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1949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朝那些事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明朝那些事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明朝那些事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明朝那些事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明朝那些事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明朝那些事DOC.docx

《明朝那些事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朝那些事DOC.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明朝那些事DOC.docx

明朝那些事DOC

1328朱重八出生

1344皇觉寺黄河泛滥,元宰脱脱:

修。

1351(至正十一年).修黄河!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5月,安徽阜阳,韩山童(传播白莲教,韩林儿之父)和刘福通率红巾军起义,韩山童随即被捕处死。

“白莲教”。

汤和寄信、周德兴算卦。

1352.反!

朱、汤和投郭子兴,更名朱元璋.娶马(郭义女).率徐达、汤和、周德兴攻定远.招冯国用、冯国胜(冯胜).

1353.朱元璋攻滁州,遇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1370.被封韩国公)、侄子朱文正、姐夫李贞和外甥李文忠。

1354.正月,张士诚泰州起义,江苏高邮建都,国号大周,自称诚王,以天佑为年号。

1355.刘福通等迎韩林儿至亳州(今安徽亳州),立为帝,称“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刘福通掌实权。

攻集庆(南京),朱成都元帅。

遇常遇春。

1356攻占集庆,更名应天。

学士朱升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刘福通作为兄弟部队挡住了元军进攻朱元璋。

刘福通张明鉴

徐寿辉1351反,布贩应天镇江,元朝军队(同年7月被朱攻占)

定都浠水,国号天完

张士诚(苏州)1321.生,盐贩,1353年起义,在高邮(现在江苏)建都,称

诚王,国号大周,以天祐为纪年

元将八思尔不花

1357.张士诚投降元朝,成元军。

1359.11月常遇春攻陈友谅安徽池州,杀降。

陈怒。

1360.陈友谅得实权,挟持徐寿辉攻朱元璋。

6月16日攻采石,杀徐寿辉于采石城。

陈登基,国号汉,年号大义。

4月,朱部下胡大海攻下浙江处州,请隐士叶琛(1362.被叛军所杀,洪武元年追封南阳郡侯)、章溢、刘基(后被封诚意伯,1375.被胡惟庸毒死)。

康茂才(1369.病故,追封蕲国公)诱陈友谅入龙湾,1360.6月23日陈败。

4月,朱棣诞生。

7月,张士诚攻朱于镇江,徐达、常遇春应战。

1357.张败。

1361.朱元璋受韩林儿封“吴国公”。

朱攻广西江州,陈友谅部下傅友德降,后随常遇春征战。

1363.2月,张士诚攻韩林儿、刘福通,刘求救于朱,3月1日,朱出发救援安丰。

3月13日,韩林儿得救(自此朱元璋挟持韩林儿),刘福通战死。

张士诚在平江自立为“吴王”。

朱元璋撤退途中进攻张士诚(庐州)。

4月,陈友谅进攻洪都(南昌),朱文正、邓愈、赵德胜(洪都战役中阵亡,追封“梁国公”)守洪都。

4月24日“洪都战役(潘阳湖大战)”开始。

6月,朱调回庐州军队,7月6日,空国进军洪都,7月20日两军相遇于潘阳湖康郎山,就此决战。

徐达先锋,初战告捷。

陈将张定边孤军奋战,陷朱于危难,常遇春射杀之。

洪都战役陈铁索连船,朱节节败退

丁普朗(赵普胜结拜兄弟)冲锋,带动士气

朱火攻,历史重演

8月26日,陈逃跑,撤退途中毙命。

1364.正月,朱继位吴王(西吴)。

2月,张定边携陈理(陈友谅次子,后被远徙高丽)投降朱元璋。

1365.朱进攻张士诚(东吴),攻取江苏一带,遭朱文正背叛,朱文正勾结张士诚讨伐朱元璋,后被囚禁而死。

“三杨”之一杨士奇出生

1366.朱元璋率徐达常遇春讨伐张士诚,张败,遭挫骨扬灰。

韩林儿被朱元璋部下廖永忠(1375.因不法事被赐死。

崇祯年间追认庆国公)沉之江中,宋亡。

1367.10月,徐达常遇春挥师北伐,对战元将王保保,大破元军。

1368.正月初四,明朝建立。

朱元璋(40岁),年号:

洪武,庙号“太祖”。

1368.7月27日,徐达攻克北京通州,8月2日包围大都(北京),元顺帝逃至上都(内蒙境内)。

王保保欲收复大都,徐达连夜领兵直捣太原,1368.12月1日,徐达抵达太原,与回师救援的王保保对峙城外。

12月4日晚,徐达夜袭王保保,王连夜逃跑。

中原骑兵大胜。

1369.徐达被封“魏国公”。

常遇春封“鄂国公”,汤和封“中山侯”,李文忠封“曹国公”。

1370.周德兴封“江夏候”,傅友德封“川侯”。

1369.2月,常遇春北伐,连破元军防线,直逼上都,大获全胜,班师至柳河川暴病而亡,年四十,追封“开平王”。

张温攻取兰州

王保保将主力隐藏于定西,包围兰州,开始钓鱼

第一条鱼明将于光前来救援,中埋伏,全军覆没

张温守城得力,使王撤退数十里

1370.正月初三朱召开会议,一路命徐达率40万大军直攻定西,与王保保决战;一路由李文忠攻击应昌,帮元顺帝搬家,同时命令大将金朝兴、汪兴祖分别进攻山西、河北北部元军,以吸引元军注意力,策应主力作战。

3月29日,徐达率师进抵定西

4月6日王小股力量偷袭徐达,被击溃

徐达以中央突破战法,偷袭元军中军,全歼元军,十万大军就此崩溃,王保保逃往和林

5月初李文忠攻克开平,5月21日到达应昌,一天时间攻下应昌

5月23,元顺帝亡

1371.朱棣(11岁)封为“燕王”。

云南一名伊斯兰教徒马三保出世

“三杨”之一杨荣出生。

1372.正月22,朱元璋命徐达、冯胜、李文忠分三路出击北元,徐达挑蓝玉(常遇春内弟)为先锋,冯胜选定傅友德。

2月29,徐达入山西遇王保保,蓝玉奋勇当先,一举击败王保保(王故意战败,为计),徐达中计,但危中求安。

傅友德共获七胜,于10月24日班师回朝。

11月,徐达、李文忠先后班师。

“三杨”之一杨溥出生。

明朝,北元僵局持续…………

建国之初设立御史台,1382年更名都察院。

1373年,胡惟庸独揽丞相大权,长达七年,其到处结党,遍布眼线,通过亲戚路线将李善长拉下水。

1379.胡拦截占城国进攻,隐瞒朱元璋,后涂节告密,1380.事发,案件越查越大长达数年。

11月,朱元璋命刘惟谦详订《大明律》,1374.2月成,颁布天下。

1375.王保保死于漠北。

1376.“空印案”,郑士利上书。

1377.著名文臣宋濂退休,三年后(1380.)因其孙参与胡惟庸事件宋濂被囚,经马皇后说情免于杀祸。

12月5日,朱允炆诞生。

1378.汤和封“信国公”。

1380.“胡惟庸案”,历时十几年,终于1392.

1381.傅友德、蓝玉、沐英(擅火器,后世代镇守云南,直至明末)奉朱元璋之命令,远征云南,平定了云南全境,很多儿童成了战俘,其中一位叫马三保(1390.追随朱棣)。

1382.马皇后去世。

5月29日,朱设立锦衣卫,

1384.徐达病死,追封“中山王”,傅友德封“颍国公”。

1385.3月“郭桓案”,共杀3万余人。

道衍和尚随从朱棣。

1386.《大诰》

1387.朱下令主帅冯胜、副将蓝玉远征沙漠,目标:

彻底消灭北元!

