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成长铺路.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308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学生成长铺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为学生成长铺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为学生成长铺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为学生成长铺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为学生成长铺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为学生成长铺路.docx

《为学生成长铺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学生成长铺路.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为学生成长铺路.docx

为学生成长铺路

为学生成长铺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东园林小学

一、认识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

“什么是教育?

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将来才能自觉地去学习,去适应社会,去服务于社会。

那么,什么是学习习惯呢?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

一般说,小学生学习习惯是否良好,就看其在学习活动中是否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这里所说的良好学习效果应从三个方面进行衡量:

一是要看学生运用这种学习习惯是否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即:

提高时间利用率、减少体力和脑力的消耗;二是要看学生运用这种学习习惯是否提高学习的质量,即:

提高掌握学习内容的精确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学习的目标达成度;三是要看期望小学生形成的学习习惯是否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即:

要注重小学生的适应性、差异性和需要性。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了的持久学习方式,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它广泛存在于学习内容中,体现在学习过程之中。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最重要的时期,又是学习习惯走向稳定的最佳时期,对人的一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学生从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将来他就可以在没有任何强制因素和外人点拨辅导的情况下,也能非常自觉、饶有兴味地去学习、去生活。

俗话说:

“习惯成自然”。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习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不良的学习习惯,会给学习的成功带来困难。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说,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家长、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中成为有用之才,而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因此,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便是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发展,为他们健康的成长铺路,让他们终身受益。

二、内容和要求

低年段(1年级)

学习习惯:

1、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对自己的学习任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做作业的时候养成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不用老师点拨和家长的陪同,从入学一年级开始就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2、良好的写字、识字习惯

 提笔写字,要端端正正地一笔一画地写,做到姿势端正,笔划清晰,结构合理,行款整齐,美观大方。

姿势端正就要做到三个一:

眼睛离书本一尺,胸膛离书桌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

写字时,在正确记忆笔顺的同时,要仔细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占位准,字的间架结构才会匀称,写出来的字才规范漂亮。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细观察,慢动笔,写规范,少涂抹”。

有主动识字的兴趣,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发现识字方法、识字规律以及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把点点滴滴的发现积累起来,逐步养成独立识字的能力,进而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3、良好的学习态度

先写作业再去玩,不要一边做作业一边玩,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作业。

对于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要独立思考并尽量自己解决。

书写时要先想好再写。

作业错了,要及时改正。

4、养成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习惯

在做题之前要反复读题,弄清题意。

做完作业,先验算,发现问题再看书,看例题对照检查,做出正确与否的评价,逐步养成自我检测的习惯。

5、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上课时要集中注意力听讲,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想一想别人回答的是否正确,有没有不同的答案。

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做好练习。

6、培养学生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

能初步学会预习和复习,学会看书。

预习和复习时要精力集中,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语文学科预习要有以下内容:

A、认真通读课文,做到读通读顺

B、标画出自然段

C、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和不认识的生字多读几遍

D、了解一些和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和资料

E、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向家长请教

7、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多读一些课外读物,并学习摘记一些好词好句。

低年级学生要求做到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8、培养学生爱护书本的习惯

拿到新书本先要包上书本皮,规规矩矩写好学校、班级、学生姓名以及作业本的科目。

不在书本上乱涂乱画,不随意撕作业本。

行为习惯:

1、按时上下学,有病有事要请假。

2、热爱经领巾,坚持佩戴红领巾,保持红领巾的整洁。

3、遵守课堂纪律,遵守考试规则。

4、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认真做好广播操和眼保健操。

5、课间活动守秩序,做正当游戏,文明用语,自觉遵守游戏规则。

6、上下楼梯靠右行,慢步轻声。

7、按时离校,自觉排好路队。

8、爱护公用设施,爱护花草树木,不在文物古迹上涂抹刻画。

9、保护有益动物。

10、遵守公共秩序。

11、参加升国旗仪式,衣着整洁,少先队员戴好领巾。

12、升旗时,脱帽肃立,面向旗杆方向立正站好。

唱国歌时,要立正站好,目视前方,神态庄重,歌词正确,音调准确,声音哄亮,面对国旗行队礼或注目礼,直到国旗升至杆顶。

13、上下课起立,双手自然下垂,向老师行注目礼,问好(再见)。

14、发言先举手。

发言时,口齿清楚,声音洪亮。

15、同学发言,认真倾听,不同意见待同学发言完毕再讲。

16、同学有困难,热情帮助。

17、尊重同学,发放物品不要乱扔。

18、进老师办公室,喊报告,听到“请进”方可进入,并主动与办公室的老师打招呼。

19、课前,可帮老师拿教具,发作业本。

20、尊重老师的劳动,上课认真听讲。

21、下课时,让老师先离开教室。

22、和老师谈话时,站姿或坐姿要正确,眼睛注视老师,不随便打断老师的话。

23、自己离(归)家时,向家长打招呼;见家长离(归)家,主动打招呼,递接物品。

24、认真听长辈谈话,听从长辈的正确教导。

对长辈、友人、初识者称“您”。

与长辈有不同意见要多沟通。

25、会使用礼貌用语:

请、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26、观看演出时,要遵守演出纪律。

每个节目演出结束,要用掌声致谢。

27、打扫教室的清洁卫生,并把清洁用具摆放整齐,把黑板、桌子擦干净。

28、过马路走人行横道、过天桥或地下通道。

有信号灯的地方,要看清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

29、乘坐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时,要自觉购票并站稳扶牢,自觉遵守相关规定。

30、不私自下河游泳,不在禁放区内燃放烟花爆竹。

生活习惯:

1、起床后,自己穿衣、叠被、刷牙、洗脸;睡前刷牙、洗澡,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2、勤洗头发,冬季每周洗头1至2次,夏季每周洗头2至3次;要勤理发。

3、勤剪指甲,不用牙咬指甲。

4、衣服、鞋帽脏了自己更换。

5、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6、按照课表备好第二天所用的学具,收拾好书桌,整理好书包。

7、会开、关电脑、电视机、空调等家用电器。

8、外出回家、上完厕所、参加劳动或活动后要洗手。

饭前便后要洗手,每天睡前用温水泡脚。

9、早餐吃得好,中餐吃得饱,晚餐吃得精而少,不挑食,不喝生水。

10、按时睡觉起床,每天保证10小时的睡眠。

睡觉时侧身向右,双腿微屈,不趴着睡觉。

低年段(2年级)

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向同学、家长问询,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的学习。

2、课前准备的习惯。

课前做好准备,自觉检查课本、课堂练习本、必需的文具是否都准备齐全,并放置书桌左上角。

3、认真听课的习惯。

上课时,要专心听讲,注意力集中,做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

发言先举手,回答问题情绪饱满,声音洪亮。

4、要有良好的读书姿势。

双手打开课本,将课本竖立在桌上,离眼睛一尺远。

5、书写的习惯。

书写时注意保护好视力,做到“三个一”:

眼睛离书本一尺,胸膛离书桌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

写字姿势要端正,做到“头正、身直、足平、臂开”,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6、做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时要专心,书写时先想好再下笔。

写完作业认真仔细地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改正。

7、整理书包、抽屉的习惯。

做完作业后把作业本、课本、文具盒等学习用品放入书包或抽屉中,并将书包、抽屉整理好,使学习资料、学习用品在书包中分类放置有序。

8、爱护课本、作业本的习惯。

不随便撕作业纸,保持课本、作业本的清洁和完整无缺。

9、说话的习惯。

练习说完整话,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仪态端庄。

10、认真倾听、勤思、能评价的习惯。

虚心听取同学的发言,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讥笑别人的错误;能对别人的发言做出正确的评价。

行为习惯:

1、按时上学,有病有事要请假。

2、要热爱经领巾,坚持佩戴红领巾,保持红领巾的整洁。

3、遵守课堂纪律,遵守考试规则。

4、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认真做好广播操和眼保健操。

5、课间活动守秩序,做有意义的游戏,文明用语,讲谦让,自觉遵守游戏规则。

6、上下楼梯靠右行,慢步轻声。

7、按时离校,自觉排好路队。

8、爱护公用设施,爱护花草树木,不在文物古迹上涂抹刻画。

9、保护有益动物。

10、参加升国旗仪式,衣着整洁,少先队员戴好领巾。

11、升旗时,脱帽肃立,面向旗杆方向立正站好。

唱国歌时,要立正站好,目视前方,神态庄重,歌词正确,音调准确,声音哄亮,面对国旗行队礼或注目礼,直到国旗升至杆顶。

12、上下课起立,双手自然下垂,向老师行注目礼,问好(再见)。

13、发言先举手,发言时,口齿清楚,声音洪亮。

14、同学发言,认真倾听,不同意见待同学发言完毕再讲。

15、每天初次见到同学,互相问好。

16、同学有困难,热情帮助。

17、要尊重同学,发放物品不要乱扔。

18、需要借用同学的东西,必须征得同意,用完后及时归还。

19、进校第一次见老师主动问好,离校时主动与老师说再见。

20、进老师办公室,喊报告,听到“请进”方可进入,并主动与办公室的老师打招呼。

21、课前,可帮老师拿教具,发作业本。

22、尊重老师的劳动,上课认真听讲。

23、下课时,让老师先离开教室。

24、和老师谈话时,站姿或坐姿要正确,眼睛注视老师,不随便打断老师的话。

25、自己离(归)家时,向家长打招呼;见家长离(归)家,主动打招呼,递接物品。

26、认真听长辈谈话,听从长辈的正确教导,对长辈、友人、初识者称“您”,与长辈有不同意见要多沟通。

27、会使用礼貌用语:

请、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28、观看演出时,要遵守演出纪律。

每个节目演出结束,要用掌声致谢。

29、遇人问路,认真指路,遇外宾要有礼貌,热情大方。

30、打扫教室的清洁卫生,并把清洁用具摆放整齐,把黑板、桌子擦干净。

生活习惯:

1、起床后,自己穿衣、叠被、刷牙、洗脸;睡前刷牙、洗澡,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2、勤洗头发,冬季每周洗头1至2次,夏季每周洗头2至3次;要勤理发。

3、勤剪指甲,不用牙咬指甲。

4、衣服、鞋帽脏了自己更换。

5、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6、按照课表备好第二天所用的学具,收拾好书桌,整理好书包。

7、做好饭前准备,摆放桌椅,拿碗摆筷;收拾房间,会做简单的家务,如:

扫地、擦桌子、倒垃圾;学会购买简单的生活用品。

8、会开、关电脑、电视机、空调等家用电器。

9、过马路走人行横道、过天桥或地下通道。

有信号灯的地方,要看清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

10、乘坐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时要主动购票并站稳扶牢,自觉遵守相关规定。

11、遇到意外事故时,知道拨打119火警台、110匪警台、120救护台、122交通事故台等电话。

12、不私自下河游泳,不在禁放区内燃放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