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3《雨的四季》导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19489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3《雨的四季》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3《雨的四季》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3《雨的四季》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3《雨的四季》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3《雨的四季》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3《雨的四季》导学案.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3《雨的四季》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3《雨的四季》导学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3《雨的四季》导学案.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3《雨的四季》导学案

《雨的四季》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雨的形象,获得美的享受。

2.把握层次,厘清结构。

3.抓住景物特征,品味优美文辞。

自主学习

1.阅读下面的小资料,完成积累。

(1)作家作品

刘湛秋,男,193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

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与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

早在八十年代中期,他就被一代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

"他结集出版有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小说等三十余种,其诗集《无题抒情诗》获过中国新诗奖。

他翻译的《普希金抒情诗选》、《叶赛宁抒情诗选》为广大读者喜爱。

(2)词语积累

彩棱()镜高邈()莅()临吝()啬()

淅()沥()咄()咄逼人池畦()粗犷()

衣裳()屋檐()干涩()静谧()

(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红的词语。

(1)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静谧: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

  高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莅临:

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咄咄逼人:

_________________

2.文学常识填空。

《雨的四季》的作者是_______,当代著名诗人、_______家、_____

二维码《雨的四季》

课文朗读

家。

他译的《_______》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并一度成为畅销书。

本文作者的散文,被一代大学生誉为“__________”。

3.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训练重音和停连。

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自读课文,尝试写提纲

2.作者喜欢四季之雨的原因是什么?

3.一年四季的雨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精读课文,品味精彩语言

1.“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

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的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水珠子从花苞

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这些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有什

么表达效果?

2.“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试分析一下这段写景文字的特点。

3.“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切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

鼓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响乐。

”这些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有什么

表达效果?

4.“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

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

”这些文字运用了哪

些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5.“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

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

”这些文字运用了哪些

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三、掩卷思考,学以致用

1.为了营造“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妙境,有些诗人会给意象着色,

如: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

数点红。

”这些佳句都用了红与绿这两种对比色。

请谈谈这两种对比色

的运用有什么艺术效果。

在生活中,我们常用“绿叶”来比喻哪一类人?

2.有的词语有多项意义,请在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使用其

不同的意义,写一小段话。

【示例】风雨:

昨夜一场风雨过后,山峦青翠干净,我的心也渐渐

沉静下来:

人生本多风雨,只有在挫折中不丧失信心.才能继续前行。

  备选词语:

果实、沉淀、灿烂

  选词:

________

  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总——————分——————总

合作探究答案

一、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第一部分:

我喜欢四季的雨。

                  

第二部分:

四季的雨的特征。

                        

第三部分:

四季的雨对我的影响。

2.四季之雨给他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3.给他的生命带来活跃,给他的感情带来滋润,给他的思想带来流动。

二、精读课文,品味精彩语言

1.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具体形象地写出春雨过后,树木花草那种难以想象的“颜色和神态”,使春雨过后树木花草那种难以想象的“颜色和神态”变得可感可触。

2.从不同的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写出了春雨滋润小草,雨后小草生长变化,运用了想象与联想,想象出小草苏生的动态,想象春雨带来的果实的芳甜,充满希望、饱含感情。

3.比喻的修辞,作者将夏雨比作交响乐,而且是和“蝉鸣”、“蛙鼓”一起奏响的,形象生动的突出了夏雨的热烈。

4.比喻的修辞,作者将秋雨比作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形象生动刻画出秋雨的沉静、稳重。

5.比喻的修辞,作者将雪中的静物比作木刻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雪的自然、平静。

三、掩卷思考,学以致用

1.红绿两色在一起,会使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双方的色彩都会得到加强,造成一种明丽鲜艳的效果。

“绿叶”比喻在取得成就的人物背后默默奉献的人。

2.①果实:

芬芳的花朵,红艳的果实,这是草木努力成就自己的见证,做人何尝不是这样?

不经努力奋斗,怎能有甘美的果实?

②沉淀:

时间可以让浑浊的河水沉淀成一泓清泉,可以让浮躁的心灵沉淀出宁静淡然。

③灿烂:

宁静的夜,星光灿烂,我悄悄地把给妈妈的礼物放在床头,期待明天一早看到她灿烂的笑容。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158.下列句子没有使用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

B.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

C.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D.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从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暴怒无常:

突然发怒,变化不定。

B.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

(喜出望外:

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C.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侍弄:

照管。

D.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

(絮絮叨叨:

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匿笑:

偷偷地笑。

沐浴:

洗澡。

B.慈怜:

慈爱。

祷告:

向神祈求保护。

C.繁杂:

(事情)多而杂乱。

攲斜:

倾斜,歪斜。

D.适意:

舒服。

覆盖:

遮盖,掩盖。

4.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晕(yùn)花苞(pāo)枯涸(hé)吝啬(lìn)

B.鳊鱼(biān)乌桕(jiù)唱和(hé)黛色(dài)

C.磅礴(pánɡ)梦寐(mèi)发髻(jì)看护(kàn)

