflex);有的出于习得,称为习惯。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把俄国的巴甫洛夫学说称为经典条件反射学习论(classicalconditioninglearningtheory),认为行为的产生是条件反射的结果。
(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
在经典条件反射之后,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理论,认为人类的许多行为是具有操作性、工具性的。
行为的产生是不断强化的结果。
人由于某种需要而引起探索或“自发的”活动,在探索的过程中,偶发的一种反应成为达到目的的一种工具,因此他就学习利用这种反应去操纵环境,达到目的,满足需要。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做过这样的实验:
它训练关在笼子里的饥饿老鼠去按动一个横闩,每当它按动横闩时,就给它食物吃,这样就强化了饿鼠按横闩的操作行为。
经多次重复后,就形成了饿鼠按横闩取得食物的条件反射。
根据这项实验,斯金纳得出了结论:
一个操作行为发生后,接着呈现强化刺激,那么这个操作再发生的强度(或频率)就会增加。
由于多次的强化会形成一种反应的储备,所以当停止供应食物后,饿鼠必然多次去按动横闩以期得到食物。
按动横闩成了它得到食物的工具。
也就是说,在按动横闩和获得食物之间建立了“暂时联系”。
在此,按动横闩的动作是条件反应,食物出现和吃食对按动横闩的动作起了强化作用,横闩就是条件刺激。
这种条件反射称做工具性条件反射,也叫做操作性条件反射。
(3)勒温的行为公式
著名法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行为是人及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或者说,行为是人以及环境的函数。
用函数式表示如下:
B=f(P,E)
公式中:
B表示行为;P表示人;E表示环境。
这个函数式表明:
人的行为取决于人的需要、动机及所处环境的综合因素。
人在同一环境中,行为之所以不同,是由于人的需要与动机存在差异;但在需要与动机相同的情况下,由于环境的不同,行为也会不同。
因此,研究行为规律的关键是要研究和掌握变量P和变量E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说,人的动机和行为的产生,不仅取决于当时的需要,而且与社会环境及对环境的认识都直接相关。
(4)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theory)认为个体不仅可以通过直接经验进行学习,而且还可以通过观察或聆听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事情来学习。
比如,人可以通过观察榜样——父母、教师、同伴、影视演员、上司等,学会很多东西。
社会学习理论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扩展,它也认为行为是结果的函数。
不过,它同时还承认观察学习的存在以及知觉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年老的员工很难掌握新东西?
“年老的员工很难掌握新东西”,这种说法反映了人们头脑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认识:
年龄大的员工不易接受新鲜事物,很难掌握新方法和新技术。
确实有研究证明,50岁及以上年龄的老员工,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信心不足,而且年老的员工在掌握复杂的、需要技能的技术时,效率似乎不高,他们的反应速度和处理问题的速度也不快。
因此在许多企业,年老的员工在学习和个人发展中,很少得到上级主管和同事的支持和帮助,这些企业不愿意给年老员工以更多的培训。
但是,另外一些研究表明,年老的员工在完成培训之后,实际学到的东西往往要多于年轻员工,而且,年老员工更容易做到活学活用。
(二)行为与心理的关系
1.“刺激—机体—反应”说
新行为主义是在老行为主义的公式“刺激—反应”中加上了一个中间环节,用符号表示就是:
S→O→R。
其中的S为刺激,R为反应,而O是一个中间变量,它指的是主观因素,如意图、愿望、行为目的、映象和计划等。
在新行为主义者看来,人的行为计划是按“尝试—操作—尝试—执行”这一系统建立的。
尽管加上主观因素这一环节,但是,最终的目的仍然是去完成一定的动作。
人的行为计划都是分解在操作过程之中。
根据这一理论,激励人的主要手段不能仅仅靠刺激变量,还要考虑到中间变量的存在。
具体说来,激励手段中除了考虑物质刺激因素外,也要考虑精神因素的内容;既要考虑情景变化,也要考虑劳动者的主观因素的需求。
所以,根据新行为主义的理论,激励手段也要复杂化。
2.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什么?
心理是否可以认识?
