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的自主性学习教学初探.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2372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1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化学的自主性学习教学初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中学化学的自主性学习教学初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中学化学的自主性学习教学初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中学化学的自主性学习教学初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中学化学的自主性学习教学初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化学的自主性学习教学初探.docx

《中学化学的自主性学习教学初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化学的自主性学习教学初探.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化学的自主性学习教学初探.docx

中学化学的自主性学习教学初探

中学化学的自主性学习教学初探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课题提出的背景

第二部分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自主性学习产生的背景及国内外有关自主性学习研究的综述

一、西方国家对自主性学习的研究

二、我国目前对自主性学习的研究

第四部分课题研究的设计与组织

一、概念的界定

二、课题研究的假设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

四、自主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及原则

五、高中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

六、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自主性学习操作程序的初步设计

第五部分课题研究的过程及做法

一、实验研究的对象

二、对变量的操作设计

三、实验过程及做法

(一)前期的研究工作

1、实验班学生学习情况调查

2、实验班学生对自主性学习的认识调查

3、实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二)中期研究工作

1、启动研究实验

2、改进实验措施

3、课堂教学中自主性学习的评价

第六部分课题研究的结果及分析

第七部分课题研究的体会

参考资料

后记

摘要

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满堂灌”为代表的传统的“注入式”的课堂教学必须改革。

可是在改革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局限,多数人仍从“教”的角度出发设计课堂教学,还是“顺着教师的思路教学”,结果课堂教学效果还是不够理想。

究其原因,则在于在这种课堂上,教师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个性和自我表现欲常受到压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高。

对此我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做了认真调查和思考,认为在我校实施自主性学习课堂教学是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

自主性学习的教学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知识,更在与让学生去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课题着眼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性学习,运用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开展“确定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自学教材、自学检查、集体讨论、教师讲解、练习巩固、学习小结”的课堂自主学习活动研究,以实验研究为主,兼用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

跟踪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及个性发展等方面的变化;思考、总结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自身素质的更新和提高;摸索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的操作程序、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

为我校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研究结果表明,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自主性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生的学习成绩、自主学习意识、自我管理意识和团体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了加强。

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许多学校已经开展了一些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活动,虽有一定的成效,但客观的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的教学仍然根深蒂固。

我们从事第一线的教育者对自主学习的认识还存在明显的不足,甚至有些教师对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持怀疑态度。

看不到自主学习在终身学习中的价值。

 

关键词:

自主性学习课堂自主性学习课堂教学案例课堂教学策略

教学评价

Abstract

第一部分课题提出的背景

1、时代发展需要

人类社会已迈入新纪元,步入知识经济的发展阶段。

知识经济是以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可以说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动力。

在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上再次提出: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

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和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

”因此,全面提高我国人民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应从教育创新入手,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

在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寻找新的教育模式,推动教育的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具有建设性和创新性的人才,全面推动社会的进步。

创新教育是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的,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模式。

因此,我们在进行创新教育时,应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根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原则,使课内外的教学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

教师应建设性地指导学生,给学生自由发表见解的空间,使学生学会辩证地学习和思考,转变学习观念,变被动为主动,由厌学到爱学。

在学习中处于主动地位,自主性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善疑,多思和释疑的好习惯。

所以在创新教育中应提倡自主性学习。

2、现在学校的教育现状呼唤自主学习

学校是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基地,而现实生活中学校的教育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遏止了学生的自主性。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的主导地位被提到一个十分不恰当的地位,片面的追求分数和升学率,造成学生成为知识的接受器,苦战于茫茫题海,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不爱学、不想学、不会学。

这样培养出来的只能是高分低能的人,而不是生动活泼、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

3、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所决定

我们学校是浙江温州一所私立高中,属于半封闭式教学,现在的小孩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加上稍微富裕的经济条件使他们养尊处优。

本地区初中义务教育的贯彻不到位,加上受社会、家庭的不良影响,学生的生活行为和学习行为很差。

依赖心理强,情感脆弱,缺乏吃苦的精神,喜爱坐享其成,贪图享乐。

针对这些情况提出自主性学习可谓是有的放矢。

第二部分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班杜拉的行为自我调节论

班杜拉是心理学界对自我调节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的第一人。

他认为,人们对行为的自我调节主要包含三个过程:

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反应。

(一)自我观察

自我观察是个体对自身行为的某些方面的关注。

班杜拉认为,自我观察是自我调节的基础。

自我观察在自我调节中至少起两种重要作用:

