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豆子》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21086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豆子》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数豆子》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数豆子》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数豆子》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数豆子》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豆子》教学设计.docx

《《数豆子》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豆子》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豆子》教学设计.docx

《数豆子》教学设计

《数豆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2.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3.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在活动中逐步发展数感。

  4.初步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5.在活动中,经历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20以内的数,会数、会读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自身也积累了许多100以内数的知识,此时学生对认读100以内的数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

因此,教材在编排上,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100以内的数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了在认数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中,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

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体验数数、估数方法的多样性和数学的灵活性。

  

  三、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

数出规定数目的豆子,初步体验估数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微笑着走进教室,和学生轻松地进行交谈。

  师:

今天我们每组的桌子上都有豆子,上数学课,豆子是干什么用的呢?

  (学生小声议论说:

豆子是让我们数数的;豆子是帮助我们学数学的。

  (教师认真地听着学生的谈话,并给予肯定。

  师: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在数豆子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看谁会思考、会观察。

在数豆子的时候,同学之间要会合作,互相谦让;数豆子的时候要小心,千万不要让豆子掉在地上。

听明白的同学点点头。

  (学生微笑着点了点头,学生的情绪非常好,这节课就在这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开始了。

  (反思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不是靠说教能获得的,必须渗透在每节课每个活动中,让学生体悟怎样合作。

数学教师正是在学数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做人的道理。

2.数出30粒豆子。

  

(1)活动规则与学生小组活动。

  ①请你数出30粒豆子,你打算怎么数?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自己的想法,有的说10个10个地数;有的说5个5个地数;有的说豆子是圆的,不好数,最好2个2个地数。

教师对学生说出的方法给予肯定,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出规定数目的豆子。

  ②把这30粒豆子放在手中,感觉一下,然后轻轻地放在盒子的右边。

  ③用刚才的感觉再抓一把豆子,如果你觉得抓得多了或者是少了,可以重新抓一把,然后放在盒子的中间,看看和右边的一堆是不是差不多,再数一数是多少粒豆子。

  (学生的兴致很高,每个人都在小心地抓豆子、数豆子,教师在小组内轻声地指导学生,有困难的学生有的轻轻走到教师身边,有的举手示意教师,教师耐心给学生解决问题。

  (学生兴奋地交流着自己一把抓的豆子是多少粒。

有的说是32粒,有的说是27粒,教师给予积极的肯定,说他们抓得比较准确,有一位学生说我抓了45粒,教师轻声地说:

“你抓得有点多了,再试一下。

”学生和教师融合在一起,愉快地学习着。

课堂气氛非常轻松。

  (一小组4人很投入地在工作,一位学生在手中掂量着这一把豆子,嘴里小声说着,和刚才的差不多,然后数一数是29粒豆子,高兴地欢呼了一声,同桌说你真棒,教师竖起了大拇指,向他表示祝贺。

  (另一小组其中一位学生抓了很大的一把,边抓豆子边往下掉,这时小组长提醒他说:

“不能这样抓,是用刚才抓30粒豆子的感觉抓的。

”这名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教师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并帮助他整理盒子里的豆子。

这一小组学生估数的感觉不错,他们估计的大约在25~35粒之间,他们在数豆子时,基本上是两个两个数的,也有个别的是十个十个数的。

  ……

  ④再用刚才的感觉再抓一把豆子,放在盒子的左边,看一看三堆是不是差不多。

活动结束时,老师会发一个信号,(教师走到教室前面右面的小组前)当我在这停下时,你们马上停下。

  (教师巡视了每个小组后,就站在了教室前右面的小组前,微笑着望着大家,有的学生看到了,马上就坐好了,没有看到的学生,经过其他同学的提醒,也很快就坐好了。

教师向大家竖起了大拇指。

  

