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21186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4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4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4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4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docx

《4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docx

4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

 

大同小学教师备课

 

四年级上册健康教育

 

1人体内的仓库

教学目标:

通过形象的各种“仓库”的比喻,使学生知道人体各脏器的功用。

教学重点:

人体各脏器的功用

教学难点:

人体各脏器的功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学生日常生活的实例启发学生谈自己所知道的仓库,如粮库、

水库、武器库等,认识仓库有什么作用。

二、新授

人体结构精巧,功能高超,无与伦比。

而且人体也有我们在生活中的各种“仓库”

1.脾脏:

最大的淋巴器官,位于腹腔的右上部,前面为肋骨所遮盖,所以正常人的脾在腹部摸不到。

脾能产生某些白细胞。

脾对贮存血液有很大作用。

2.膀胱:

在盆腔内,是一个主要由平滑肌构成的曩,有暂时贮存尿的作用。

3.肝脏:

肚脐对于人体内蛋白质、糖类、脂类等很多物质的代谢有重要作用。

4.淋巴结:

淋巴结是在淋巴管行程上无数大小不一的形如蚕豆的小体。

它存在着具有吞食作用的细胞,能把侵入人体的病菌吞掉,对人体有保护作用。

5、脂肪:

食物中的脂肪经过消化,吸收到人体后,主要是在皮下、肠系膜等处贮存起来。

当身体需要时,这部分贮存的脂肪可以进行分解,释放能量,供细胞利用。

6、大脑:

仅有1.5千克重,但其神经元件之多,记忆容量之大,活动之随心所欲,是任何电子计算机望尘莫及的。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板书:

      脾脏―――血库   肝脏―――营养库

      膀胱―――水库   淋巴结――武器库

      脂肪―――能源库  大脑―――知识库

小结:

学生们了解了人体内的各种仓库后,对人体有了一定的了解,懂得了一些初步的知识。

教学后记:

 

 

 

 

2脉搏与体温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公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什么体温,正常人体温的数值,人体的温度保持相对恒定的原定及测量体温的方法。

第二部分,说明什么是脉搏,脉搏产生的原理,脉搏异常时常见的几种原因及脉搏的测量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什么是体温,脉搏。

掌握体温与脉搏的产生的原理及测量方法。

 2、讲解体温和脉搏的产生,测量方法。

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情景体验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密切联系到生活实际的入情入境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讨论质疑,体验感悟,掌握体温与脉搏的产生原理及测量方法。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用多媒体播放《健康歌》。

师生共做韵律操,通过这段韵律操,你感觉身体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

小结,使学生明确体温是有变化的,脉搏的跳动是有快慢差距的。

那你们想不想了解体温与脉搏怎样产生的,我们应该测量体温与脉搏?

以此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探究欲望进入教学的。

二、合作探究。

 掌握了体温与脉搏定义,测量的方法。

启发学生入情入境的思考,同学们假设我们的生活中发现身体的异常变化,你应该怎么做?

请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利用自己的经验交流讨论。

教师要参与其中做一个聆听者和指导者。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汇报,教师要进行点拨和指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同时指出正确的测量体温与脉搏的方法,加强学生的认识。

三、出谋划策,汇报交流。

 本环节的设计目的在前面的学习基础上,通过学生的交流,彼此再次获得新的体温与脉搏的常识,扩宽知识面。

掌握多种测量方法。

四、模拟演习,指导行动。

学生对于体温与脉搏已经有了正确的思维方式,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学生的行动那?

所以这一环节,我给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的实践锻炼的机会。

创设情景,假设你小组的同学出现了感冒,发烧了,你该怎么办那?

你是怎么知道的那?

应该怎么做?

通过学生的讨论,师生的评价指导行为。

使其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行为,提高教学效果。

五、总结升华,收获提高。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引导学生畅谈收获,升华知识,教师及时总结。

把我们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去。

教学后记:

 

 

3生命在于运动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知道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骨连结组成,了解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牵动骨骼完成,骨骼还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功能。

  2、使学生懂得什么是骨折,简单了解骨折后的应急办法。

  3、传授给学生运动保健的知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改掉挑食、偏食的毛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教给学生保健方法。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学会一些应急方法(如骨折、脱臼后的注意事项)。

  三、课前准备:

  人体骨骼模型或挂图,人体肌肉挂图,夹板、绷带等。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

教学过程:

  1、由日常平时会做哪些运动?

