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新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1409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新教案.docx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新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新教案.docx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新教案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4.1 从全球变暖谈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温度及摄氏温度的规定。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知道温度计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

【过程与方法】

1.从生活实例得出温度的定义及单位,摄氏温度的意义。

2.通过实验比较,说明温度计的用途,并进一步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原理、正确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经历探究,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从而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的物理规律。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的研究离不开规范的操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摸自己身边的物体,如桌子、地面、自己的额头。

同学们所摸的物体,“冷”“热”感受怎样?

二、教学步骤

探究点1 温度和温度计

[阅读课本]P81~84“温度和温度计”

[小组讨论]一年四季的景色有何不同,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归纳提升]

(1)我们在生活中常用冷、热、温、凉、烫等有限的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但是这样的形容非常粗糙。

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是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

所以,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2)物理学中常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实验]在广口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

给广口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将广口瓶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细玻璃管中水柱的位置。

[小组讨论]放入热水中,细管中水柱上升;放入冷水中,细管中水柱下降。

这是为什么?

[归纳提升]物体会发生热胀冷缩。

[班内交流]能否用其测量温度,有哪些不足?

[提示]该细管没有刻度,不能测出具体温度值,且其体积大,携带不方便。

[归纳提升]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思考]温度计上的符号℃是什么?

[提示]℃表示摄氏温度。

[班内交流]30℃和-15℃怎么读?

[提示]30摄氏度;零下15摄氏度。

[思考]摄氏温度是如何规定的?

[归纳提升]把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纯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为1℃。

[思考]什么是热力学温标?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

[提示]在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的是热力学温标,它以-273℃作为温度的起点,叫做绝对零度。

热力学温标的单位叫做开尔文,简称开。

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之间的数量关系是T=273+t。

探究点2 温度计的使用

[阅读课本]P84~86“温度计的使用”

[小组讨论]观察思考常用温度计的构造和区别。

[归纳提升]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温度计的种类很多,有实验用温度计,家庭用温度计——寒暑表,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等等。

常见液体温度计的结构有外壳、玻璃泡、毛细管、刻度等。

[思考]常用温度计如何使用?

[归纳提升]

(1)使用前要观察量程,认清分度值。

(2)正确使用温度计的几个要点: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思考]体温计要先离开人体再读数,它是如何做到读数准确的?

[提示]读数时,要把体温计从腋下或口腔中拿出来,这时它下面玻璃泡的温度通常会降低。

为了使温度下降时仍能代表体温,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的管做得很细,水银不会自动流回玻璃泡内。

[归纳提升]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水银收缩时,水银从缩口处断开,直管内水银面不能下降,指示的仍然是测量的温度,所以再用时必须向下甩(其他温度计则不允许甩)。

三、板书设计

4.1 从全球变暖谈起

1.温度

(1)概念:

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单位:

摄氏度(开尔文)。

(3)符号:

℃(K)。

2.温度计

(1)原理:

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2)结构:

玻璃泡、玻璃管、玻璃外壳、刻度。

(3)摄氏温度的规定:

0℃和100℃的规定。

(4)使用方法

3.体温计

(1)结构

(2)使用

◇教学反思◇

本节是全章的入门,建议从生活实际入手,从感性认识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建立温度的概念,学会使用温度计。

教学时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用生动风趣的语言,幽默夸张的肢体语言,有趣易操作的实验来激起学生的兴趣,要让学生感觉到物理是不难学的,物理是好玩的,在玩中学习物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物理教学中,如果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最终的教学必定是失败的。

只要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浓厚的兴趣可激发起强大的学习动力,启迪他们的智力潜能,并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

否则,学生就只能是形式地、勉强地去学习。

积极参与有效的教研活动能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与素养。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液体沸腾的图像,能根据液体沸腾的图像叙述液体沸腾的特点。

2.能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解释有关热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2.通过实验操作和科学实验的教育,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探究沸腾现象产生的条件及沸腾现象的特征。

【教学难点】

沸腾图像的绘制及处理数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花生的两种烹饪方法中,为什么油炸花生米容易糊,水煮花生米却不容易糊?

二、教学步骤

探究点1 物态变化

[阅读课本]P87的开头~P88的三幅图

[思考]观察下图中的现象并思考,图中的物体有几种状态?

它们的状态变化了吗?

