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通改革30年的理论与实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24124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流通改革30年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流通改革30年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流通改革30年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流通改革30年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流通改革30年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流通改革30年的理论与实践.docx

《中国流通改革30年的理论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流通改革30年的理论与实践.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流通改革30年的理论与实践.docx

中国流通改革30年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流通改革30年的理论与实践

李骏阳,李燕搏,

摘要: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我国流通业及其理论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流通体制、商品市场体系、业态变革与组织创新、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流通地位变化等多个方面对30年来流通领域发生的重大变革进行了回顾,对流通理论的创新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流通;流通改革;流通理论

Thetheoriesandpracticesofreformincirculationindustryfor30years

Abstract:

Accompanywiththeprocessofreformandopeningupfor30years,thecirculationindustryanditsrelatedtheorieshavemadegreatprogress.Ontheguidanceofscientificconceptofdevelopment,thispaperreviewsthechangeofcirculationindustryfrommanyaspects,suchascirculationsystem,thecommoditymarketsystem,theinnovationofformatsandorganizations,itsopeningupandmodernization,andthechangeofitsstatusintheeconomy,etc,whichexpectstohaveacompleteandprofoundunderstandingofitsdevelopmentduringthisperiod,andhasasummaryontheinnovativetheories.

Keywords:

Circulation;Circulationreform;Circulationtheories

 

经历了30年的改革,我国流通产业由落后变为先进,从封闭走向开放、由弱小发展壮大,现代化的流通格局基本形成,在促进生产、引导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贡献突出,在经济中的“先导”[1]作用日益凸显;与此同时,流通理论也取得重大进展,对于流通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和积极的指导作用。

中国流通业改革成就斐然,它是中国波澜壮阔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30年来中国流通业的理论实践做一评价。

一、流通体制的变革促进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流通格局的形成

从1978年开始,我国开始了以调整所有制结构、转变政府职能和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为目标的流通体制改革。

经过30年的改革,流通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共同发展促进了竞争性流通格局的形成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流通业几乎是清一色的国合流通企业。

1978年,国有和集体所有制流通企业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到了97.9%的比重,随着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这一比重在逐渐降低,到1999年下降为33.8%。

至21世纪初,在流通企业的市场份额中,国有经济占18.2%,集体经济占15.6%,股份制经济占10.5%,个体和私营经济升至44%,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占1.8%,其他经济的份额为9.9%[2],形成了多元化市场主体共同发展的格局。

2004年中国连锁经营百强企业中,国有独资或控股占到34家,民营企业占到49家,中外合资或合作占到17家,流通业成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民营比例最大的行业。

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商业长期垄断市场的僵化的流通格局被打破,多种所有制的并存和竞争加快了流通业发展,对于活跃市场经济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流通运行体制的变革推动了高效畅通的流通渠道的建立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商品流通和商业企业的经营活动由国家指令性计划和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直接控制,按行政区划设置的批发业实行固定供应区域、固定供应对象、固定倒扣作价的“三固定”方法,流通渠道单一僵化,流通成为指令性计划经济的工具。

1981年,针对商品流通体制僵硬及渠道单一等问题,万典武教授提出“三多一少”的流通体制改革模式,即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减少流通环节,突破了批发业的“三固定”原则[3]。

随着改革的深入,国家开始扩大流通企业的权利,实行政企分开,并有步骤地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把条块分割、层层分配调拨型的体制改革为统一的以大城市为中心的批发贸易型体制;在外贸上采取了承包责任制,进出口自主权更多的分配到地方政府手中。

这一系列的改革使得流通企业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逐步成长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商品市场也逐步从封闭向开放转变。

1992年以后,流通体制的改革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向导,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外汇体制、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的改革为建立统一的国内外市场奠定了基础。

进入新世纪,通过“十一五”规划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生产企业自销、批零互相渗透,网上销售大量涌现,流通渠道不断创新并且更加多元化。

(三)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推动了统一大市场的建立

在改革开放前及以后的很长时期,中国流通业在行政管理体制上一直处于分割状态。

流通产业被分为几个部门,内贸与外贸、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分而治之。

随着改革深化,流通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朝着一体化的目标迈进。

其中比较重大的几次改革是:

1982年商业部、物资局、外贸部分管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及对外贸易的流通,形成流通“三分天下”的格局;1993年国内贸易部的成立打破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分割管理的局面;2003年商务部的成立结束了内外贸行政分割管理体制。

内外贸一体化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

商务部的组建使内外贸统一有了一个制度保证,为实现竞争、统一、开放的社会大流通创造了条件,实现了资源在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的转换,国内市场日益繁荣,对外贸易屡创新高。