在此之前,对战纳哈出。

打败纳哈出,控制辽东。

冯胜封“宋国公”。

1388.捕鱼儿海(内蒙和蒙古交界处)战役。

蓝玉心腹王弼(后封定远侯)为先锋。

蓝玉杀北元太尉蛮子,北元最高统治者脱古思帖木儿逃。

蓝玉被封“凉国公”,至此蓝玉的威望达到顶峰,这也是其一生最高点。

高丽国王命曹敏修和李成桂率4万军队征伐辽东。

后李成桂造反,创建李氏王朝。

朱元璋对其取名“朝鲜”,成为明朝属国。

1390.朱棣第一次成为主帅,观童劝降北元太尉乃尔不花,消灭元军主力。

1392.朱杀周德兴。

5月,朱标亡,朱允炆继太子位。

1393.2月“蓝玉案”。

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蓝玉谋反,朱元璋遂族诛蓝玉等,并株连蔓引,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员,被杀者约两万人。

朱元璋还手诏布告天下,并条例爰书为《逆臣录》,有一公、十三侯、二伯。

废除锦衣卫。

1394.朱杀傅友德(追封丽江王)、王弼。

1395.8月汤和病故,追封“东瓯王”。

朱杀冯胜。

开国六公爵就此陨落。

韩国公李善长(因“胡惟庸案”1390.灭门)

魏国公徐达(1384.病死,追封“中山王”)

开国六公爵曹国公李文忠(1384.卒,追封“岐阳王”)

宋国公冯胜(1395.因小事获罪,卒)

卫国公邓愈(1377.11月病故,追封“宁河王”)

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以遇春功,封“郑国公”)

1396.朱棣再次出征,活捉了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崩,年71。

1398年6月30日朱允炆(21岁)在南京即位,年号:

建文,庙号“惠帝”

周王朱肃,贬为庶人,徙云南;

代王朱桂,废为庶人;

1398年末,五个较弱藩王被废:

湘王朱柏,被告谋反,自焚而死;

岷王朱楩,贬为庶人,徙漳州;

齐王朱榑,废为庶人。

1399.5月朱允炆不顾徐辉祖(徐达之子)劝阻,将前来祭拜朱元璋的朱棣之子放回。

借助朵颜三卫挫败朱权。

7月,发动“靖难之役”,65岁的耿炳文(洪武三年被封长兴侯)率兵北上,后战败。

8月,黄子澄推荐李景隆为大将军代理耿炳文。

11月,郑村坝战役,朱棣以8万人马对抗李景隆50万大军,马三保献计朱棣,以李景隆的彻底失败,朱棣的彻底胜利而告终。

朱高炽以此获得一定的政治资本。

黄子澄谎报军情。

1400.4月,白沟河(今河北)之战。

李景隆约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合军60万人自德州分兵两路,大举北伐;李景隆挑都督平安(了解朱棣)为先锋,平安及瞿能父子督师奋战,燕师败退。

后旋风骤起,吹折李景隆将旗,军中为之相视而动,斩杀瞿能父子及俞通渊、滕聚等将领,平安为朱能所败。

徐辉祖断后,南军得以撤退。

6月,“济南抗战”,北军强攻济南,山东参政铁铉与盛庸奋力抵抗,相持3个月,后收复德州。

铁铉升为山东布政使。

9月,以盛庸代李景隆,平安为副手。

12月,铁铉、平安配合盛庸在东昌(今聊城)大败朱棣,斩杀燕军大将张玉(后追认荣国公)。

杨士奇(36岁)被保举编纂《太祖实录》

1401.3月“夹河之战”。

东北风起,盛庸战败。

闰3月,“滹沱河之战”,吴杰战败。

1402年.鬼力赤杀元朝的大汗坤贴木儿,被太师阿鲁台等拥立为大汗(或可汗)。

废元朝的国号,称鞑靼。

1402.元月,朱棣绕过济南,取道东平,兵锋直指徐州;

