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卷试题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20916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卷试题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课标2卷试题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课标2卷试题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课标2卷试题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课标2卷试题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2卷试题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docx

《新课标2卷试题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卷试题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2卷试题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docx

新课标2卷试题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

Ⅰ.总体评价

2013年全国文科综合新课标卷在遵循高考命题指导思想和原则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省份的教育水平和教学现状,命制甲、乙两种课标试卷,供不同地区选择使用。

新课标卷命题遵循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能力要求及内容范围,试卷及试题的形式、难度基本保持稳定,具有较好的选拔功能和教学导向,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和中学教学秩序的稳定。

试题立足学科主体知识内容和基本能力,加强对应用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

注重运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鉴别学生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的技能,考查判断、评价、表达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试题注意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反映了学科研究的趋势,体现了文科类学科的特点和学术价值。

试题的设计注重新的角度,引导考生分析问题、论证结论、评价结果、表达态度和价值观。

试题为原创性作品,表述方式科学缜密、合理有效,考查目标明确。

难易程度和比例分布大体适当,课标甲卷总难度为0.505,课标乙卷总难度为0.467。

Ⅱ.试题分析

甲卷地理部分

一、试题述评

地理试题的设计符合《考试大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版)》的规定要求,贯彻了新课标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

试题科学准确、内涵丰富、主旨鲜明,显现出信息内容丰富、有效适用、选材蕴意深刻、导向性强,设问灵活、逻辑性强、考核目标全面、综合性强等特点。

针对新增考区考生的实际,合理地把握试题的难度、区分度。

1.选择题:

梯度设问,结构合理,区分良好

试题依托“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我国目前农田使用的地膜覆盖”“我国台湾地区年均温的分布”“美国太平洋沿岸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现象”4组材料分别设汁题目,并以文字、数字、图像相结合的形式呈现信息,很好地考查了考生对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原理及规律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

考生在入题容易,但定项不易的应答过程中,其地理思维水平得到了良好的区分,从而体现出地理选择题所应有的题型功能与作用、第1和第2题注重了以量释理,关注变化:

3至5题注重生产问题;6至8题注重读图分析差异;9至11题注重透过现象看本质。

这些多层次、多角度的考虑地理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的题目,不仪有助于引导考生认识地理学的实用价值,还有助于开阔考生的认知视野,引导考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区域的和可持续发展。

2.必考题:

立足区域,探究问题,蕴意深刻

36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提供试题信息与创设入题情境,围绕社会现实所关注的“河北北部地表沙化”主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设计探究性与开放性试题。

引导考生用地理学的视角与方法,理性认识与分析地表环境变化的问题,并就变化趋势表明自己的观点。

试题设问灵活,不仅利于维护考试的公平性,同时对新课程地理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37题以“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之主题,创设短文与两幅精美的示意图相结合的题目情境,引发考生通过引种桉树前、后的对比分析,进行逐步的深入思考。

此题的层层设问不仅使考生的地理认识能力得到很好的考量,同时,地理学的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也得到了很好的渗透与传递。

3.选考题:

联系现实,明辨事理,难易适度

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三道选考题,分别结合“湖北神农架夏季、冬季均吸引游客”“东北地区持续低温”“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泉水污染"等材料设计分析与说明类题目,其难度设计合理。

试题很好地引导考生关注区域性社会现实问题,使考生的地理学科思维得到进一步延展,体观了地理各模块的功能与价值。

二、试题分析

图1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的比重。

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读图1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

1.2005~2010年( )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答案】1.C 2.B

【分析】人口迁移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人口现象。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省际人口迁移日趋活跃。

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005~2010年,我国省际迁移人口规模高达5500万人,在各省人口迁出、迁入规模普遍增大的同时,区域分布模式也相应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人口迁移既受到经济、社会、政治和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也受个人意愿的支配,同时还与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经济差异和距离因素等有关,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另外,人口迁移也将会对迁出区域和迁入区域的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社会经济发展等带来相应的影响。

本题通过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人口迁移的图文资料,结合考生掌握的相关人口地理基础知识,考查考生提取、归纳、概括地理信息和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意在让考生理解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省际人口迁移特征,以及省际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区和迁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对迁出地和迁人地人口老龄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作用。

第1题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提取、归纳、概括图示地理信息并应用相关人口地理基础知识进行综合判断的能力。

考生首先应明确图中所给出的是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人和迁出人口的

比重的基础上,再结合所学的我国各省人口总量规模、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增长率等人口地理基础知识进行综合作答。

图中信息表明,2005~2010年,迁出人口比重贵州高于四川,其幅度约1个百分点。

然而,四川是我国人口大省,其人口总量远高于贵州,经简单计算即可知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是错项,因此A选项为错项。