中国古代有多种说法,如灵魂说、颅相说、心脏说、大脑说等。
灵魂说认为,人由肉体和灵魂两部分组成,并且灵魂可以脱离人体独立存在,灵魂即心理;颅相说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与人的外部相貌有关,并且是由其决定的;心脏说认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器官是心脏,因为人平时可以感到自己心脏的跳动,人在不同的精神活动状态下(如生气、激动),感觉心脏的活动有变化,由于心脏是在胸腔部位,于是就认为人的智慧也就在胸腔中。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认为思想和感觉的器官是在心脏,而脑的工作只在于使出自心脏的血液冷静一点而已。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经验的积累,通过实验及临床观察,灵魂说、颅相说早已被否定了。
对于心脏说的错误,科学试验也给予了充分的证明。
例如,人们观察到:
人在睡眠和酒醉时,心脏活动并没有什么异常,而精神状态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但如果脑部受伤(如脑外伤或脑震荡),心理活动就要受到严重破坏。
有的病人耳目完好,但却听不见声音,看不见东西;有的病人失去了记忆,连自己最亲近的人也认不出了;有的病人在言语、思维和随意动作方面受到了损害,有时这些受损害的情况与精神病患者很类似,精神病患者往往是在心脏和其他的器官功能都正常的情况下出现神智不清的。
于是,人们也就逐渐认识到精神病患者主要是脑功能的障碍。
如果脑的功能恢复了正常,这些人的心理活动也随之得到改善。
脑的结构功能是很复杂的。
早在我国古代的医书中就有“头者精明府”、“脑为元神之府”的记载。
到了19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关于脑的知识增多了。
医学和生理解剖学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现象是脑的功能。
1861年,法国外科医生布洛卡(Bruca,1861)解剖了一位患失语症病人的脑,发现这个病人的大脑皮层的一个部位的神经细胞严重损坏,说明这个病人的失语症是由于他的大脑皮层受到损伤的缘故,从而证明人的言语表达能力与脑的一定部位有关系。
后来人们称大脑皮层的这一特定部位(位于左半球额叶的额下回)为“布洛卡中枢”,即运动性言语中枢。
布洛卡对大脑中言语运动区的记述,在当时大大推动了大脑皮层定位的研究。
1874年俄国解剖学家贝兹利用显微镜进行脑皮层细胞组成的观察研究。
他在中央前回皮层第五层发现大型锥形细胞,这种细胞是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细胞,被称为“贝兹细胞”。
贝兹细胞的发现增加了对人脑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的知识。
后来一些临床的实验研究发现,在颞叶的颞上回受损伤时,也会引起“知觉性失语症”(这种病人说话、阅读、写字都正常,但不能听懂别人的讲话);额叶的额中回受损伤时,引起“失写症”(说话、听话、阅读都正常,但不能书写文字);顶叶的角回受损伤时,引起“失读症”(不能阅读书面语言)。
一些临床事实还证明,脑的额叶损坏会使人的智力下降,同时还会引起人的个性方面的变化,使一个原来温柔平静的人变得不能自制、脾气暴躁和粗野。
上述的这些事实发现,以及用切除法、电刺激法所进行的对脑与行为关系的研究和神经电生理现象的研究等,大大丰富了脑是心理器官的知识,尤其是“反射”概念的提出和条件反射学说的建立,使心理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心理现象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感官,引起脑的反射活动。
脑是心理的器官,没有脑也就没有心理;但是有了脑,如果没有客观事物的刺激作用,也就没有心理现象产生。
各种客观事物以各种不同形式作用于我们的各种感官,引起神经系统的活动,从而产生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情绪、意志等心理活动。
人的大脑好像是个“加工厂”,客观现实好像是“原材料”,如果没有“原材料”,“加工厂”也就无法生产出任何产品。
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源泉和内容。
人的一切心理现象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大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也就是在头脑里形成映象的过程。
事物的映象好像是它的副本,它的描绘。
它跟所反映的对象和现象是相像的,但不是对象或现象本身。
例如,在我的桌子上放有一只热水瓶,它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就产生了热水瓶的映象(心理现象),我们闭上眼睛时,还可以在我们脑中保存着这热水瓶的表象。
然而热水瓶本身与头脑中的关于热水瓶的映象是有区别的。
前者是一种客观物质现象,后者是一种主观心理现象;前者是看得见、摸得着,并且还可以用来存放开水;后者则是头脑中的表象,是观念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的,也不能用来存放开水。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按其形式来说是主观的,但按其内容来说却又是客观的,因为它反映的都是外界事物和现象,是由外部事物决定的。
其客观性的另一方面,还因为它是实际上的一种神经过程,是通过人的外部各种行为表现出来的。
但它又是主观的,因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总是由一定的个人或主体进行的,总是受着个人积累的经验和个性心理特征所制约。
因此,从这点来说,心理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
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反映,并不是像镜子反映物象一样。