但是体制的惯性和行政部门之间长期分割的影响短期难以消除,内外贸管理体制上的磨合也需要时间。

一些地方政府的管理机构并未与中央机构的调整保持同步,部分省市在组织形式上还没有实现内外贸一体化,某些地方政府在流通领域的地方保护主义时隐时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还有待努力。

二、流通领域初步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商品市场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品市场体系的发展以恢复集贸市场为起点,经历了大致5个发展阶段:

一是1979-1984年,集贸市场合法化,这一阶段集贸市场和城镇专业批发市场迅速发展,如浙江黄岩路桥小商品市场、义乌小商品市场、武汉汉正街商品市场等的出现;二是1984-1992年,这一阶段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随着农副产品统购统销的取消开始发展,具有市场经济里程碑意义的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建立;三是1992-1998年,我国批发市场数量扩张,培育市场体系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四是1998-2000年,我国批发市场开始注重由数量扩张转向注重质量效益,市场数量减少但交易额却大幅增加[4];五是2001年至今,国家开始进行市场经济秩序的整顿和规范,一些交易市场正在实现“交易升级,管理创新”,现代化程度得到很大提高。

现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商品市场得到了长足发展,以批发、零售市场为主体的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已具规模,专业化趋势加强。

2006年,全国消费品市场达到67042个,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达到3876个,交易额37137.5亿元,比1979年增加了189倍。

从图1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亿元以上商品市场的数量不断增多,商品市场规模扩大,流通产业集中度提高。

图12000年以来亿元以上交易市场的数量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007》

在整个商品交易体系中,批发业处于流通的主体地位。

近年来,中国的批零结构基本平稳状态,批零比例相对稳定。

另外,如图2所示,在批发零售的主营业务收入中,批发业占到了绝对的比重。

在2006年,批零业总的主营业务收入为96395.3亿元,批发业的收入占到了80.63%的比重。

图22006年批发零售业主营业务收入比较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007》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初步培育了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包括由1800万个网点构成的商品零售市场体系,由8.1万多个交易市场组成的现货批发市场体系;由上海交易所、郑州交易所和大连交易所等组成的期货市场体系,由电子商务网、佣金代理、电视购物等构成的无形市场体系,由拍卖企业、全国交易会以及旧货市场、租赁市场等构成的特种商品市场体系。

三、商业业态日益丰富,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提高

(一)流通产业形成多种业态共同发展的局面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商业业态陈旧。

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百货商店和专业店、杂货店仍然是商业主要的业态。

90年代初,超级市场在国内兴起,同时外资开始进入中国零售业,并以大型连锁超市为主流业态。

此后,多种业态涌现,如便利店、仓储式商场、家电专业店、品牌专卖店、家居建材中心等。

随着广州天河城、大连新玛特、上海友谊南方商城等的陆续建成,中国逐渐形成了一些业态复合度较高,规模大且经营成功的购物中心。

2000年后,电子商务的兴起改造了传统的商品流通,电视购物、网络购物等成为了商业的新兴业态,不仅使流通的时间缩短,速度加快,还大大降低了商品交易成本。

无店铺业态获得极大发展,以网上商店为主的电子商务,2006年交易额达到11000亿元,是2003年的3.6倍。

由图3可以看出这一新型业态的增长态势。

图32002~2007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情况

数据来源:

梅花网(http:

//www.meihua.info)

中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以及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特点,使得国外流通现代化进程中依次出现的零售业态几乎同时涌入我国,出现了业态混杂繁乱的局面。

为规范业态标准,2004年10月1日,我国新的《零售业态分类》正式实施,新分类增加了6种无店铺销售业态,致使零售业态类型增至17种。

现今,我国流通产业已形成业态百花齐放、商业错位经营的繁荣局面。

(二)连锁经营的迅速发展加快了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连锁经营作为一种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在中国出现的时间较晚。

90年代初连锁经营引入中国,1990年12月,中国第一家连锁超级市场——广东东莞美佳超市公司虎门镇一号店开业,连锁经营在中国迈开了第一步。

中国最初的连锁经营,多数在原行政公司所属的基层店中发展起来,将原行政公司实体化,建立连锁经营的总部,而下属的各基层店便改造成了连锁门店。

因此直到1995年,连锁企业多数是由原国有中小百货店、食品店、杂货店等改造而成,缺乏现代连锁商业的标准。

1997年,原国内贸易部公布了《连锁店经营管理规范意见》,对于连锁经营有了系统的解释和规定,并将连锁经营列入国家技术专项贷款计划和国家技术开发拨款计划。

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连锁经营所具有的优势使其在中国获得迅速发展。

2006年“中国连锁经营100强”销售规模达到8552亿元,同比增长25%,大大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的增幅。