为确定现实的行为标准提供信息,为行为评价提供信息。

成功的自我调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我监控的精确性、一致性和时间上的接近性。

自我观察要做到精确、可靠,需要个体把注意集中在行为的某些方面持久的进行监控。

当有清楚的证据表明已取得进步时,自我观察能改善行为;但是,当进步的标志模糊不清时,自我观察对行为几乎没有影响。

即时的自我观察提供连续的信息和自我评价的好时机,使自我评价对正在进行的行为产生影响。

但自我监控过程并不是对自身行为作出简单的、机械的核查。

对于行为的那些方面应给予最多的注意,他们如何被知觉,以及如何组织指导行为信息等等,已有的自我认识都会在其中有选择的施加影响,情绪状态也影响人们对自身行为的监控和认知加工。

(二)自我判断

班杜拉认为,个体对自身行为的观察是影响其行为的第一步,他要引起自我反应还需要一个自我判断过程。

自我判断是个体对自身行为质量的评判。

个体对自己的行为作出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判断,依赖于行为的评价标准。

自我判断既可以个体为自己所制定的标准为依据,也可以他人的行为水平为参照。

还可以社会规范为基准。

人们经常拿自己与类似处境中的特定同伴作比较,行为判断会因此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变得依赖于那些作为比较对象的人的能力水平。

例如,如果拿成绩较差的人作比较,积极的自我评价会增加;如果拿那些更具有天赋的人的成就行为作比较标准,积极的自我评价就会减少。

儿童易于采纳那些能力不太强、有满足于平庸表现的榜样的标准,或者采纳那些能力中等、其标准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榜样的标准。

儿童会拒斥那些高能力榜样的高标准,而对自己提出力所能及的要求。

人们先前行为的表现也常被当作评判后继行为的参照标准。

人们总是试图超越过去的成就,以追求进步的方式来寻求新的自我满足。

因此,当人们获得成功后,会提高行为的标准;重复失败后,会降低行为标准,使之更接近现实的水平。

在自我调节的判断成分中,另一重要因素是活动价值的评估,人们对自己在那些于已没有意义或意义很小的活动中的表现,不会过多的关注;对那些没有价值的活动,也不会多付出努力。

行为评价激活自我反应,主要发生在那些影响自己利益和自尊的活动领域。

(三)自我反应

基于对自身行为的观察和评判,个体会作出自我反应,班杜拉指出,这种能力的获得是通过两个途径实现的:

一是为自己的行动创设激励条件,二是基于自身行为和内部标准的比较,对行为作出评价性的反应。

这样,人们延续那些产生积极自我反应的行为过程,限制那些产生自我责备的行为方式。

自我激励主要通过它的动机作用来影响行为。

当人们把自我满足或物质满足建立在某种成就行为之上,他们就会驱使自己付出必要的努力去完成这些行为。

无论是对期望成就的预期性满足,还是对不能完成任务的预期性不满足,都会为行为提供动力,增加完成行为的可能性。

自我激励物可能是实体性的结果,也可能是自我评价性的反应。

根据行为达成的情况来安排实体性的激励物,人们驱动自己去做某些事,或者避免做某些事。

通过安排自由支配时间、休息时间、娱乐活动或其他类型的行为进展情况联系在一起的自我奖励,人们汇集起必要的努力完成某些工作。

行为的外部要求越低,对自我调节的依赖就越强。

但是,即使在那些外部驱动的活动中,自我调节技能也部分决定着人们如何有效的汇集自己的努力和资源,以便于完成这些活动。

班杜拉认为,许多人把因工作出色而获得的自尊和自我满足看的比物质奖励更重。

通过自我评价性反应来调节自身行为是人类独有的一种能力。

当人们产生自豪感的时候,通常对自己比较满意,会产生一系列愉快的想法;但是如果判定自己应该作出自我批评,就会消极的对待自己。

自我评价以几种方式来体现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核心地位。

一方面,自我评价为行为提供自我导向。

一种持久的行为通常要根据是否适合评价标准而不断地受到评估和调整。

另一方面,自我评价还为行为提供动力。

评价性的自我激励能够支持反映个人能力的行为。

通过使自我满意建立在满足个人价值标准的成就上,人们汇集起必要的努力去完成他们所看中的工作。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施加影响,既利用评价性的自我奖励,有利用实体性的自我奖励。