3月绕开徐州,直逼宿州。

在淝河伏击前来追赶的平安,平安败逃。

5月,朱棣夜袭平安,平安即将崩溃之时徐辉祖前来救援,大败北军斩杀其大将李斌。

后南军逃跑信号与北军进攻信号巧合相同,仓皇出逃的南军遇奋力进攻的北军,平安等被俘,扬州守护者监察御史王彬,被属下出卖,扬州不战而降。

建文帝遣庆成郡主(朱元璋的侄女)至燕师,乞割地求和,燕王不许。

朱高煦大破盛庸,之后一举度过长江,到达京城。

6月李景隆和谷王朱橞开金川门降燕,“金川门之变”。

黄子澄,凌迟,灭三族

齐秦,凌迟,灭三族

练子宁,凌迟,灭族

 铁铉,割耳鼻后煮熟,塞入其本人口中,朱棣问:

"甘否?

"铁铉答:

"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

"凌迟,杀其子。

黄观(曾连中三元,因得罪朱棣,削去状元荣誉)投江自尽

盛庸手下的大将张伦毅然赴死

方孝孺凌迟,灭十族

宫殿被焚,建文帝下落成为疑团。

盛庸率部投降,即命守淮安,1403致仕,后被弹劾有异图,自尽。

平安为北平都指挥使(1409.自尽)

1402.明成祖,朱棣(42岁),年号:

永乐,庙号“太宗”,后改为“成祖”。

1402.张辅(张玉之子)封信安伯,1408.封英国公。

解缙任为明朝第一任内阁首辅(七成员:

解缙、黄淮、胡广、胡俨、杨荣、金幼孜、杨士奇、杨溥),至1407年。

朱棣废除建文帝与朱元璋成例不同的规则条例,解缙等重修《太祖实录》。

杨荣(擅谋断)因“先遏陵乎,先即位乎?

”受朱棣重用;杨溥奉命服侍太子。

1403.朱能封“成国公”,后追封“东平王”。

永乐四年卒。

宁王朱权被封南昌。

7月,解缙(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姚广孝、王景、邹辑等开始编修《永乐大典》

1404.道衍正式恢复原先的名字:

姚广孝。

立朱高炽为太子。

封朱高煦为汉王。

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1431.钦封郑和为三保太监)。

1406.5月,削去齐王爵位和官属,八月,废其为庶人。

1408.削去岷王官属及护卫。

1412.削去辽王官属及护卫。

1421.削去周王护卫

1405.7月11日,郑和在福建五虎门起航,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

1407.10月2日回国。

1407.10月13日回国后,立即与王景弘、侯显等率船队第二次下西洋,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

