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1899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习题.docx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习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习题.docx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习题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

考点1 水循环

[2018河南八市第一次测评,10—11]北方冬季大棚顶上常常结满露珠,影响棚内蔬菜光合作用,同时较冷的水滴滴到蔬菜上,还容易导致蔬菜腐烂,造成减产。

所以,大棚设计要尽量减小棚内湿度,并且有利于露水的收集。

读图完成1—2题。

1.水滴由棚顶到集水容器的过程相当于水循环环节中的(  )

A.下渗B.降水

C.水汽输送D.地表径流

2.除棚内空气湿度外,影响露水量的因素还有(  )

A.大棚内外温差B.棚内昼夜温差

C.棚外风力大小D.棚顶倾斜角度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  )

A.下渗、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

B.蒸发、地下径流、下渗、地表径流

C.地表径流、蒸发、下渗、地下径流

D.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4.下图表示降水后各因素对②环节的影响的是(  )

[2018河北保定模拟,21—22]下图是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天然林区多年平均径流深与森林覆盖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曲线①②③依次代表(  )

A.年径流量、地表径流量、地下径流量

B.年径流量、地下径流量、地表径流量

C.地表径流量、地下径流量、年径流量

D.地下径流量、地表径流量、年径流量

6.在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可以(  )

A.增加地表径流量B.增加径流总量

C.减少地下径流量D.控制土壤侵蚀

[2013安徽文综卷,26,4分]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

完成下题。

7.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②③⑤D.②④⑤

[2013大纲全国卷,4,4分]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

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

据此完成下题。

8.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

A.几乎没有降水B.植被截留降水

C.降水大量下渗D.人工拦截径流

[2018辽宁沈阳市郊联体联考,7—8]植生滞留槽,又称作“雨水花园”,主要机制包含物理性的入渗、吸附拦阻作用和滞留槽中生物性的反应;另外,植生滞留槽可滞留大量雨水。

目前,植生滞留槽成为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新亮点。

下图为城市植生滞留槽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后(  )

A.地表径流增加

B.大气降水减少

C.水汽蒸发减少

D.地表水下渗增加

10.城市植生滞留槽的建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是(  )

A.发挥生物滞水功能,根治城市内涝问题

B.加大地表土壤干燥度,导致城市气温日较差增大

C.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D.增加地表水下渗,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问题

考点2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2018吉林长春第一次质量监测,11—12]美国某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湖岸周围植被茂密,风景优美。

下图是该湖泊湖水流入量、流出量的月份分配图。

据此完成11—12题。

11.该湖泊平均水位最高的月份是(  )

A.3月B.6月

C.9月D.12月

12.该湖泊附近地区植被景观主要是(  )

A.针叶林B.落叶林

C.阔叶林D.硬叶林

[2013上海地理卷,18—20,6分]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

13.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

A.1—2月B.3—4月

C.6—7月D.11—12月

14.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

A.冰川、地下水B.雨水、地下水

C.雨水、海洋水D.海洋水、冰川

15.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

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

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

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

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

[2018河南安阳第一次调研,16—18]下图为黄河源头年径流量月平均值统计图。

据此完成16—18题。

16.1972—2013年,黄河源头两次汛期的主要补给类型依次是(  )

A.积雪融水 大气降水

B.冰川融水 湖泊水

C.大气降水 地下水

D.积雪融水 冰川融水

17.1972—2013年与1919—1971年黄河源头年径流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增加    B.冰川融水增多

C.蒸发增强    D.含沙量增大

18.针对黄河源头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应(  )

A.恢复源头植被    B.增加人工降水

C.减少灌溉农业面积D.修建水库

考点3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

[2015四川文综卷,1,4分]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

下图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

据材料回答下题。

19.此次航行中,最能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航程是(  )

A.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

B.非洲以南→南海

C.南海→台湾海峡

D.台湾海峡→青岛

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已经影响到多个国家。

据此回答20—21题。

20.核泄漏物质随洋流扩散,下列国家受其影响较大的可能是(  )

①加拿大 ②马来西亚 ③墨西哥 ④阿根廷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1.上述国家受影响海域,夏季表层海水等温线与下列示意图相符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17湖北黄冈中学模拟,22—23]下图是副热带某海区海水温度立体空间分布图。

读图,完成22—23题。

22.图中洋流可能是流经(  )

A.美国东海岸的寒流

B.澳大利亚东岸的暖流

C.南美洲西岸的寒流

D.北美洲西岸的寒流

23.若该洋流位于南半球,则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减缓北上海轮航速

B.缩小海水污染范围

C.降低沿岸地区气温

D.增加沿岸地区降水量

[2018四川蓉城名校联盟第一次联考,7—8]下图示意某海域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变化曲线。

读图完成24—25题。

24.该海域可能是(  )

A.非洲大陆东岸海域

B.南大西洋西部海域

C.南太平洋西部海域

D.南美大陆西岸海域

25.该海域洋流对环境的影响是(  )

A.促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

B.使大气稳定性增强、能见度提高

C.形成大范围的渔场

D.促使途经海轮航速加快

读下图,回答26—27题。

26.图中洋流(  )