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在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是—种积极的、能动的反映过程。
每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经验都会对反映过程发生深刻的影响。
因此,同一事物对于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反映是不尽相同的。
例如,看同样一部电影,青年人和老年人的感受可能不一样,由于他们的知识经验不同,对电影的评价也会不同,情感的表现也不一样。
人的实践活动是心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心理是脑的功能,而客观现实则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没有脑也就没有心理现象的产生,没有客观现实也就没有心理内容。
但是如果有了正常的大脑,没有实践活动,客观现实也无法变成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人的心理、意识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形成与发展的。
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不同,社会关系的不同,心理活动的内容、倾向、水平也就有所不同。
例如,不同职业的人,他们的感觉、记忆、思维的能力和类型就明显不同。
音乐家经常接触音乐,他们对乐音的辨别能力就要比一般人高;画家善于记忆各种景色和人物,塑造各种形象,形象思维比较发达;数学家善于记忆数学公式,经常思考如何概括数量关系,抽象思维比较发达。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二、组织行为
组织是由人组成的,又是由人来管理的。
几乎每个人都是组织的成员,在其中工作、学习和生活。
同时我们和许多组织有利益关系,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要由组织来提供,我们是各类组织所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者及顾客,我们服务社会的愿望也要通过加入一定的组织得以实现。
此外,还有一些人是组织的管理者,想方设法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
因此,组织与人息息相关。
所以,组织在人的生活、工作和社会发展中有重要的地位,组织的有效运作离不开对组织行为及其规律的研究。
(一)组织的概念
1.组织的定义
现实中的组织形形色色,人们对其认识的角度也各有差别。
因此,不同学派对组织的定义见仁见智,争论不休。
例如,有人认为,“组织是追求一定目标的社会实体——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组织成员的行为是对这些目标理性的追求”;也有人说,“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是依托环境而求生存的‘输入—产出’转换系统”;依照强调组织内部制度建立的观点,“组织是契约的集合体,它由许多成文或不成文的契约构成,组织成员根据契约的规定进行工作,获得相应的酬报”;而强调组织内权力平衡的论点则认为,“组织是各种权力的集合体——它是由各种权力集团组合而成的,各集团为满足自身的利益和要求,力图控制或影响组织对各种资源的分配”;如此等等。
我们必须在对有关观点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就一些共性的内容达成共识,作为进一步探讨的基点。
任何一个组织的存在都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
组织是由人构成的,同时组织活动也需要一定的物质资源。
因此组织既是物质结构,又是社会结构。
组织活动的资源配置是通过人来完成的,正是人群形成了组织,没有人群便没有组织。
(2)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
任何组织都有其基本的使命和目标,企业是为了生产产品、提供服务满足顾客需要。
教育机构是为了培养人才,医院的存在是为病人提供健康服务,等等。
组织的使命和目标说明了组织存在的理由。
(3)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组织的存在是由于有自身的使命和目标,这些使命和目标是社会所必需的,但单个人又不能完成的。
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组织必须直接通过作业活动来完成组织目标,而作业活动的展开又离不开相应的人力资源(员工)、物力资源(原材料和机器设备)、财力资源(资金)和信息资源(各种数据和情报)等的运用作为条件。
由此可知,组织是具有共同目标的人,按一定结构把组织中的人、财、物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组合起来的,并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的人的集合体。
2.组织的系统观
组织行为学是把整个组织作为研究对象,而不是把重点放在组织中的个体和群体上。
这种宏观方法是把重点放在研究社会学规律的理论和概念上,研究者力求理解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是如何影响组织效率和气氛,认识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组织变革和发展的规律,组织所应用的技术、组织规模、组织年限等因素对组织结构、组织效率的影响等。
3.组织的新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的全球一体化浪潮使市场机制和跨国公司在比过去更为广阔的范围内发生作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改变了交易方式、管理手段和运作流程,使原有的企业组织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福特、ABB、通用电气等许多企业进行了组织变革的尝试,到20世纪90年代初基于信息技术而对企业运作流程进行重新设计的组织变革技术被总结为“公司再造”,在许多企业中产生了奇迹般的效果。