郑和七下西洋1409.9月又偕王景弘、费信等第三次下西洋。

1413.偕马欢等人率船队第四次下西洋。

1417.郑和率船队第五次下西洋。

1421.偕王景弘、马欢等人率船队第六次下西洋。

1431.12月郑和偕王景弘、马欢、费信、巩珍等率船队27550人第七次下西洋。

1433.4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

1404.杨士奇成为太子老师。

1406.“平定安南”。

7月16日,朱能率远征军出兵安南,10月2日,南征军统帅朱能突然病逝于龙州,年仅31岁的右将军张辅(张玉之子)临危受命。

明军出师仅一年,就大获全胜。

1407.6月,改安南为交阯,并设置了布政使司,自此安南正式成了明朝的一个行政区。

1407.胡荧带着秘密使命出发(寻找建文帝)。

2月,解缙过于嚣张,被贬广西。

徐皇后(徐达之女)去世。

1408.6月鬼力赤汗去世,同年冬本雅失里被太师阿鲁台立为鞑靼可汗。

1409.朱棣封瓦剌首领马哈木为顺宁王,并提供援助,帮助他们作战,以压制鞑靼势力。

7月,邱福领兵十万出发北征鞑靼,副将王聪、霍亲,左右参将王忠、李远。

8月,因邱福轻敌全军覆没。

1410.1月,朱棣亲率50万大军出击鞑靼。

瓦剌和兀良哈(朵颜三卫,明朝附属)旁观。

阿鲁台与本雅失里分裂,本雅失里率部西走,阿鲁台则率部东奔。

5月,在斡难河追及本雅失里,本雅失里带十数精骑撤退至瓦剌,1411.被瓦剌首领马哈木所杀。

10月8日进抵斡难河东北方向的飞云壑,挥军过山,向阿鲁台部进逼。

同年冬,阿鲁台被迫遣使贡马,与明王朝修好。

解缙因成祖北征未归,故私见太子,朱高煦趁机进诲言解缙被入狱5年;1415.被纪纲灌醉后拖到积雪中冻死,其妻儿宗族流放辽东。

(1436.为其平反,返还家产,恢复官职,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1411.为迁都做准备。

1411.朱棣命令工部尚XX礼治理会通河,此后漕运总督陈瑄进一步疏通了河道,从此南北漕运畅通无阻。

1417.京城开始建设,一直进行30余年。

立朱瞻基为皇太孙。

1412.永乐帝北巡,太子朱高炽监国。

汉王朱高煦阴谋夺嫡,杀耿通,太子党受损。

太子遭朱棣怀疑。

1413.明王朝封阿鲁台为“和宁王”。

1414.瓦剌逐渐强大,2月朱棣再次亲征出击瓦剌,内侍李谦、安定侯柳升、朱瞻基、杨荣(掌管印信和奏报之权)等随同出征。

6月初三,明军前锋将领刘江到达康哈里海,初袭瓦剌,并得知马哈木在百里外的忽兰忽失温。

初八,于忽兰忽失温打败瓦剌。

“东宫迎驾事件”。

闰九月,成祖北征回师,太子朱高炽遣使迎驾稍迟(“以太子遣使迎驾缓”),汉王朱高煦乘机进谮,成祖一怒之下,下令将东宫官属全部逮治下狱,杨溥被关进了锦衣卫的诏狱,一关就是10年。

1415.瓦剌马哈木向明朝朝贡称臣。

1416.阿鲁台乘瓦剌军被明军战败之机,与瓦剌开战,马哈木败亡,其子脱欢被俘,在阿鲁台家中充当家奴,后被释放回归瓦剌。

1417.朱高煦被封到了乐安州(今山东广饶)。

至此,储君之争暂时告一段落。

1418.瓦剌脱欢承袭父亲马哈木被明成祖封为顺宁王。

3月18日,姚广孝病死于北京庆寿寺,年八十四。

1420.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世界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国家特务情报机关),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东厂掌印太监)。

1421.迁都完成!

改京师为南京,北京为京师

蹇义等26人分巡各省,产生巡抚制度。

1422.鞑靼阿鲁台犯境,3月,朱棣亲征。

1423.7月,朱棣再征鞑靼。

1424.5月,再征阿鲁台,7月18日,朱棣北征返京途中于榆木川病逝,年65。

朱棣死后,其内侍马云与杨荣、金幼孜秘不发丧,杨荣、太监海寿驰奔上千里密报太子,避免了朱高煦作乱。

1424.8月朱高炽(46岁)登基。

年号“洪熙”,庙号“仁宗”。

“仁宣之治”