同理可知,由于广东人口总量远高于上海人口,虽然上海人口迁入率高于广东近10个百分点,但其迁入人口数量也不可能多于广东,因此B选项也为错项。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移的关系不大,目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的总体特征,天津属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已进入人口自然增长低水平时期,而安徽地处中部,其人口自然增长水平仍较高,因此D选项也为错项。

人口增长率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之和,从图中信息可知浙江和江苏的人口迁出率基本相等,人口迁入率浙江高于江苏约10个百分点,因此人口机械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近10个百分点。

而在自然增长率方面,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各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浙江和江苏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差异不会较大,由此可以得到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所以正确选项为C。

本小题难度值为0.513。

第2题 主要考查省际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区和迁入地区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作用。

根据所学的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等相关知识可知,人口迁移过程中,无论是地区间还是地区内部的人口迁移的共同方向主要以农村流向城市为主。

因此,我国省际人口迁移将会增加迁入地区的城市人口,减少迁出地区的农村人口,从而对迁人地区和迁出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是有提高作用的,因此C、D选项均为错项。

人口老龄化是指年轻人口比重相对降低,老年人口比重相对增高的人口变动过程。

根据联合国的标准,通常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据题中所给资料“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的提示可知,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将会加快迁出地的老龄化进程,延缓迁入地的老龄化进程,所以正确选项为B。

本小题难度值为0.637。

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

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

据此完成3~5题。

3.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地是( )

A.东南沿海地区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

5.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

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

③阻碍土壤水肥运移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3.A 4.D 5.A

【分析】本题主要是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对其涉及的地理知识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判断。

此类试题,多给考生必要的图文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选择合理的正确答案。

本组试题从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地膜”入手,给出了地膜的农业利用情况和地膜本身的特点,将地膜应用之后的“白色污染”问题突显出来,因此本组考题还有一定的环境教育意义。

地膜,多指农业生产实践中采用的轻薄塑料。

它是一种塑料化工产品,有质量轻、性价比高、使用之后效益明显的特点。

因此,在我国农村近30年普遍得到应用。

利用地膜的突出优势在于地膜有助于提高地温,防治大风吹走土壤,对地表土壤有保墒(保水)作用,利于种子发芽与壮苗,可大大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和成活率,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第3题 本题实质是考查我国的气候特征与对农业生产活动关系的题目。

要求考生回答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的时间是在哪个季节。

A、B、C、D四个答案分别是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要求考生从中

选出正确的答案。

从我国气候特征和农业生产活动的关系角度看,气候的季节变化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地膜大量使用的时候,多属于播种季节,了解了这个关键的农业生产环节之后,就会发现:

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不是播种的季节,在我国的东北平原、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和新疆等地的大片农田,冬季气温太低,且有冰雪覆盖和冰冻灾害,所以,这些地区农田多闲置;而在华北平原、江淮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冬季多是小麦生长的季节,一般不需要地膜覆盖进行农业生产。

因此,冬季不是正确的答案;而秋季在我国上述大部分地区是收获的季节,不需要地膜覆盖,因此,也不是正确的答案;夏季气温高,农作物生长旺盛,一般不要使用地膜,因此,也不是正确的答案。

本题正确的答案是A,即春季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地膜使用的季节,我国北方的春小麦、春玉米、棉花以及在华北平原、江汉平原、江淮平原的春玉米、棉花种植都是春季季节播种,地膜覆盖有很长的使用经验,农田中地膜污染也是最严重的。

本小题难度值为0.468。

第4题 本题考试的内容涉及地膜农田使用效果与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关系,考生要在四个区域中找出“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的一个区域。

因此,需要考生对这四个区域的地理环境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从中找出最符合答案的选项。

从保温和保湿效果而言,南方本身的气候比较温暖,降水也比较多,使用地膜覆盖的效果不是很显著,因此,在四个答案中,“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两项不是正确的答案;“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比较而言,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西北地区”。

因此,正确的答案是D。

本小题难度值为0.445。

第5题 本题从地膜的“白色污染”的角度,分析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所带来的对农田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本题是一个组合选择题,可以利用排除错项的方法来选择正确的答案。

因为,在本组试题给出的信息中,提出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作用。

因此,“阻碍土壤温度”提升是一个错误的答案;“加快表土流失速度”也应该是一个错误答案,两者都与本组试题给出的地膜使用说明有矛盾。

而“危害作物根系发育”是一个正确的答案,在土壤中残存的地膜,遇到生长的根系或者苗芽,总会形成阻碍,往往造成根系霉烂或者不能发芽;残存在土壤中的地膜,对土壤水肥的运移也有一定的影响,不有利于土壤与农作物之间的正常的物质循环。

因此,正确的组合答案应该是“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和“③阻碍土壤水肥运移”,即答案为A。

