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市交通拥堵的困境与出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3870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城市交通拥堵的困境与出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城市交通拥堵的困境与出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城市交通拥堵的困境与出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城市交通拥堵的困境与出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城市交通拥堵的困境与出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城市交通拥堵的困境与出路.docx

《小城市交通拥堵的困境与出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城市交通拥堵的困境与出路.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城市交通拥堵的困境与出路.docx

小城市交通拥堵的困境与出路

小城市交通拥堵的困境与出路

——以我的家乡潢川县为例    

李祥龙

摘要:

本文以潢川县作为一个“商贸大县”、“劳务输出大县”、“教育大县”的县城特点,通过近年来潢川县机动车的增长情况、县城道路功能使用情况和建设速度以及车流时空分布的特点等,从小城市发展角度分析潢川县城产生交通拥堵的几大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法与对策。

关键词:

小城市;潢川县;拥堵;原因;对策

引言

城市交通拥堵是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印象中这一问题主要出现在大城市至少是中等城市,关于小城市交通拥堵的报道鲜见报端,对其进行的研究课题也是少之又少,小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似乎不那么严重也不被各方所关注。

然而这些不被关注的小城市在自身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城市交通拥堵却是越来越严重,某些小城市在特殊的时段其拥堵程度令人咂舌,甚至于整个城区交通基本瘫痪。

小城市的交通拥堵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城市的健康发展、经济的平稳运行和百姓的日常生活,有些地方甚至引起街头抗议。

因此,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其严重程度应当引起各方的重视。

1潢川县城发展特点

1.1潢川县城所处的地理环境特征

潢川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西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因潢河(淮河支流)穿城而过而得名,古称光州,县域以垄岗地形为主。

潢川县城被潢河分为南、北两城,北城是主城南城是副城,南北城之间现有两座大桥相连(另有两座大桥在建设之中)。

与大多数临河城市主要沿河发展不同,早些年潢川县城临水开发并不多,导致南北两城之间的交通联系较弱,随着近年沿河项目开发的加速,这一问题已经成为限制城市发展的一大瓶颈。

1.2潢川县城交通区位条件

潢川是集京九铁路、宁西铁路及规划中的衡潢铁路,京九客运专线、宁西客运专线、信固城际铁路;大广高速公路、沪陕高速公路,国道G312、G106,省道S210、S214、S226、S337、S338、S536;支线机场等于一身的交通枢纽。

也是河南7个重要铁路枢纽中唯一的县级单位。

现在的潢川县城是在国道106、国道312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3潢川县社会经济特征

潢川县为豫南鄂北皖西重点筹建的区域中心城市,由于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区域重要的商贸城市,县城建有黄国商贸城和华英商贸城两大核心市场区块、县城东边是豫东南唯一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县城西侧在建付店镇开发区。

虽然近年来潢川县的发展较快,但仍然还是劳务输出大县。

同时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交通设施的建设也在加快步伐,交通系统也在慢慢完善。

同时很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本地私家车保有量增长较快、外出务工人员的购车的也越来越多,他们返乡时绝大多数都是自己驾车,这样就使机动车数量骤增。

其次,随着市场区和开发区的发展,物流业依托的货车运输也在快速增加,未来是否考虑建设专门的物流通道也需要研究思考。

1.4潢川县用地布局特征

城市用地布局决定了城市的交通系统,城市的交通系统同时也反作用于城市的用地布局,两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潢川县城的用地布局有三大特点。

(1)城市用地开发不均衡

县城核心区开发强度过高,两大市场、四个主要的商场超市、五所学校(包括在校生达一万余人的潢川高中)、三个高层住宅小区、两家医院还有若干大型的商业服务设施(县城最好的两家酒店、多家主要的休闲会所、KTV)等,全部集中在1.1k㎡左右的区域内。

而核心区周边多是城中村和传统街坊,建筑高度普遍在3层左右,设施配套也很不完善。

城市用地开发的不均衡,导致县城核心区块的交通压力过大,也是交通拥堵的重灾区。

(2)道路两侧基本都是沿街商住

县城道路两侧基本都是商住用地,过多的沿街商业用地不仅对城市整体空间形态的影响不好,对道路的通行能力影响也是消极的(如右图所示)。

(3)城市中心单一

潢川县城公共服务及商业设施基本集中分布于北城核心区域,南城没有成规模的服务中心,整个县城单一中心表现十分明显。

中心区过于强势导致中心区与外围交通疏散压力大大增加。

同时,南城的居民大多选择到北城购物、消费及办理日常生活所需等,也增加了南北两城之间的交通流量,现有的连接南北城的两座大桥已经不能满足通行需要。

2县城交通特点

2.1机动车急遽增长

进入21世纪以来潢川县的机动车保有量开始快速增长,尤其是最近五年数量骤增。

同时潢川县是劳务输出大县,随着外出务工人员收入的增长买车的也越来越多,每年春节集中返乡时县城路面行驶机动车数量增长1倍以上。

2.1.1本地机动车增长情况

近年来潢川县机动车保有量如下表所示:

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小型汽车(辆)

17867

20726

23835

28125

32344

大型汽车(辆)

2774

2829

2914

3001

3122

资料来源:

潢川县交通警察大队(摩托车数据本次统计未纳入)

机动车总量(辆)

20641

23555

26749

31126

35466

 

 

 

 

 

 

 

近五年潢川县机动车发展变化图

图表数据显示,潢川县机动车呈逐年递增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5%左右,且近几年有加快的趋势。