但是与实体性的自我奖励相比,评价性的自我反应更能够促进学习。

班杜拉的自我调节理论是用于解释人类的一般行为的。

学习是人类从事的一般性的行为形式之一,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理论来解释学习的机制。

自我调节理论又是阐释人类自主机制的,因此我们又可以用它来解释人们的自主学习机制。

换言之,我们也可以把个体的自主学习看成是对学习的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的过程。

二、麦考姆斯的自主学习理论

麦考姆斯认为,自主学习是自我系统发展的结果。

自我系统不仅对学习动机的激发起关键作用,而且对生成假设、解释、预测以及信息的加工和组织也具有重要的影响,自我系统有静态的结构和动态的过程两个侧面。

自我系统的结构反映个体对自身的能力、价值、特点等相对稳定的认识。

它有自我概念、自我意象、自我价值等结构成分,这些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学习动机的强弱。

在既定的学习情景中,如果个体相信并知觉到自身具有指导和控制自己认知、情感、动机和行为的能力,就会产生较强的自主学习动机。

自我系统中的过程是自我在具体情景中的动态反应。

它包括目标设置、自我监控、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自我强化等成分的过程,这些成分过程构成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

在这其中,自我评价过程居于最为核心的地位,因为它不仅影响个体在具体学习情景中的能力判断、任务评估、目标设置、结果预期,而且影响个体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和基于学习结果的自我强化。

麦考姆斯指出,自主学习可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认知过程:

对信息进行加工、编码、提取的一般认知过程,对认知过程进行计划、监控和评价的元认知过程。

自主学习大致包含三个阶段:

⑴目标设置。

亦即个体基于对学习任务的分析、对自身能力的判断、对学习结果的预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⑵计划和策略的选择。

亦即根据既定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能够完成学习目标的相应学习策略。

⑶行为执行和评价阶段。

在这一阶段,个体需要指引自己的注意,监控学习的进展,控制自己的情绪,调节行为与目标之间的偏差,最终还要对学习结果作出评价。

在麦考姆斯看来,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既取决于自我概念、自我意象等具有动机作用的结构成分的性质,有取决于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等过程成分的发展水平。

因此,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树立起对自身能力的积极认识,另一方面要对具体的自我过程进行系统的训练。

三、齐莫曼的自主学习理论

齐莫曼是当今美国最著名的自主学习研究者之一,也是自主学习社会认知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自主学习涉及到自我、行为、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自主学习者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作出主动控制和调节,而且要基于外部反馈对学习的外在表现和学习环境作出主动监控和调节。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个体要不断地监控和调整自己的认知和情感状态,观察和运用各种策略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营造和利用学习环境中物质和社会资源。

自主学习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计划阶段、行为或意志控制阶段和自我反思阶段。

在计划阶段,主要涉及任务分析和自我动机两种过程。

任务分析过程又包含两个子过程,一是目标设置,一是策略计划;前者是指确定具体的预期性的学习结果,后者指为完成学习目标而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

自我动机来源于对学习的信念,如关于自己有能力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和个人对学习结果的预期等。

学习的自我动机还来自于内在的兴趣和学习目标定向等成分。

内部兴趣指的是学生看重完成任务所需技能的价值;学习目标定向指得是个体看重掌握知识技能本身的价值。

自我动机是内在动机性力量,对学习过程具有启动作用。

在行为和意志控制阶段,主要包含自我控制和自我观察过程。

自我控制过程帮助学习者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任务上,它有包括自我指导、使用心理表象、集中注意、运用任务策略过程。

自我观察指的是对学习行为的某些具体方面、条件和进展的跟踪。

准确、及时、全面的自我记录是自主学习者常用的自我观察手段。

当自我观察不能对学习方向的偏移提供确切的说明时,个体还要启动自我实验过程,亦即通过系统变换学习的过程、策略、条件等以求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

自我反思阶段主要涉及两种过程:

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

自我判断又包括自我评价和归因分析两种过程。

前者是指对学习结果是否与预期的目标一致以及学习结果的重要性评判;后者是指对造成既定学习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如较差的学习成绩是因为能力有限还是因为努力不够造成的等等,自我反应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自我满意,这是基于对自己学习结果的积极评价而作出的反应,自主学习的学生把获得自我的满意感看得比获得物质奖励更为重要;二是适应性或防御性反应,适应性反应是在学习失败后调整学习的形式以期在后继的学习中获得成功,防御性反应是为了避免进一步学习失败而消极地应付后继的学习任务。