杨士奇成为内阁首辅。

创建“南六十北四十”的录用比例制度,沿用至清朝。

1425.5月29日,朱高炽猝死于宫内钦安殿,年48.死后被谥为孝昭皇帝,庙号仁宗。

1425.6月朱瞻基(27岁)继位,年号宣德,庙号“宣宗”。

文官集团得以扩大。

1426.8月,经杨荣谏言朱瞻基亲政,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

于谦数说朱高煦罪行,被任命为御史,巡按江西,崭露头角。

设置“内书堂”,让大学士陈山教宦官读书。

司礼监秉笔太监“批红”的制度应运而生。

脱欢统一瓦剌,并逐渐强大。

1427.孙贵妃生朱祁镇。

明宣宗放弃对安南的占领,罢交趾布政使司,封陈高为安南国王。

1428.立朱祁镇为太子。

废胡皇后,立孙贵妃为皇后。

1430.于谦任命为兵部右侍郎,巡抚山西、河南等地。

1433.脱脱不花被瓦剌首领脱欢迎立为大汗,脱欢为太师。

1434.阿鲁台被脱欢击败,并最终战死于大漠之中,脱欢暂时统一蒙古。

1435.正月初三,朱瞻基逝于乾清宫,享年38岁,临终任命“杨士奇、杨荣、杨溥、张辅、胡濙”为顾命大臣。

1435.正月,朱祁镇继位,年仅9岁,张太皇太后(英宗祖母)垂帘听政。

年号“正统”“天顺”,庙号“英宗”。

1439.脱欢去世,其子也先继位。

1440.杨荣去世。

1441.于谦从山西归京,被王振监禁,后经百姓等求情放出。

1442.朱祁镇迎娶钱皇后

10月,张太皇太后去世,王振夺取国家大权。

1443.刘球上书谏言得罪王振,被王振陷害致死。

至此无人敢言。

1444.杨士奇去世。

1445.瓦剌彻底击败了兀良哈三卫,并控制了当时尚很弱小的女真族,危及朝鲜。

1447.李东阳出生。

1448.于谦被召入京城,任兵部侍郎,其顶头上司:

邝埜。

1449.7月,也先以减少赏赐为借口兵分四路袭击大明。

经王振怂恿英宗亲征,吏部尚书王直、兵部尚书邝埜和兵部侍郎于谦上书反对,无效。

17日邝埜、张辅、朱勇(朱能之子)陪同大军出征,于谦暂时代理兵部事宜。

7月17日,大同阳和大战,明军全军覆没,石亨逃出。

8月,“土木堡战役”,明军全军覆没,从征的100多名文臣武将几乎全部战死沙场,英宗被俘,袁彬侍奉左右。

王振被护卫将军樊忠锤杀。

英宗被俘后,朱祁钰监国。

徐珵(后改名徐有贞)建议南迁,于谦制止。

8月21日,也先挟持朱祁镇到达宣府,智将杨洪巧妙应付。

8月23日,朝会上王振同党被群臣乱拳打死。

1449.9月6日朱祁钰(21岁)继位,年号“景泰”,庙号“代宗”。

朱祁镇尊为太上皇。

1449.10月1日,也先挟朱祁镇进攻紫荆关,抵达京城,8日,兵部尚书于谦下总动员令。

10月11日,北京保卫战前锋战开始。

德胜门,于谦安定门,陶瑾

西直门,刘聚东直门,刘安

京城

朝阳门,朱瑛

阜成门,顾兴祖

宣武门,杨节正阳门,李端崇文门,刘得新

德胜门之战,神机营围歼,也先弟弟博罗茂洛海阵亡,也先完败

也先率军进攻安定门,石亨、石彪(石亨侄子)迎敌,也先败逃

转攻西直门,孙镗力战不支,欲入城,未果。

石亨救援

5天后进攻居庸关,守将罗通往城墙上浇水结冰抵御进攻

于谦炮轰也先阵营,也先连夜窜逃

蒙古大汗脱脱不花向大明求和

1450.元月,经也先同意,朱祁镇派叛徒喜宁出使大明,“俾报宣府,设计擒宁”。

7月11日,朱祁钰派礼部侍郎李实出使瓦剌,随后再派杨善,接回朱祁镇,被囚于南宫。

“金刀案”,致使朱祁钰企图改立太子。

1451.脱脱不花与也先决裂。

1452.5月,朱见深(时年5岁)被废为“沂王”,朱祁钰之子朱见济继任太子。

1453.朱见济夭折。

1454.杨一清出生。

1457.正月,代宗病重,16日,石亨、袁彬、曹吉祥、徐有贞“夺门之变”,南宫复辟。

2月,废景泰帝为郕王,不久朱祁钰病逝。

朱祁镇改年号为“天顺”。

1457.朱见深恢复太子之位,石亨被封“忠国公”,石彪封“定远侯”,徐有贞被封“武功伯”。

2月16日,于谦因徐有贞陷害以“意欲迎立藩王”为罪被斩、抄家。

5月,徐有贞指使都察院御史杨瑄弹劾曹吉祥,曹吉祥陷害徐有贞结党排陷,“还乡团”内部决裂。

后,徐有贞被石、曹诬告,流放云南参军。

李贤任内阁首辅。

1459.8月,石彪被逮捕入狱,朱祁镇策反锦衣卫指挥逯杲,收集石亨罪证。

10月15日,杨廷和诞生。

1460.正月,石亨入狱。

一个月后死于狱中,同月石彪被斩决。

1461.7月,曹吉祥、曹钦(曹吉祥养子)率鞑官造反。

造反前夜,吴瑾、孙镗上报朱祁镇,逮捕曹吉祥。

曹钦火攻长安门未果,转攻东安门,吴瑾阵亡。

孙镗巧妙调军2000,稳定局势。

曹钦投井自尽,曹吉祥被凌迟。

李贤官至太子少保。

1464.正月英宗病逝,托孤于李贤,年38。

临终废除“殉葬制”。

1464.朱见深(17岁)登基,年后“成化”,庙号“宪宗”。

1464.废吴后,娶万氏。

1465.广西断藤峡俘获一批俘虏送入宫中,其中一男汪直,一女纪氏。

1466.万氏生子,荣封贵妃。

1470.7月,纪氏生朱佑樘,经宦官张敏帮助得以保命,后被前任皇后吴氏收养。

1472.王守仁出生。

1475.5月,朱佑樘得见宪宗。

即封太子。

纪氏封纪妃。

6月,纪妃去世,死因不明。

周太后将朱佑樘养于仁寿宫。

刘吉入内阁。

1477.汪直建立西厂,权势在锦衣卫和东厂之上,作恶多端。

5月,大学士商辂上疏言辞请求关闭西厂,遂关闭,一个月后复开。

1478.商辂退休,万安继任内阁首辅,“混派时代”拉开帷幕。

1479.7月辽东战事,汪直监军辽东战功受赏,权倾天下。

1481.鞑靼进攻边境,宪宗命汪直坚守宣府,期间汪直遭东厂尚铭、李孜省弹劾,后李孜省弹劾尚铭,尚铭被贬守陵,司礼监怀恩亲信陈准继尚铭担任东厂厂公。

1482.宪宗再罢西厂,终朝不复开。

1483.汪直被朝臣弹劾,贬到南京做了奉御。

后湮没于史林。

1485.经万贵妃鼓吹,朱见深欲废太子,怀恩劝阻未果,命守中都。

4月,泰山地震,众人以为天怒,朱佑樘幸免被废。

1487.春,万贵妃去世。

8月,朱见深病亡,年41。

“朱见深是一个奇特的皇帝,在他统治下的帝国妖邪横行,昏暗无比,但他本人却并不残忍,也不昏庸,恰恰相反,他性格温和,能够明白事理,辨别忠奸,出现如此怪状,只因为他有着一个致命的缺点:

软弱。

1487.9月朱佑樘(17岁)继位,年号“弘治”,庙号“孝宗”。

1487.9月,李孜省被罚充军,梁芳入狱,万安被罢官,万贵妃弟弟万通被免官抄家,亲迎怀恩官复原职,视前吴后如生母。

1488.73岁高龄的王恕被请回担任吏部尚书,召回马文升担任兵部尚书,刘健(擅断)入内阁。

1489.学士丘浚奉命编写《宪宗实录》,真正执笔的是杨廷和,程敏政(李贤女婿)、李东阳参与。

马文升任兵部尚书。

1491.朱厚照出生。

1496.谢迁(擅侃)、李东阳(擅谋)入内阁。

“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

1498.唐伯虎乡试第一名。

26岁的王守仁开始学习兵法谋略。

1499.春,刘健任内阁首辅。

“会试泄题案”爆发,出题者程敏政罢官还家,不久逝世。

唐伯虎、徐经(徐霞客曾祖)终生不得为官。

李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