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复习题一专科.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34987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复习题一专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大学语文复习题一专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大学语文复习题一专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大学语文复习题一专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大学语文复习题一专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复习题一专科.docx

《大学语文复习题一专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复习题一专科.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语文复习题一专科.docx

大学语文复习题一专科

一、填空题

(一)文学常识填空(每空1分)

1.《》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名《》或《》。

2.《》是儒家学说经典,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

3.李白诗歌充满浪漫色彩,诗歌风格豪放飘逸,被誉为。

4.《垓下之围》节选自,作者是。

5.戴望舒的《雨巷》一诗中的丁香姑娘,运用了手法。

(二)名句、诗词填空(每空1分)

1.人生代代无穷已,。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路漫漫其修远兮,。

(屈原《离骚》)

3.春风桃李花开日,。

(白居易《长恨歌》)

4.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二选择题

1、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是(  A   )

A、《论语》

B、《庄子》

C、《荀子》

D、《韩非子》

2、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用“五十步笑百步”讽刺(  C  )

A、胆小的逃兵

B、自己慢却要嘲笑别人的人

C、不行仁政的梁惠王

D、不行仁政的邻国国君

3、“贻笑大方”这个成语源自(   B )

A、《大同》

B、《秋水》

C、《谏逐客书》

D、《寡人之于国也》

4、下列文章中,属于奏章的是(  C  )

A、《五代史伶官传序》

B、《答司马谏议书》

C、《谏逐客书》

D、《报刘一丈书》

5、下面哪位作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  )

A、李白

B、辛弃疾

C、杜甫

D、王安石

6、梁启超的《论毅力》写于(  A  )

A、戊戌变法失败之后

B、戊戌变法之前

C、五四运动之时

D、五四运动之后

7、“其正身,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出于(  A  )

A、《论语》

B、《孟子》

C、《左传》

D、《韩非子》

8、《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B   )

A、纪传体断代史

B、纪传体通史

C、编年体通史

D、国别体断代史

9、《张中丞传后叙》歌颂的三个人物是(  B  )

A、张巡、张籍、南霁云

B、许远、张巡、南霁云

C、张巡、许远、于嵩

D、张巡、许远、雷万春

10、《氓》选自《诗经》中的(   A  )

A、国风

B、大雅

C、小雅

D、颂

11、下边划线词翻译中错误的是(   A  )

 

A.孟尝君曰:

“食之,比门下之客。

”吃掉它,像门下的客人一样。

 

B.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他们的考虑是十分周到的。

 

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以为没有谁比得了自己。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忧患勤劳可以使国家兴盛起来,安逸享乐可以把自身毁掉。

 

 

12、冰心著名的散文集有(  B )

A、《繁星》

B、《寄小读者》

C、《春水》

D、《虹》

13、朱自清早期参加的文学社团是(  B  )

A、“新月社”

B、“文学研究会”

C、“创造社”

D、“左翼作家联盟”

14、《故都的秋》一文是一篇( B )

A、抒情散文

B、游记散文

C、记事散文

D、议论散文

15、奠定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长篇小说是(  C  )

A、《雾》

B、《灭亡》

C、《家》

D、《春》

16、《箱子岩》一文叙述的是(  C )

A、军旅生活

B、都市生活

C、边地湘西生活

D、市井生活

17、“既来之,则安之”这句话出自(   A  )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D、《左传》

18、下列诗句出自于《诗经• 氓》,请指出其中运用反比的是(  D  )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C、淇水汤汤,渐车帏裳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19、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阐述的政治主张是(  C  )

A、以法治国

B、无为而治

C、王道仁政

D、选贤与能

20、屈原的《国殇》选自(  C  )

A、《离骚》

B、《九章》

C、《九歌》

D、《天问》

21、下列成语出自《庄子·秋水》的有(  B  )

A、望洋兴叹、祸起萧墙

B、望洋兴叹、贻笑大方

C、贻笑大方、分崩离析

D、祸起萧墙、分崩离析

22、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  A  )

A、七律B、五律C、乐府诗D、七古

23、“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是谁提出的?

(  D )

A、韩愈

B、杜甫

C、李贺

D、白居易

2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  C  )

A、山水诗B、田园诗C、边塞诗D、怀古诗

25、“既来之,则安之”这句话出自(  A   )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D、《左传》

26、李斯的代表作是(  C  )

A、《大同》

B、《答司马谏议书》

C、《谏逐客书》

D、《报刘一丈书》

27、《蜀相》是一首(   D  )

A、五律

B、七绝

C、七古

D、七律

28、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作家是(  D )

A、司马迁

B、欧阳修

C、柳宗元

D、韩愈

29、李白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是一首(  D  )

A、七律

B、五律

C、七绝

D、七言歌行

30、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家是(  C  )

A、孔子

B、庄子

C、孟子

D、荀子

31、李白《行路难》中运用行为细节描写揭示内心悲愤的诗句是(  B  )

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C、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32、《山居秋暝》是一首(   D  )

