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2003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调研报告.docx

《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调研报告.docx

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当地农村经济)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近五年,中共中央制定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四个一号文件,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六个一号文件。

文件要求,要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七个一号文件。

文件要求,要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八个一号文件。

文件要求,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九个一号文件。

文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200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十个一号文件。

《意见》共分8部分,约15000字。

包括:

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2009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做好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

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

《意见》共分5部分,约11000字。

包括: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仍然很艰难。

从长期趋势看,我国农户农业经营规模小,农民从事农业的收入增加潜力不大。

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高达1.5亿人左右,今后每年还将新增600多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收难度亦非常大。

身为赴经济薄弱村任职的村官,有义务也有必要对所属的村进行调研与研究,为深刻学习十七大精神,贯彻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看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更快更好的发展黄徐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早日实现小康社会,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特进行调研。

二、调查研究方法及过程

我的调查本次调研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结构访谈、非结构访谈;数据收集、分析、处理的研究方法。

我分别向村民、村民子女、村干部等不同群体,向贫困与富裕等不同经济状况家庭进行深入的调查。

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80份。

经过严格筛选,确定回收有效问卷(即样本数)60份,回应率为75%。

调查工作负担不轻。

三、调查成果

3.1、黄徐村农民家庭基本状况调查

黄徐村地处三庄乡东南,东临南刘集乡河边村和花井,西接杨圩村,南靠稽集村,北枕棉花原种场分场。

实有耕地5326亩。

共有村民小组九个,457户人家,人口2040.黄徐村地域偏僻,距离主干道较远,交通极不方便。

为江苏省1011个经济薄弱村之一。

我调查的60份问卷共涉及农户家庭307人,这些农户中有老人(61岁以上)25人,小孩(15岁以下)有23人,责任田合共456亩。

统计结果显示,当地平均每户有人口5人,每户平均有责任田7.61亩,每人平均有1.14亩。

低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1.41亩但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0.8亩的警戒线。

2007年受访农户家庭年收入情况。

年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农户占有效样本的10%,年收入超过10000元者占20%。

年收入在2000元到10000元者占有效样本数的70%,说明农民家庭多数介乎于贫困型家庭(年收入5000元以下)与温饱型家庭之间(5000―10000元)。

小康型家庭(1―3万元)为1/5,数量上不多。

统计“家庭支出最主要集中在哪三方面”问题时我发现,最多农民认为教育支出是他们最主要的家庭开支,有45%把它排在首位。

而总的来说,生活开支占该村农民支出被提起最多,占30%。

这种反差表明当地孩子培养成本过高,农民教育负担比较重。

9年义务教育之教育收费很高,成为了困扰当地农民家庭的一大问题。

 根据观察,黄徐村外出打工的风气十分浓厚,这与统计结果显示的契合。

结果显示,每户平均有1.6人(中位数为1人)外出打工,不少外出打工者只在泗阳县内,远的是到全国各地。

被提起的外出打工原因(可多选),依次是“维持生活”(69%)、“没地或地太少”(31%)和“缴纳亲人学费”(24%),可见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是他们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

3.2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因素

对于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的回答依次是外出务工(50%)、种粮食(38.3%)、自家开店办厂(1%)、其他(3.4%)、种经济作物(3.3%)、饲养牲畜(3.3%)。

可见外出务工和种粮食是大部分农民家庭主要收入。

调查显示,外出务工已成为我村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途径。

外出务工收入已成为当前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当地的年轻人很多外出打工,缓解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

