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理工学院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19406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理工学院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宁夏理工学院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宁夏理工学院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宁夏理工学院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宁夏理工学院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夏理工学院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docx

《宁夏理工学院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理工学院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夏理工学院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docx

宁夏理工学院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

宁夏理工学院“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

宁夏理工学院“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科学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石嘴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特制定《宁夏理工学院“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

第一部分发展形势

第一章现状分析

宁夏理工学院总占地面积1300亩、独立使用公用面积390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是一所以工为主,管、经、文、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始建于1985年,2001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2005年3月12日升格为本科普通高等学校,2009年被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十一五”期间,学校牢固确立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线的观念,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内涵建设为载体,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学校顺利实现了新校区的搬迁工作,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大大改善,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办学综合实力和社会声誉快速提升。

升本以来,我校办学的规模、结构、效益综合协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普通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由751人增至4921人,其中,本科生由336人增至3928人。

现覆盖理、工、经、管、文5个学科,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土木工程、应用化学、会计学等19个本科专业。

学校现有电气信息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化学工程系、经济管理系、英语系、基础部、思政部、实践教学中心九个教学单位,设有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职业指导教学训练实习基地、自治区科普基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基地、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逐步形成了以本科生为主,专科生、成人教育和中、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职教师资培训等多种类、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截至2011年9月,有专任教师249名,其中教授22名,副教授37名,讲师106名,助教17名,生师比为17.3:

1;专任教师中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101名,占专任教师的40.6%;具有主讲教师岗位资格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0%。

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基本符合学校定位要求,整体素质满足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从规模、结构和质量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经过机构改革和中层干部聘任,管理干部队伍的服务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截至2010年底,学校固定资产已达15367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计2258.3万元,各类实验室、实习车间30多个,语音教室和多媒体教室36个,学生用计算机994台,拥有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20余个,馆藏图书38万余册。

教学投入逐年增加,各项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按照数字化校园建设要求,学校已投资建成一个拥有百兆出口线路,核心万兆,百兆到桌面的快速以太网络。

实现了网络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办公等功能,建立了教务管理、校园网站、学生管理、电子图书馆、办公自动化等系统,整体建设水平高,运行良好,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十分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的改革工作。

近年来,学校成功探索并实践了与国内外高校2+2(或3+1)联合培养的新模式,聘请20余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为学校客座或兼职教授,先后选派教师30多人(次)出国进修、讲学和访问,与众多国内外高校、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

据不完全统计,升本以来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2项;批准立项的自治区级质量工程项目15项,其中自治区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自治区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30余篇;石嘴山市人民政府功勋奖1人。

第二章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

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国家对人才、科技和教育的重视,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是全球范围的经济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和人才已成竞争焦点,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国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为教育发展赢得了更加有利的外部条件。

二是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的召开,沿黄经济开发区规划的制定,宁夏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建设,《石嘴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发布,为我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提供了做贡献、求发展的历史舞台。

三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2011年宁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支持宁夏理工学院尽快进入国内一流民办大学行列”,都将使学校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优化。

国际上,高等教育越来越注重特色优势、学科交叉、教育质量、引领社会和国际化。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后,高等教育已从外延发展为主转向以内涵发展为主,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已成为国内外高等教育界的共同发展要求。

同时,学校发展存在内部压力和外部挑战。

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需进一步理顺,办学经费瓶颈尚未突破,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水平尚需快速提升,学校缺乏区位优势,人才引进和稳定面临压力,学校办学规模偏小,高等学校之间竞争加剧,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学校《“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描绘了宁夏理工学院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是指导学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希望全校师生员工积极行动起来,努力转变教育观念,切实提升办学理念,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奋力拼搏,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第二部分总体战略

第三章办学思想体系

(一)办学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专业建设为龙头,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内涵发展为主题,改革创新为动力,校园文化建设为灵魂,优化办学条件为保障,党的建设为支撑,依法办学,积极探索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证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统筹学校办学规模、学科、专业结构、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推进产学研结合,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总体办学水平,实现学校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教育教学思想

以“服务地方、服务学生”为宗旨,以改革为动力,以服务为导向,以质量求发展,把“育人为本、德育为重,崇尚科学、强化能力”的理念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学校始终贯彻“五个坚持”。

一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以严谨的教育管理取信于社会,以较高的教育质量回报社会。

