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总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2403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8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生物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考生物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考生物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考生物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考生物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生物总复习.docx

《中考生物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生物总复习.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生物总复习.docx

中考生物总复习

中考生物总复习

七年级上册

一、认识生物

生物:

有生命现象的物体

认识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非生物:

没有生命现象的物体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概念:

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大气圈的底部

(1)生物圈范围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水、适宜的温度、生存空间等

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

非生物因素:

光、温度、水、空气等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

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

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植物能增加空气湿度

(2)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生物部分:

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

阳光、空气、水等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3)食物链和食物网:

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营养关系。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4)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有森林、草原、海洋、淡水、

湿地、农田、城市等生态系统

2)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连结起来。

三、观察细胞的结构、细胞的生活

一、观察细胞的结构

(1)显微镜的结构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注意事项:

放大倍数=,镜头的保护(用擦镜纸,避免接触生物材料)

移动:

上下左右颠倒,观察视野的大小

(3)玻片标本的种类按存放时间分:

永久的、临时的

按材料分:

切片、涂片(液体生物材料)、装片

(4)临时装片制作的一般步骤:

擦片→滴水→放标本→盖片→染色

二、细胞的结构(图)

细胞壁:

保护和支持

植物细胞细胞膜:

保护;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质:

内有液泡(含细胞液)、线粒体、叶绿体等

细胞核:

储存遗传物质

细胞膜:

保护;控制物质进出

动物细胞细胞质:

内有线粒体等

细胞核:

储存遗传物质

动植物细胞的比较: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

动物细胞,没有上述结构

三、细胞的生活

细胞中的物质无机物:

水、无机盐、氧等(注意区分!

有机物:

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等

能量转换器叶绿体:

将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光合作用)

线粒体:

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呼吸作用)

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DNA双螺旋结构)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细胞生长:

使细胞体积增大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分裂:

使细胞数量增多

细胞分裂的过程:

细胞核分裂→细胞质一分为二→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壁

细胞分裂的特点:

新、旧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四、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1)细胞分化:

在生长发育中,大多数细胞失去分裂能力,形态、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变化,形成多种多样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2)概念:

组织:

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细胞群。

器官: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系统: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3)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a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分化、分裂)→组织→器官→系统

(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b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分化、分裂)→组织→器官

(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疏导组织)

(4)常见单细胞生物:

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

草履虫的结构:

纤毛、表膜、细胞质、细胞核、口沟、

食物泡、收集管和伸缩泡、胞肛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益:

鱼类饵料、净化污水

有害:

危害人体健康、形成赤潮

动物病毒

(5)病毒种类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噬菌体)

病毒结构: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

生活:

寄生

与人类的关系害处:

引起人和动植物疾病,例子

益处:

用于生物防治、基因工程

五、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常见植物:

衣藻、水绵、海带、紫菜等

藻类植物主要特征:

大都生活在水中,无根、茎、叶的分化

孢经济意义:

释放氧气,可供食用、药用、鱼类饵料

子常见植物:

墙藓、葫芦藓、地钱等

植苔藓植物主要特征:

生活在阴湿环境中,有茎、叶分化,有假根

绿色植物

物经济意义:

可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常见植物:

蕨、肾蕨、卷柏、满江红等

蕨类植物主要特征:

生活在阴湿环境中,有根、茎、叶的分化

经济意义:

可供食用、药用、可作绿肥和饲料、可形成煤

种皮

胚芽

菜豆种子胚胚轴

胚根

种子结构子叶:

两片

(图)果皮和种皮

种胚乳

子玉米种子胚芽

植胚胚轴

物胚根

子叶:

一片

裸子植物特征:

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类群常见种类:

松、柏、杉、银杏、苏铁等

被子植物特征:

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

常见种类:

牡丹、桃、杨树、小麦等

六、被子植物的一生

一、种子萌发的条件:

环境条件:

适量的水分,环境条件,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自身条件:

种子完整,有活力,且不处于休眠期

二、种子的萌发:

子叶(或胚乳)→提供营养后脱落;胚芽→茎和叶;

胚轴→连接根与茎的部分;胚根→根

发芽率:

萌发种子占全部被测种子的百分数

三、植株的生长

(1)根尖的结构:

成熟区:

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图)伸长区: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分生区:

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根冠:

保护生长点

(2)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水,无机盐(氮、磷、钾等,通过根尖导管吸收)