调查数据表明现在农民收人还是主要依赖于粮食作物的兑换。

水稻,小麦、玉米等是农民的生活资料,大棚蔬菜等经济作物自然是农民经济的主要来源。

副业养殖也是当地农民的收入之一。

该村几乎每家都养有猪、牛、羊、鸡等家禽。

个别还有规模养殖。

由于2007年蓝耳病疫情严重,导致这里养猪的家庭变少。

本村有水域面积340亩,水产养殖也是当地农民的收入来源。

 对于促进村里经济发展的因素,农民们的认识比较分歧。

有33.3%的人觉得是靠党的政策,有31.1%认为是靠农业科技知识,还有27.3%认为要有好的致富带头人,有8.3%认为是靠市场信息的获得。

统计数据显示,在当地农民看来,政策对于农村经济的影响很大。

认为要有好的致富带头人的人也不少,说明当地非常渴望致富带头人。

只有有8.3%的村民认为是靠市场信息的获得的说明这里的市场经济还不是十分发达。

对于影响自身增收的原因,农民的答案则有一致性了。

有60%的人觉得自己缺少资金,不能扩大生产。

这说明缺乏资金是农民普遍面对的难题。

农民贷款利息长期偏高,当然有其客观原因。

比如农村金融机构负担过重;农民普遍比较贫困,缺乏可资抵押的财产,其经营规模过小、居住过于分散,增加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成本;农业生产周期过长、以及农业生产还主要靠天吃饭,增加了信贷资产的风险,等等。

 其次是缺少新的农业技术,有35%。

税费负担选的人很少,有5%。

我国的农业技术的研究主要依赖农业科研院所来承担,一些科研院所的农业技术商品生产的内在动力不足,农业技术商品生产和研究同农业经济的具体实践脱节。

同时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和推广的力度也不够。

通过“经济水平”问卷的调查,我得出以下结论:

(1)、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宏观经济形势发展良好,带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党的各项支农扶农政策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农民得到了实惠;市场需求的强力拉动,农产品价格回升,促进了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外出打工人数增加,工资性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2)、农民增收的渠道多种多样,如大棚蔬菜,经商兴企大办个体私营经济等等。

农民的从业范围已经由单一的传统农业向新型农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拓展,增收途径呈现多元化。

调查中我发现,农民增收的积极性非常高,一旦有成熟的致富范例和潜在的市场机会,就会自觉学习和效仿。

四、思考与对策

面对黄徐的现实情况,我觉得要做到因地制宜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以下几个途径:

1、继续发展传统产业。

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突出抓好农业特色产业。

例如棚栽业是临近杨圩村的特色产业中最大的一项产业。

在调研中我了解到,杨圩村于2002年率先引进大棚方式生产蔬菜,之后逐年扩大规模,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再如,黄徐村有水域面积340亩,完全可以利用鱼塘发展高效水产养殖。

 2、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与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企业等联手,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

3、改善农技推广体系,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认真总结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功经验,推广模范村的经验和做法。

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种养大户、农业技术人员等牵头创办各种形式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我村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4、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

增加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后劲。

搞好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吸引更多客商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带市场,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农产品加工和农业重点特色产业发展。

五、小结

为期20天的调研非常成功,身为黄徐村的村官,无论是在入户调研还是露天攀谈都显得非常自然,村民们也都很配合。

这些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为我的调研报告撰写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最后向一直支持我的黄徐村村干部们致谢,向所有接待过我、配合过我调研的黄徐村民致谢。

到王官集镇苗圩村任职已经有一个多月,在这一个月期间,参与了村里的夏季“四项费用”收缴和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工作之余则到村民家中走访,和村里的老党员谈心。

对村里的基本情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查找存在问题和做出原因分析,为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思路。

一、苗圩村基本情况

(一)、基本村情

苗圩村位于王官集镇东北部,西临宿黄路,北靠黄河故道,宿邳一级公路穿境而过,交通方便,区位优越,全村共10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856亩,总人口2840人,人均耕地面积1亩,全村劳动力人口1512人,其中,从事二、三产业人员41人,本村就地转移务工人数82人,离开本村外出务工人员762人;全村总户数785个,其中,五保户20户,低保户29户,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农户203户;在总人口中,五保户20人,低保户68人,残疾人49人,孤儿2人,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共656人;全村个体工商户12个,拥有各类企业6个,企业从业人员132人,其中本村人员82人;全村人均年纯收入45000元。

(二)、经济状况

1、集体经济状况

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收取东海老板承包窑场管理费用和鱼塘承包费,村集体年可支配收入3.6万元。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及种种原因,目前本村集体债权总额为51万元,债务总额为84万元。

2、户下经济状况

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年轮作稻麦各一季,全村土地流转面积100余亩,主要用于常规种植。

大多数劳动力利用农闲时间从事二、三产业,有部分劳动力本村就地转移务工,大部分劳动力离开本村外出务工。

大部分农户已经脱贫,有的常年外出务工或从事个体工商经营,拓宽了收入渠道,走上了致富之路。

目前,尚有部分因老弱病残而缺乏劳力的农户及传统农业种植户,无增收门路,经济收入单薄,目前还处于贫困水平,年人均纯收入在2500元以下。

(三)、对上级政策的贯彻和执行情况

1、对中央政策的执行情况

苗圩村村支两委坚决贯彻执行当在“三农”方面的各项方针、政策,因地制宜,尊重民意,做好土地流转工作,实行规模种植和集约经营,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

