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2215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十八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四十八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四十八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四十八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四十八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十八期.docx

《第四十八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十八期.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十八期.docx

第四十八期

 

第四十八期

党群工作处2007年12月29日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

精神体会十四

 

★发挥民间组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民间组织管理局社团管理二处公维娜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民间组织管理局登记处王博

★重在学以致用

最低生活保障司综合处田固

 

发挥民间组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民间组织管理局社团管理二处公维娜

党的十七大报告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作出的一篇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论述精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文献。

它根据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发生的重大变化,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出了新的全面部署。

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就是要将十七大精神与本职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

作为从事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的公务员,我们要认真学习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况、新要求,深刻领会党对民间组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部署,深入挖掘民间组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多处提到、多方面论述了民间组织建设与管理,进一步把民间组织放到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为民间组织管理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在经济建设方面,发挥民间组织在推进行业自律、完善市场体系上的积极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作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部署,对民间组织直接指出了“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的要求。

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在推进行业自律、保障自由竞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通过形成行业守则、行业标准、行业规章等行业公约,配合落实党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能够有效地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不正当竞争行为,破除地区、行业贸易壁垒,切实保护知识产权,优化进出口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推动以市场为基础的价格机制的形成。

社会组织已成为现代市场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组织能够规避单纯的市场竞争带来的无序和盲目,能够弥补国家宏观调控的盲点和弱点,在市场管不了、政府管不好的领域中,发挥密切联系市场主体和政府部门的桥梁纽带作用,防范资源浪费,加快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在政治建设方面,发挥民间组织在反映民众诉求上的积极作用。

十七大报告指出,“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民间组织根植于群众中,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进决策民主化,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民间组织能够有效反映群众诉求。

十七大报告指出,“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化。

在这个过程中,民间组织可以承担大量反映群众诉求、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具体工作,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三、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发挥民间组织在传承民族精神、培育文明风尚上的积极作用。

十七大报告指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意”。

民间组织以特有的组织优势、功能优势和宣传优势,面向广大群众,提供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化服务,是发展社会主义公益文化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民间组织对于传承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具有积极作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

当前,各类学术性民间组织活跃在各个文化领域,集中了各类优秀人才,通过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对于挖掘和提炼祖国传统文化有益思想、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宣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时代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民间组织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文明风尚的形成。

各类公益性民间组织、学术性民间组织可以通过开展公益文化活动、群众精神文明活动,直接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明风尚的形成。

同时,各类民间组织在组织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对于互助友爱的社会风尚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正面引导作用。

四、在社会建设方面,发挥民间组织在满足公共需求、完善社会救助上的积极作用。

十七大报告强调了当前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提出了社会建设的目标,“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并指明了在社会建设中对民间组织的新要求,即“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

民间组织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参与主体,在满足公共需求、完善社会救助等社会主义公益事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民间组织是满足公共需求、发展公益事业的重要力量。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社会经济发展总体形势很好,拥有了加快推进现代化事业的许多有利条件。

人民群众在新的发展阶段,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活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全社会的公共需求快速增长。

解决这些社会问题,不仅需要强化政府的投入,也迫切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民间组织分布广泛、组织形式灵活、贴近群众生活、活动成本较低,对于解决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医疗、卫生、教育、体育、维权、环境等社会公益服务,具有独特的优势,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补充力量。

民间组织是社会救助为主的社会主义慈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生活困难、上学困难、医疗困难、就业困难的困难群体还较多,每年受各种自然灾害影响的受灾群众的数量较大。

民间组织通过举办各种慈善活动,筹集社会资金,动员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对于救助困难群体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社会主义慈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七大报告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全党全国各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行动纲领。

作为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的一员,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推进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学习十七大报告感言

民间组织管理局登记处王 博

十七大报告这篇凝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智慧的纲领性文件,既有振聋发聩的政治宣言,又有细致务实的时政分析,有对历史的抚今追昔,也有结合当下中国实践的锐意创新,有高屋建瓴的“旗帜”问题,也有关注民生的社会建设实际。

党的十七大继往开来地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号召全国人民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其历史意义深刻而悠远。

其中,“旗帜”、“福祉”、“民生”、“社会组织”等词汇,引发了我的重点思考。

一、旗帜

旗帜问题不是一个新问题。

在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从根本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并针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新特点对之加以完善。

而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样做出了一项历史性的重大决策: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此作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根本。

