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政治必修1背诵提纲带着它可以不带课本.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20977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级政治必修1背诵提纲带着它可以不带课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超级政治必修1背诵提纲带着它可以不带课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超级政治必修1背诵提纲带着它可以不带课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超级政治必修1背诵提纲带着它可以不带课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超级政治必修1背诵提纲带着它可以不带课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超级政治必修1背诵提纲带着它可以不带课本.docx

《超级政治必修1背诵提纲带着它可以不带课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级政治必修1背诵提纲带着它可以不带课本.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超级政治必修1背诵提纲带着它可以不带课本.docx

超级政治必修1背诵提纲带着它可以不带课本

必修一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货币的本质

(1)用于交换的劳动商品就是商品。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金属货币最初是以金银条块的形式流通的。

(3)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自然属性)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社会属性,一切商品所共有)

(4)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基本职能

(1)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2)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3)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

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有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4)货币充当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其公式是:

商品-货币-商品。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5)商品生产者只有把商品卖出去,并且卖出好价钱,才能生存发展下去。

如果商品卖不出去,就意味着他白白付出了劳动,他所需要的商品也买不回来。

要使自己的商品能够卖出去,并卖出好价钱,商品生产者就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6)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

(7)货币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手段。

3.纸币

(1)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2)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4)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货紧缩,表现为物价全面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5)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用电子计算计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电子货币”。

4.信用工具

(1)常用结算方式:

一是现金结算,二是转账结算。

(2)常用信用工具:

信用卡,支票等。

(3)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份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持卡人可以在发卡银行指定的消费场所消费,也可以在指定的营业机构存取现金。

(4)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5)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

5.外汇

(1)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使用外汇必须了解汇率。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供求影响价格

(1)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这就是所谓的卖方市场。

(3)当供过于求,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这就是所谓的买方市场。

2.价值决定价格

(1)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的价格高低不等,主要是因为它们包含的价值量不同。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商品是劳动产品,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形成的,因而它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3)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说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长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4)每个劳动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

因此,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的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地位。

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5)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供过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

但是,价格既不可能无限上涨,也不可能无限下跌,而是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始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7)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3.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如果两种商品的功能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统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为替代品。

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2)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3)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4.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集中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调节生产规模。

二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使其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

三是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哪个生产者能提供质量好的或者其他企业无法生产的产品,他就能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从中获取更多的利润。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所以,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3)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一般来说,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2.消费的类型

(1)消费按不同的标准划分会有不同的类型。

按消费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按交易方式不同,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按消费目的不同,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3.消费的结构

(1)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消费结构会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2)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3)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4.消费心理面面观

(1)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2)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做具体分析。

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有些人消费时喜欢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

这种消费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

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5.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我们提倡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保护环境,绿色消费(面对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我们应该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保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

(2)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其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人们所消费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都是通过生产来提供的。

满足消费,必须发展生产。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讲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3)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4)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人类消费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都是靠生产创造出来,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5)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合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6)任何社会都需要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这就是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

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合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大力发展生产力

(1)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在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份,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份。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要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3.公有制为主体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国有经济,指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

它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5)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6)集体经济,是由经济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它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并广泛存在于城乡的工业和服务业中,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

(7)集体经济可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国家支持,鼓励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发展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8)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都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

(9)为了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

(10)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总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2.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1)在我国现阶段,除公有制经济外,还存在大量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2)个体经济,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

个体经济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何支配。

(3)个体经济以手工劳动为主,具有规模小,投资少,设备简单,经营灵活等特点。

现阶段,个体经济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何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

(5)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可以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资金,为发展生产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服务;可以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和国家税收。

与个体经济相比,私营经济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劳动生产率比较高,对提高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有积极作用。

(6)外资经济,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份。

(7)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

(8)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1.公司的类型

(1)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人们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主要是由企业提供的。

(2)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并存,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其中,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3)无论哪种所有制的企业,都有一定的企业组织形式。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4)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企业法人。

成立公司,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办理一定的登记手续,取得法律上的承认。

(5)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6)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两种,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7)有限责任公司,由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万元。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作价出资。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8)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9)股份有限公司,是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为发起人,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00万元。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10)任何公司都设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对整个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统一的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

公司的组织结构通常由三个部份组成:

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

(11)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是公司决策机构,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

总经理及其助手组成公司的执行机构,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

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对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

(12)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使公司的发展具有充分的活力。

(13)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优点。

非公司制的我国国有企业,可以按照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改建为公司制企业。

许多国有企业通过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焕发了活力,增强了竞争力,更好的发挥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14)在我国,除公司外,还存在大量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2.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1)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只有保持一定的营利能力,公司才能开发技术,更新设备,扩大规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2)一个公司是否经营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

例如:

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一个企业,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的。

它渗透在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通过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企业如果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不会真正取得成功,违法者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3)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那些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会被兼并或面临破产。

管理经营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那些相对劣势的企业,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企业的实力,以优带劣,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4)企业破产,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

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

通过企业破产,及时淘汰落后的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3.劳动和就业

(1)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2)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中,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使热爱劳动,勤奋劳动,尊重劳动,保护劳动蔚然成风,努力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

(3)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就业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4)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同时,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我们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6)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额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同时,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靠自己的双手开拓新的生活,展现平凡而伟大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风采。

(7)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的观念包括:

树立自主择业观(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调动每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树立竞争就业观;树立职业平等观(各种正当职业的劳动者,都是创造社会财富所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4.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我国的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

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2)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的。

自觉的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时维护劳动者和发权益的重要依据。

(3)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1.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

(1)储蓄存款,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是各商业银行。

(2)在我国,储蓄存款都能获取利息。

存款利息是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份。

存款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

本金,存期和利息率水平。

(3)存款利息的计算公式为:

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4)在我国,存款利息收入要按规定的税率向国家缴税。

(5)目前,我国的储蓄主要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

活期储蓄,是储户可以随时存入和提取,不规定存期,存款的金额和次数不受限制的储蓄方式。

定期储蓄,是事先约定期限,存入后不到期一般不得提前支取的储蓄方式。

存期越短,利息率越低;存期越长,利息率越高。

(6)作为投资对象,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适合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存储,但收益低。

定期储蓄流动性较差,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因为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

但也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

2.我国的商业银行

(1)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份。

(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有三类:

其一,存款业务(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社会吸收资金,并且按规定还本付息的业务。

这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其二,贷款业务(贷款是指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借款人提供货币资金,并要求偿还本金和利息的行为。

它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贷款时,银行要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根据评估的结果决定是否发放贷款);其三,结算业务(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货币收支提供手段与工具的服务。

银行对此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3.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股票

(1)股份有限公司有多种筹集资金的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