其中小型客车增长速度最快,虽然统计数据没有统计摩托车的数量,但是近几年电动车、助动车的数量快速增加已经取代了摩托车的地位。

2.1.2返乡机动车增长情况

返乡机动车对交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春节前后,潢川县劳务输出人口在15万—20万之间,由于其机动车保有量难以统计,保守估计平均每10人拥有一辆小汽车,车辆数在1.5万两—2万两之间,春节返乡率为80%的话,每年返乡车辆达1.2—1.6万辆。

由于返乡车辆驶入县城的比例较高,相当于春节期间县城路面行驶的机动车数量增加1倍以上。

2.2县城路网特征

2.2.1城区路网不完善

潢川县现有道路骨架不完善,缺少贯穿全城的交通干道。

主要功能区块之间缺乏交通联系,城区毛细路网缺乏,有较大面积的城中村缺乏机动车通行条件的道路。

同时,部分道路由于拆迁困难、资金不到位等原因成了断头路。

2.1.2路网功能定位及其实现有待明确

鉴于潢川县城的发展历程,312国道及106国道在县城发展的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目前106国道仍然从县城核心区穿过,312国道虽然改过一次线,但随着县城的扩张目前也主要承担的是市区交通的功能,过境交通与城区交通互相干扰。

现状国道的功能定位已经弱化,国道与城市道路之间的功能定位有待明确。

2.3交通流特征

2.3.1节假日高峰的节庆流

桐乡市是“商贸大县”、“劳务输出大县”每逢节假日尤其是春节,由于周边地区来潢川置办货品及务工人员返乡产生巨大的交通流量。

节庆流的时间相对集中、车流量巨大,尤其是春节期间,从近几年来看,春节期间由于交通流量骤增县城交通基本瘫痪。

2.3.2周末学生流

潢川县是“教育大县”,但县域的教育资源分配极不均衡,绝大部分的优质教育资源都集中于县城,导致大量周边乡镇、农村甚至临县的学生集中在县城读书,同时还有很大一部分过来陪读的家长。

每到周末这些学生和家长大多都会返家然后再返回学校产生大量的交通流,给县城交通带来很大压力。

3产生交通拥堵的几点原因

结合潢川县的城市发展特点,分析产生交通拥堵的原因有一下五点:

(1)县城现有功能布局不合理;

(2)县城路网框架不完善道路建设欠账多;(3)机动车增长速度太快;(4)公共交通缺失;(5)政府管理缺失;(6)居民出行习惯出行理念不合理。

3.1县城现有功能布局不合理

县城现状核心区建设过于集中,城区中心单一,是产生交通拥堵的原始因素。

当城区规模不大,单一城区中心是合理的。

随着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单一中心的城市结构弊端就越来越明显,尤其是潢川这个分作南北两城的县城弊端更大,交通拥堵也随之产生。

3.2县城路网框架不完善道路建设欠账多

县城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由于拆迁困难、资金不到位、缺少规划及行政部门不作为等原因,道路面积的增长速度远远慢于建设用地的增长速度,导致路网密度明显偏低。

以旱湖路为例从95年第一户开始拆迁到14年建成通车用了20年,还有京九大道05年开始实施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建好,另外县城还有多条待建断头路。

3.3机动车增长速度太快

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跟上机动车的增长,机动车年平均增速达到15%,而道路用地是有限的,城市扩张的规模因为建设用地指标的收紧而受到限制。

单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满足不了小汽车增长带来的交通需求。

3.4公共交通缺失

公共交通缺失是小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公共交通能提高交通出行效率是缓解交通压力主要措施之一,公共交通的缺失不仅给居民的日常出行带来不便,迫使居民选择其他的出行方式(私家车、摩托车、电动车、出租车等)增加城区交通负担,无形中也为黑的、摩的非法营运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3.5政府管理缺失

3.5.1电动三轮车泛滥

由于政府部门管理不到位及城市公交缺失导致电动三轮车拉人载客的现象在县城泛滥,据保守估计潢川县城内电动三轮车在5000辆以上,三轮车驾驶者多为年纪较大的老人和妇女,普遍缺乏安全意识且不遵守交通规则,已经成为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到了城区交通的正常通行。

另外,电动三轮车与出租车之间竞争激烈,抢客、争客的现象屡见不鲜,导致出租车数次在县政府门口堵路抗议。

但是因为就业问题得不到解决,政府数次取缔电动三轮车的行动均告失败,目前仍然没有解决这一顽疾的合理措施。

3.5.2小摊小贩占道严重

马路市场小摊小贩占道严重,由于政府管理的不到位及市场租金收取的不合理,很多小贩和周边村民选择在路边出售商品或者自家种植的经济作物。

潢川县城目前有五处较大的路边市场(主要是菜市场),在早晚买菜高峰道路面积的一半以上被摊贩占用,再加上前来购物的市民,使道路拥堵不堪,失去通行能力。

3.6居民出行习惯出行理念不合理

居民出行习惯及出行理念主要是指他们出行对交通规则的遵守程度以及偏向选择的出行工具。

潢川县城居民的出行习惯和出行理念普遍不合理,在出行习惯上,选择电动车、自行车或者步行的居民普遍不遵守交通规则,不看红绿灯、见缝插针等现象是家常便饭,选择机动车出行的居民不礼让行人与行人争道,夜间行车普遍使用远光灯等。

在出行理念上,认为有车是地位身份的象征、有面子,有小汽车的居民即使距离很近也选择使用小汽车出行,缺乏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的理念。

居民出行习惯出行理念的不合理增加了城区交通的负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