在控制和减少农民负担上,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区的各项政策和规定,不乱摊派和乱收费,不增加农民不合理负担,做到每收取一分钱都由上级安排或有政策依据,且公布于众,让农民心中明白。

在水稻直补、良种补贴和农资补贴方面,全部按照上级要求操作,认真执行到位。

在农业保险方面,加强宣传引导和组织协调工作,基本做到应保尽保,保险费用每年按两季征收,对水稻、小麦因自然灾害而遭受损失的农户,及时统计核实并上报,帮助受灾农户进行索赔。

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及各项政策规定,严控生育第二胎,本村计划生育工作连续两年位居全镇前列。

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大力宣传发动和组织村民参与新型合作医疗,得到群众的广泛拥护,村民参保率达96%以上。

2、对省、市政策特别是区委、区政府对新农村工作要求的贯彻落实情况

近年来,村支两委积极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农村工作新要求,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组织村民整治村容村貌,消除脏、乱、差现象,搞好环境卫生。

为此,全村共清理汪塘30多亩,粉刷墙壁1500多平方米,印制宣传标语、条幅近百条,对宿黄路、宿邳路沿线的沟、渠、村道进行清理,净化了沿线的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把粮食直补及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优惠补贴政策落实到每一农户;鼓励村干部和共产党员在自己带头致富的同时,组织结对帮扶农户,帮助贫困户上项目搞增收,尽快实现脱贫,同时,千方百计鼓励和帮助砖窑厂做大规模,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促进村民就近务工和实现增收。

村调解办公室强化矛盾调处工作职能,有效化解农村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四)、人口计划生育及社会治安状况

1、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情况

苗圩村对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执行较好,经调查走访群众,没有反映收钱放生问题,也没有发现假离婚再生育问题,但存在个别村民先生育后结婚现象。

对此村里已按照有关要求及时上报,镇里对先生育后结婚者予以相应处理。

严格按照计划生育法律和政策规定公开处理超生事件,实施罚款时一律向被罚者出具镇计生部门提供的统一正规收据,不存在处理不公问题。

对于照顾生二胎的情况,则是对照政策标准,做到严格把关,并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没有寻私舞弊现象。

在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方面,村里尽全力对大多数长年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计划生育跟踪管理,但仍有个别村民由于长期在外,与家乡失去联络,而且居无定所,加之其本人对于计生工作不予配合,造成个别外出务工人员的计生问题处于失管状态。

同时,村里的计生工作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

2、社会矛盾及治安状况

本村无突出社会矛盾,群众情绪平稳,社会保持稳定。

村干部在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方面基本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严格依法依纪办事,无群众上访现象发生,也没有发生干群关系紧张或冲突现象。

经走访和了解,没有群众反映村干部有经济问题,村里没有发生不合理收费现象,在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方面,群众对村干部的工作基本满意。

本村近两年来未发生严重刑事案件,只发生过一些小偷小摸类治安案件,群防群治网络基本健全,社会秩序稳定,治安状况良好,百姓安居乐业。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经过走访群众和与村里老党员座谈了解,苗圩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主要原因是:

1、农民创收门路不多,增收缓慢,尚有部分农户仍处于贫困状态,亟待脱贫。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传统种植的经济效益不高,影响农民增收;二是村民人均拥有土地1亩左右,农民种田无规模效益,农业收入单薄;三是由于各自不同原因,部分农户劳力不足或缺乏劳力,家庭经济收入以传统种植为主,无其它副业收入,从而陷入贫困状态。

为此,村民一致期盼党委和政府扶持苗圩村发展集体经济,利用毗邻宿邳一级公路及黄河故道的地理优势,帮助发展高效外向农业,通过招商引资上马工业或高效农业项目,促进村民就近务工,拓宽就业门路和增收渠道,实现共同致富。

2、村集体经济薄弱,债务繁重,影响正常工作开展。

苗圩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源于收取砖窑场管理费、鱼塘承包费,集体经济年收入仅3.6万元左右,但是由于支出较多,造成入不敷出,甚至债台高筑。

