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利论文 定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2311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2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胜利论文 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张胜利论文 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张胜利论文 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张胜利论文 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张胜利论文 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张胜利论文 定稿.docx

《张胜利论文 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胜利论文 定稿.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张胜利论文 定稿.docx

张胜利论文定稿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比较研究

摘要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农村就出现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二十多年来,各种不同模式的合作经济组织为我国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动态的角度可以将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分为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联动型和合作社一体化三种模式。

我们比较这三种模式的制度特征和经济绩效,进而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演化关系。

同时,通过与美、日、法等西方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的比较,分析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探讨其中的原因,从而得出一些借鉴和启示。

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农民组织化还处于成长阶段,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还占据多数,但是合作社一体化模式是最优的组织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组织模式将最终演变成为合作社一体化模式。

不同地区要坚持尊重农民意愿、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国情与对外开放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选择合适的组织模式。

当前我国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着力点主要是: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努力促进合作经济组织之间的联合。

关键词: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合作社

StudyontheComparisonofFarmerCooperativeEconomicOrganizationModels

Abstract

Startingfrom1980s,Chinesecountrysidepresentedthefarmercooperativeeconomicorganizations.Formorethan20years,eachdifferentmodelofcooperativeeconomicorganizationshasmadethesignificantcontributionsfortheagriculturalindustrializationandruraleconomicdevelopment.Fromthedynamicpointofview,themodelsoffarmercooperativeeconomicorganizationsinChinawillbedividedintotheleadingenterprise,theintermediaryorganizationandtheintegratedcooperativesociety.Wecomparedthesethreepatterns'systemcharacteristicandeconomicalachievementsinordertoanalyzetheevolutionaryrelationshipsbetweenthem.Meanwhile,comparedwiththefarmercooperativeeconomicorganizationmodelsofWesterndevelopedcountriessuchastheUnitedStates,Japan,France,thearticlehasshownthegapbetweenChinaandthesedevelopedcountriesandexploredthereasonsforthemtoarriveatanumberofreferenceandinspiration.ThecurrentorganizationoffarmersinmostareasofChinaisalsoatthegrowthstage,drivenbyleadingenterprisemodelasamajority,butthecooperativesocietyintegrationpatternisthemostsuperiorofall.Withthedevelopmentofthesocietyandeconomy,theorganizationalmodelwilleventuallyevolveintoacooperativesociety.Differentareasshouldobeytheprinciplesthatrespectsthewillofpeasants,bythemarketprinciplewhichfortheguidance,tochoosetheappropriateorganizationpattern.Currently,thedevelopmentofruralcooperativeeconomicorganizationsinChinashouldbeconcentratedonthesemainpoints:

tocultivatetheleadingenterprises,todevelopthespecializedcooperativesocietyandtopromotetheunionbetweenthecooperativeorganizations.

KeyWords:

Farmercooperativeeconomicorganization;developmentmodel;cooperativesociety

目录

第一章前言1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1

二、国内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研究现状2

三、运用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4

(一)相关理论4

(二)研究方法:

8

四、论文的主要思路和可能的创新:

8

第二章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比较10

一、三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的基本内涵和制度特征10

(一)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10

(二)中介组织联动型模式13

(三)合作社一体化模式14

二、三种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的绩效比较和演化路径15

(一)绩效评价与比较15

(二)农民合作组织模式的内在演化路径16

第三章西方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比较20

一、西方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模式划分20

(一)农工商综合体20

(二)合同制一体化模式22

(三)合作社组织模式22

二、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的异同点28

(一)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的相同点28

(二)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的不同点29

第四章中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的比较30

一、中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的共性30

二、中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的差异31

三、中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33

第五章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建议35

一、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原则35

(一)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35

(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35

(三)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35

(四)坚持立足国情与对外开放相结合的原则36

二、当前我国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着力点37

(一)积极培育龙头企业37

(二)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37

(三)促进合作经济组织之间的联合38

三、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其它建议39

(一)完善组织制度,规范内部管理39

(二)优化发展环境,落实扶持政策40

参考文献41

致谢44

附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45

第一章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的确立是我国改革史上一座十分重要的里程碑。

它赋予了农户生产单位的主体资格,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但是它也造成了我国农业小生产的汪洋大海:

极度分散、数量众多的农业生产单位——农户。

这样,每个农户都是一个生产单位,都各自进行产前、产中和产后一系列生产过程,而且生产的农产品同质化严重,这使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具有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

分散的家庭经营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

众多的个体农户面对市场的波动和中间商的盘剥无能为力,他们常常无法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

如同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文中描述法国小农一样:

“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但是彼此间并没有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

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互相交往,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

”于是,农民这一群体“好像一袋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由于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有地域的联系,由于他们利益的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任何的共同关系……因此,他们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来保护自己的阶级利益。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我国加入WTO的新背景下,这种“小生产,大市场”的矛盾更加突出。

我们分散经营的农户面对的是国外规模化组织化程度极高的大农场主及其组成的合作社联盟、大企业、跨国公司,甚至是国际性垄断集团,单纯依靠传统的组织形式无法完成中国农业与国内外市场的对接,农民的合理利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

严峻的现实要求我国的农民必须联合起来走合作的道路。

在我国农村改革的实践探索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只有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才能真正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真正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们的党和政府也高度重视这一问题。

中共十七大报告就明确指出“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

“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

早在八十年代后期,我国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就开始出现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虽然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农民组织化尚处于发展阶段,但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己经显现出模式多样性的显著特点。

如何划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模式、如何比较不同组织模式的经济绩效、如何选择合适的组织模式成为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有效的组织模式是重要的社会资源(诺思和托马斯,1973)。

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效率之所以很高,从一定意义上说,是采用了高效率的、规范的产业、行业组织模式以及现代企业制度。

我国三十年农村改革的实践表明,农民组织化的程度,及至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合作组织模式的选择。

因此,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研究现状

关于国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研究的主要成果有:

张岳恒等(1999-2000)在《南方农村》上发表一组文章分别论述了美、日、法及以色列等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模式与经验;张义珍、张素罗(2001)比较了美国的农业合作社和日本的农协两种典型模式,并提出对我国农业经营组织化的启示;江丽海(2001)发表美国农业产业化经营考察报告,美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有:

各类“公司”、按合同制组成的联合企业和合作型的联合企业三种形;赵慧峰、李彤(2002)将国外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分为合同制、农业合作社、农工商综合体及联营体,并分析了各种模式的适应条件;史金善(2005)比较美日欧的农民合作经济的类型、共同特征和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合作经济的启示;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代表团(2005)发表报告论述了法国农业合作社的类型、运行机制及政府对合作社的监督和管理;农业部赴日本农协考察团(2008)论述了日本农协的三级组织机构以及日本政府对农协在税收、金融和保险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和制度规定。

综观这些论述,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学者对国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主要划分为:

农工商综合体(或称为公司制企业模式)、合同制一体化组织模式和合作社组织模式。

我们也认可这种划分。

学者们在论述国外模式的同时大多都提出了国外经验对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发达国家积累的这些经验对我国的确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但是,我们不可全盘照抄,必须要结合本国国情。

关于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研究的主要成果有:

牛若峰(1997)将农业合作经济的组织划分为五种模式:

市场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带动型;张雪梅(1999)根据产权制度和农产品加工、流通领域的利益分配机制将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分为“公司+农户”模式和合作社模式,提出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模式优化的建议;周立群、曹利群(2001)分析了莱阳市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演变过程,并提出了创新的方向;黄祖辉、王祖锁等(2002)从不完全合约理论分析了农民合作组织中的机会主义(敲竹杠问题),并从生产和加工阶段投资决策主体的角度把农业产业化模式分为:

农户支配型(“合作社+农户”模式、“专业协会+农户”模式)、加工者(公司)支配型(公司办农业模式)和各自支配型(“公司+农户”);郑有贵、龙熹等(2003)根据不同地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色总结出:

邯郸模式、莱阳模式、宁津模式、安岳模式和江山模式;王学林、蒋永穆(2003)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进行了阶段划分,认为现阶段我国主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正处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的成长阶段,或者正从成长阶段向成熟阶段演进;刘劲松(2004)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研究将其模式分为:

生产型、流通型和综合型;赵凯(2004)依据参与主体的类别和依附关系划分为:

农户+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合作社、农户+合作组织+公司以及农户+股份合作组织;马述忠等(2005)基于合作组织和政府的关系,划分为:

自上而下型、自下而上型和混合型;孙亚范(2006)研究江苏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推动组织创新的主体不同划分为专业大户或农村能人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农技服务部门带动型和政府推动扶持型,并提出一些推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应该说,这些学者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问题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但是,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大多数学者只是从静态的角度基于某一标准对于产业化的组织模式进行分类,或是对某种区域性模式的作用进行分析,而很少从动态的角度对它们进行整体的系统的分析。

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现在和未来的发展中,不同模式之间有没有内在的演化关系?

若有,它们是如何演化的?

未来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是什么样的?

这些问题在己有的研究成果中都找不到明确和详细的答案。

我们认为,只有真正搞清楚这些问题,才能对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作出正确的判断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三、运用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

(一)相关理论

为展开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的研究,本文主要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以及西方经济学中分工协作理论、制度变迁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现将这些理论作一简要介绍:

1.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合作经济理论是基于工人运动的实践而创立的。

生产合作的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在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出的生产合作,不同于以往空想社会主义者理想的那种生产力还处于相对低下,在以简单劳动为主的基础上展开的互助合作,而是直接以现代的社会化大生产背景下产生的工厂制度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社会生产方式或生产制度。

马克思主义的合作经济理论极其丰富,其要点概括起来主要有:

(1)通过合作经济组织的道路促进土地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的过渡。

1886年,恩格斯在致倍倍尔的信中说,“在向完全的共产主义过渡时,我们必须大规模的采用合作生产为中间环节,这一点马克思和我从来没怀疑过。

”2)合作经济组织必须贯彻自愿互利的原则,坚持不剥夺农民财产和采用示范的原则。

1894年,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在夺取了国家政权以后,在农业中采取自愿、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发展生产合作社。

他说,“当我们掌握了国家权力的时候,我们绝不会用暴力去剥夺小农(无论有无报偿,都是一样),像我们将不得不如此对待大土地占有者那样。

我们对于小农的任务,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但不是采用暴力,而是通过示范和为此提供社会帮助”。

(3)合作经济组织应当按劳分配。

同时不反对合作经济组织在其发展的特定阶段,可以有限制地保留一定的股息分红,如农民入股土地、预付资本和所付出劳力的比例分配。

(4)必须贯彻民主管理原则。

认为这一原则是合作经济组织得以成功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2.分工协作理论

人类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8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以制针为例说明了分工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社会分工使劳动者的业务集中在某一环节上,从而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而且减少了因转换工作而损耗的时间,所以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社会分工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要求社会分工。

而分工与合作是现代生产组织不可分割的两方面,有分工必然就有合作,分工与合作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

随着商品经济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占领市场,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不断增强,使得商品生产者的组织形式从最初的个体形式演变为集体形式,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越来越多地以组织身份出现。

而个人则主要借助或依附于组织以获得经济和政治利益,个体越来越需要借助组织力量求得生存与发展。

分工与合作虽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但农业的分工与合作与其他产业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是现代农业仍以家庭经营为主。

家庭经营历史悠久,曾是多种产业的原始的经营形式,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许多产业从小规模的家庭经营转变为大规模的经营,而家庭经营仍是现代农业的主体形式。

这是因为农业是一种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产业,农业生产具有生产场所的分散性、环境的复杂性、中间产品的难以准确计量性、大部分技术的可分割性和产业的准公共产品性以及家庭利益的一致性等特性,因此农业具有适合家庭经营的特点。

家庭经营虽有其适合农业特点积极的一面,但也有其天然不足的一面,即难以有效解决市场经营问题,形成了农业经济的基本矛盾——农户(农场)与市场之间的矛盾,使得农户(农场)的生产经营极易陷入不利贸易条件的陷阱。

因此,需要在农户与市场之间建立有效的组织。

二是农业的整个自然生产过程是不可分割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性的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可以不断细分,分离出许多彼此独立的企业或产业,与机械性的工业生产过程不同,农业的生产过程,其自然生产过程不可能脱离基本生产单位的,而其经济生产环节部分地可以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并也可以发展成独立的产业。