这些变革的结果使企业组织呈现出与韦伯的“科层制”完全不同的新特点,被称为“新组织”的兴起。
根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D.韦斯特尼、范·马林等人总结管理界对“新组织”的论述,认为“新组织”具有下列特点。
(1)网络化。
竞争的加剧要求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内、外资源,对顾客要求作出尽可能快的反应,并与环境中的变化因素建立网络,以求稳定,减少经营风险。
这在组织内部,表现为跨职能的团队成为基本的活动单位,从而使水平和垂直的信息共享广泛实现。
在外部,企业与环境高度依存,共享信息。
如企业和供应商之间建立了紧密的长期合作关系,企业的生产和研发部门与顾客直接联系,而不限于市场和服务部门,企业与其他公司也结成战略联盟关系,既竞争又合作。
(2)扁平化。
信息技术发展和员工素质的提高使管理跨度的扩大成为可能,企业处于对环境和技术变化快速灵活反应及成本控制的需要,通过向基层授权使中层的传递功能弱化,管理层次减少,这样就使原来高耸型的组织扁平化。
(3)灵活性。
企业环境越来越不可预测,企业必须反映顾客等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如此则必然注重结果,不拘成规,以鼓励创新和个性,增强竞争优势。
(4)多元化。
企业的雇员、利益相关者及其观点、文化观念越来越多元化,企业激励制度和职业道路也呈现出了灵活多样的景象。
(5)全球化。
国际间的交通和通信成本大大降低,全球市场开始形成,充分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社会资源及生产要素方面的相对优势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企业的员工、资金、设备、原材料和中间产品都有可能来源于不同的国家,也都可能向其他国家提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都要学习国外企业的管理经验,跨国经营成为企业活动的必然趋势。
同时,每个企业也都面临着国外企业的竞争,都必须考虑来自国外的供应商、顾客和竞争者。
企业活动的网络遍布全球市场。
“新组织”的兴起,为组织理论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如团队的组成结构,员工能力结构及运作中的互动关系,跨文化的沟通与冲突解决系统的建立,组织的学习与界限管理,新型激励制度和劳动关系的建立等。
与这些变化相适应,信息时代的组织始终处于动态的持续性的变革中,因此,组织研究的重点由分析组织结构本身的特点转变为关注组织结构变化的过程。
(二)组织行为的概念
1.组织行为的定义
组织行为特指人在组织中的工作行为,如工作中的领导行为。
工作以外的行为则不属于组织行为,如下班后睡懒觉、逛大街。
2.组织行为的两个基本问题
本书所研究的组织行为领域,涉及两个基本问题。
(1)涉及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动的影响方式。
我们所处的组织会影响我们观察世界的方法、对待工作的态度以及对我们自己的看法,也会影响到我们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行为以及作为组织成员的责任。
组织行为学试图阐明组织影响其成员的种种方式,研究人在组织中的行为,揭示组织有效整合、个人规范自律的规律,以创造更为有效的组织。
(2)涉及组织的各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的影响。
本书通过研究组织如何制约个人以及个人如何影响组织这两个问题,有助于人们从新的角度看待问题,丰富我们对日常生活、工作的认识,进而不断完善组织的管理,使人类的群体活动更加和谐。
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应用[*2]一、组织行为学定义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并不长,其内涵和外延都处在发展变化中,对其定义也是众说纷纭。
美国学者威廉·迪尔认为: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组织中个人、团体和组织的行为问题。
”另一位美国学者安德鲁·杜布林(A.J.Dublin)在他的著作《组织行为学原理》中写道:
“组织行为学是系统研究组织环境中所有成员的行为,以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及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作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在他的另一著作《组织行为学基础——应用的前景》中,他又推崇加拿大学者乔·凯利(JeeKelly)的定义: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是对组织的性质进行系统的研究:
组织是怎样产生、成长和发展的,它怎样对各个成员、对组成这些组织的群体、对其他组织以及更大些的机构发生作用。
”
上述看法的共同之处在于:
它们概括反映了研究的本质内容。
但是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客观现象背后的规律性,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也不例外,它不会停留在组织中人的行为上,而要进一步揭示行为背后的原因,即行为规律性。
据此,本书将组织行为学定义为:
组织行为学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及其规律,着重从个体、群体与组织三个层次水平上来分析影响组织绩效的有关因素,揭示人的工作行为的实质,以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对人的行为的解释、预测和控制的能力,从而激发人的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工作潜能,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学科。
