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对抗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2035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7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对抗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诗词对抗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诗词对抗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诗词对抗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诗词对抗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词对抗赛.docx

《诗词对抗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对抗赛.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词对抗赛.docx

诗词对抗赛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1、春晓:

春天的旱晨。

译文

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

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

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

,诗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刹那,镌刻了自然的神髓,生活的真趣,抒发了对烂漫醉人春光的喜悦,对生机勃勃春意的酷爱。

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悠远深沉,韵味无穷。

赠刘景文(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①擎:

举,向上托。

(擎雨盖:

喻指荷叶)   

  ②傲霜:

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③君:

你,指刘景文。

 ④盖:

车盖,这里比喻荷叶。

译文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

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鉴赏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名季孙)的。

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庐山:

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

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

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

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赏析

  这是

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溪头一作:

溪桥)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注释

①西江月:

词牌名。

②黄沙:

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③别枝惊鹊:

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④鸣蝉:

蝉叫声。

⑤旧时:

往日。

⑥茅店:

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⑦社林:

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社,土地神庙。

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⑧见:

同“现”,显现,出现。

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山中杂诗南北朝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译文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鸟儿欢快地向房檐上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轻轻地飘了出来。

注释

山际:

山边;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烟:

指山里面的雾气。

竹中:

竹林丛中。

窥(kuī):

从缝隙中看。

檐(yán):

房檐。

这句是说山上的房屋地势很高,所以云从窗户里面穿进穿出。

竹里馆唐代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

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

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注释

⑴竹里馆:

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⑵幽篁(huáng):

幽深的竹林。

⑶啸(xiào):

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⑷深林:

指“幽篁”。

⑸相照:

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⑹长啸:

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

峨眉山月歌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

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注释

⑴峨眉山:

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⑵半轮秋:

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⑶影:

月光的影子。

平羌:

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⑷夜:

今夜。

发:

出发。

清溪:

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

三峡:

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

⑸君:

指峨眉山月。

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

顺流而下。

渝州:

治所在巴县,今重庆一带。

春夜洛城闻笛唐代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

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注释

①洛城:

今河南洛阳。

②玉笛:

笛子的美称。

③暗飞声:

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声:

声音。

④春风:

指春天的风,比喻恩泽,融和的气氛等引申涵义

⑤闻:

听;听见。

⑥折柳:

即《折杨柳》笛曲,内容多写离情别绪。

⑦故园:

指故乡,家乡。

逢入京使唐代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注释

⑴入京使:

进京的使者。

⑵故园:

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漫漫:

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⑶龙钟:

涕泪淋漓的样子。

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⑷凭:

托,烦,请。

传语:

捎口信。

滁州西涧唐代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

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

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注释

⑴滁州:

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涧:

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⑵独怜:

唯独喜欢。

幽草:

幽谷里的小草。

幽,一作“芳”。

生:

一作“行”。

⑶深树:

枝叶茂密的树。

深,《才调集》作“远”。

⑷春潮:

春天的潮汐。

⑸野渡:

郊野的渡口。

横:

指随意飘浮。

江南逢李龟年唐代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注释

1.李龟年:

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

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

“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2.岐王:

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3.寻常:

经常。

4.崔九:

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

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

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5.江南:

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6.落花时节:

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

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7.君:

指李龟年。

送灵澈上人唐代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斜阳一作:

夕阳)

译文

青苍的竹林寺,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

背着斗笠披着斜阳,独回青山渐行渐远。

注释

⑴灵澈上人:

唐代著名僧人。

上人,对僧人的敬称。

⑵苍苍:

深青色。

竹林寺:

在现在江苏丹徒南。

⑶杳(yǎo)杳:

深远的样子。

⑷荷(hè)笠:

背着斗笠。

荷,背着。

约客宋代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

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时间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疙瘩。

注释

⑴约客:

邀请客人来相会。

⑵黄梅时节:

五月,江南梅子熟了,大都是阴雨绵绵的时候,称为“梅雨季节”,所以称江南雨季为“黄梅时节”。

意思就是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

家家雨:

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

形容处处都在下雨。

⑶处处蛙:

到处是蛙声。

⑷有约:

即为邀约友人。

⑸落灯花:

旧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

落,使……掉落。

灯花,灯芯燃尽结成的花状物

论诗五首·其二清代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译文

李白和杜甫的

篇曾经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流芳百世)。

注释

(1)李杜:

指李白和杜甫。

(2)才人:

有才情的人。

(3)风骚:

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

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事叫“风骚”。

这里指在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归园田居·其三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

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

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

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注释

①南山:

指庐山。

②稀:

稀少。

③兴:

起床。

④荒秽:

形容词作名词,荒芜,指豆苗里的杂草。

秽:

肮脏。

这里指田中杂草

⑤荷锄:

扛着锄头。

荷,扛着。

⑥狭:

狭窄。

⑦草木长:

草木丛生。

长,生长

⑧夕露:

傍晚的露水。

⑨沾:

(露水)打湿。

⑩足:

值得。

⑪但使愿无违:

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但:

只。

愿:

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违:

违背。

望岳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通:

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

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注释

⑴岱宗:

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

如何:

怎么样。

⑵青未了:

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青:

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

未了:

不尽,不断。

⑶造化:

大自然。

钟:

聚集。

神秀:

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⑷阴阳:

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

这里指泰山的南北。

割:

分。

夸张的说法。

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晓:

黄昏和早晨。

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⑸荡胸:

心胸摇荡。

曾:

同“层”,重叠。

⑹决眦(zì):

眦:

眼角。

眼角(几乎)要裂开。

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

决:

裂开。

入:

收入眼底,即看到。

⑺会当:

终当,定要。

凌:

登上。

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春望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注释

国:

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

陷落。

山河在:

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

长安城。

草木深:

指人烟稀少。

感时:

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溅泪:

流泪。

恨别:

怅恨离别。

烽火:

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三月:

正月、二月、三月。

抵:

值,相当。

白头:

这里指白头发。

搔:

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

简直。

欲:

想,要,就要。

胜:

受不住,不能。

簪:

一种束发的首饰。

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使至塞上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注释

⑴使至塞上:

奉命出使边塞。

使:

出使。

⑵单车:

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问边:

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⑶属国:

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居延:

地名,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⑷征蓬:

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⑸归雁:

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胡天:

胡人的领空。

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⑹大漠:

大沙漠。

孤烟:

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

⑺长河:

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⑻萧关:

古关名。

候骑:

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

⑼都护:

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

燕然:

燕然山。

”这里代指前线。

⑽候骑:

骑马的侦察兵。

渡荆门送别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

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

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

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

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变蓝天,生成海市蜃楼。

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注释

⑴荆门:

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三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⑵远:

远自。

⑶楚国:

楚地,指湖北一带,春秋时期属楚国。

⑷平野:

平坦广阔的原野。

⑸江:

长江。

大荒:

广阔无际的田野。

⑹月下飞天镜:

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

下:

移下。

⑺海楼:

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⑻仍:

依然。

怜:

怜爱。

一本作“连”。

故乡水:

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

因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

⑼万里:

喻行程之远。

游山西村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注释

⑴腊酒:

腊月里酿造的酒。

⑵足鸡豚(tún):

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足:

足够,丰盛。

豚,小猪,

中代指猪肉。

⑶山重水复:

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⑷柳暗花明:

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⑸箫鼓:

吹箫打鼓。

春社:

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⑹古风存:

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⑺若许:

如果这样。

闲乘月:

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⑻无时:

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叩(kòu)门:

敲门。

野望唐代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注释

⑴东皋(gāo):

人隐居的地方。

薄暮:

傍晚。

薄,迫近。

⑵徙倚(xǐyǐ):

徘徊,来回地走。

依:

归依。

⑶秋色:

一作“春色”。

⑷落晖:

落日。

⑸犊(dú):

小牛,这里指牛群。

⑹禽:

鸟兽,这里指猎物。

⑺采薇:

薇,是一种植物。

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早寒江上有怀唐代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孤帆一作:

归帆)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译文

树叶飘落大雁飞向南方,北风萧瑟江上分外寒冷。

我家在曲曲弯弯襄水边,远隔楚天云海迷迷茫茫。

思乡的眼泪在旅途流尽,看归来的帆在天边徜徉。

风烟迷离渡口可在何处,茫茫江水在夕阳下荡漾。

注释

⑴木落:

树木的叶子落下来。

雁南度:

大雁南飞。

⑵⑶襄(xiāng)水曲(qū):

在汉水的转弯处。

曲,江水曲折转弯处,即河湾。

⑷楚云端:

长江中游一带云的尽头。

云:

一作“山”。

⑸乡泪客中尽:

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无比辛酸。

⑹孤:

一作“归”。

天际:

天边。

一作“天外”。

⑺迷津:

迷失道路。

津,渡口。

⑻平海:

宽广平静的江水。

漫漫:

水广大貌。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

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注释

①张丞相:

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

②涵虚:

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涵:

包容。

虚:

虚空,空间。

③混太清:

与天混成一体。

清:

指天空。

④云梦泽:

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

⑤济:

渡。

⑥端居:

安居。

⑦耻(chǐ)圣明:

有愧于圣明之世。

圣明:

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⑧徒:

只能。

⑨楫:

(jí)划船用具,船桨▲

黄鹤楼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

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注释

1.黄鹤楼:

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

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2.昔人:

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

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3.乘:

驾。

4.去:

离开。

5.空:

只。

6.返:

通返,返回。

7.空悠悠:

深,大的意思

8.悠悠:

飘荡的样子。

9.川:

平原。

10.历历:

清楚可数。

11.汉阳:

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12.萋萋:

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13.鹦鹉洲:

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

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乡关:

故乡。

送友人唐代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译文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注释

⑴郭:

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⑵白水:

清澈的水。

⑶一:

助词,加强语气。

名做状。

⑷别:

告别。

⑸蓬:

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干枯后根株断开。

人用“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

⑹征:

远行。

⑺浮云游子意:

以浮云飘飞无定喻游子四方漂游。

浮云,飘动的云。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⑻兹:

声音词。

此。

⑼萧萧:

马的呻吟嘶叫声。

⑽班马:

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

班,分别;离别,一作“斑”。

秋词唐代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

兴到了蓝天上了。

注释

①悲寂寥:

悲叹萧条。

②春朝:

春天。

③排:

推开。

④碧霄:

青天。

鲁山山行宋代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

云外一声鸡。

译文 

清晨,连绵起伏的鲁山,千峰竞秀,忽高忽低,蔚为壮观,正好迎合了我爱好自然景色的情趣。

一路上,奇峰峻岭在眼前不断地变换,沉醉于一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游览的野趣,竟忘了走到了什么地方。

太阳高升,霜雪融落,山林显得愈加寂静空荡,笨熊正在缓慢地爬着大树,鹿儿正在悠闲地喝着小溪的潺潺流水。

看不到房舍,也望不见炊烟,我心中不禁疑问,山里是否也有人家居住?

就在这时,忽听得远处云雾缭绕的山间传来一声鸡鸣。

注释

⑴鲁山:

一名露山,在河南鲁山县东北,接近襄城县境。

⑵适:

恰好。

野情:

喜爱山野之情。

惬(qiè):

心满意足。

⑶随处改:

(山峰)随观看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⑷幽径:

小路。

⑸熊升树:

熊爬上树。

一作大熊星座升上树梢。

⑹何许:

何处,哪里。

⑺云外:

形容遥远。

一声鸡:

暗示有人家。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代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

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注释

⑴浣溪沙:

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

⑵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一首。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杯酒。

⑶去年天气旧亭台:

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⑷夕阳:

落日。

西下:

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

什么时候回来。

⑸无可奈何:

不得已,没有办法。

⑹似曾相识:

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⑺小园香径:

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

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独:

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

徘徊:

来回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代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