(2)教师小评。

  刚才我们大家在数豆子的时候,都数得非常开心,同学之间合作得非常愉快,而且大家还记着我们的约定,非常好。

经过刚才我们的学习,我们心中有了一杆秤,像那样的抓一把豆子大约是30粒,你们可要记住了。

(学生高兴地点着头。

(反思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估数的时候有一个参照的标准,30粒豆子就是一个参照物,教师强调学生不断地体验,以加强学生的感觉和认识,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并为下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同时,教师也关注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教师注意走近学生,并且用积极的语言去评价学生,学生获得的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兴趣继续下面的学习。

  

(二)活动二:

在师生互动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估数

  1.师生互动。

  师:

你们数得真开心,我也想抓一把豆子(教师顺手在一个小组内抓了一把豆子),怎样知道我这一把大约抓多少粒豆子?

  (教师把抓的一把豆子放在实物投影仪前面,使豆子的大小和实物一样,然后静静地看着学生。

  (学生小声地和同桌进行交流,然后全班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也参与学生的讨论和交流。

  生:

可以数一数有多少粒豆子。

  师:

这是个办法,还有别的方法吗?

你们的心中可是有一杆秤哟。

  生:

50多粒。

因为我刚才抓那样的一把大约是30粒,老师的手比我的大,所以大约有50多粒。

  师:

他用了一个很好的词——大约,谁再来说一说。

  生:

(一名学生走到实物投影仪前,用手抓了两次,正好抓完)抓一把是30粒豆子,我正好抓了两把,我估计老师抓的这一把豆子大约是60粒。

(学生有的鼓掌,有的说真棒,有的竖起了大拇指。

  (反思这是学生进行的自主的表扬,是学生之间的自主欣赏。

在这个活动交流中,教师没有进行评价,这是有用意的,这只是学生对估计的一种最直接的感受。

特别强调的是,数一数也是一种方法,但要引导学生借用自己的一杆秤来进行估数,这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很有必要。

  (教师给每个小组都抓了一把豆子,要求学生选用刚才的方法或者是其他的方法来进行估数。

  2.教师巡视,学生小组活动。

  (一小组活动记录)

  生1:

我们先商量用什么方法来数,我建议十个十个地数,这样数得快。

  生:

(三人点头)我们同意。

  生2:

那我们就开始数吧。

  (学生4个人,头碰在一起,其中两个人数豆子,把十个一堆的豆子放在一边,另外的两人在仔细地观察,不让漏数了豆子。

  (另一小组活动记录)

(反思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估数的时候有一个参照的标准,30粒豆子就是一个参照物,教师强调学生不断地体验,以加强学生的感觉和认识,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并为下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同时,教师也关注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教师注意走近学生,并且用积极的语言去评价学生,学生获得的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兴趣继续下面的学习。

  

(二)活动二:

在师生互动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估数

  1.师生互动。

  师:

你们数得真开心,我也想抓一把豆子(教师顺手在一个小组内抓了一把豆子),怎样知道我这一把大约抓多少粒豆子?

  (教师把抓的一把豆子放在实物投影仪前面,使豆子的大小和实物一样,然后静静地看着学生。

  (学生小声地和同桌进行交流,然后全班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也参与学生的讨论和交流。

  生:

可以数一数有多少粒豆子。

  师:

这是个办法,还有别的方法吗?

你们的心中可是有一杆秤哟。

  生:

50多粒。

因为我刚才抓那样的一把大约是30粒,老师的手比我的大,所以大约有50多粒。

  师:

他用了一个很好的词——大约,谁再来说一说。

  生:

(一名学生走到实物投影仪前,用手抓了两次,正好抓完)抓一把是30粒豆子,我正好抓了两把,我估计老师抓的这一把豆子大约是60粒。

(学生有的鼓掌,有的说真棒,有的竖起了大拇指。

  (反思这是学生进行的自主的表扬,是学生之间的自主欣赏。

在这个活动交流中,教师没有进行评价,这是有用意的,这只是学生对估计的一种最直接的感受。

特别强调的是,数一数也是一种方法,但要引导学生借用自己的一杆秤来进行估数,这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很有必要。

