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2243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7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议论文,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宜通过比较分析、领悟体验的方法来辨别议论文中的观点、材料及其之间的联系,掌握论证的方法,把握作者的观点,树立正确的理论观点并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实践。

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作者鲁迅批驳了甚嚣尘上的悲观论调,唤起民众救亡的自信心。

文章立驳结合,论证严密;语言犀利生动,富有战斗性。

《怀疑与学问》一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文章层层深入论证,用分论点论证中心论点;引名言、举事例,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谈创造性思维》则多次运用设问的句式,用准确、严密的语言论述了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问题。

《创造宣言》通过运用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对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有力的批驳。

在本单元的课文教学完成后,还安排了习作板块。

在这一板块中,课本给出了三个题目,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个题目进行写作。

在写作中,要用真实、充分的论据,符合推理逻辑的形式,对论点进行论述。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的主题是“讨论”,要求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有的放矢,突出重点。

在讨论的过程中,锻炼和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议论文的一般常识,掌握议论文提出论点的多种方式,把握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

2.学会分析每篇议论文的论证思路,理解运用多种论证方法的好处。

过程与方法

1.结合课下注解和工具书,识记本课生字词,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2.掌握本单元所涉及的重点作家及其重要作品。

3.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尝试提炼观点。

4.指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课文内容和论述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议论文准确、严密、生动的语言特点。

2.在学习中,激发读书的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识记重点字词,理清文章思路,尝试提炼观点。

2.指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课文内容和论述观点。

教学难点

1.学习议论文准确、严密、生动的语言特点。

2.在习作中,学会用真实、充分的论据,符合推理逻辑的形式,对论点进行论述。

教学措施

1.提醒学生课前预习,充分熟悉课文内容。

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资料及多媒体课件。

精读课文以讲解为主,力求细而精,多给例子,多讲方法,激发学生举一反三,产生主动阅读探究的兴趣。

略读课文鼓励学生以自学为主,引导学生把在精读课上学会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让学生学会自主性的泛读与理解。

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在教学中,通过对课文的精确讲解,使学生理解论点、论据、论证的关系,即:

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同时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议论文语言严密、准确的特点。

3.在理解掌握课文内容和议论文的论证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调动自身知识储备,并运用合理有效的论证方法进行写作。

课时安排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2课时

《怀疑与学问》2课时

《谈创造性思维》1课时

《创造宣言》1课时

写作 论证要合理1课时

口语交际 讨论1课时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慨叹、玄虚、渺茫”等字词的音形义。

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区别驳论文中对方错误论点和作者的论点。

2.学习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批驳方法。

3.体会本文尖锐犀利,带有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增强民族自信心。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

2.学习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批驳方法。

教学难点

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国家是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文化灿烂的千年古国,从古到今,这一直让人们引以为豪。

然而,在1934年,“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

在当时的情形下,有人散布出对抗日前途悲观的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当时的鲁迅先生愤然而起,写下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对流言进行批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与鲁迅先生一起激发中国人的自信力。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等18部。

2.背景资料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

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凌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

1934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力的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也发表了《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说:

“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针对这一观点,鲁迅先生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写下了这篇文章,发出了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

3.知识链接

驳论文,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然后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的一种文体。

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的,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时,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彻底驳倒错误论点。

驳论文是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文体,在对一些社会丑陋现象的批判与揭露上价值尤为突出。

驳论文的写作思路一般为:

列现象,即对需要批驳的现象进行列举;示弊端,即要揭示出这些现象带来的损失或危害等;换根源,即用哲学的观点看问题,探究现象背后的根本问题;找出路,即指出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

4.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慨叹(kǎi)   玄虚(xuán)  脊梁(jǐ)

前仆后继(pū)摧残(cuī)诬蔑(wūmiè)

搽(chá)诓骗(kuāng)

   抹

(2)词语释义

怀古伤今:

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

玄虚:

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为民请命:

替老百姓向上请求减轻负担或解除困苦,保全生命。

前仆后继:

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诓骗:

说谎话骗人。

诓,哄骗。

不足为据:

不能作为依据。

(3)词语辨析

“怀古伤今”“触目伤怀”两个词都有“伤感”之意。

“怀古伤今”指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从时间上看既追念从前,又伤感现在。

“触目伤怀”则指为自己现在所看到的而感到悲伤。

三、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批驳了什么论点?