同时,通过加强外部的经济环节可以促使内部自然生产过程向有利的方面发展,可见,现代农业的分工、合作与机械性的工业生产相比在自然生产环节(农业基本经营单位)以外。

因此,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家庭经营的外部联合成为农业分工合作的重要表现形式,即农业产中与产前、产后的分工与合作具有广阔的空间。

3.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是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

制度通过各种规则界定人们行为选择的空间,并为处于其中的人们提供激励或约束,从而减少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减少交易费用,保护产权,促进生产。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制度,制度的不断变迁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保征。

新制度经济学家D·C·诺思指出,制度经济学的目标是研究制度演进背景下人们如何在现实的世界中作出决定和这些决定又如何改变世界的,同时,D·C·诺思认为在主体期望获得最大的潜在利润的驱动下不断实施的制度创新就是制度变迁。

林毅夫将制度变迁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而且认为诱致性制度变迁是一个持续的制度不均衡和制度短缺的过程,由于强制性制度变迁成本中包含非经济因素,所以国家难以建立起社会需要的制度安排,于是经常出现制度变迁的“政策失败”。

实践证明,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必须与诱致性的制度变迁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否则就会出现林毅夫所说的制度变迁中“政策失败”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中国农业变成了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尽快摆脱小农经济对生产力的制约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合作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农业的实际,政府进行了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即合作化运动。

早期的互助组、初级社,以及部分地区的高级社,得到了农民的支持,诱发了农民发展合作社的积极性。

但是到后期由于强制性地实施高级社以及以后的人民公社,出现了“归大堆”,没有维护农民经营主体和财产主体的利益,致使我国合作化运动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诱发了农民发展合作组织的积极性,近些年来,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发展很快,为农民提供科技、种了、资金、物资和产品销售等服务,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诱致性制度变迁需要渗入强制性制度变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需要国家制定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来扶持、引导和规范。

政府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必要的,但如果过分地强调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可能重蹈历史覆辙。

因此,为加快我国农民组织与制度变迁过程,必须促进农民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当前我国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农民自由入社或者退社,坚持“民办、民管、民收益”,不搞行政干预。

4.规模经济理论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实现规模经济是各产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农业也不例外。

规模经济是指伴随着生产要素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呈现的平均成本不断下降的趋势。

规模经济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某一独立厂商的生产与经营规模的扩张,而出现的平均成本下降的趋势,即通常所说的内在规模经济。

究其原因随着个体厂商规模的扩张,分工的深化和专业化程度的加强,使劳动效率提高;固定生产要素被充分利用,提高了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对外贸易条件的改善,提高了市场谈判能力;市场信誉度的提高,降低了交易费用;产业内各厂商之间开始存在互利性质的外在影响,等等。

现实中农户经营规模由于受人地比例关系等因素的影响,除了美国的家庭农场具有大规模农场的特点外,其他国家农户经营的土地很难做到规模经济。

第二层含义是指行业的集中与联合而导致的规模扩大,即通常所说的外在规模经济,其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通过共同购买,各农户可以分享和使用大型农用生产资料,避免小农购买能力的财力限制和使用的低效,从而提高了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各农户还可以通过联合或合作引入更加先进的生产要素(如新品种、新技术等),进行产品技术创新,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这些结果类似于工业中生产成本的降低与生产效率的提高。

第二,由于联合或合作组织统一为其成员开辟市场疆域,扩大市场边界、增加市场半径,单个农户甚至完全可以不与外界市场打交道,而只是在联合或合作组织内就可以购买和使用生产资料、销售其农产品,这就大大地节约了流通成本。

第三,联合或合作组织可以统一为其社员搜寻市场信息、进行市场谈判、处理经济纠纷,从而使农户能够巧妙地回避原来个体经营时所存在的市场信息很不充分以及谈判能力弱、信誉度差的劣势,从而大大节约了交易费用。

实现规模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只不过不同产业、不同地区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己。

对于家庭经营的农业而言,农业产前、产后的规模经济是农业规模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