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分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189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6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分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分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分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分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分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分解.docx

《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分解.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分解.docx

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分解

一、名词解释(25分,每小题5分)

1、溶沟与石芽溶沟一般长数米至数十米,其断面呈“V”型或“U”型。

石芽顶部多呈平滑的形态。

溶沟、石芽构成的棋盘格状地面比较常见,多发育在石灰岩分布区的平缓山麓地带。

2、径流系数同一流域面积、同一时段内径流深度(R)与降水量(P)的比值称为径流系数,以小数或百分数计,表示降水量中形成径流的比例,其余部分水量则损耗于植物截留、填洼、入渗和蒸发。

3、沙尘暴沙尘暴是由于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m的天气现象。

西北地区的人们常根据沙尘暴出现时天色昏暗的程度形象地称之为“黑风”。

4、泥漠泥漠是由粘土物质组成的荒漠。

它形成于干旱区的低洼地带或封闭盆地的中心,这里是洪流从山区搬来的细粒粘上物质淤积的地方。

变干时发生多边形网状裂隙,形成龟裂地。

5、地域分异景观作为一种系统除具有整体性,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具有地域性即地域分异的规律性。

它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整个景观在地表按一定的层次发生分化并按确定的方向发生有规律分布的现象。

二、影响丹霞地貌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25分)

丹霞地貌是指发育在中生代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斜的厚层而坚硬的红色粗、中粒碎屑岩系之上,在构造运动及间歇抬升的作用下,受流水侵蚀及崩塌后退等外力作用,形成顶平、坡陡、麓缓的地貌形态。

丹霞地貌的形成条件主要包括:

(1)红色砂岩是形成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又是最重要的形态特征。

(2)构造运动特别是新构造运动是形成丹霞地貌的构造条件。

(3)气候对丹霞地貌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三、简述祁连山东段的垂直带谱(26分)

祁连山东段每增高100m,降水量增加28.6mm,年平均气温降低0.33°C左右,由此导致了气候特征、土壤、水分、植被、动物等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并构成了以下4个不同的自然带:

(1)冰雪寒冻垫状植被带。

(2)高寒草甸、灌丛草甸、森林灌丛草甸带。

(3)山地草原、荒漠草原带。

主要是祁连山浅山区的山间盆地、石质低山,剥蚀丘陵地带和山前地带。

(4)山前温带砾质荒漠、半荒漠地带。

主要分布在海拔1600~2000m的低山山地、山前丘陵和冲洪积扇上部的砾质倾斜平原地带。

沿河人们引水灌溉开垦,形成山前冷凉灌溉农业区。

四、分析论述题(24分,每小题12分。

要求:

观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过程符合逻辑,综合运用知识)4、举例说明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以厄尔尼诺现象最为典型。

在南美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海水每年都会出现季节性增暖现象,因为这种现象发生在圣诞节前后,则被当地渔民称为厄尔尼诺,是“圣婴”(上帝之子)的意思。

现在厄尔尼诺一词已被气象和海洋学家用来专门指那些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的大范围持续异常增暖现象。

这种现象一般2—7年发生一次,持续时间为半年到一年半。

80年代以来,厄尔尼诺发生频数明显增加,强度明显加强,1982/1983年和1997/1998年的事件则是本世纪最强的两次事件。

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

当厄尔尼诺发生时,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的迅速升高首先直接导致了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洪涝灾害频繁;同时使得热带西太平洋降水减少,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一带发生严重干旱。

它还会通过大气环流的作用,影响到中高纬度地区,甚至给全球气候带来异常。

因此,厄尔尼诺还常常引起非洲东南部和巴西东北部的干旱、加拿大西部和美国北部暖冬以及美国南部冬季暖湿多雨;它与日本及我国东北的夏季低温、日本和我国的降水等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此外,厄尔尼诺常常抑制西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热带风暴生成,但使得东北太平洋飓风增加。

2003年 

名词解释

大气环流  洪积扇  土壤结构  沙漠化  植物群落  定振波  俯冲型板块雪线  潜水  

二简答

1简述地球的圈层构造。

2图示大气的垂直分层。

3简述地貌的成因。

4简述主要的成土过程。

5简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三论述

1试述影响流域水量平衡的因素及水量平衡方程?

2论述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未来气候可能的变化?

2004年

一  名词解释

承压水  雅丹  林德曼效率  准平原  3S  ENSO  生物圈  种群  土地  流量  干燥度  泥石流  非地带性  牛轭湖

二  简答题

1、简述气候变化的原因2、简述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简述自然区划的原则4、简述大气中水汽凝结的基本条件5、简述风蚀作用的过程6、影响土壤发育的因素

三综述题

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

2、论述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在水土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调控对策

中科院地理所自然地理

2004年

名词:

1.生物圈2.气候3.太阳辐射4.降水5.径流6.风蚀作用7.植物群落8.土地退化9.土壤剖面10.地域分异规律

简答:

1.气候变化2.基本地貌类型3.水量平衡4.成土学说5生态系统的组分与结构

论述:

1.试述地带性学说2.试述中国自然界的最基本特征

2005年

名词:

1.矿物2.地下水的总矿化度3.季风4.河流5.地域分异规律6.生物群落7.对流层8.土壤

简答: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自然区划原则3.土壤的物质组成4.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5.影响地貌形成因素

论述:

1.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分科以及各学科的联系

北师大自然地理1999年

一、解释下列名称(每题5分,共30分)

1.新构造运动2.内海3.大陆架4.牛轭湖5.生态幅度

6.土壤相对年龄

二、什么是生态系统?