门店总数达到69100个,同比增长57%,连锁经营比例已经由2003年的8%上升到2006年的20%。

但是,我国连锁经营在发展中还存在很多不足。

我国的连锁店在规模上仅仅是区域连锁,远远没有达到全国连锁;从网点布局上看也是侧重于一二线城市,对三线城市和农村开发不够;与很多跨国企业相比,中国的连锁企业还很小。

同时,中国连锁经营形式单一,直营连锁是主要方式,特许加盟连锁还不规范,而自愿连锁更是处于起步阶段。

四、流通领域由封闭走向全面开放,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

(一)流通领域经历了一个逐步对外开放的过程,已经成为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

1.零售业的逐步对外开放

1992年,零售业开始对外开放试点。

中国政府决定在北京、上海、天津、大连、广州和青岛6个城市以及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允许每个城市试办一至两家合资零售商业企业。

5月15日,中日合资的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成立,拉开了外资零售商进入中国的序幕。

零售业开放初期,外资进入主要采取合资的方式,业态上选择传统的百货业。

在随后的几年中,外资企业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如万客隆、伊藤洋华堂、7-11、家乐福、沃尔玛等。

强大的外资零售对于国内的流通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其带来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促进了中国流通的现代化。

这一阶段的对外开放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开放无序和开放过度。

据原国家经贸委称,到1999年底,正式获得中央批准的外贸零售企业仅21家,而地方越权审批设立了277家;另外在外资的进入中,很多地方政府为了自己的业绩给予外资企业很多过于优惠的政策,使外资企业拥有了“超国民待遇”。

2.批发业对外资放开扩大了流通领域的开放范围

1999年6月,原经贸委、外经贸部联合颁布了《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试点办法》,将开放地域由原来的11个城市扩大到所有的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中心城市,除了可以开办单店还可以办连锁店,另外允许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分别试点建立一家中外合资的商业批发企业。

2001年9月,上海一百集团和日本丸红株式会社合资组建了中国首家中外合资批发企业——上海百红商业贸易有限公司,标志着中国批发商业的对外开放,流通领域加快了开放步伐。

3.加入WTO后流通领域走向全面开放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利用外资也进入了历史新水平。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3年底,我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商业企业264家,分店2200多个,全球零售企业200强中,已有12.5%的企业进入我国。

2004年12月11日我国取消了外资在华商业投资的地域、数量、股权比例等限制,商业领域进入全面对外开放。

外商投资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仅2006年1-8月,商务部批复商业利用外资项目458项,其中新设立303家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增设店铺500家。

世界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已全部进入我国,其中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网络规模。

流通业全面开放后,国内外市场规模扩大,2007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了2.17万亿美元。

目前外资在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约为3%,但在大型综合超市店铺总数中所占的比重较大,5000-8000平米的大型综合超市中外资数量占17%,8000平米以上外资数量占到了30%;并且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策略也发生了变化,开始注重推出自有品牌,扩展的模式从早期新建或合建门店,转向以并购手段快速扩张,控股、并购和整体收购日渐成为外资进入的主要形式。

近几年来,沃尔玛收购好又多,百思买控股江苏五星电器,百盛收购输出管理百货店,特易购收购乐购股权,家得宝并购家世界家居等并购事件显示了外资在中国流通领域扩张的新动向。

(二)、对外开放推动了流通产业的现代化,以产权改革、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为主要内容的流通现代化进程已经全面启动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发展和信息化进程,我国流通的现代化程度提高。

电子商务以及连锁经营等现代化流通方式快速发展,产权改革使流通企业具有了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方式,物流配送大大加快了流通效率。

改革开放前中国流通中国有企业占绝对比重,1984年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拉开了我国流通企业产权改革的序幕。

上世纪90年代“四放开”以及“国有民营”的实行,使得流通股份制企业和企业集团迅速发展,到2000年全国已经形成国有或国有控股流通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三分天下的格局。

进入21世纪,国有资本开始退出流通领域,内资以及内外资之间开始了兼并重组,加快资本运营与商品运营相结合,流通企业产权改革和集团化运营进入新阶段,到2005年底,股份制企业在流通领域的比重上升到34.6%。

同时,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支撑下,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以及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迅速发展。

目前我国物流产业已经逐步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和多种经营特色的物流企业群体。

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年均10%-12%,占第三产业全部增加值的20%以上,2006年,全国物流总额为595976亿元,比2005年增长24.0%。

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核心产业,我国也形成了一些大型的物流集团如中国储运、中远物流、中海物流、宅急送等,物流园区、区港联动、物流地产、多式联运成为物流发展的新亮点。

五、流通产业由“末端产业”成为“先导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计划经济时代,商品由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流通业地位地下,“无流通论”盛行,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被抹杀。