本小题难度值为0.794。

图2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

读图2,完成6~8题。

图2

6.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台风B.海陆分布C.地形D.大气环流

7.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8.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

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 )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答案】6.C 7.A 8.B

【分析】本组选择题主要目的是考查考生读图、理解、分析和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特别是从局部地图信息中判断地理位置和区域地理环境的能力。

从图中的地理坐标可以看出,纬度显示图示的区域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附近,经度指示图示区域位于东半球,由此可以判断出图示区域应该在西北太平洋附近,东西都有海洋,可推断出图示区域可能为海岛;根据地理纬度,大概可以判断出图示区域是我国台湾岛的一部分。

图示区域地理位置的初步分析和判断,是回答本组选择题相关问题的基础。

通过这些考查,可以帮助考生较好地理解和把握本组选择题相关的自然地理知识要点,展现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6题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地图的读图理解和地理现象的分析能力。

年均温是天气要素(气温)的统计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与气候类型和局地地理环境有关。

考生在回答该问题之前需要理解影响年均温的自然因素,其中,纬度与年均温度有密切关系。

从赤道向两极,纬度愈高,年均气温愈低;大尺度的海陆位置与洋流类型、季风、大气环流等天气系统有关,对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气候特征有重要影响;地形与温度和降水有关,是重要的影响气候的因素之一。

受地表气温垂直递减规律的影响,地形海拔高的地方,气温偏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丰富,背风坡则通常有焚风效应,气候趋向干旱。

根据图2中的位置提示信息:

纬度和海陆位置,可以推断出是台湾岛的局部图。

由于图示范围内跨的纬度不大,纬度对温度的影响不太明显;图2中的海陆位置属于小尺度的,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有限。

等温线的分布可能受到地形的强烈影响。

根据前述的位置判断,如果是台湾岛中部的地理位置,则中部是北东—南西走向的山脉,年均温山地区比较低,年均温的曲线与山地地形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以断定“地形”是本题的正确答案。

所以,正确的答案为C。

本小题难度值为0.556。

第7题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在前面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图示信息所反映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特征的掌握情况。

如能判断出图示区域为台湾岛的中部,根据多年平均等温线的分布,推断是台湾中部山脉(大雪山脉、中央山脉和玉山山脉)。

本题主要考查的焦点是对台湾岛相关的气候的理解。

台湾的降水比较复杂,可以概括如下:

①冬季降水多在台湾北部,受台湾暖流和东北信风的影响,空气湿度大,在台湾北部容易形成降水,有一首歌名叫“冬季到台北来看雨”,真实反映了台湾北部冬季降水多的现象。

②夏初,在南海生成的西南季风以及热带气旋,往往给台湾南部、西南部平原(丘陵)带来较多的降水。

③盛夏和夏秋之交,往往多西太平洋带来的热带气旋(台风)的影响,给台湾带来最大的降水。

台湾东部、台湾山地是降水最多的区域,西部沿海平原受山地地形的影响,降水偏少。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四个地点的降水量的对比,根据上述对台湾降水天气系统的分析,可以判断出答案。

在图示给出的四个地点中,①地位于西部沿海,②地位于中部山脉的山麓地带,③地位于中央山脉,④地位于台湾西南部的平原(丘陵)中部。

四个地点的降水情况如下:

台湾西南部受到西南信风带来的降雨影响较大,因此④地的降雨量较大。

③地处于山地区,初夏的西南季风和夏季来自西太平洋的热带气旋(台风)带来的降雨量非常大,在台湾称为“豪雨”或者“台风豪雨”。

②地处于台湾岛中央山地的山麓地带,降水受山地的影响,西南季风和从西南方向的南海海域移动到台湾岛的热带气旋带来的降水量偏多,故符合本题的答案。

只有①地处台湾西部沿海,与大陆隔台湾海峡相望,位于回归线以北,副热带高压影响的边缘,在长江口以南的浙闽沿岸流(寒流)南下经过台湾海峡,又是台湾中央山脉的雨影区,夏季从西太平洋向台湾移动的热带气旋,受台湾东部海岸山脉、中部山脉地形的影响,山坡东部和山地的降水量很大,处于雨影区的台湾岛西部沿海平原的降水量最少。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台湾岛西部沿海平原的①地(正确答案A)。

本小题难度值为0.189。

第8题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在完成前面两题的基础上,对气候影响下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与植被的相关知识的综合理解和掌握能力。

