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rqek新时期会计工作者的杰出代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2076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urqek新时期会计工作者的杰出代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Durqek新时期会计工作者的杰出代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Durqek新时期会计工作者的杰出代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Durqek新时期会计工作者的杰出代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Durqek新时期会计工作者的杰出代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urqek新时期会计工作者的杰出代表.docx

《Durqek新时期会计工作者的杰出代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urqek新时期会计工作者的杰出代表.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urqek新时期会计工作者的杰出代表.docx

Durqek新时期会计工作者的杰出代表

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梦死;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生活需要勇气,但不能鲁莽蛮干;生活需要重复,但不能重蹈覆辙。

-----无名

新时期会计工作者的杰出代表

——记记全国杰出会计工作者罗茂生

罗茂生,陕西著名民营企业、西安银桥乳业公司财务总监,西安会计学会副会长、西安市总会计师协会常务理事。

曾任西安解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开元商城财务总监、西安海天天线公司副董事长等职。

在其25年的职业生涯中,从出纳、成本会计、销售会计、资金管理、费用预决算、主管会计、财务科长、副总会计师一直到财务总监,他所迈出的每一步,都是他对会计工作的无私热爱和对会计工作深刻理解的一次又一次升华。

(一)三味猛药救企业

1981年,他财经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安市商业局任会计,后调入西安市当时最大的商业企业唐城大厦。

由于文革造成的人才断层,年轻而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罗茂生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才干,很快获得重用,25岁被任命为财务科长,30岁即升任唐城大厦副总会计师。

机遇总是垂青富于进取精神的人。

1995年底,年仅33岁的罗茂生被组织调入当时西北地区第一家上市公司西安解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并兼任筹办中的开元商城的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

他后来说,在唐城大厦的8年让他在会计工作的各个岗位获得了充分锻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在上市公司陕西解放工作的8年,则是他事业人生提升成熟的关键阶段。

1996年的解放集团已经陷入困境。

通过上市筹集的1亿元已经消耗殆尽,大笔资金被违规拆借,企业经营状况举步惟艰,职工靠每月几十元生活费度日。

刚刚上任的罗茂生经过调研,认为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混乱是公司当时状况的症结所在。

他上任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招聘和培训更加合格的财会人员,让公司的财务监管与上市公司的要求更加相符。

第二件事是完善各种规章制度,通过规范财务管理促进公司的业务管理。

当时80%的文件都是他亲自起草的。

1996年,中国的绝大部分商业企业还都没有摆脱计划经济下购销合一的传统模式。

这在短缺经济的情况下并不妨碍商业企业的运作。

但在市场已经初步发育,产品越来越丰富并且越来越多的商品价格已经逐步放开的情况下,公司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供货转为销售,这种模式的弊端就迅速显露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罗茂生建议以解放控股创办的开元商城为试点,试行购销分离的新模式。

这是当时全国最早的类似尝试之一。

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强化了对销售的促进和管理,过去一个商场经理购销都管,现在只负责销售,增进了工作的力度;二是加强了对购进的监管,在越来越多厂家主动找上门来的时候,在机制上预防了企业效益的流失;三是建立了购与销的互相制约机制,促使购与销更加符合市场和经济规律。

罗茂生对解放集团及新成立的开元商城所开具的另外一味猛药,是将公司及商场所属的各个部门的会计工作收归公司财务部,进行统一核算。

他在实践中培养的信条是:

企业业务要充分放活,而企业财务要尽量收紧。

他说,研究世界500强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发现,所有规范的大企业无一逃出财权要纳入统一监管这一规律。

在他及其他同事的努力下,解放集团当时重点扶持的开元商城1996年6月15日一开业,即在较高的起点展开竞争,当年销售达到2.8亿元,实现纯利近千万,不但消化了母公司解放集团的亏空,还成10倍地提高了员工的福利待遇。