组织行为学实质上是一门现代管理学科,是管理领域中行为学派理论和方法的支柱,属于“软科学”范畴。
二、组织行为学的层次和整体框架
1.组织行为学的层次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已规定了其研究内容为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而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又分为组织中的个体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和组织心理与行为三个层次。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就是要对上述三个层次的心理与行为进行预测、引导和控制,以便更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1)个体心理与行为
所谓个体心理,确切地说是个体的社会心理,即个体在特定的社会部门或组织系统中,因其所处的角色地位而表现出的心理现象,包括个人行为的发展过程、态度、个性、价值观以及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的确定,性格特征的形成,等等。
个体行为则是指处于组织环境中的个人的所作所为。
组织行为学研究个体行为的共同规律,目的在于对它进行引导和控制,使之符合组织目标。
或者说,通过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探讨个体内在的能力,激发个体的工作潜能,实现管理科学化。
(2)群体心理与行为
组织中的人们总是处在一定的相互关系之中,这些关系又表现为亲近或疏远的不同程度,并呈现为不同的群体。
要有效地达到管理目标,就必须研究群体心理与行为,包括群体心理的特征、群体的凝聚力、群体的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冲突与沟通以及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等,使管理者能掌握群体行为形成的原因,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协调与控制。
(3)组织心理与行为
组织是人设计的,同样也是通过人而变化的。
如何使组织的形态与功能既能顺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又能适合群体成员的心理需求,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便成了组织设计与变革的基本要求。
组织心理与行为的研究主要包括:
组织的功能与环境,有效组织的心理原则,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及组织的变革与发展等。
作为管理者,必须掌握如何从形态和功能上保证组织运行的有效性,如何使组织结构既满足内部功能的要求,又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同时,组织心理与行为还包括领导心理与行为。
组织中的领导是指引或影响个体、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过程。
因此,领导者在组织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心理与素质的好坏,领导方式的合理与否,以及对领导艺术把握的程度都会直接影响组织的绩效。
以上便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必须注意的是,组织是一个有机体,它由众多的群体组合而成,而群体又是由个体组成的。
个体、群体、组织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因此,组织行为学要对群体心理与行为、组织心理与行为进行研究,就必须从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开始,进而上升到群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最后是组织心理与行为的研究。
这种层次关系可以图1-1表示如下。
图1-1组织行为学研究对象的层次关系
2.组织行为学的整体框架
组织行为学的整体框架如图1-2所示。
图1-2组织行为学的整体框架
小王要学组织行为学
小王大学毕业后,开始了新工作。
几个月工作的体验让她产生很多疑问和困惑,比如,为什么一些同事就比另外一些同事更加成功?
如今大家都习惯用电脑来进行交流,彼此面对面交流少,那怎样才能像团队一样合作呢?
什么样的团队才是有战斗力的呢?
有哪些技巧能帮助自己完成工作任务呢?
为什么有的同事不愿意和我分到一组呢?
为什么上司征询我的意见,也认可了,但却不实施呢?
为什么一些很简单的观念,要不断地向我们重复呢?
小王在大学读MBA的哥哥给她发来邮件,邮件上说:
你可以看看组织行为学方面的书,书中对个性与工作匹配、个体能力与工作匹配、工作满意度、组织文化、高效团队、应对压力、人际关系、领导风格等方面都有论述,能够解答你工作中的很多疑惑,有助于你取得职场上的成功。
(改编自:
金圣才主编.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练习详解.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27~28)
三、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属于社会科学的、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
首先,就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而言,它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及行为规律。
一方面,组织是具有特定社会关系的社会结构,其产生、发展和变化,既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又受内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