二是始终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

主动适应市场的需要,始终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

三是始终坚持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要坚持质量立校的思想,紧紧抓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永恒主题,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四是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重的原则,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深厚的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和扎实的专业素质,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五是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始终要紧紧围绕教学工作这个中心,确保领导重视教学、教师专注教学、经费保障教学、管理服务教学,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

(三)办学定位

总体目标定位。

坚持“服务地方、服务学生”的宗旨,培养有道德、懂技术、会管理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把学校建设成特色鲜明的理工科教学型大学,跻身国内一流民办高校。

办学类型定位。

以工为主,管、经、文、理协调发展的教学型大学。

办学层次定位。

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发展职业教育、继续教育。

逐步培育若干个经济及社会发展需求量大、就业率高的专业,使之成为特色鲜明的专业。

条件成熟后,在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学科专业,创造条件适时发展专业硕士学位教育。

作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积极发展国家级中职师资培训。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较强实践能力、必要专业基本知识和一定创新意识的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

立足宁夏,服务西部,面向全国,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早日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

(四)办学理念

服务学生;服务地方。

践行“服务学生”的办学理念,不断完善学校人才培养体系。

以培养有道德、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着力建设优质的课程体系和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努力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与和谐能力。

践行“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不断完善学校服务地方体系。

以全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确立“宁夏理工学院发展需要地方,地方需要宁夏理工学院发展”的思想;努力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为个人提供学习机会;积极为地方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技术支撑、文化支撑、思想支撑;实现与地方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五)治校方略

理念引领;人才支撑;经济基础;制度保障。

坚持用理念引领学校科学发展,重视大学精神的凝练和办学理念的提升。

用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振奋、激励和凝聚人心;加速办学理念的内化,使全校师生员工明确学校和个人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把办学理念转化为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坚持把人才作为立校之基、强校之本,把人才工程作为学校长期的重点工程。

努力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和高素质管理队伍,为学校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坚持把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财务管理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条件。

积极筹措办学资金,创新学校财务管理机制,不断增强学校财务自我调控能力,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坚持把管理制度建设作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

修改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完善党政联席制度,积极探索“党委监督、校长负责、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

深化学校内部二级管理模式改革,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六)工作思路

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广泛吸纳社会资源为抓手,以加强保障体系建设为基础,坚持改革创新、强化特色、质量立校、科学发展。

第四章总体发展战略

(七)战略目标

到2015年,实现办学规模适度发展、学科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大学基本功能不断增强、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为跻身国内一流民办高校奠定坚实基础,成为一所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优质的办学资源、高效的管理体制、较高的办学声望,区域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强,整体实力高、国内知名的理工科教学型高校。

办学规模适度发展。

到2015年,全日制在校生控制在8000人左右,其中本科生6000人左右。

学科专业结构更趋合理。

稳定现有理、工、经、管、文五大学科门类,根据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专业总数控制在22个左右。

大学基本功能不断增强。

学校专业整体水平大幅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科学和教学研究水平明显进步,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文化传承功能进一步凸显。

办学特色更加鲜明。

优化学科专业、类型,促进多学科交叉与融合。

强化“有道德、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

在办学理念、专业特色、人才规格、管理机制、校园文化、开放办学、服务地方等方面努力打造学校办学特色。

(八)发展战略

坚持内涵发展为主,积极实施人才强校、专业兴校、质量立校、依法治校、校地合作、校际合作、特色发展、跨越发展战略。

人才强校。

人才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是学校发展的依靠力量。

一要不断完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重点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实施123名师工程和126梯队建设工程。

二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壮大人才队伍,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质量,发挥人才作用,营造出尊重人才,爱护人才,人才辈出,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重点实施双百计划(百名优秀教师和百名双师型教师)。

三是注重政策环境、学术环境、人际环境、职工待遇的建构。

专业兴校。

学科和专业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都是以学科为基础的。

一是现阶段要以专业建设为重点,注重各学科交叉融合。

二是要加强优势专业建设,优势专业拉动一般专业,争取使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安全工程、会计学成为自治区级特色专业,提升品牌实力。

三是要加强专业群建设,按照“保持优势专业、发展特色专业、巩固基础专业、扶持新兴专业”的原则,构建起基础专业力量雄厚,应用专业前景广阔,交叉专业活跃强劲,新兴专业不断生长,基础巩固、重点突出、交叉融合、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学科专业体系。