回首新时期30年,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我国能够将“必然破产论”、“即将崩溃论”、“能够唱衰论”,以及无可奈何的“中国威胁论”一一证伪,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坚持了“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成为媒体和政府工作中的高频词汇,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

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加强调旗帜的作用,有重要的现实依据。

在经济建设领域,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同时,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在政治建设领域,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在文化建设领域,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

在社会建设领域,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在协调发展问题上,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同时,我们还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及将长期存在的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对我国占优势的压力,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在党的建设领域,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全适应,对改革发展等一些重大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决定的。

二、福祉

“福祉”是西方福利经济学以及公共管理领域的高频词汇。

党的十七大报告有6处使用了“幸福”、“福祉”一词,同时还使用了其他许多类似词汇,这是前所未有的。

为人类谋幸福,这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原则,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的其他基本价值原则,都是由此而产生的。

是为实现人类的普遍幸福而奋斗还是只为少数人谋幸福,是判断社会主义与非社会主义的试金石。

十七大报告指出: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这就是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归根到底就是造福人民。

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就是为了造福人民。

这就将为人民谋幸福明确地确认为党和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原则和最高价值目标。

我们实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也正是在于“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进而最终实现人民的普遍幸福。

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之所在,也正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之所在。

十七大报告的最大亮点之一,就在这里。

十七大报告明确将创造、增进、实现人民的普遍幸福置于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最高价值目标的地位,这是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大发展。

按照这种理论观念,凡是有利于人民幸福的,就是社会主义的;反之,就不是社会主义的。

在社会主义最高价值原则与社会主义最高科学原则的结合之中,科学社会主义最本质的内涵,实际就是实事求是的人民幸福主义,就是解放思想的普遍幸福主义,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了造福人民。

只要是从实际出发造福人民,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这也必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这不仅不妨碍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最高科学原则的贯彻落实,而且更为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大发展“预留”了广阔空间。

三、民生

“民生”的概念,最初是产生于民主革命时期。

胡锦涛同志在开幕式上作的报告,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成为十七大报告的又一亮点。

这反映了我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生活水平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实事求是的认识。

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体系等是此次改善民生的几大内容。

优先发展教育,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实施德育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保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以及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的权利,鼓励学前教育和社会办学,成为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础,为实现科教兴国提供了保证。

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办学环境,使更多的人进入学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深入人心,以及民办学校的日益成熟等,作为普及知识的重要途径,社会教育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认可,逐渐会成为中国教育界一颗闪亮的明星,报告将鼓励社会办学列入未来发展的规划中,必将促进社会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扩大就业,加强政府引导,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报告中尤其强调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中国已经多次提出改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大力提倡 “先就业,后择业”,“到西部去”,“进农村,下基层”等方案,但仍无法彻底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而且日益成为一大难题,中国共产党将举全国之力,切实提高就业率,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

报告中还提出完善对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等。

和谐社会的建立不仅在于经济与文化、政治、环境的协调发展,还体现在社会各成员之间的均衡发展上,困难群众的疾苦才是每个共产党员更应该关心的实际问题,只有保证就业,才能实现民生,只有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发展,才能体现社会的公平,就业问题的妥善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缩短贫富差距,实现富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的进程。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报告中不仅提出进一步完善企、事业单位,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制度,而且倡导全面推进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

这是减少城乡差距的主要举措,也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一步。

此外,健全廉租住房制度成为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首次被提到了日程上,房价逐渐成为社会的焦点。

为了能使城市低收入家庭能够有房住,住得起房,国家推出了廉租房制度,并在许多城市已经开始实行,从现行情况看,这一制度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继续深化改革开放,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

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造福于广大百姓。

四、社会组织

作为从事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的公务员,“社会组织”一词同样引起我的关注和兴趣。

十七大报告中先后出现一系列间接或直接体现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的字眼。

包括: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等。

这一方面反映出党中央对民间组织作用的认可,同时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加强管理、善于管理民间组织提出了新的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各样的民间组织大量涌现已成为事实。

党的十七大明确肯定了社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从方向上统一了思想,郑重提出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方面的意义。

然而,正如很多学者指出的那样,我们同时也应当客观地看到,以民间组织为主体的公民社会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远未定型和成熟。

公民社会对治理的变化所起的作用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

因而,既不能漠视公民社会的作用,也绝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

俞可平先生指出,和谐社会是一个“动态稳定”的社会,应该倡导“动态稳定”。

我们现在应当追求的是动态的稳定、现代的稳定,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维持一种静态的稳定、传统的稳定。

传统的稳定以“堵”为主;现代的稳定则以“疏”为主。

“动态的稳定就是,如果公民对政府有意见,你可以向政府说出来,只要你有道理,政府就接受、改正。

如果你没有道理,或者违法对抗政府,我就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制度,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政府根据公民的合理要求,对政策和制度进行及时的调整,这样就建立了新的平衡。

如何将严加管理转变为有效管理,在增强社会组织活力与维持稳定防范风险之间寻求平衡?