经济改革从搞活流通开始,经济体制的变化以及发展经济的要求使得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

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对“无流通论”进行批判。

当时涌现出的主要观点有“生产流通相互决定论”、“流通中心论”、“生产流通并重论”,对流通的地位和作用在理论上进行了再认识。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90年代后流通产业的作用得到更大的体现。

“流通决定论”得到了肯定。

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指出:

在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要求下,流通产业应从末端产业向先导产业转变[5];丁俊发教授指出:

商品生产是以商品流通为前提的,市场经济越发展,流通的作用越重要,流通产业应当是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或拳头产业,并在“流通决定生产”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流通发展阶段论”和“流通调节论”等[6]。

文启湘教授认为流通产业竞争力已成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部分,流通产业是一个事关国家安全的产业[7]。

对于流通作用及地位的正确认识使流通产业的发展更为迅速,流通对于国民经济的先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在引导生产和消费,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方面作用显著。

1978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58.6亿元,而到2006年升至7.6410万亿元,占GDP的36.5%,比1978年增长近49倍。

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9210亿元,同比增长16.8%,大大高于GDP的增长速度。

图41980年以来流通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注:

流通业在这里指批发业与零售业。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007》

宋则教授等利用菲德模型测算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贸流通服务业产出每增加一元钱,GDP将增加4.195元[8]。

如图4所示,1980年以来流通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经济地位不断上升的第三产业中,流通的重要作用也得到了很大体现。

1978年以来,批发零售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都保持在25%左右。

流通业在解决就业方面的作用显著。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流通产业的就业人数越来越多,成为吸纳社会劳动力的重要领域。

据统计,2005年,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住宿业新增就业人员近300万人,占全国新增就业总数的30.9%。

流通产业全年就业人数达5600万人,占第三产业的24%,在非农产业中居第二位。

(二)流通产业对相关产业发展的导向作用增强

流通位于市场最前沿,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桥梁和纽带,连接着生产和消费,引导消费的规模扩大、质量提高、结构优化,对社会消费潮流具有引领作用。

表1流通业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相关系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流通业

第一产业

1

0.982199

0.978211

0.988733

第二产业

0.982199

1

0.998052

0.994194

第三产业

0.978211

0.998052

1

0.995623

流通业

0.988733

0.994194

0.995623

1

资料来源:

《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2期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流通业与国民经济中的各个产业部门都有很强的产业关联度,高效的流通对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顺畅的流通成为经济运行良好的必要保证,是其他产业顺利发展的强大引导力量,成为反映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

(三)流通产业的战略性地位得到提升

流通具有的对宏观经济的贡献力、对上下游企业的控制力、对下游消费的引导推动力以及其突出的外溢效应,使其对经济的影响力不言而喻。

开放的经济环境下,一国流通产业的安全不仅仅表现在产业内部,更为重要的是它反映了一国经济运行状况,间接体现出一国的竞争力水平,会通过外溢效应来影响国内的其他产业部门。

因此,内资流通企业要通过连锁经营、资产重组等方式,对流通企业进行整合,形成数量可观的大型流通企业组织,充分发挥出导向作用和调节功能。

近年来,流通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地纷纷制定流通业发展规划,把大力发展流通业作为振兴本地经济的重要举措,在制定长期发展规划中把流通放在显要位置,“贸易强省”、“以商兴市”成为许多省市的发展战略。

长期以来在我国流传的“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得到克服,流通中的条块分割、地区分割、城乡分割、行业垄断现象正在瓦解,流通产业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的状态得以扭转。

回顾流通领域改革三十年来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变化,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大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用现代化的流通理论来指导我国流通业发展的要求更为迫切。

因此,未来要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流通理论,得以更好的指导实践,使我国流通业能够获得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5]刘国光.推进流通改革,加快流通业从末端行业向先导性行业转化[J].商业经济研究,1999

(1):

9-11.

[2]商务部.中国、日本、韩国流通及物流联合报告书[M].北京: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6:

14.

[3]万典武.关于疏通流通渠道的几个问题[N].人民日报,1981年6月29日.

[4]金永生.中国批发组织的演进与创新[C].中国商业理论前沿Ⅲ,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2):

156.

[6]丁俊发.商品流通热点探索[M].北京:

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5):

1-9.

[7]冉净斐,文启湘.流通战略产业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6):

10-15.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实证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8(3):

9-12.

[9]洪涛.2000年商贸流通理论观点综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

1-5.

[10]郭冬乐、宋则、荆林波.中国流通理论前沿Ⅳ[C].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80-230.

[11]赵德海、邵万清.对流通地位的再认识[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1):

23-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