  师:

刚才大家说的运动,是我们身体的运动系统在发挥作用。

  2、介绍运动系统及其作用

  ①介绍运动系统的组成。

  ②说明运动系统的作用。

  师:

吃饭、走路、弯腰时,各有哪些骨、肌肉、关节在运动?

  师;人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牵动而完成的。

  ③解说骨骼的支撑、保护作用。

  师:

运动系统的作用不只是运动,比如说,人的骨骼把整个人的身体各部分都支撑、悬挂起来,如果没有骨骼会怎样?

骨骼还有什么作用?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确认骨骼有支撑作用)

  师:

人脑外部包裹着头骨,这时的骨骼又起了什么作用?

  生:

有保护大脑的作用。

  学校健康教育备课记载

  具体备课记录

  师:

综合来看,人的运动系统除了能使人运动外,还有着支撑身体和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注重运动系统的保健。

  3、引导学生了解

  ①教育学生注重运动系统的保健。

  师:

你们见过驼背、斜肩、罗圈腿、鸡胸的人吗?

他们是怎样的?

你觉得这样对他们的身体、行动有利吗?

  师:

这些都是由于运动系统没有得到正常发育造成的。

小学生正处在运动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如不注意,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②介绍运动系统的健康发育,你们觉得应该注意些什么?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4、介绍骨折的成因和临时固定方法

  师:

如果在运动中不小心相撞或是摔倒在坚硬的地上,便容易造成运动系统受伤,你们以前受过伤吗?

有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

  师:

骨折不仅指骨断,也指骨裂。

科学上把骨头的断、裂均称为骨折。

(请有骨折经历或家人曾骨折过的学生回答)骨折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有什么表现?

  师:

我们该怎样避免骨折呢?

  (学生讨论、回答)

  师:

如果发生骨折,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急救不是乱救,必须讲科学。

假如有人从房顶上摔下,头上淌血,上臂骨折断,断骨刺破皮肤,伤口流血,病人昏迷。

这种情况下,你们认为急救该怎样进行?

为什么?

  (要求学生朗读课文中的急救措施介绍,教师出示简易包扎的挂图,或请学生看课文中的插图,教师示范方法,讲解难点。

学生练习,教师检查,指出错误)

  5、促成良好习惯的养成

  师:

今天我们了解人的运动系统,通过学习,你觉得要改变哪些不好的行为习惯?

  师:

假如你的同学在运动中受了伤,我们应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交流)

  六、反馈检测:

  1、检查学生坐、立、走的姿势是否正确,不正确的予以纠正。

  2、调查学生的挑食、偏食情况,及时教育并做跟踪调查。

  3、问答:

怎样保证运动系统的正常发育?

教学后记:

 

 

 

 

4垃圾也有自己的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中的生活垃圾,使学生产生收集垃圾意识。

2.分类回收垃圾,使其变废为宝,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情境导入

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如可乐瓶、果奶瓶、玻璃瓶、纸盒、废电池、废纸等;两段录像短片(整洁和脏乱小区的环境录像、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的科技短片)

二、教学过程:

1.观看短片(整洁和脏乱小区的环境录像)

师:

你们喜欢哪个小区,为什么

生:

……

师:

这些垃圾从哪里来?

生:

……

师:

我们同学们家里的垃圾是怎样处理的?

生:

……

2.给垃圾找个家

师:

这些垃圾不但会影响我们生活环境的美观,还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我们可以给垃圾找个家吗?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垃圾的家:

垃圾桶、垃圾箱、垃圾袋等。

3.了解垃圾分类

师:

我们应该让垃圾呆在自己的家里,只有垃圾回了家,我们的环境才会美丽起来。

不过,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不同的垃圾也应回到不同的家中。

你们能帮他们分分家吗?