D.肌肤(jī)竦峙(sǒnɡ)贮满(zhù)澹澹(dàn)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羞怯(què)余晖(huī)咒骂(zhòu)神彩奕奕(yì)

B.麝香(shè)敛翅(liǎn)匍匐(púfú)大相径庭(jìnɡ)

C.温驯(xùn)小凫(fú)虐待(nüè)哺乳动物(pǔ)

D.嗔怪(zhēn)蹒跚(pán)模样(mú)脸色煞白(shà)

二、名句名篇默写

6.默写。

(8分)

①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________________。

(《童年的朋友》)

②在这四年里,我_________,__________,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

(《一面》)

③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破山寺后禅院》)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

⑤油蛉在这里低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⑥两小儿笑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小儿辩日》)

⑦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____________,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三、诗歌鉴赏

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母亲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本诗是如何运用类比的写法的?

2)“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四、综合性学习

8.你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以“家风家教大家谈”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为了宣传这次活动,校学生会拟写了一幅宣传标语。

下面是这幅标语的上半句,请补写下半句。

(要求:

与上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

严家训时时记,

(2)某同学今年春节去一位亲戚家做客,只见亲戚家6岁的小孩儿拿起筷子,把桌上爱吃的菜一个劲地往自己碗里夹,亲戚劝阻无效,小孩儿的奶奶在一旁说:

“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

”你同意奶奶的说法吗?

请说出理由。

(3)回顾你的成长历程,写一则父母教育你的小故事。

(70字左右)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理解

《论语》十二章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学而不思则罔罔:

________

(2)吾日三省吾身省:

(3)人不堪其忧堪:

__________

(4)不亦说乎?

说:

2)下列句中划线的词与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可以为师为人谋不忠乎

B.人不知而不愠博学而笃志

C.与儿女讲论文义陈太丘与友期行

D.公大笑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翻译下列句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谈谈你对“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的理解。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

“不患①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子曰: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②,敏以求之者也③。

(《论语·述而》)

子曰:

“吾尝④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子曰:

“过⑤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曰:

“巧言乱德⑥,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

注①患:

担心。

②好古:

爱好古代文化。

③敏以求之者也:

自己是勤奋敏捷地去探求知识的人。

④尝:

曾经。

⑤过:

犯错误。

⑥乱德:

败坏道德。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非生而知之者(______)

(2)夜不寝(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患人之不己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不忍则乱大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第一则中“患不知人”的理解。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在“我”发脾气时和同意去北海公园看菊花时,母亲分别有怎样的表现?

你如何理解母亲的这两种不同的表现?

2)文中母亲说的“好好儿活”和“我”说的“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

3)“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挡”是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

请说明理由。

4)文章的结尾写“我”去北海观赏菊花,你认为这样的安排在结构和内容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5)联系全文来看,作者以《秋天的怀念》为题,有何好处?

12.阅读训练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

“我活着什么劲!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②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拉刷拉”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

“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

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

“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③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④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永远的诀别。

⑤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来成年的女儿……”

⑥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文章围绕着“我”和母亲写了几件事?

请简要概括。

2)文章的结尾写“我”去北海观赏菊花,你认为这样安排有哪些作用?

3)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

为什么?

4)用简要的话来概括一下母亲的形象。

5)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作者从“看花”中获得了哪些人生感悟。

七、作文

13.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预言:

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

如果真的到那时,地球或人类社会将会是怎样的情形呢?

请发挥你的想象,以《最后的一滴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想象作文,注意描写要生动,想象要合理;②5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B

4.D

5.B

二、名句名篇默写

6.①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②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

③但余钟磬音。

④吴楚东南坼。

⑤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⑥孰为汝多知乎!

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每空1分,共8分)

三、诗歌鉴赏

7.1)先用“天上的风雨”类比“心中的风雨”,再用“鸟川躲到你的怀里”,突出了“母爱”的主题。

2)对母亲的依恋之情,同时也歌颂了母爱的温暖、伟大。

四、综合性学习

8.

(1)示例:

好家教人人夸(立家训代代传)

(2)示例一:

不同意。

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从小养成,文明礼仪从小事做起。

 示例二:

同意。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立竿见影,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

(3)示例:

有一次,我数学考试不及格,背着父亲偷偷地在试卷上签上他的名字。

父亲发现后,打了我一顿,并严厉地告诫我“做人要诚实”。

我深受教育,之后再也没做过不诚实的事。

五、文言文阅读

9.1)

(1)罔:

迷惑

(2)省:

自我检查,反省(3)堪:

忍受(4)说:

通“悦”,愉快

2)C

3)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4)围绕要珍惜时间均可

10.1)不是睡觉

2)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小事情不忍耐就破坏了大的谋略。

3)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意思是要善于了解别人,从对方身上学到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六、现代文阅读

11.1)“我”发脾气时:

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又悄悄地进来”。

母亲悄悄出去是为了让“我”尽情地发泄心中的苦痛,期待“我”能恢复平静和理智;又不放心“我”,关注着“我”。

“我”同意去北海公园看菊花时:

母亲“喜出望外”,“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絮絮叨叨地说”。

怕自己的病熬不住,想早点陪“我”看菊花,让“我”感受生命的热烈和精彩,走出阴影。

2)母亲说的“好好儿活”:

母子都要乐观地战胜病魔。

“我”说的“要好好儿活”:

为了母亲,“我”和妹妹要坚强地活下去。

3)这是母亲有意的动作,她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生情,产生伤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并且母亲希望“我”能正视困难,而不是逃避。

4)结构上:

总结全文,照应前文和题目。

内容上:

含蓄地揭示了主题——从烂漫的菊花中,记起母亲的话“要好好儿活”,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5)①“秋天”点明了时间和背景,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

②“秋天”是“我”不幸遭遇、黯淡心情的写照,又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③“怀念”暗示了本文的主旨——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思念之情。

12.1)

(1)我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

(2)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3)母亲央求“我”去看花;(4)母亲的临终嘱托。

2)结构上:

文章以菊花为线索,引起对母爱的赞美。

照应前文,与前文形成对比。

内容上:

菊花象征着母亲对我的爱,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3)①“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

②“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

③“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4)课文为我们刻画了一位重病缠身、形容憔悴的母亲,面对双腿瘫痪后暴怒无常的儿子,小心翼翼,悄无声息地诠释这伟大的母爱。

直到临终前,却还依然牵挂着自己孩子的坚强、伟大而无私的母亲形象。

5)①身患重病的母亲,一直热切地期待陪我“看花”,表现母亲对儿子细腻的呵护和关爱,从中“我”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②母亲病逝后,“我”终于在“看花”时,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领悟到人要积极勇敢地面对生活的道理。

七、作文

13.最后一滴水

在一座大房子里,正举行一场大型拍卖会。

这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房子,浑身上下由纯金打造而成,还点缀着黄金钻石,金光闪闪。

这场拍卖会的主题是“最后一滴水”,拍卖的对象是地球是最后一滴纯净的水。

为什么人们会拍卖一滴水呢?

原来,这是几百年后的地球,人类的科技飞速发展,各种工厂拔地而起。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到处建造的工厂破坏了环境,美丽的大自然不复存在。

水受到了污染,人们只能喝经过滤的,带着一股臭味的水;天受到了污染,人们只能看到灰蒙蒙一片;地受到了污染,人们再也种不出绿色植物。

拍卖会开始了,主办方拿出装着水的钻石杯子。

首先站起来的是开有好几家化工厂的王老板,他满带歉意说:

“我出五百万,因为平常化工厂污染了太多的水。

我想把水买下后,再利用特别的方法把水复制,然后再把污水处理,把清水注入。

”他的发言赢来了现场热烈的掌声,这让很多人放下了准备举起的手。

可是,这毕竟是拍卖会。

第二个站起来的是在全国各地都开有工厂的李先生,他心直口快,直接说出了原因:

“我出一千万,我想把这滴水买下来,然后办一个展览,让人们意识到现在的环境有多坏。

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随着越来越多的竞拍者,主办方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冷淡。

到最后,他微微一笑,说:

“我办这场拍卖会的目的就是让各位改正自己的错误,现在看来,各位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过改正的方法错了。

你们与其用重金买这一滴水,还不如关闭污染环境的工厂。

几年后,水就不会出现在拍卖会上,而是在你们身边了。

语毕,现场一片寂静……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加强食品监管,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幸福指数能否得到提高。

B.为了杜绝酒驾行为不再发生,交警部门加强了巡查的力度。

C.H7N9禽流感已导致禽类产业重大损失,为此,国务院紧急下拨扶持专款,以解决禽类养殖户经费短缺。

D.法国PPR集团董事长亨利·皮诺先生,4月26日上午在北京代表皮诺家族宣布,将向中国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这两篇名文的作者分别是范仲淹、欧阳修,他们都是宋代的文学家。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分别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和小说集《呐喊》。

C.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所描写的景物充盈着生命的灵气。

D.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们学过他的小说《最后一课》和《我的叔叔于勒》。

3.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相宜 丑陋 瞬息 人迹罕至B.确凿 讪笑 肿胀 荒草萋萋

C.书塾幽寂博学来势凶凶D.泯然嫉妒叮嘱骇人听闻

4.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

冬天是响晴的。

B.请闭上眼睛想: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C.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

“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D.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

B.我们祖国之所以土地宽广,是因为物产丰富。

C.初中生的青少年学习的重要阶段。

D.谁也不能否认好的课外书籍对我们没有很大的教育作用。

二、名句名篇默写

6.根据课文默写(10分)

曲径通幽处,。

②,潭影空人心。

油蛉在这里低唱,。

④,凭轩涕泗流。

普性深沉有岸谷,,。

⑥晚年手不释卷,,,读之竟日。

⑦《登岳阳楼》中既是实写,又寓想象,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的写景句是“,”。

三、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下列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自问自答,其中“青未了”三字写出了泰山苍翠和连绵不断的特点。

B.颔联“钟”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