通过科学规划学科专业布局,使学校学科专业紧贴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快速而持续发展。

质量立校。

将质量立校作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不仅要转变办学理念,树立科学的质量观,还要建立优秀的师资队伍、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优良的学风、现代化办学条件、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确保质量立校在内涵式发展战略中得以切实施行。

依法治校。

根据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方针,修改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

进一步完善党政联席制度,积极探索“党委监督、校长负责、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

继续深化学校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深化学校内部二级管理模式改革。

校地合作。

全面践行“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

一要开展宁夏理工学院与地方政府及其相关行业的深度合作。

二要全面开展校企合作,加强与企业的横向联合,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校际合作。

一是巩固和发展与东北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校、美国西北理工大学、新加坡创新计算机学校等国内外大学的合作基础,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合作领取,力争全方位合作。

二是要加强和开拓与其他国内外高校的合作,探索合作领域。

三是建立国际合作机构,开拓与国外大学在人才培养、教师交流、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合作。

特色发展。

高度重视培育办学特色对于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意义。

努力在办学理念、专业特色、人才规格、管理机制、校园文化、开放办学、服务地方等方面努力打造学校办学特色。

跨越发展。

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争取规模、质量、速度、效益的新跨越,努力赶上或超过部分走在前列的同类院校。

第三部分主要任务

第五章学科专业建设

(九)优化专业结构

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规划的实施,依据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根据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以工为主,管、经、文、理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巩固传统学科和专业的基础上,依托学校现有专业优势,动态调整专业或专业方向设置,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发展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积极培育和建设社会需求量大、特色鲜明的学科和专业。

近期主要任务是专业建设,为以后的学科建设奠定基础。

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注重内涵发展,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在各自专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形成3-4个专业群。

重点打造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会计学、安全工程等专业成为自治区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带动学校整体学科专业建设。

增设车辆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财务管理等本科专业。

初步形成以工为主、文理通融、结构合理、数量适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十)汇聚学科队伍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和完善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合理使用制度,不断提高专任教师的学历、职称和实践经验,积极引入具有行业背景的工程师或技术人员充实兼职教师队伍,努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教师队伍。

“十二五”期间,要参照2015年在校当量学生人数达到8000人左右的规模配备专兼任教师。

考虑到自然减员等因素,平均每年要引进自有专任教师20人左右。

到2015年,学校自有专任教师人数将达到350人左右;从与我校建立校企合作或实践基地的单位聘请中级以上职称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100人左右,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数量占教师总数的60%以上,中级以上职称教师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80%左右,全校教师的平均年龄保持在35岁左右,学科带头人的平均年龄不超过50岁。

学校的专任教师与当量学生之比维持在1:

17左右;各学科引进1~2名在本学科领域具有国内较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培养2~3名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各教学执行部门均应构建起与其学科(专业)建设发展需要的学术梯队与团队,形成人才积聚效应。

建立健全基层学术组织,大力加强应用科学研究,同步跟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开展应用型本科人才教育理论探讨,以及一流民办大学建设实践的研究。

累计公开发表论文(著作)500篇(部)以上。

(十一)营造学术氛围

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办法和科研工作评价机制。

落实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教师的学术报告制度。

积极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举办专题学术讲座。

广泛开展具有学术含量的校园文化活动。

办好《宁夏理工学院校报》,筹备《宁夏理工学院学报》。

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等研究方面取得明显进步。

努力在参与地方科研方面实现新的跨越,重视开展横向课题。

第六章人才培养

(十二)完善培养方案

修订完善并科学实施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坚持能力导向的课程设置方法,从实际出发遴选完善专业核心课程和通识核心课程,逐步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大选修课比例,增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比例,努力形成符合教学规律、适应学科发展、社会需要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十三)强化课程建设

加强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建设。

突破双语课程建设。

加快优质教学资源建设进度,完善开发、引进与利用机制,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整体水平。

积极引进同类院校精品课程资源。

建立课程建设负责人制度。

强化优势,凝练特色,着力打造一批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

建设省级精品课程5门以上。

注重教材建设,力争建设一批代表学校学术科研水平的特色教材。

(十四)推进教学改革

大力推进学分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类培养改革、分平台教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改革、教学评估和质量监控、教学信息化建设等教育教学改革。

继续开展校际联合培养改革项目。

进一步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改革。

继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争取完成校级教改项目立项50项,自治区级教改项目立项15项。