(1)播放短片(垃圾的分类)

通过短片了解到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师:

你们认识这个垃圾桶吗?

为什么他们有不同的颜色呢?

可回收垃圾桶是什么颜色的,不可回收垃圾桶是什么颜色的?

有害垃圾桶又是什么颜色的?

你们能将这些垃圾送回家吗?

(认识环保垃圾桶,了解绿色代表可回收垃圾,黄色代表不可回收垃圾红色代表有害垃圾)

(2)游戏:

A.每个同学分别将两种垃圾写在两张纸上B.学生按手中的垃圾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进行分类,互相检查。

(3)垃圾除了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害垃圾这三类,其实还可以更具体的分类回收。

课件出示垃圾分类标志,同学们回答各种标识代表哪一类垃圾。

(4)阅读课本生活在线,同学们体会垃圾分类回收的好处。

4.拓展

(1)把校园垃圾送回家

让学生课下把校园里还没内有回家的垃圾送回家。

(2)“变废为宝”巧手大赛

学生分组活动,收集废旧物品,下节课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手工艺品,在班内评展。

教学后记:

 

 

 

 

5蛋白质------生命的基础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知道“吃”对人体及其健康的重要性。

  2、使学生了解一些食品对人体的不良影响,懂得选择健康食品的基本要领。

  3、促使学生知道吃要合理、科学,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不乱吃,少吃、不吃有害食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介绍某些食品的危害,以引起学生的重视,教育学生做到尽量不吃或少吃有害食品,以维护身体健康。

  教学难点:

通过如何一系列的资料使学生懂得“吃好不等于能吃好”这个具有辨证观念的思想。

  三、教学准备:

  关于营养均衡进食的图画、投影、录像、课件、儿歌或顺口溜,以及某些有关食品有损健康的资料、典型案例等。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说明吃的重要性

  师:

民以食为天。

吃,可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吃的问题。

  2、倡导合理地吃

  师:

关于吃,老师想请问大家一个问题,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回答出来。

这个问题就是:

你们会吃吗?

  (学生回答,答案很可能为“会”)

    师:

我不是问会不会吃饭,而是问会不会科学合理地吃。

谁能来再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回答)

  师: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第二段的图和文字是怎么说的。

  (学生看书,回答教师问题)

  (教师选择图画、投影、录像、课件、儿歌、顺口溜等形式帮助学生记忆)

  3、介绍某些食品对健康的负面影响

  师:

有人说,好吃的东西不一定是好食品。

你们觉得这句话对吗?

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师:

要说明好这个问题,还是让我们来看一看课文提供的资料吧。

  (学生看课文中的表格)

  师:

这个表格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相关资料,介绍典型案例。

要求学生记住这12种食品的名称)

  4、引导学生懂得吃火锅的危害和注意事项

  师:

除了以上12种食品不宜吃外,有些吃的形式也不宜采用,火锅就是其中的一种。

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回答)

  5、结束语

  师:

我们正处在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危害身体的毒素很容易被我们吸收,在我们身体里聚集下来。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饮食健康,吃“好”,健康地吃!

  六、反馈检测:

  1、怎样吃得科学合理?

  2、学生背出12种不宜吃的食物名称。

  3、学生把本课学到的知识转告家长,请家长反馈意见。

教学后记:

 

             

 

6小胖墩不再苦恼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注意肥胖病的养成

  教学过程:

  1、自学书本,了解肥胖病的危害。

  交流自己自学的成果

  2、交流造成肥胖病的原因

  学生交流然后总结:

造成肥胖病的原因有遗传因素,也有外界因素,如自己食欲好,主食摄入过多,进食速度快,喜欢吃肉类食物不喜欢吃蔬菜水果。

  3、了解如何预防肥胖病

  

(1)适当的减少每天的饮食量

  

(2)加强经常性体育锻炼

  (3)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4、了解红灯食品、黄灯食品、绿灯食品

  学生交流,并看看自己每天的饮食是否正常。

教学后记:

 

 

7保护视力预防近视

一、教学要求:

  1、说明眼睛的作用,介绍晶状体的功能,引导学生了解近视的成因和危害。

  2、介绍怎样正确用眼,指导学生掌握预防近视的方法。

  3、教育并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用眼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使学生掌握预防近视眼的方法和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知道晶状体的作用。

  三、课前准备:

  人的眼球模型、眼球成像示意图、眼球内远近成像示意图(或相应的录像、投影、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

教学过程:

  1、强调预防近视的重要性

  师:

眼睛被大家称为心灵的窗户。

假如眼睛坏了,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交流)

  师:

为了更好地学习、生活,我们必须重视预防近视。

  2、引导学生了解近视的成因

  ①指导学生认识晶状体的成像原理。

  师:

预防近视首先要了解人的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

(出示眼球模型,或放录像、投影)人的眼睛像个球,既能看清远的物体,又能看清近的物体,这是因为眼球中有一块叫晶状体的物体在起调节作用,它就好比是照相机的镜头。

  师:

(出示眼球近、远成像示意图或放相应的录像、投影)晶状体上肌肉收缩时,晶状体凸起程度变大、变厚,眼睛就能看清近处的东西;反过来,肌肉放松,晶状体凸起程度变小、变薄,眼睛就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师:

晶状体的厚、薄由晶状体上的肌肉控制,人的眼睛就是在晶状体上肌肉的调节下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的。

  ②引导学生了解近视是怎么形成的。

  师:

如果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对晶状体上的肌肉有什么影响?

长此以往,会带来什么后果?

  (学生思考、讨论,在学生讨论不出时,教师适当启发、补充)

  师:

(出示假性近视成像示意图或放录像、投影)如果眼睛由于长时间疲劳而看不清远处的东西,这种现象我们就称它为假性近视。

现在请大家读课文第二段。

  师:

真性近视是在假性近视的基础上形成的,必须注重假性近视的治疗。

如果得了真性近视,就只有戴眼镜了。

不戴眼镜,近视会更加厉害。

  3、指导学生预防近视

  师:

刚才同学们说到眼睛近视很不方便,我们应该积极预防近视。

你们认为应该怎样预防近视?

  (学生回答,相互补充)

  (教师补充、归纳,并进行相应训练、介绍。

指导学生阅读、记忆、背诵“二要”和“六不要”;指导学生进行纸张的颜色、墨水、字体大小、字迹端正清楚等方面的对比,说明书写材料、颜色、字迹、字体等因素对视力的影响;指导学生做一遍眼保健操,纠正穴位,强调看电视要注意保护眼睛;介绍如何合理安排生活,预防近视;强调发生假性近视时应及时到医院治疗,切不可轻信传言与广告)

  4、结束语

  (学生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师:

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预防近视,知道了近视是由于晶状体上的肌肉疲劳造成的,但是预防近视的关键不在于晶状体上的肌肉,而在于我们自己。

只有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才能预防近视。

  六、反馈检测:

  1、背诵或默写预防近视的“二要”、“六不要”。

  2、回答:

真性近视与假性近视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判断对错:

  ①小学生得了近视没关系,只要配戴隐形眼镜就行了。

()

  ②父母不近视,子女就不会近视。

()

教学后记:

 

 

 

8情绪与人体健康

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了解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学会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控制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绪,做到常怀喜乐保健康。

教学重点:

各种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教学难点:

培养自己健康的情绪

教具:

幻灯机、录音机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个俗话吗?

它讲明什么?

(让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与这句俗语有关系的课棗《情绪与健康》。

(板书:

情绪与健康)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弄清:

(用幻灯显示)

①什么是情绪?

②什么情绪能使人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③什么情绪能使人诱发疾病?

2.开火车回答问题

3、朗读课文第①②③节

(三)再读课文,加深了解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1.分四人小组讨论。

(用幻灯显示)

  ①为什么说积极的情绪(乐观、愉快)能使人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你能根据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吗?

  ②为什么说消极的情绪(愤怒、悲伤、焦虑)可诱发疾病?

你能根据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吗?