A、七律

B、七古

C、五古

D、五律

33、梁启超《论毅力》的中心论点是(  A  )

A、有毅力者成,反是则败

B、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也

C、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

D、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34、司马迁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赞美(  A  )

A、李广

B、孟尝君

C、冯谖

D、程不识

35、王昌龄《从军行》是一首(  A  )

A、七言绝句

B、七律

C、七古

D、五绝

36、关于大同世界的美好理想源自(  B  )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37、《战国策》是一部(  B  )

A、编年体史书

B、国别体史书

C、纪传体史书

D、哲学著作

38、我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  A )

A、陶渊明B、王维C、孟浩然D、谢灵运

39、《张中丞传后叙》中抨击的人物是(B)

A、张巡

B、贺兰进明

C、南霁云

D、许远

40、李密的《陈情表》是一篇(  C  )

A、书信

B、小说

C、奏疏

D、辞赋

41、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D  )

A、白居易

B、刘禹锡

C、李贺

D、柳宗元

42、曹操《短歌行》中,化用了《诗经》中诗句的是(  A  )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B、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C、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3、下列《陌上桑》诗句中,在描写罗敷美貌时运用了侧面烘托手法的是(  D  )

A、头上倭堕髻

B、耳中明月珠

C、紫绮为上襦

D、来归相怨怒

44、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  )

A、《诗经》

B、《楚辞》

C、《乐府诗集》

D、《文选》

45、风雅颂是(   A  )的分类

A、《诗经》

B、《楚辞》

C、《乐府诗集》

D、《文选》

46、《关山月》是一首(  A )

A、古题乐府诗

B、新乐府诗

C、七律

D、七绝

47、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中,下片的第一句词句是(  A  )

A、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B、楚天千里清秋

C、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D、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48、下列句子中,“之”字是动词,可以翻译为“至”、“到”的是( A )

A、(冯谖)驱而之薛

B、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C、父母唯其疾之忧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49、奠定郭沫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是他于1921年出版的诗集(  C  )

A、《尝试集》

B、《红烛》

C、《女神》

D、《北方》

50、下面不是冰心创作的问题小说有(  B  )

A、《斯人独憔悴》

B、《往事》

C、《超人》

D、《两个家庭》

 

三、简析题()

(一)阅读《秋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野语有之曰: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本段描写了哪两种景象?

(2分)二者的关系是什么?

(4分)

  

2.从这段话来看,《秋水》这篇文章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讲道理的?

(4分)

  

 

3.这段话中,包含并演化出的两个成语是什么?

(4分)

 

(二)阅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下片,然后回答问题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1.“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三句的含义是什么?

(4分)

  

 

2.词人借“树犹如此”这个典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4分)

 

(三)阅读以下内容,回答问题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呵!

  (——选自《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这节诗中运用的意象有哪些?

(4分)

2.这些意象有什么象征含义?

(4分)

3.这节诗中的“你”和“我”是什么关系?

(4分)

4.这节诗句写的是什么时期的祖国?

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四、作文题(40分)略

 

《大学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

评分标准:

答案需严格一致,记诵诗词名句部分,若一句错两字以上,不给分

(一)

1.诗经,诗,诗三百

2.论语

3.诗仙

4.史记,司马迁

5.象征

(二)

1.江月年年只相似

2.吾将上下而求索

3.秋雨梧桐叶落时

4.恨别鸟惊心

二选择

1、A    2、C    3、B    4、C    5、D    6、A    7、A    8、B    9、B    10、A    

11、A    12、B    13、B    14、B    15、C    16、C    17、A    18、D  19、C 20、C  21、B  22、A    23、D    24、C    25、A    26、C    27、D    28、D    29、D    30、C    

31、B    32、D    33、A    34、A    35、A    36、B    37、B    38、A    39、B    40、C    

41、D    42、A    43、D    44、A    45、A    46、A    47、A    48、A    49、C    50、B    

 

三、简析题

评分标准:

答对意思即给分,不拘泥于和参考答案完全一致

(一)

1.一是秋水暴涨的景象,一是大海无边的景象,二者是对比关系,用来说明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2.采用具有形象性和故事性寓言的方式讲道理,这也是庄子散文的一大特色。

  3.“望洋兴叹”和“贻笑大方”。

(二)

1.一是表明自己不愿学张翰(季鹰)于国事不顾、弃官归隐;二是表明家乡已被金侵占,有家难归。

或:

思念家乡、渴望收复中原的心情。

  2.叹息自己年华虚度,英雄坐老。

(三)

1.这节诗中运用的意象有“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2.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正如东升的旭日喷薄而起。

或:

国家刚从文化大革命的苦难中解脱出来,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3.这节诗中的“你”和“我”的关系:

“你”是曾饱经风霜、深受灾难,而今正在重新崛起的祖国,“我”是祖国重新崛起的象征,二者是统一的。

4.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祖国,体现了经历文革动乱的一代青年为祖国的新生和美好的未来而欢呼的强烈爱国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