本题给出的相关信息并不多,图示信息中给出的北回归线是一个很好的提示信息,考生应从题干和图示信息中找到解决选择题中问题的答案。

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主要分布在亚热带。

樟树也是城市道路和园林景观绿化的重要树种之一,因为樟树中含有芳香味道的樟脑,樟树很少生虫。

在我国的淮河以南特别是长江以南城市和乡村常常可以看到樟树,台湾岛也有樟树分布。

本题所考查的具体内容是樟树在图示区域中可能集中分布的地点,其实质应该理解为在自然状况下的天然樟树次生林的分布主要受到气候、地貌环境的影响。

本题设计的思路比较独特,要完成本题,必须要理解图示区域的地理环境,涉及区域气候特征和地貌环境等相关信息。

台湾的植被分布受气候(温度和降水)、地形的综合影响。

台湾岛植被的纬度地带性没有垂直地带性明显,而且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植被差异最为突出。

因此,在寻找本题正确答案中,应该排除不正确的地点。

在图示给出的四个地点中,①地位于台湾岛西部沿海平原,②地位于台湾岛中部山脉西侧的山麓地带,③地位于台湾岛中央山脉,山地高、气温低,④地位于台湾岛西南部的平原(丘陵)中部,在北回归线以南地区。

因此,可以明显排除③地和④地作为樟树的集中区。

①地在沿海平匣,平原人口多,渔业、农业生产发达,不可能是樟树集中分布的地区。

所以,本题中最可能的答案是②,正确的答案是B。

本小题难度值为0.194。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

图3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

据此完成9~11题。

图3

9.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10.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

11.夏季,S市主要受( )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答案】9.D 10.C 11.D

【分析】大气的问题是高中自然地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最关心的地理问题。

本组试题从贴近生活的天气现象、地面条件等内容人手,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图文资料,从中提取地理信息,并结合所学的基本天气现象、气压带、洋流运动等地理知识,进行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考查考生利用经纬度进行地理区位判断的能力。

本题所给的图文资料着重围绕如下三点进行陈述:

一是用文字的方式告诉考生“雾”的定义及其形成原因;二是用文字的方式告诉考生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且会影响S市;三是用图的方式明确了S市的经纬度和海陆空间分布情况。

雾的定义和成因不是地理试题考查的内容,故题目进行了相应的说明(从命题角度称之为“搭桥”)。

即题目明确指出: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

”借助这座“桥”,题目考查了考生雾的成因和形成条件,以及对这方面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能力水平。

最后,题目还考查了考生对气压带和风带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雾是指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通常来说,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

雾的种类有很多。

包括辐射雾、平流雾、混合雾、蒸发雾等。

雾的形成机理在于:

当空气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会达到饱和。

如果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多于一定温度条件下的饱和水汽量,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形成小水滴或冰晶,并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就形成了雾。

因此,充足水汽和适当的气温条件是形成雾的重要条件。

题中所提到的S市(美国圣弗朗西斯科市)是世界著名的雾都之一,每年夏天,圣弗朗西斯科市许多日子大雾弥漫,其著名的景点金门大桥常常被大雾和云气完全包围。

第9题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两方面的能力:

一是应用图示经纬度进行地理区位判断的能力。

二是以地理区位判断为基础,应用“搭桥”所给出的雾的成因,及所学的洋流运动等地理知识综合推理、综合判断的能力。

解答该试题的关键在于搭建所给图文资料和设问两者之间的逻辑对应联系。

首先,考生应能从图中所给的经纬度等信息判断S市地处太甲洋东岸中纬度地区。

其次,在判定S市位于太平洋东岸中纬度地区基础上,根据所学的洋流知识可知S市附近海岸有加利福尼亚寒流流经,该寒流使得海岸附近的水温比同纬度美国东岸的陆地温度低,而大量的涌升流更将较冷的中层海水带至海面,这使得原本已经较冷的美国西海岸更加凉快,当温暖潮湿的海洋空气和沿岸大洋底层上升的冷水接触,就造就了加利福尼亚州海岸边多雾的成因。

所以,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故正确选项为D。

本小题难度值为0.31。

第10题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应用题干所给出的雾的成因和条件等知识进行综合判断推理,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在已知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基础上,综合判断推测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的原因。

根据题干所提供的“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资料提示,雾的形成与暖湿空气和寒冷的下垫面有关,而与降水、光照无关,故可快速排除A和D选项。

而气温愈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愈多,水汽就越难凝结形成雾,故B选项也不对。

根据一般生活常识和经验可知道,如果处于静风或者微风状态下,雾是不容易消散的。

因此,正确选项为C。

本小题难度值为0.541。

第11题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气压带和风带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生只要能够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基本知识,就能够迅速作出判断。

在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干旱少雨;冬季副热带高压南移,受西风带控制,暖湿多雨,形成地中海气候。

题中S市所处北美洲加利福尼亚沿海区域就是属于这种气候。

所以,正确答案为D。

本小题难度值为0.316。

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

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

图5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图5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6分)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8分)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8)

观点A:

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

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答案要点】

(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

(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3)观点A:

(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论据:

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观点B:

(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论据:

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李节);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