(二)首先考虑投资,而不是投机

在公司主营业务稳步发展后,他开始考虑公司资产经营和资本运营的问题。

他自己常讲,产品经营和资本运营是现代化公司发展的两个轮子。

在解放集团工作的8年中,他以敏锐的市场洞查力和深厚的财务专业功底,为企业发现和促成了几次成功的投资,创纯利5千万以上,未给企业造成1分钱的投资损失。

2000年,在深圳“创业板市场即将推出、讲故事就能套来钱”的神话中,在“中国最后一次大爆富机会”热潮中,他保持了冷静和理性。

他的信条是:

无论别人怎么说,首先考虑投资,而不是投机。

他从众多鱼目混杂的招商信息中,发现了一家不起眼的生产无线市话“小灵通”基站天线的企业。

基于以前的知识积累和对通信产业的信心,他决定推荐董事会进行投资。

最后,解放集团向这家名叫“海天”的公司注资1000万股,以每股1.46元价格结成战略合作伙伴。

以后其它投资者再投资时,价格已提高到每股1.78元。

“海天”改制后次年就实现利润3750万元,实现每股收益0.75元。

作为董事副董事长,罗茂生还积极策划将“海天”推向境外资本市场,并于2003年10月在香港成功上市。

在积极进行资运营作的同时,罗茂生也从国内某些上市公司屡屡出现的生存危机案例中体会到风险控制对公司的重要意义。

他认为,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最重要的不是比发展速度,而是比规避风险的能力。

他多次强调,现代企业的风险主要是财务风险,会计工作特别要重视企业的风险控制,特别是危及企业生存系统风险。

为此,罗茂生一贯坚持要适度举债,对外投资要特别重视现金流量测算,要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等。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上市公司在没有严格监管措施的情况下,大量委托券商进行投资理财,而这恰恰也是很多上市公司大栽跟头甚至血本无归的冒险活动。

在负责解放集团财务工作期间,罗茂生根据多年工作的经验和对证券市场的把握,理性地在一片嘈杂中,对中国股市的走向进行了客观分析,及时地在2003年收回了最后一笔8000万元理财业务。

此后,在相当部分企业在证券市场败走麦城的情况下,解放集团却在这方面没有任何损失,罗茂生的这一手笔至今被业界传为佳话。

解放集团至今一直保持再融资资格,是陕西上市公司的一个亮点,也是全国早期上市公司中仅有的几家未改名、未重组的公司之一。

(三)财务管理的“4D法则”

在解放集团工作的后期,罗茂生逐渐将日常财务工作交由财务部处理,而自己将思考的重心转移到另外一个层面,那就是将财务管理引入到公司管理的全面工作中。

这一转变的背后,是罗茂生从长期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对会计工作的独到而深刻的理解。

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

财务管理不能离开公司的全面管理而一枝独秀,单纯就财务论财务的工作人员是不合格的。

财务管理作为公司管理的重要部分,也担负着以自身的科学管理完善企业治理机构促进企业全面发展的使命。

他提出了一个围绕公司决策(DECISION)、风险控制(DANGER)、全面监督(DETECT)和流程设置(DIVISION-ARRANGEMENT)的财务管理的“4D法则”。

罗茂生这样解释他的财务管理的“4D法则”:

会计工作的核心职能就是如实反应、监督评价企业的经济活动,而一个优秀的财务总监的第一职责,就是要参与企业发展方向、投融资等战略决策的制定,对风险防范和流程优化提出建议,并对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监督。

现在有一些人对这点的认识并不充分。

一些企业在盲目决定一些重大投资后,往往陷入发展计划与匹配资源相互脱节的尴尬局面,有的甚至在开工一半后因资金链断缺而不得不四处借款。

从而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拖垮企业案例多不胜数。

在中国的商业企业中,长期继承的是从苏联模式中学来的“售价全额核算实物负责制”,即企业根据售价进行核算并由相关人员对货物负责。

按照售价核算,不计货品数量只计销售全额,这在计划经济时代并无大碍,但在市场经济里商品售价时常调整的情况下,这种核算办法所掩盖的很多管理漏洞就暴露出来,而且还面临一个每调一次价就要清库盘店一次的问题。