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致使村级集体经济非但未能发展壮大,反而背上一定包袱;二是由于上级下达筹款项目多,任务重,为了按时完成任务,村里不得不借款垫付,造成恶性循环,从而背负较重的债务;三是上级各部门把所有任务都安排村里去落实,而又不提供必要的经费,村里为了完成任务,付出较大人、财、物成本,得不到补偿,从而加大支出,形成债务。

村里根本无力发展集体经济去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甚至保证不了必要的工作经费,影响村里工作的正常开展。

村里为此呼吁上级在下达任务或安排工作时,要考虑到村里人力、财力的实际情况以及村级工作的难处,切实减轻村里工作量,不要增加村里经济负担。

3、村干部人数少,待遇低,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村级工作开展难度大。

目前苗圩村共有村干部5人,工作面向10个村民小组共785户农户。

几乎所有的“三农”工作经布置后最终都安排到村里,落到村干部的肩上。

村干部的工作面广量大,任务繁重,难度大,特别是在落实上级下达的收款任务或是需要出人力、物力时,如果缺乏政策依据或政策依据不足,落实起来更始难上加难,群众一般都不支持,不配合。

由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微薄,加上负债较多,而且上级没有经费支付,因此,村干部的待遇很低,年经济报酬不超过5000元,与村干部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不相适应。

待遇低严重挫伤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也使工作成效打了折扣。

有些村干部不想从事村里工作,只是经镇里或村支书耐心说服,靠人情局面和自身觉悟才勉强担任村干部的。

因此,对村干部的工资待遇低的问题反映十分强烈。

4、村内交通条件差,村组道路未达到硬化,群众出行难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经调查了解,本村组级道路多为土路,特别是五组至七组道路,三组道路路面较差,遇到阴雨天路面积水深,泥泞多,通行苦难,给附近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群众十分期盼上级重视组级道路建设,帮助向上争取扶持资金,尽快将组级道路铺成水泥路,以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5、铺设宿邳一级公路被征地农户的青苗损失费未赔付到位。

镇里要求村里做好群众工作,同时向群众转达上级承诺,青苗损失费按每亩700元赔付,其中市里承担400元,区里和镇里承担300。

为此,镇里和农户签定了补偿合同。

目前,市里承担的每亩400元补偿资金已兑现,由于镇财政压力较大,地方的每亩300元补偿资金未有及时得到落实,群众意见很大,经常到村里索赔,并认为是村里在欺骗群众,有的群众甚至误认为是村里截留了青苗损失费,使干群关系紧张。

三、解决对策和发展建议

在深入调查研究和与村里党员群众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针对苗圩村存在的问题以及干部群众的普遍意见和要求,提出如下解决对策和发展建议:

1、王官集镇要加快苗圩村境内宿邳一级公路、宿黄公路沿线的土地流转,使分散经营的土地尽可能地向大户和能手集中,以利于发展高效外向种植、养殖业,促进该村弱势劳力、富余人员就近务工,提高他们的非农业经济收入。

恳请区有关涉农部门对此大力扶持。

2、充分利用苗圩村地处宿邳一级公路、宿黄公路沿线交通便利的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帮助本村发展小型工业项目,王官集镇可以把招来的小型工业项目优先投放到苗圩村发展,帮助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弱势劳力实现就近就业。

3、村里要通过招商引资上项目,利用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以及租赁、盘活村里固定资产等途径,发展各类创收项目,大幅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改善村里办公条件,提高村干部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进一步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并力所能及发展村民公益事业。

建议区、乡镇两级财政适当增加专项经费用于解决村干部工资及养老保险问题,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4、要严格贯彻和执行中央及省、市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农村工作的新要求,区委、区政府要加强对乡镇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管,确保乡村特别是乡镇一级执行政策不走样,确保中央、省、市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坚决纠正在落实惠农政策中给村民附加义务或条件的不当行为。

农业保险要据实赔付到位,规范操作。

5、镇、村两级要积极向上争取扶持,并多渠道筹集资金,进一步加强村组道路建设,尽早实现村组道路硬化、畅通,有效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为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状况,促进村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6、针对本村干部群众的强烈要求,建议区政府尽早兑现宿邳一级公路被征地农户的青苗损失补偿款,切实消除群众对村里的误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