作者的论点是什么,在这篇文章中得出了一个怎样的结论?

答案示例:

批驳的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作者的论点: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结论: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2.这篇文章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答案示例:

第一部分(1、2):

提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

第二部分(3~8):

反驳对方的论点。

第一层(3~5):

直接反驳。

第二层(6~8):

间接反驳。

第三部分(9):

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你认为鲁迅先生为什么要批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个论点?

答案示例:

在国家困难当头的情况下,强调民族自信力,唤起民族自豪感,是当时思想战线上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鲁迅先生心怀民族、国家,所以要批驳错误的观点,鼓舞民族自尊心。

四、课堂小结

从今天学习的这个部分,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明确了作者提出的论点。

那么作者是如何具体论证自己的论点的呢?

希望通过下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得出答案。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习

本文作者所批驳的敌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

作者所采用的批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作者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先驳论据,后驳论点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二、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鲁迅先生驳斥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个论点。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如何驳斥该论点的。

三、合作探究

(一)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品味“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一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答案示例:

“总”写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了“中国脊梁”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

2.第9自然段中“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筋骨和脊梁”“状元宰相”“地底下”分别指什么?

答案示例:

古今统治阶级的欺骗宣传,尤其是当时政府的反动的欺骗宣传。

 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

 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3.作者是怎样间接批驳敌人错误论点的?

答案示例:

作者在第6至8自然段,另立一个与对方论点对立的论点: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第6自然段承上启下,正面立论,第7至8自然段热情歌颂富于自信力的“中国的脊梁”,从而驳倒对方。

这是间接批驳。

(二)熟读课文,主旨探究

简要概述课文的中心主旨。

答案示例:

作者针对当时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散布中国人失去信心的论调进行了批驳,热情歌颂“地底下”(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的斗争,明确地提出了绝大部分中国人没有失去自信力的观点,极大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的赤子之心。

(三)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本文的语论证言有什么特点?

答案示例:

①语言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

鲁迅的杂文对敌人深恶痛绝,犀利如刀,而对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则是衷心爱戴,热情似火。

“自信力”与“他信力”仅仅改变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

一曲高亢激越的“脊梁颂”之后,便热情赞颂中国共产党人“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

在当时的白色恐怖中写得这样字字含情,句句有意,寄托着这位伟大革命家的赤子之情!

②立论和驳论结合,论证严密。

如第6~8自然段,指出“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树立己方论点,并通过事实论证,用排比句式列举了从古至今四种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并说明现在也有总被消灭于黑暗中的有自信力的中国人,从根本上驳倒了对方论点。

既然“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命题则为假,立论和驳论结合显示出了严密的逻辑性。

(四)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朗读鲁迅的《自题小像》一诗,并简要赏析。

自题小像

鲁 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赏析:

这首诗通过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使所抒发的感情形象化。

如运用“风雨如磐”这个富有象征性的比喻,十分形象地表现出黑暗势力的强大、民族危机的深重和国家处境的险恶。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80多年前,我们被外国列强欺侮的时候,鲁迅先生有自信,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有自信,中华民族有自信,所以,我们能最终战胜敌人,赢得胜利。

现在,中华民族到了复兴的伟大时刻,我们有没有自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让我们刻苦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吧!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8 怀疑与学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譬如、腐草为萤、虚妄”等字词的音形义。

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论点层层深入的写法和层进式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2.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

教学难点

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古人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我国当代有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叫顾颉刚,他幼年读的书多,并且读书时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