齐莫曼指出“专家型”学生和“新手型”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存在明显的差异。

新手学生不能作出高质量的学习计划,他们对学习采取的是反应性的自我调节。

也就是说,他们不能设置具体的目标,进行系统的自我监控;他们倾向与通过他人的学习水平作比较来评判自己的学习效果。

由于他人的学习也在不断进步,他人的行为表现就代表了一个不断提升的成功标准,使新手难以超越。

而且这类采用比较性自我评价的学生,倾向于把自己的学习不足归因于能力缺失,进而产生低自我满意感和防御性反应。

相比之下,专家型学生的调节是高水平的。

他们具有强烈的自我动机,为自己设置从过程到结果的层级目标。

他们采用有效的策略来计划自己的学习活动和付出的精力,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监控。

他们根据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学习过程来对学习作出自我评价,他们作出策略归因而不是能力归因。

这使得他们在取得学习进步时有更多的自我满意感,更愿意付出努力取得更大的进步。

这些自我反应又会进一步提升他们作为“专家型”学生的自我激励性的认识,如自我效能、结果预期、学习目标定向和内在的学习兴趣等。

在齐莫曼看来,尽管自主学习包含着复杂的结构和过程,但是自我效能、目标设置、策略的选择和使用、自我观察、自我评价等成分或过程似乎更为重要,也更容易操纵。

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该从这些方面着手。

四、分析与总结

通常认为,一个人要做到自主学习,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要具有主动学习的心向,也就是说“想学”;二是要知道如何学习,也就是说“会学”但是,当我们把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活动、一种过程来审视的时候。

就会发现,自主学习的内涵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从上面几个自主学习的理论可以看出,自主学习过程至少涉及到如下几类子过程或要素。

第一、学习的内在动机性因素。

自主学习的动机一般是内在的、自我激发的,而对这种动机具有催发作用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自我效能感、结果预期、学习的价值意识、学习兴趣、归因倾向、合适的目标定向等。

自我效能感反映了对自己从事某项或某些学习任务的能力判断。

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为自己确定的学习目标较高,更愿意通过独立学习实现自己的预定的目标,证实自己的学习能力。

学习的价值意识是指个体认为学习的结果对自己有一定价值或重要意义。

如果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成功赋予较小的价值,就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采用精加工、组织等策略,也较少使用计划、监控和调节等重要的学习策略。

学习兴趣对学习的动机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学习的兴趣高,个体的学习愿望就越强;学生对任务内容的兴趣还会影响学习策略的应用。

归因倾向对自主学习的影响表现为:

如果个体把自己的学习成功归因于能力,把学习的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就更容易激发自主学习;如果个体把自己的学业成功归因于外部不可控的因素,把学业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就会影响其学习的主动性。

目标定向对个体的自主学习也具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以掌握知识、发展技能为目的的掌握性目标定向对自主学习的推动作用更大;以显示自己能力、超越别人、获取他人赞许为目的的表现性目标定向对自主学习的推动作用要小些。

如果上述内在动机性因素的组合达到优化程度,就会自我激励学习。

第二、认知策略系统。

拥有充足的认知策略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策略是自主学习不可缺少的条件。

认知策略系统中包含的是关于各种认知策略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使用、如何使用的知识。

在认知策略系统中,既有若干一般性的认知策略,如记忆、精加工、组织策略等,也有大量与具体任务相关的具体策略,如类比记忆法、补充细节策略等。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个体要根据任务条件从认知策略系统中选择相应的认知策略,如果没有合适的策略可用,还要创设一些策略,并在这一过程中执行这些策略。

第三、元认知过程。

元认知是关于认知过程的知识、信念以及对这些过程的监视和控制。

从不同的模型可以看出,自主学习中的元认知过程包含如下一些子过程:

⑴学习的计划过程。

计划过程又分为目标设置、策略选择、时间规划等子过程。

一般来说,自主学习的学生更倾向于设置具体的、近期的、富有挑战性而又可以完成的学习目标,帮助低学习动机的学生学会设置这类目标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动机。