试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5分)。

三、试简述地球表层水分循环的类型与层次结构。

(15分)。

四、什么是土壤?

土壤资源具有哪些的特点?

(15分)。

五、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试运用人—地关系原理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简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25分)

2000年

一、简答(10分)

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4、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二、解释下列术语(30分)

梅雨酸雨气候系统臭氧洞季风积温

三、说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反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机制(20)

四、说明我国冻害发生的天气特征及冻害的主要分布区域(20)

五、试述米兰柯维奇理论的主要内容,举出两种以上支持该理论的自然证据(20分)

99年北师大地貌学

一、名词解释1河漫滩2终碛堤3、湖蚀陇4沿岸流5石环

四、      冰期及间冰期河流纵刨面的特征

2004年

一、名词解释1、风化壳2、土壤有机质3、NPP和Biomass4、植物区系和植被5、梯度风6、气沙风

二、      简答

1、洪积扇的形态和结构2、大气活动中心3、准平原发育的过程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成因5、风积地貌及特征6、河流补给的类型及特点7、台风的形成

三、论述

1、成土因素及过程2、气候变化的原因3山区植物地理及植被生态特征4、全球变暖及其影响(社会、经济)

东北师范大学04、05年的地理学概论考题一、概念湿润系数  盐化过程  径流系数  侵蚀阶地  生物适应形式文化区  扇形模式  人地相关论

二、简答

1说明柯本气候分类中温暖夏干气候的特点与分布2说明黄赤交角带来的地理效应3指出北太平洋洋流系统的构成4阐述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5简述气候对地貌发育的影响7论述城市地域结构发展的主要动力8分析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9简析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04年:

一、概念

节理  降水变率  径流摸数群落演替行为空间 

二、

1解释地球公转运动带来的地理效应

2简述柯本气候分类中的基本气候带与气候类型

3简述华北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4简述气候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5简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6简述城市的主要特征和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7分析影响旅游决策的行为的主要因素

8简述世界性三大宗教的分布状况

9简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年龄构成的差异和原因

影响风向和强度的四种主要因素,我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地震烈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兰州大学自然地理

2000年

一.  解释下列概念(30分)

日的距离及其意义  臭氧层及其意义成冰作用夷平面腐殖质及其作用生态位

二.  论述地球自转和公转个有那些意义(20分)

三.  简介垂直地带性(15分)

2001年

一.  解释下列概念(20分)

回归年山谷风断头河转红壤生物群落

二.  阐释下列现象(30分)

1.  北半球夏季为什么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2.  山地降水与山下孰多?

3.  既然有暖低压冷高压之说,为何在副热带形成高压而在副极地形成低压?

4.  在同一河段,两岸越老的阶地看上去相距越远,是否意味着河水越来越小?

5.  极地动物有什么特征,为什么?

三.  试为百科全书写一条目(20分)

题目:

地带性规律

四.  写一篇科学论文(30分)

论中国西北干旱区地理的基本特征

2002年

一.  阐释以下概念(40分)

宇宙大洋中脊第四纪对流层化学风化终碛垅侵蚀基准面腐殖质泰加林生境

二.  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  地球公转有何意义

2.  副热带高压和副极地低压是如何形成的?

3.  对地域分异及其机理进行论述。

三.  各抒己见,一展才华(30分)

人类面临怎样的生存环境危机?

人地关系究竟如何协调?

(避免俗套)

2003年

一.  名次解释(40分)

1.  风化壳2.  全球水分循环3.  陆地生态系统4.  生物多样性5.  反气旋

二.  简答题(60分)

1.  简述海底扩张学说的主要内容。

2.  简述地理环境中地貌因子的作用。

3.  简述侵蚀基准面,气候变迁以及构造运动如何影响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三.  论述题(50分)

1.  论述土壤圈在全球地理环境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球分异规律的内涵,尺度,以及相互间的联系。

2004年

一.  名词解释(40分)

土壤圈全球变化热带气旋夷平面

二.  问答题(60分)

1.  我国季风气候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2.  我国暖温带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3.  黄土高原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三.  论述题(任选两题,50分)

1.  我国地域分异规律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2.  全球变暖对我国地理环境未来发展趋势的影响。

3.  青藏高原的隆起过程及其环境效应。

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

一、名词解释(30分:

10×3分)

黄土堆积季风气候隐域性植被干燥度自然区划则

土地利用  径流    植被  流域  地下水

二、填空题(30分:

20×1.5分)

地貌形成因素包括  、    、    、    等。

气候形成因素包括  、    、    等。

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异规律一般概括为  、    、等。

地表水主要赋存形式有  、  、      等。

我国海岸基本分为  、    、    等类型。

森林蕴藏着大量的动、植物资源,并且具有  、  、以及防治自然灾害的巨大作用

三、简述题:

(60分:

3×20分)

1.简述我国第四纪环境演变的主要特点

2.中国自然地理地域分异的特征

3.根据中国土地资源的特征,试述其意义或对策

四、论述题(30分)

试述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过程的相互作用?

南京大学自然地理2001

1、简述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如土温、土壤盐度、土壤水分、土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