作为一名初任公务员,我深知压力与机遇同在,不仅要深入地学习了解中国民间组织的发展现状,掌握法律法规和历史政策依据,还要注意在具体工作中以求真务实、敢于创新的精神灵活面对各种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将十七大精神落地生根。

 

重在学以致用

——学习十七大精神心得体会

最低生活保障司综合处田 固

学以致用,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实际工作是我党的优良学风。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大会通过的工作报告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鲜明地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对今后一段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学习贯彻好大会精神是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

我是今年从部队转业来民政部低保司工作的,通过参加部里组织的十七大精神集中学习培训班和司里组织的学习教育,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军官转业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离开熟悉的环境、岗位和领域,到比较陌生的地方工作,无论是工作、生活、家庭、交际等等都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和转型。

我本人更应该在坚持原原本本学报告,切实把报告学深学透的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讲求实效,更好地应对当前因角色变动而带来的各种问题。

具体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要提高认识,增强学以致用的主动性。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大会报告内容十分丰富,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加深理解,深刻领会会议精神,使思想认识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应对当前工作中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圆满地完成本次大会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做出的新部署,为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各项民生目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为一名刚转业到地方工作的转业军官,更应该发扬在部队工作期间注重政治理论学习的传统,积极主动地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使个人的思想认识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用最新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

只有有作为,才能有成绩,到地方新单位工作,都得从“头”开始,从“零”起步,应该主动适应环境,注重角色转变,只要把部队的优良作风带过来,尽快适应情况,努力干好本职工作,才能开好头,起好步。

二要抓住重点,增强学以致用的有效性。

大会报告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新部署。

把化解社会矛盾、努力扩大就业、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问题作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切入点。

民政部是全面落实这些爱民亲民举措的政府职能部门,只有充分发挥职责,形成凝聚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的合力,才能逐步满足社会各界对民政工作不同层次的需求。

作为一名刚到民政部工作的新兵,更应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将工作中的实践体会转化为更好地搞好理论学习的动力。

“民惟邦本”,民生问题关系到民心向背,关系立国之本、执政之基。

和谐社会是一个更加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社会。

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接个投诉电话、回复一封上访信等哪怕一点小小的举动可能都产生着不同寻常的影响。

这些毕竟关系到老百姓生活中切身利益,看起来都很小、很平常,但这些“小问题”也是最重大的社会问题。

只有把这些“小问题”解决好了,把老百姓切身利益解决好了,社会才能和谐。

三是紧贴本职,提高学以致用的针对性。

大会报告,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把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这必将使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弱势群体更好的共享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也更深刻更全面地体现了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以社会救助为基础”、“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可以说,中央对低保工作的要求,方向明确,重点突出,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到新的高度。

作为一名刚到低保司工作的新兵,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低保司是研究制定全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中央职能部门,担负着政策法规制定、资金争取落实、工作督促指导、基层骨干培养等繁重的本职工作,很多业务是开创性的,对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我刚来低保司工作需要适应、了解、学习、补充的方面有很多。

只有着眼职责要求,认真领会会议报告对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重要论述,把学习十七大精神转化为推动当前工作的动力,虚心学习,埋头苦干,注重调查研究,才能迅速地与岗位要求相匹配,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

四是用以促学,坚持不懈抓好理论学习。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要把党的最新理论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就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学风。

把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努力在学习研究中寻找理论依据、解决办法,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实现学用相长。

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在新时期新阶段,担负着党赋予的神圣使命,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结合工作实际在党的最新理论中寻找答案,这次大会的报告特点可以说是“深、细、新”,但同时,离我们的实际生活也很近,有很多重要的提法都需要中央的职能部门去很好的落实,结合工作实际,坚持不懈地抓好理论学习非常有必要。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只有领会精神反复学、结合实际深入学,才能把大会精神学习好、理解好、贯彻好。

“不用扬鞭自奋蹄”,我相信自己在这个崭新的领域中能够扬长避短,固强补弱,勇敢地前行。

 

报:

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部领导

送:

党委委员、纪委委员

发:

各党委、总支、支部           共印150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