[分析]A.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B.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C.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D.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

[小组交流]还能列举一些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吗?

[提示]生活中的各种物态变化的实例:

铁矿石在高温炉中熔化为铁水,从高温炉中倒出的铁水凝固成铁板;实验室在低温状态下制得液态氧、氮和固态氧、氮;不同季节、气候下的水的状态变化。

[归纳提升]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如冰、水、水蒸气就是水这种物质的三种状态。

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探究点2 汽化的一种方式——蒸发

[阅读课本]P88~89“汽化的一种方式——蒸发”

[思考]洗过的衣服变干,洒水车淋湿的地面很快就变干,下雨后的地面会慢慢变干,这些生活现象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提示]汽化:

把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蒸发:

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

这些生活现象的共同特征是发生了蒸发。

[思考]怎样使湿衣服干得更快一些?

[归纳提升]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

(2)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

(3)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得越快。

[小组讨论]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加快蒸发和减慢蒸发的实例。

[提示]加快蒸发:

在公路上晾晒粮食时把粮食摊开;洗手间的烘手机。

减慢蒸发:

仙人掌有针状的叶子;坎儿井建在地下;保鲜膜。

[思考]蒸发时温度会变化吗?

[实验]

(1)取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在室温下观察示数是否相同?

(2)将其中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酒精中,观察示数是否相同?

(3)再将这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并与空气中的那支温度计相比较,观察示数有何不同?

实验说明了什么?

[归纳提升]液体蒸发需要吸热。

探究点3 探究汽化的另一种方式——沸腾

[阅读课本]P89~90“探究汽化的另一种方式——沸腾”

[思考]什么是沸腾?

[提示]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提出问题:

水沸腾需要什么条件(温度)?

2.设计实验:

如何知道水沸腾了?

3.实验步骤:

(1)当水温升到90℃以上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至水沸腾后4min。

(2)实验后要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4.数据处理与分析: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3

95

96

97

98

99

100

100

100

100

气泡

底部和侧壁有少量气泡,上升时由大变小

液体内出现大量气泡,上升时由小变大,到液面处即破裂

开始给水加热时,水温上升。

水沸腾时,内部出现大量的气泡,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水的温度不变,把酒精灯撤去,沸腾停止。

[归纳提升]

(1)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保持不变。

(2)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探究点4 液化

[阅读课本]P91“液化”

[思考]露、雨、雾、云都是水的液态,它们从哪里来的?

[提示]

[归纳提升]物理学中,把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小组讨论]液化需要条件吗?

[实验]在锥形烧瓶中放入适量温水,在瓶口盖上蒸发皿,一个放上冰块,一个放上沸水,观察蒸发皿下边出现什么现象?

[提示]放上冰块的蒸发皿下边出现水珠,放上沸水的蒸发皿下边没有水珠。

这和温度有关。

[归纳提升]液化的条件是水蒸气温度降低。

[思考]当水壶里的水沸腾时,为什么靠近壶嘴的一段看不见“白气”,而在上面一段能够看见?

冬天到户外的人嘴里会呼出“白气”,而夏天却不会,这是为什么?

[提示]“白气”是悬浮在空中的小水滴,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靠近壶嘴的一段温度高,水蒸气没有液化,所以看不见白气。

夏天的室外温度高,水蒸气不会液化,所以也没有白气出现。

[思考]我们把热的水蒸气放入冷的环境中使它液化的方法称为冷却法。

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归纳提升]通过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这种使气体液化的方法称为加压法。

这种方法使气体的储存和运输变得更方便。

探究点5 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阅读课本]P92~93“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思考]汽化吸热,那么液化呢?

[提示]液化放热。

[思考]被100℃的水和100℃的水蒸气烫伤,哪个更严重?

[提示]被水蒸气烫伤更严重。

因为100℃的水蒸气液化成100℃的水时放出的热量是100℃的水降低1℃时放出热量的539倍。

三、板书设计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1.蒸发

(1)定义

(2)特点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沸腾

(1)沸点

(2)沸腾的特点

(3)沸腾的条件

3.液化

(1)概念

(2)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4.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有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授课前可设计一个复习提问,让学生对水的三态有一个感性认识,具备了学习本节的条件,进而进入新课教学。

在新课教学的过程中,总是以水为例引出概念,让学生容易接受。

本节关于液化和汽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特别多,抛开课本找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学生感兴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