但是,要要按照市场的要求进行“进价数量全额核算”,即按照进价对所有商品单品进行全额核算,商场小了还好说,大型商场有10几万种商品,手工条件下进行所有单品的进、销、调存等核算是不可能的。

罗茂生是全国最早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大型商业企业财务负责人之一。

在早1996年大年初二,他就飞赴北京考察计算机在商业企业中的应用。

随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对上海和深圳的情况进行了考察。

但是限于当时的计算机软硬件条件,尽管国外的一些大型商业企业如沃而玛等都已经开始使用,但中国当时所开发的系统还处于雏形阶段,难以进入实战使用。

同时,他也坚持认为,中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提出会计工作“电算化”问题并不应该被看作一个简单的从手工到机器的过程。

因为简单的机器代替手工对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作用并不大。

他在全国较早建议把电算化纳入企业管理的整个信息化过程。

1999年,罗茂生再次从北京邀请计算机专家专程到西安来,在宾馆一呆就是一个多星期,共同研讨计算机在大型零售商场的应用。

2000年,双方合作开发的“开元商城信息化管理系统”宣告成功。

这一系统包含合同、采购、销售、库存、人事、工资、财务管理等12个子系统,全面达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随时可核查当日购进、库存、销售、毛利、退货等资料的同时,也可以在经营过程中随时查看销售情况。

从此,开元商场成为全国同类大型商业企业中最早进入数字化管理阶段的企业之一。

根据相关专家的评价,这也是目前为止国内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最为成功的范例之一。

对罗茂生来说,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引入计算机,实际上是对整个企业管理流程的再造,是把企业管理从定性提升到定量的飞跃,也是把企业纳入真正科学化管理的关键一步。

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把公司业务、财务、统计、人事、商管等各个方面的工作流程规范化,科学化,并对每一过程权责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配套出台了几万字的规章制度,使看似杂乱无章的事务纳入有序透明管理的轨道,从而全面理顺了企业的管理体系。

同时,这一系统也真正把企业的财务和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使得财务工作可以监督到企业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把财务人员从繁重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

在信息化管理前,开元商城有会计人员48名,信息化后精简为16人,但工作的质量反而大幅度提高。

后来,基于这一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元商城还开展了网上定货、定点定时优惠等业务,为企业业务拓展及多样化营销及领导决策等业务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信息和管理支撑。

他说:

“开元商业信息化系统是我在解放集团最得意的业绩之一,这一系统我们的投资是1000万,但其产生的效益每年至少超过一千万。

当然在推动这一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罗茂生也碰到过巨大的阻力。

“坦率地说,管理流程的改变就是职权的重新分配,这必然会妨碍一些人的个人利益空间,把一些人利用企业漏洞搞猫腻的路子封死了。

但是,如果你真正本着对企业负责精神的话,这些得罪人的事再难也得推进,”他说。

(四)坚守职业良心就是增加企业品牌资产

在西安解放集团工作期间,罗茂生还有一个出人意料的创新之举。

中国告别短缺经济后,商家与厂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逆转:

由原来商家求着厂家供货,变为厂家求着商家代销,卖完货后再付钱,而且在付钱过程中商家的一些工作人员往往吃拿卡要,厂家有苦难言。

作为财务总监,罗茂生敏锐地意识到这一开似有利的地位背后所隐藏的危机,在西安乃至全国率先提出了“为顾客服务,也要为供应商服务”的口号。

他的逻辑是:

你把供货商也当作自己的“上帝”,供货商才会把最有竞争力的商品稳定地供应给你,从而保证商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此,罗茂生在开元商城专门成立了结算中心,规定只要供货商发票无误,不需要任何人的签字,就可以直接办理付款,经办人员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付清货款,否则将面临处罚。

这一措施出台后,全国的供货商一片叫好。

罗茂生说,企业中财务工作最重要的信条是要诚信,及时付款看似简单,却是一次观念的巨大转变,这一细节所蕴涵的企业的品牌效应是无价的。

同样的理念也被他运用到处理与金融机构的关系问题上。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企业想尽各种办法逃避银行债务,从而给银行造成了大量的不良贷款。