A.流向为自南向北

B.性质为寒流

C.形成受盛行西风影响

D.所在的大洋为印度洋

27.图中洋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  )

A.加剧了沿岸地区的荒漠化

B.降低了沿岸地区的干热程度

C.降低了沿岸渔业的产量

D.扩大了常绿阔叶林的分布范围

考点4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读世界某海域示意图(甲)和南半球赤道附近大气、海水运动示意图(乙),完成28—29题。

28.图甲海域中(  )

A.①洋流的形成主要是受东北信风的影响

B.②洋流所经过海区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C.A地为热带雨林气候,B地为热带草原气候

D.④附近渔场的形成与寒暖流交汇有关

29.读图可知,(  )

A.图乙中两岸等水温线位置不同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图乙中大气环流左侧近地面气压较高,右侧近地面气压较低

C.图乙中右侧水温异常降低时,图甲中B处沿岸海域鱼类大量死亡

D.图乙中右侧水温异常升高时,图甲中B处降水增多

 

答案

1.B 棚内的水汽蒸发,遇到冷的玻璃顶凝结成水,然后在重力作用下水滴由棚顶降落到集水容器。

根据水循环的环节可知,水滴由棚顶降落到集水容器的过程相当于水循环环节中的降水。

2.A 水汽凝结量与棚内的空气湿度和大棚内外温差有关。

大棚内的空气遇到冷的玻璃顶,就会凝结形成小水滴。

大棚内的空气湿度越大、大棚内外温差越大,水汽凝结越多,故A对、B错。

如果风力对棚外气温影响不大,不会对露水量造成影响,C错。

棚顶倾斜角度对棚内外温差和棚内空气湿度影响不大,因此其对露水量影响也不大,D错。

3.D 根据水循环知识和图中信息可知,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4.C ②环节为地表径流,当降水强度增大时,地表径流增大,故A项错误;若下渗增强,则地表径流减小,故B项错误;若植被增加,其涵养水源能力增强,则地表径流减小,故C项正确;若坡度增加,则地表径流增大,故D项错误。

5.B 读图可知,①径流深最大,约等于②③之和,故①为年径流量。

随着森林覆盖率提高,森林调蓄水源功能增强,地下径流会增多,地表径流会减少,故②为地下径流、③为地表径流。

6.D 在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可以提高森林覆盖率。

读图可知,随着森林覆盖率增加,年径流量减少、地下径流量增加、地表径流量减少,从而可以控制土壤侵蚀。

7.C 伏尔加河流域的纬度较高,总体上蒸发较弱,排除①;伏尔加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地处西风带,虽然距离大西洋较远,但西部并无高大的山地阻挡,西风仍然能给该流域带来降水;伏尔加河注入里海,里海为内陆咸水湖,因此伏尔加河参与的是陆地内循环;伏尔加河中上游地区以侵蚀作用为主,下游地区以沉积作用为主,故伏尔加河使流经地区总体趋于平坦,排除④;注入里海的河水来自较高纬度地区,水温较低,有利于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综上可知,选项C正确。

8.D 甲、乙水库分别建在两条相邻的间歇性河流上,降水、植被截留、下渗强度等自然条件极为相似,因此导致两水库入库水量产生巨大反差的原因可能是人为因素(人工拦截径流),D项正确。

9.D 由题干可知,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后,地表水下渗增加,地表径流会减少,A错、D对;大气降水的影响因素很多,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不会导致大气降水减少,B错;植物具有蒸腾作用,采用植生滞留槽会使水汽蒸发增多,C错。

10.C 造成城市内涝的原因很多,主要与城市规划不合理有关,城市植生滞留槽的建设能发挥生物滞水功能,但不会根治城市内涝问题,A错;植生滞留槽可滞留大量雨水,使地表土壤变得湿润,B错;建设植生滞留槽能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C对;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主要与人口对水资源的需求增加有关,植生滞留槽虽能增加地表水下渗量,但不会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问题,D错。

11.A 3月湖水流入量等于流出量,3月之前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水位上升,所以3月水位最高。

12.D 由图可知,湖水冬季流入量大于流出量,说明该区域降水集中在冬季,为地中海气候,所以植被为硬叶林。

13.C 由图可知,箭头a表示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这应出现在长江流域降水量大、长江水位较高的6—7月。

14.B 甲既能与长江水互补,又能与洞庭湖水互补,其代表的水体类型应是雨水和地下水。

15.D 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则湖泊的库容量将增大,湖泊对河流水量的调节作用将增强,因此在丰水期长江水流入洞庭湖的a将增大,枯水期由洞庭湖水流补给长江水的b也增大。

16.D 1972—2013年,黄河源头第一个汛期出现在3月,应为积雪融水补给;第二个汛期出现在8—9月,应为冰川融水补给。

17.C 整体而言,1972—2013年黄河源头年径流量小于1919—1971年,降水增加和冰川融水增加均会造成径流量增加,与图示趋势不相符;含沙量变化不会影响河流径流量。

气候变暖使蒸发增强,导致径流量减少。

18.A 恢复源头植被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