  (教师给每个小组都抓了一把豆子,要求学生选用刚才的方法或者是其他的方法来进行估数。

  2.教师巡视,学生小组活动。

  (一小组活动记录)

  生1:

我们先商量用什么方法来数,我建议十个十个地数,这样数得快。

  生:

(三人点头)我们同意。

  生2:

那我们就开始数吧。

  (学生4个人,头碰在一起,其中两个人数豆子,把十个一堆的豆子放在一边,另外的两人在仔细地观察,不让漏数了豆子。

  (另一小组活动记录)

生:

不一样,左面的6在十位上,表示10个六;右面的6在个位上,表示6个一。

  生:

我跟他的不一样,左面的6在十位上,表示的是6个十,不是10个六。

  师:

(笑着)对。

66这个数,左面的6在十位上,表示的是6个十;右面的6在个位上,表示6个一。

  (学生开心地笑了。

  (教师手拿计数器与学生一起拨数:

60这个数,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不拨了;十位上是6,就在十位上拨6,表示的是6个十。

  师: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老师一把大约抓多少粒豆子呢?

  生:

不超过70粒。

  生:

40粒以上。

  生:

大约是60粒,因为你刚才抓了好几把,有57的、64的,还有大家想办法估计的数最接近60了,所以说你一把大约抓60粒豆子。

  (学生点头表示同意。

  (反思学生有写数、读数的基础,在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自己从活动中感悟知识,通过“老师一把大约抓几粒豆子”这一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估数的必要,初步体会估数要有一个标准。

并从教师和学生的心中都有一杆秤出发,使学生的学习有一种成就感,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融为一体,比较亲切自然。

从学生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很好地掌握读数、写数的方法,学习的效果是不错的。

  三)活动三:

指定物体量豆,体会估计需要有依据

  (教师用积极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像变魔术一样拿出一个小桶,小桶内装满了豆子,教师微笑着望着大家,学生用好奇的眼光看着教师。

教师适时地提出学习的要求。

  师:

想办法猜一猜,这一小桶豆子大约有多少粒?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

肯定比老师的一把多,这是一小桶;那也不一定,要比一比才知道。

学生的争议比较大,教师就引导学生想办法估计,提出了进一步学习的要求。

  1.两人一组,装满一小桶豆子。

  2.看谁猜得最接近。

  3.小组内交流你是怎么估计的。

  (学生先商量着怎么估计,然后动手做,有的学生把这一小桶豆子平均分成了两部分,数其中的一部分,然后加起来;有的是用手量豆子。

教师巡视,倾听学生的方法,并轻声加以指导。

  师:

你是怎样估计的?

  (学生走到实物投影仪前展示。

  生1:

我们把这一小桶豆子分成一样多的两部分,数其中的一半是40粒,加上没有数的一半,大约是80粒。

  生2:

我们两个人是用手来量的,我这一把大约是30粒豆子,我抓了一把是30粒,我又抓了一把是30粒,一共60粒了,还有豆子不够一把了,我们数了数是20粒,所以这一小桶豆子大约是80粒。

(教师向他竖起了大拇指,其他学生也自主地鼓掌。

  (反思学生的思路很广阔。

我想,只要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去想、去做,他们的创造力是无限的。

  师:

我和第一小组的同学也想了一个方法,现在请我们的发言人来说一说我们的想法。

  组1:

我数这一层大约是10粒,我还数了数大约是7层,我就一层一层加起来,大约是70粒豆子。

  (反思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巡视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

在学生活动中,我就和学生一起合作,作为学生中的一员,把这种方法介绍给学生,开阔学生的思路,学生听得效果还不错,有的学生下课以后还在尝试这种方法。

  (此时,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学习的热情高涨,教师适时地组织课堂教学,解决新的问题。

  师:

你用什么方法可以抓出大约100粒豆子?

  (教师的问题提出来后,学生马上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大家积极地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一旁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深入到每个小组中去,积极参加学生的讨论活动。

  生:

(欣喜状)我有一个好方法,这一小桶大约是80粒,我再数出20粒豆子,不就是差不多100粒豆子了吗?