(十五)健全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

建立健全质量监控和评估机构。

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形成比较完善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组织机制、政策机制和运行机制。

(十六)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工作

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机构建设。

更新教育观念,充分挖掘和应用学校教育资源,大力发展承认教育。

积极构建集成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于一体的,具有一定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职成教育体系。

第七章社会服务

(十七)完善服务地方体系

努力践行“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

积极构建和完善符合学校实际和地方需要的社会服务模式。

在明确服务定位、争取政府支持、发挥自身优势、有效利用资源、开拓服务途径、丰富服务形式、强化服务特色等方面确立学校服务社会战略。

(十八)健全服务地方机制

依靠地方各级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与配合,建立科学的合作机制和调控机制。

积极开拓服务地方的服务领域,努力提升服务地方层次和水平。

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的政策机制、导向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分配机制、管理机制,大力支持和鼓励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全面推进学校服务地方工作。

第八章保障体系建设

(二十一)加强校园基本建设

学校占地面积已达到1300亩左右。

按照《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的意见》要求,遵循数字化与网络化应具前瞻性、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有机结合、地域性与文化艺术性相互交融的基本建设思路,将加大对实验室、实习实训场所、教学用房和教学辅助用房、户外运动场地、校内教师公租房、校外教职工住房的建设力度,建筑面积在原有的18万平方米的基础上拟增建15万平方米,使总建筑面积达到33万平方米以上。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4500万元以上。

图书馆建设方面,应以新馆建设为突破口,以学校中远期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快图书馆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步伐,2015年馆藏图书纸质图书达到60万册以上。

“十二五”期间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预计总投资4.5亿元人民币,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要求,以实验室、图书馆、校园数字化与运动场及体育设施为主要建设内容的公共服务体系达到规范化要求,基本实现公共服务体系的数字化,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信息化、园林化的美丽校园,成为石嘴山市新城区建设的一个靓点。

(二十二)加强平安校园建设

加强对学校治安防范和安全稳定工作的领导,健全安全稳定工作领导机构,以平安校园建设为重点,加强校内治安、消防、交通安全保卫和网络信息安全工作,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完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不断加强安全保卫机构的建设,积极做好重点防范单位和部门的安全防范工作,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定期分析学校改革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等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结合学校教师公寓小区建设,积极开展与地方政府和所在社区的文明共建活动,以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处室、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家庭等为途径,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区级以上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争创安全文明校园。

(二十二)加强校园基本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把校企、校际合作工作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地位,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注重顶层设计和协同推进,为承担跨学科、跨系部的科研项目和平台建设创造条件。

坚持“强化组织,聚集人才,科教结合,贡献社会”的指导方针,完善基层学术组织机构,加强科研体制改革,注重区、市、校、系各层次的创新平台建设。

(二十三)加大经费筹措力度

作为没有任何经济实体投入、后备保障力量相对薄弱的民办公助学校,今后将继续坚持发扬民办机制的优势,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手段,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争取政府及国家更多的投入,千方百计多渠道筹集资金,促进学校健康、快速发展。

稳定教育事业费拨款、国家助学金拨款、国家奖学金、医疗保障拨款、住房改革拨款等财政拨款,稳定学费、书费、住宿费、短期培训费收入等事业收入,以保证总收入。

积极争取区、市有关部门的教学改革经费、科学研究经费、科技攻关经费以及横向科研等经费,缓解教育教学经费压力。

优先使用学校现有资金,尽量减少贷款利息,减轻学校的付息压力。

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积极组织筹措资金,解决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的急需。

建立资产优化配置机制,加强财务预算管理,进一步提高办学经费使用效益。

做好各项正常经费和专项经费预算,保证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等各方面工作的正常需要。

经费节余,全部作为发展基金,投入学校建设。

积极开拓校友捐资助学新渠道。

作为具有明显社会公益性质的办学单位,同时也希望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能够给予我校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二十四)加强规章制度建设

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健全学校有关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资金、信息等的管理制度,凝练办学理念,将学校近期、中期、远期发展规划、各学年、学期目标任务和部门、个人工作计划紧密有机结合。

建立高效优质的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切实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

加强教学制度建设。

适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学生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加强学分制、学籍管理、选课、考试、学生实践、学位授予、奖励、助学贷款、教师教学基本规范、实验室管理等制度的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