有机物(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3)花的结构(图):

花最重要的部位——花蕊

传粉:

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4)传粉受精:

1、柱头上的粘液刺激落在其上的花粉萌发出花粉管

2、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直达胚珠

3、花粉管末端破裂,其内的精子释放出来

4、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5)果实的形成:

受精后萼片、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

子房子房壁→果皮

胚珠珠皮→种皮种子果实

受精卵→胚

七、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水对植物体的作用

(1)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水使植物体硬挺、舒展

(3)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和运输(4)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二、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1)根吸水的部位:

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根毛)

(2)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

有机物的运输:

通过筛管将叶片的有机物运输到根部。

(3)茎不断长粗的原因:

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

三、植物的水循环

(1)叶片的结构:

表皮(分上、下表皮)表皮细胞

保卫细胞[形成气孔(气体进出方)]

叶肉(海绵组织,栅栏组织),叶脉(有导管)

(2)蒸腾作用:

部位:

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

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八、碳循环

一、光合作用(实验)

(1)探究光合作用:

原料(二氧化碳、水);产物(有机物(主要为淀粉)、氧气);条件(光);场所:

叶绿体

(2)概念: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叶绿体

(3)反应式:

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气(储存能量)

(4)意义:

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

其他生物基本的食物来源;

维持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

(5)在农业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

二、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1)用来构建植物体:

细胞水平:

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器官水平:

种子等器官的大部分成分

(2)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概念: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呼吸作用)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

线粒体

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3)反应式: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场所:

主要是线粒体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4)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5)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

(6)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森林:

人均森林面积少,且不合理开发利用,乱砍滥伐,

草原:

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

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人的由来

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人类的起源: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2)人类的发展特殊的环境条件:

森林大量消失

人类的一些基本结构特征:

直立行走的出现(露丝的出现)

二、人的生殖

1)生殖系统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睾丸(产生精子和雄性激素)

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卵巢(产生卵细胞和雌性激素)

2)生殖过程受精卵→胚胎→胚儿(妊娠280天)→新生儿

受精的部位输卵管;胚胎发育的场所子宫;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器官:

胎盘

3)青春期身体变化:

身高体重突增;肺脑等器官功能增强;性器官迅速发育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月经、遗精)

4)计划生育:

晚婚、晚育、少生(关键措施)、优生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无机物水:

细胞的主要成分,良好溶剂

无机盐:

含量少,作用大(Fe—缺乏出现贫血,Ca—缺乏出现佝偻病,骨质疏松症,I—缺乏出现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2)有机物糖类:

主要的供能物质,直接供能物质

脂肪:

一般是备用的能源物质都可分解提供能量

蛋白质:

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维生素维生素A:

缺乏—皮肤粗糙、夜盲症(动物肝脏、玉米)

维生素B1:

缺乏—神经炎、脚气病(动物肾脏、牛肉)

维生素C:

缺乏—坏血病、抵抗力下降(新鲜蔬菜)

维生素D:

缺乏—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动物肝脏、蛋)

二、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1)消化道口腔:

牙的咀嚼,舌的搅拌

咽、食道:

食物的通道

胃:

胃液与食物混合充分并初步消化

小肠:

主要消化、吸收场所

大肠:

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

排出粪便

(2)消化腺唾液腺:

分泌唾液,含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胃腺分泌胃液,含蛋白酶可初步消化蛋白质

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胰腺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最大分泌腺

三、食物的消化过程:

糖类口腔开始,蛋白质胃里初步消化,主要消化场所是小肠(最终消化场所)

四、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胃:

吸收少量水、酒精

小肠:

大部分营养物质,主要吸收场所

大肠:

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微生素

(2)小肠的结构特点:

5~6米,内有皱襞;小肠绒毛,丰富毛细血管;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五、合理膳食,买食品时注意(营养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厂址,QS标志)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一、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1)呼吸道组成: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作用:

气体通道,并使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2)肺组成:

大量肺泡

作用:

气体交换场所

二、肺与外界气体交换(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

肋间外肌、膈肌

胸廓前后、左右径

肺容积

肺内气压

气流方向

吸气

收缩

增大

被动扩张

增大

变小(低于外界)

外界→肺内

呼气

舒张

缩小

弹性回缩

缩小

增大(高于外界)

肺内→外界

(1)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

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上皮细胞

氧气

CO2

(2)气体交换的过程:

肺泡毛细血管

三、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1)常见的空气污染源:

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秸秆焚烧等

(2)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

控制污染物排放、植树造林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一、血液

(1)血浆成分:

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它养料和废物

功能:

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2)血细胞:

三种血细胞的比较

名称

形态结构

数量

主要功能

红细胞(含血红蛋白)

无细胞核,两面凹的圆饼状,较大。

(血红蛋白—红色含铁)

最多

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氧含量高时,血红蛋白易与氧结合;反之,易与氧分离)

白细胞

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

最少

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

血小板

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最小

较多

止血、凝血

二、血管

类型

血流方向

结构特点

管壁

弹性

管腔

血流速度

动脉

从心脏→全身

静脉

从全身→心脏

较薄

大(有静脉瓣)

毛细血管

从最小的动脉→最小的静脉

极薄(仅一层上皮细胞)

极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极慢

三、心脏——血液运输的动力

(1)心壁:

主要由心肌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心脏中壁最厚的是左心室。

流动脉血

左心房(连通肺静脉)

(2)结构:

四个腔左心室(连通主动脉)

流静脉血

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3)瓣膜:

房室瓣(只能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向动脉开)

心率: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4)生理心输出量:

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

心动周期: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

四、血液循环体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O2→组织细(图)胞,CO2→血液)→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网(O2→血液,CO2→肺泡)→肺静脉→左心房

意义:

血液循环为人体内的细胞生存输送氧气、养料,并运走CO2、废物。

血型:

ABO血型系统:

A型、B型、AB型和O型

五、输血与血型输血:

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血液凝集为红细胞凝集)

血量:

成人体重的7%~8%;献血量200~300ml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一、排泄的概念:

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排出体外的过程。

二、泌尿系统肾脏:

形成尿液

输尿管:

输送尿液

膀胱:

贮存尿液

尿道:

排出尿液

三、尿的形成和排出

(1)尿的形成肾单位(结构图)功能:

形成尿的基本单位

组成:

肾小球(血管球)、肾小囊、肾小管

(2)形成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大分子物质、血细胞不能滤过)形成原尿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吸收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大部分水)→形成尿液

(3)排尿的意义:

a排出废物;b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c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四、人粪尿的处理

(1)人粪尿的优点:

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改良土壤、成本低

(2)无害化处理:

建沼气池、高温堆肥、建生态厕所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眼(结构图)和视觉

(1)眼球外膜—角膜(透明)、巩膜

眼球壁中膜—虹膜(含色素,中间有瞳孔)、脉络膜(提供营养)

内膜—视网膜(光感受器)

眼球内容物:

晶状体、玻璃体

(2)视觉的形成:

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主要折射结构)→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像)→(形成物象)→视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产生视觉)

成因:

晶状体过度变凸,眼球前后径过长

(3)近视及其预防矫正:

配戴凹透镜

预防:

做到“三要”和“四不看”

二、耳与听觉(图)

外耳:

耳廓、外耳道(收集声波)

(1)耳的结构中耳:

鼓膜、鼓室、听小骨

内耳:

耳蜗、前庭、半规管(有位听神经,跟晕车有关)

(2)听觉的形成:

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耳蜗

(听觉感受器)→听觉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3)其他感觉:

嗅觉、味觉、触觉、温度觉等

二、神经调节大脑(感觉、运动、语言中枢)

(1)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脑小脑(运动协调,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心跳、呼吸、血压调节中枢)

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分布到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

脊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处)

(2)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神经元——分为胞体和突起

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反射: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

四、激素调节

1)内分泌腺:

没有导管,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送到全身。

2)几种重要的激素

生长激素:

促进生长(分泌异常:

巨人症、侏儒症、肢端肥大症)

胰岛素:

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缺乏得糖尿病)

甲状腺激素:

促进生长发育(分泌异常:

呆小症)

3)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激素的调节

八年级上册

一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一、水中生活的动物

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分为两大类:

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

2.鱼——中国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

1)鲫鱼的体色是背深腹浅的保护色;用鳃呼吸

2)身体呈梭型,体表覆盖鳞片,分泌黏液,减少阻力

3)侧线:

对水温、水流方向有感知作用

4)用鳍辅助游泳,尾鳍决定方向,胸鳍、腹鳍、鳍维持平衡

3.腔肠动物:

有口无肛门——海蛰、海葵、珊瑚虫

4.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有贝壳——河蚌,章鱼,扇贝

5.甲壳动物:

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分节——虾,水虱,蟹

二、陆地生活的动物

1.陆生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具有角质的鳞或甲,或外骨骼;2)具有强壮的四肢,支持各种运动;

3)具有气管和肺,能在空中呼吸;4)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2.蚯蚓——环节动物(沙蚕、水蛭)

1)身体由环节构成;2)靠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

3)依靠刚毛协助运动;4)属于变温动物,要生活在土壤中

3.兔——哺乳动物(胎生、哺乳、体表有毛)

兔的特点:

1)用肺呼吸;2)牙齿分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3)盲肠发达(消化植物纤维);4)有膈(把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5)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6)体温恒定

4.爬行动物——乌龟、蛇、蜥蜴等

三、空中生活的动物——昆虫、鸟、哺乳动物中的蝙蝠

1.鸟——体表有羽毛,前肢特化→翅膀,体温恒定,

2.鸟适应空中飞行的特点:

1)身体呈流线型;2)血液循环分体循环和肺循环;

3)胸肌发达,骨薄而中空;4)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5)直肠短,无膀胱,粪便年、尿液随时排出;

6)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双重呼吸;

3.昆虫——蟋蟀、蜻蜓、蝴蝶、蟑螂等

特点:

分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两对翅、一对触角;体表有外骨骼

四、其他动物

1.节肢动物:

昆虫、甲壳动物、蜘蛛、蜈蚣(多足动物)

2.两栖动物——蛙、蟾蜍、大鲵(娃娃鱼)

1)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2)属于变态发育;

3)蝌蚪用鳃呼吸,青蛙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4)体温不恒定。

二动物的运动

一、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骨骼骨

关节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表面有关节软骨)

(图)关节腔(内有滑液,减少摩擦)灵活性

关节囊(增强关节的牢固性)

肌肉(两端白色的为肌腱,中间的为肌腹):

具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2)脱臼:

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来。

3)青少年骨的特点:

柔韧、弹性大、易变形(无机物少于2/3,有机物多于1/3)

4)老年人骨的特点:

坚硬、弹性小、易骨折(无机物多于2/3,有机物少于1/3)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屈肘运动

收缩

舒张

伸肘运动

舒张

收缩

二、动物的行为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又称本能行为。

举例:

2)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尝试和错误是动物学习行为的方式)例子:

3)动物行为的类型:

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

4)动物行为的意义:

适应生活环境,有利于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

三、社会行为——

1)特征:

①由同种动物个体组成;②具有明确的分工;③形成不同等级

2)例子:

蜜蜂、蚂蚁、羊群、狒狒

3)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方式——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

4)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

三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1)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温度的状态

2)体现形式:

食物链和食物网

3)生物圈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

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O2+H2O+无机盐细菌和真菌(分解者,分解作用)

植物(生产者,光合作用)→有机物+氧气→动物(消费者,呼吸作用)→CO2+H2O

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1)蜜蜂、蝴蝶等帮助植物传粉,小鸟、秦睡鼠等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2)某种动物数量过多会对植物造成危害。

如:

蝗虫、老鼠

二、动物在人类生活这的作用

1.为人类提供衣物(牛皮、羊毛等)、食物(鸡鸭等)、交通工具(马)

2.与现代化生物技术

1)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

2)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

如:

萤火虫与荧光灯,蝙蝠与雷达,乌龟壳与悉尼歌剧院

三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

一、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广泛

1.菌落:

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2.细菌和真菌生长需要的条件:

水分、适应的温度、有机物

3.细菌、真菌的培养:

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培养。

二、细菌——无细胞核

1.列文虎克第一次观察到细菌;巴斯德用曲颈瓶向世人证实细菌不是自然产生的。

(巴斯德被称为“微生物之父”)

2.细菌的形态:

球状、杆状、螺旋状

3.细菌的结构——有DNA,无细胞核

4.细菌的营养(异养)和生殖(分裂生殖,速度快,不到半小时就分裂一次)

三、真菌——细胞具有细胞核

1.大型真菌(蘑菇、木耳)、小型真菌(霉菌、酵母菌)

2.营养方式:

异养型

3.繁殖方式:

孢子繁殖(酵母菌还可以实现出芽生殖)

四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作为分解者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将动植物遗体分解为CO2、H2O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在重新被植物利用,制造有机物。

2.引起动植物与人患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