  (学生有的鼓掌,有的竖起大拇指表示祝贺,课堂气氛很好。

  生:

我一把抓30粒,我再抓一把是60粒,我再抓一把是90粒,再数10粒就是100粒了。

  (学生非常自信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在他的盒子里有3堆和10粒豆子,其他学生不约而同地起身参观这个学生的做法,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示祝贺,教师兴奋地说:

“这个方法真是妙极了。

”)

  生:

我想和老师合作,(学生边说边走到前面)老师抓一把大约是60粒,我抓一把大约是30粒,再数10粒豆子,就是100粒了。

  (反思这些方法太好了,这是学生积极参与,开阔思维的结果。

只有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师注意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才能锦上添花。

这种课堂意境正是教师所期待的。

  师:

真是棒极了,你们认识100这个数吗?

  生:

我会在计数器上拨出100。

个位和十位上一个也没有,就不用拨珠子了,百位上是1,就在百位上拨一个珠子。

  (学生边说边走到讲台前,在计数器上拨出100,其他学生也主动在自己的学具计数器上拨出100,教师走在学生中间,进行指导。

生:

我还会写100呢!

  师:

大家在练习纸上写一个吧,写完就坐好。

  师:

100是个三位数。

  (教师边走边巡视。

)反思我观察学生在拨数、写数的时候,没有困难,包括写100这个数,个别有困难的学生,也在同学、老师的帮助下,能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

所以我针对学生的情况,放弃了原来由教师来讲100这个数的设计,放手让学生自己来研究100这个数。

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人人争当小老师,来给大家介绍,教学效果不错。

在这里交代100是个三位数,是为猜数游戏做准备。

  师:

刚才豆子帮助我们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

我知道了我这样抓一把是30粒豆子。

(学生边说边做。

  生:

我知道怎样抓出100粒豆子,我了解了好几种估计的方法。

  生:

这节课很有趣,我过得很快乐。

  师:

这节课我也知道了自己的一把大约抓60粒豆子,我们大家一起学数学,非常开心。

大家很用心,我很高兴,谢谢大家给我带来的欢乐。

  师:

刚才我们是用豆子帮助我们来估数,现在不用豆子了,你们能来猜数吗?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猜数游戏。

  (反思学生的情感体验很丰富,大家谈到了各个方面,作为教师,我很欣慰,我作为他们中的一员,也参与了整个课堂的活动,我认为我的感觉对学生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就和学生进行了简单的情感交流。

从学生的目光中,我感觉这种交流是成功的,在教学过程中也很有必要;同时,在学生思维充满着跳跃的时候,教师话锋一转,进入到另一阶段的学习,非常及时。

  (四)活动四:

猜数游戏,激发兴趣,发展数感

  1.全班一起做猜数游戏。

  师:

请在你的纸上悄悄写一个两位数,不要让别人看到,写完就坐好。

  (教师请两名学生背对黑板,把一名学生的数写在黑板上,大家做裁判,请这两名学生猜黑板上的数。

  (黑板上的数是50。

  生1:

是20吗?

  生:

比20大一些。

  生2:

是55吗?

  生:

比55少一点。

  生1:

是53吗?

  生:

快了,比53少一点点。

  (学生很兴奋。

  生2:

是51。

  生:

比51少1个。

  (学生和教师都笑了。

  生:

(一起)是50。

(学生欢呼。

  2.小组做猜数游戏。

  要求:

其中一人心中想一个两位数并写下来,其余的人猜这个数,轮流做这个游戏。

  (学生有的是小组做猜数游戏;有的是同桌两人玩;有的是三人在一起猜数。

学生猜数的方法很多,教师边巡视、边指导、边和学生一起做游戏。

  (反思学生的情绪很高,这出乎我的意料,当我试着让学生自己先进行猜数游戏时,我发现学生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游戏怎么进行下去的问题,能自己作出判断,很了不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