有一次,他看见一个饭碗,上面画着许多小孩,有的放纸鸢,有的舞龙灯,有的点爆竹,题为《百子图》。

他知道文王有100个儿子,以为这一幅图画的是文王的家庭,就想考证一下文王的儿子。

他从常见的书中只找到武王、周公等几个人。

他很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名人的儿子竟如此难考证。

后来才知道文王百子说是从《诗经》中来,只是一种谀颂之词,并非实事。

这就是做学问。

我们在学习中要心存疑问,勇于提问,不耻下问,随时反问,善于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顾先生的一篇议论文——《怀疑与学问》。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顾颉刚(1893—1980),宇铭坚,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家。

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

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与辨伪,有不少创见。

编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

2.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程颐(yí)   譬如(pì)   腐草为萤(yíng)

虚妄(wàng)盲从(máng)流俗(sú)

停滞(zhì)

   解

便

(2)词语释义

腐草为萤:

语出《礼记·月令》。

意思是腐草化为萤火虫。

虚妄:

没有事实根据的。

不攻自破:

不用攻击,自己就溃败了,多形容观点、情节等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责问。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语出《孟子·尽心下》。

原指完全相信《尚书》,倒不如没有《尚书》,后用以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

辨伪去妄:

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

盲从:

不问是非地附和别人;盲目随从。

大儒:

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流俗:

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墨守:

固执拘泥,不会变通。

停滞:

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3)词语辨析

“盲从”“追随”两个词都有“跟随、随从”的意思。

“盲从”是不问是非地附和别人,盲目随从,含有贬义。

“追随”是指积极地效仿前人的事迹,或成为某人的属下,帮那人做事,含有褒义。

三、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第1、2自然段提出了文章的总论点,这个总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它是什么?

答案示例:

本文的总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的,总论点是:

“学者先要会疑”,或者是“学则须疑”。

如果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表达,总论点是“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

2.第1、2自然段引用学者的名言来提出论点,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案示例:

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这就使得论点的说服力更强。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第3自然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

答案示例:

①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连。

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靠别人的传说”,自己如何对待这“传说”,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这个问题。

②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

这段讲学问的基础是什么,下面进一步讲如何对待这个基础,内容深入了。

③铺石奠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

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关系到全篇。

本段已经点明“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这个观点,这就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奠下了基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四、课堂小结

从今天学习的这个部分,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明确了作者提出的论点,并学习了课文前三段。

那么,在接下来的部分中,作者又将如何论述自己的观点呢?

接下来的学习将会告诉大家答案。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习

顾颉刚,字________,________学家。

他是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答案示例:

铭坚 历史

二、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作者提出了“学则须疑”这个论点。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如何进一步论证该论点的。

三、合作探究

(一)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第4自然段可以分三层意思,是哪三层?

答案示例:

第一层(开头到“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指出“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种“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怀疑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第二层(“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有什么科学根据”)举二例(“三皇、五帝”的传说、“腐草为萤”的记载)具体说明如何以怀疑的精神对待传说。

第三层(末句“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指出怀疑的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2.第5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是否重复?

为什么?

答案示例:

不重复。

第4自然段主要是介绍什么是怀疑精神,以及在做学问时,可以从哪些方面提出疑问。

第5自然段则是从怀疑精神所适用的范围,及怀疑在做学问中的作用两个方面论述,所以,这两段虽都在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但谈论的角度不同,所以并不重复。

3.第6自然段包含几层意思?

每层意思如何关联?

答案示例:

本段包含四层意思:

①首句提出本段论点,即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②“对于别人的话……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用道理论证论点,先从反面阐明,再从正面阐明;③“许多大学问家……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举例论证“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的论点;④“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到段末,归纳作结,照应论点。

先从正面作结,再从反面强调没有怀疑精神对学问和人类文化的危害。

4.“一切学问家”中的“一切”能否删去?

为什么?