2.学生代表回答问题

(四)愉快教育。

欣赏音乐《四只小天鹅》,让学生松驰紧张的神经。

(五)学习几种培养稳定,欢乐情绪的方法

1.刚才,我们欣赏了音乐《四只小天鹅》,相信对缓解大家紧张的情绪有一定帮助。

以后,同学们遇到不开心,烦恼的事,不妨听一听、唱一唱内容健康,节奏活泼的歌曲,好放松一下自己。

2.默读课文第③④自然段

 想一想:

你是怎样培养自己稳定、欢乐的情绪的?

(幻灯显示)

3.小组交流。

4.学生代表回答,教师板书

 ①树立自信心。

(多对自己说:

“我能行!

”)

 ②乐观、积极向上。

(当遇到困难,大声地对自己说:

“太好了,我可以挑战困难。

”千万不要说:

“烦死了”。

 ③心中有他人。

(常对同学说:

“要帮忙吗?

”千万不要说:

“管他呢?

”)

 ④善于赞扬对方。

(多说声“你真能干!

”、“你真聪明!

”等)

(六)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一课《情绪与健康》,使我们懂得了少年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要保持稳定、欢乐的情绪才能健康成长。

最后,让我们聆听一下心灵博士的话吧。

打出幻灯:

播放心灵博士的话

同学们,注意留心别人的情绪,分享他的快乐,分担他的痛苦,必然能使你加深了解,增进情谊,你也会因此而变得健康可爱,更受欢迎。

教学后记:

 

 

 

 

 

9天气与健康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天气与人们情绪和健康的密切关系。

2、了解怎样观察天气的方法和能力。

3、搜集关于天气的气象谚语。

二、教学重点:

了解怎样观察天气的方法和能力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2、观察图画,了解天气与人们情绪和健康有什么密切关系?

3、要养成每天收听天气预报的好习惯,做好对气候骤变的准备和预防,使身体少受不良气候的影响。

4、了解一年四季应注意事项:

夏:

防中暑

冬:

防冻伤

春、秋:

既防中暑,又防冻伤

5、收集气象谚语:

如“风后暖,雪后寒”等。

教学后记:

 

 

 

10小外伤的应急处理

教学目的

  1、了解烧烫伤的来源,知道一些烧烫伤的治疗办法。

  2、学会烧烫伤救护操,不迷信。

  3、培养学生科学的救护烧烫伤的习惯

  教学重点

  1、了解烧烫伤的来源,知道一些烧烫伤的治疗办法

  2、培养学生科学的救护烧烫伤的习惯。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收集学生有关本课学习的潜知识,有助于学习的有效进行。

  1、提问:

生活中有许多快乐的事情,但一不小心,

  也有烧烫伤的时候,你烧烫伤过吗?

  2、讲述:

这节课我们来了解烧烫伤方面的秘密。

  二、新授:

  1、常见的烧烫伤

  

(1)出示课件——常见的一些烧烫伤,学生观察

  从课件中了解,在信息中掌握,能很好地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烧烫伤必要性。

  

(2)了解信息“儿童中的烧烫伤”

  (3)质疑:

关于烧烫伤,你有什么问题吗?

   2、了解烧烫伤的原由

  

(1)提问:

怎么会烧烫伤呢?

  

(2)出示课件,观察

  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3)提问:

生活中,我们还应注意哪些烧烫伤的危

  本课的重点在于了解烧烫伤的知识,预防烧烫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采用学生入境的方法吸引孩子。

  险呢

  3、了解烧烫伤的防护

  

(1)讨论:

我们应该怎样防止烧烫伤?

  

(2)学生汇报

  (3)出示课件,——治烫方法

  从课件中,你知道了什么?

  了解烧烫伤的方法很重要,我特别重视这一块的学习,意在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

  (脱---泡----盖----送----冲)

  (4)出示课件,——防烧救护操

  1)自学救护操

  2)互相表演救护操

  4、老师介绍防烧烫小发明

  三、总结、反馈

  1、这课,你学会了什么?

  2、小故事——烫伤造成败血症

  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