策略选择过程是指根据已经确定的学习目标选择能够使学习目标得以完成的学习策略。

策略选择需要个体知道策略适用的具体条件并且能够根据条件变化灵活的变换学习策略。

时间规划是指对学习时间的顺序作出安排并为学习安排最佳时间,保证学习按期、及时、有效地完成。

要教会学生合理的安排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

⑵学习的自我监控和调节过程。

学习的自我监控过程是指观察和监视学习的进展情况和学习方向,使之不偏离既定的学习目标。

自我监控的有效手段是自我记录,即及时、准确、经常地对学习进展情况作出记录。

自我调节是根据自我监控的结果调整学习进度或者把偏离目标的学习过程纳入正常的学习轨道上,它又涉及到自我反馈、自我纠正等过程。

自我反馈是指根据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对学习情况作出反馈。

自我纠正是指根据自我反馈的结果对不适当的学习步骤、学习策略等进行调整,使学习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

⑶学习的自我评价过程。

自我评价又包括自我总结、自我评估、自我归因、自我强化等过程。

自我总结是对学习结果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概括,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精练化;自我评估是把学习结果与既定的学习目标相比较,确定那些目标已经完成,那些目标徜未实现,进而对自己学习的优劣作出评判的过程;自我归因是根据自我评估的结果对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行反思,为后继学习提供经验或汲取教训。

自我强化是根据自我评估和自我归因的结果对自己作出奖励或激励的过程,它对后继学习往往有动机作用。

研究表明,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其自我评价能力也较强。

⑷学习的意志控制过程。

意志控制与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困难紧密相连。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由于外部指导和支持相对较少,个体所面临的学习困难相对更多。

正是有了较强的意志控制能力,自主学习的学生才能够顽强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排除学习的外界干扰,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因此,意志控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也是必需的。

第四、学习环境的营造和利用过程。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还需要利用有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性资源。

积极利用学习的社会性资源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主动寻求学业帮助。

尽管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独立学习,但并不是一种绝对孤立的学习。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个体总会遇到这样那样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是就要求个体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以克服自身的学习困难。

因此个体知道何时、何地、如何主动寻求他人的学业帮助也是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表现。

自主学习者所具有的一个具体特征就是能够将他人作为自己克服学习困难的资源来加以利用。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还经常用到物质性资源,如学习场所、图书资料、学习用具、互连网等。

学生主动选择或营造舒适、安静的学习场所,掌握从图书馆或其他途径查阅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的方法,这些有是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表现。

概言之,自主学习过程包含着内在动机激发、认知策略应用、元认知调节以及资源营造和利用等若干子过程,在每一个子过程,又包含若干成分过程。

正是这些过程的交互作用、循环往复,帮助自主学习者完成自己既定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这也就提示我们,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教师应该以上述某个方面或几个方面作为突破口,有针对地施加教育影响。

第三部分自主学习产生的背景及国内外有关自主学习研究的综述

一、当前国外对自主性学习的研究

当前国外的自主性学习的不同派别都对如下五个问题作了回答:

⑴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是什么;⑵借助什么样的过程学生作到了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应;⑶自主学习通过什么样的关键过程来实现自己的学业目标;⑷社会和物质环境如何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⑸学生如何获得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性学习的操作主义学习理论最强调外部环境对自主学习的制约作用。

他认为促使个体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是对自主学习方式做出有效的示范,以及外部的相倚性强化。

在他们训练的项目中,榜样示范、言语辅导和强化是最为主要的教学方法。

主张在训练初期,要给予外部提示和强化;随着学生的自主学习反应逐渐增加、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再逐步撤除外部提示和强化,让学生通过自我强化来引导自己的学习。

他们不太关注个体的内部调节过程,所看重的是能够观察到的学生的自我反应,以及能够使这种自我反应朝积极的方向转变的技术。

因此,该理论对于指导开发有效的、可操作的自主学习教学指导技术是有一定的优势。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是个体自我系统发展的必然结果,受自我系统的结构和过程的制约,自我系统的结构包含自我概念、自我价值、自我意象等成分。

他们认为要想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消除他们对学习能力的自我怀疑和消极的自我评价;其次要针对学生的自我过程分别予以指导。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自主学习的动机来源于自我信念、包括结果预期、效能评判、归因、诱因、或价值等,认知自我监控和策略的运用、控制和监视过程极为重要。

他们对社会和物质环境在自主学习中所起的作用关注较少。

认为学习使个体调节自己的信息加工及反应能力不断增强,主张采用计算机辅助的学习系统,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自主学习的动机应该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的方法应该是有计划的或已经熟练达到自动化程度,自主学习者对学习时间的安排是定时而有效的,他们能够意识到学习的结果,并对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保持高度的敏感和随机应变能力。

他们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