答案示例:

不能删去。

因为“一切”包括所有的学问家,表示无一例外,有强调作用,如果去掉,就失去了强调作用。

5.第6自然段中有三个“这样”,说说它们分别指代的是什么?

答案示例:

第一个“这样”指代“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后两个“这样”指代“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二)熟读课文,主旨探究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答案示例: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三)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1.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答案示例:

本文的语言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

2.赏析本文的论证技巧。

答案示例:

①层层深入论证,用分论点论证中心论点。

文章开头两段引用我国古代两位著名学者的话,提出中心论点。

然后,第3~5自然段先从消极方面作论证,第6自然段再从积极方面作论证。

层层深入,对怀疑的精神在做学问过程中的必要性和意义,作了全面而精当的阐述。

②引名言、举事例,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本文引用古代著名学者的话作为论据,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起了重要作用。

如第5自然段中引用了孟子的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论证“做学问要有怀疑的精神”这一观点。

具有权威性,说服力强。

再如,在第6自然段中,列举了戴震在治学过程中善于怀疑,终成大学问家的事例,论证“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这一观点,有说服力。

而作者在论述读书时应如何怀疑、追问时,列举了一系列追根究底的问题,给以具体的借鉴,启发性很强。

(四)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阅读《戴震难师》,理解短文大意。

戴震难师

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

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

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

“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

”师应之曰:

“此朱文公所说。

”即问:

“朱文公何时人?

”曰:

“宋朝人。

”“孔子、曾子何时人?

”曰:

“周朝人。

”“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

”曰:

“几二千年矣。

”“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师无以应,曰:

“此非常儿也。

译文:

戴震这一年(10岁的时候)才会说话,大概是聪明累积得太久的缘故吧。

跟随老师读书,戴震看一遍就能背下来,每天背几千字不肯停下来。

老师教《大学章句》到“右经一章”以后,戴震问老师:

“这凭什么知道是孔子的话,却由曾子记述?

又怎么知道是曾子的意思,却是他的学生记下来的呢?

”老师回答他说:

“这是朱熹说的。

”他马上问:

“朱文公是什么朝代的人?

”老师回答他说:

“宋朝人。

”又问:

“孔子、曾子是什么朝代的人?

”老师说:

“周朝人。

”戴震追问道:

“周朝和宋朝相隔多少年?

”老师说:

“差不多两千年了。

”戴震问老师:

“既然这样,那么朱熹怎么知道是这样?

”老师没有什么可以拿来回答,说:

“这个孩子非同一般。

四、课堂小结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作者关于怀疑与学问之间关系的论述对今天的治学者或读者都是富有教益的,值得我们学习。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

怀疑与学问

19* 谈创造性思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方法,理解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

2.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

理解创造性思维。

2.理解本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以及设问句式在议论文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作者的观点,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以及设问句式在议论文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

如果自己运用常用的思维模式不能解决问题,在这种时候,往往可以激发创造性思维,不拘泥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最终成功解决问题。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

他是“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立人与总裁。

他的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踢醒沉睡之心》等。

2.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根深蒂固(dì)  孜孜不倦(zī)  汲取(jí)

锲而不舍(qiè)

   模

(2)词语释义

根深蒂固:

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行之有效:

实行起来有成效。

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

孜孜不倦: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汲取:

吸取。

渊博:

(学识)深而且广。

持之以恒:

长久地坚持下去。

不言而喻:

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喻,明白。

轻而易举:

形容事情很容易做。

推敲:

指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锲而不舍:

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也形容有恒心,有毅力。

(3)词语辨析

“孜孜不倦”“废寝忘食”两个词都有“学习和工作勤奋努力”的意思。

“孜孜不倦”是形容学习和工作勤奋努力,不知疲倦,一般用于学习、工作等,重在“不知疲倦”上。

“废寝忘食”是形容十分专注,除用于工作、学习外,还可用于其他方面,重在“专注”。

三、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案示例: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