罗茂生每次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都从诚信和企业防范风险的要求出发,认真测算企业的现金流量、还款能力,确保到期能按时归还。

从所工作的单位,从未出现拖久银行本息的现象,他对待税务工作也是如此。

他刚到开元公司工作时,就在财务部设立税务会计岗位,专人专管负责各种税权计算、申报、缴纳工作,确保各项税收及时,足额入库。

到银桥后,也增设了税务会计岗位。

作为一名财会人员,罗茂生在特别注重诚信的同时,也特别强调财会从业人员个人的良好道德素质。

他从来没有把服务的单位当作国家的或者别人的,而是真正当作自己的家。

在开元商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后,罗茂生就从一个财会人员的良心出发,主动请命解决十分棘手的历史遗留问题——作为主管清欠的公司副总兼财务总监,他面对的是十分艰巨的甚至在一些人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比如,解放集团曾违规拆借给某国有纺织企业2000万资金,但这一摇摇欲坠的国企当时能够抵押的资产已经全部被其他债主抵扣。

再比如,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的房地产热潮中,解放集团曾在广东以每套110万的高价购进24套别墅,但到了1996年这些房产一套还值不到30万。

经过艰苦细致的谈判,他顶住了对方的利诱、威胁和迫使,和同事一起为企业讨回或挽回了近5000万的资金,创造了一个当时普遍存在的追欠问题的工作奇迹。

(五)二次创业再谱辉煌

在工作中,罗茂生的典型习惯之一就是随时根据碰到的新情况补充知识,提升自己的业务和综合素质。

但是作为一个学习型的企业财务领导人,随着事业的发展,已经在业界赢得广泛赞誉的罗茂生仍然深感新知识和新观念的欠缺。

所以,继用3年时间学完本科课程后,他于1998年到2000年参加了西北大学组织的MBA研修班并以优异成绩毕业。

他在回忆这段学习经历时深情地说:

“这次学习,是我人生关键阶段的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充电。

多年企业财务高管的经历和这次与国际接轨的学习,使我的事业和人生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在观念上,这是我人生的一次升华。

2003年,罗茂生刚过完41岁生日,他又面临人生的另外一次重要抉择。

是在国有控股单位求稳还是到民营企业再次创业?

最后,在全国人大代表、银桥乳业董事长刘华国先生的盛情邀请下,他加盟银桥乳业,任董事、财务总监。

到新单位后,他将自己积累的关于公司治理、科学管理、财务监管等先进理念迅速融入到工作中,他不等不怨,既当财务总监,也当财务科长甚至会计,迅速但稳健地为公司建立和规范了各种规章制度,促进公司建立起了更加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体制,化解了公司存在的一些潜在风险,理顺了财务关系,为民营企业在国家法制化轨道中保持健康、长久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他说,他的再次创业,实际上是找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尽管累,但头一挨枕头就能睡着,心里觉得塌实和充实”。

功夫不负有心人。

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后,罗茂生再次谱写了财会生涯的另一页精彩篇章。

继成功促使“海天”香港上市后,他历经周折,又通过在新加坡资本市场的一个漂亮的反向收购,为银桥打通了国际资本市场的平台,使其成为国内乳制品行业第一家境外上市公司。

银桥在新加坡的上市是国内首次以“反向收购”方式获得境外上市的案例,也是近10年来新加坡为数不多的“反向收购”成功的经典案例之一。

“反向收购”后,得到资金支持的银桥公司迅速发展壮大,2004年比上年业绩增长40%以上,05年则继续以40%以上的速度增长,同时,利用“德隆危机”带来的机遇,跨出陕西,在新疆成立了一家合资生产奶粉的公司,为银桥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罗茂生的多年努力也得到应有的回报。

他现在和曾经担任财务总监的单位均属于财务状况良好、现金流量充足、内部控制严密、防风险能力较强的企业。

他负责的公司财务部曾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会计工作集体,个人多次被评为单位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他自己还曾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学邯钢、抓管理”先进个人,并于2002年荣获第八届西安市“优秀青年企业家”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