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5 搭船的鸟教案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1800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5 搭船的鸟教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5 搭船的鸟教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5 搭船的鸟教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5 搭船的鸟教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5 搭船的鸟教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5 搭船的鸟教案doc.docx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5 搭船的鸟教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5 搭船的鸟教案doc.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5 搭船的鸟教案doc.docx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5搭船的鸟教案doc

第五单元

本单元以“留心观察”为主题,包含《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两篇精读课文和《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两篇习作例文,以及“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本单元是本套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习作单元,这种单元自成体系:

课文分精读课文、习作例文两类。

本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内容贴近儿童,以日常生活中的动物、植物和场景为描写对象,表现周围世界的五彩缤纷,能让学生体会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本单元应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观察的细致”带来的好处或收获,初步了解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两篇精读课文的教学要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及留心观察的好处。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精读课文,梳理总结留心观察的好处,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初试身手”了解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再结合生活经验,试写自己的观察所得。

教学“习作例文”和“习作: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时,要引导学生借助旁批和课后习题,了解作者丰富的观察结果,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内容

课时

内容简说

教学要点

搭船的鸟

2

本文以儿童的口吻,描写了“我”在去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

字里行间充满了童心和对自然的爱,突出了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

1.会认10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6个生字,会写2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4.能和同学交流自己观察到的动物、植物或场景及其变化情况。

金色的草地

2

本文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生活在乡下的小男孩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并寻找原因的过程,展现了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交流平

台·初

试身手

1

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

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1.能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梳理总结留心观察的好处。

2.初步了解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3.能尝试写一写自己的观察所得。

习作例文

1~2

我家的小狗

我爱故乡的杨梅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1.能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2.能继续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3.能展示观察所得,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

习作

15搭船的鸟

1.会认“父、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生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3.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重点

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难点

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1.识字写字

本课的生字,可以组成词语“静悄悄、鹦鹉、父亲”等进行认读。

还可以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

比如:

“鹦”“鹉”两个字可分别借助声旁“婴”“武”读正确,借助形旁“鸟字旁”理解字义。

“啦”是多音字,在拟声词“沙啦”里读第一声,用在句尾作语气词时读轻声。

本课要写的字,包含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独体字3种结构,可以归类指导,提高效率。

“翠、羽”两个字可合在一起指导,要强调“翠”上部第一笔和第四笔是横折。

要提醒学生“吞”字第一笔是平撇。

2.阅读理解

(1)批注阅读。

引导学生通过圈画关键词句、进行批注阅读和有感情地朗读,如阅读第2、4自然段时,可以通过圈画语句,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等方法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等所做的观察。

了解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捕鱼的动作特点,学习观察和抓住瞬间动作描写的方法。

(2)读写结合。

学习作者从不同角度抓特点和准确运用动词的方法,补充翠鸟捕鱼时的动作特点等,进行读写结合;学习运用恰当的动词,写出翠鸟捕鱼时的动作,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

留心观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师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我”观察了哪些事物和场景;通过重点段落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让学生体会到留心观察的好处。

让学生抓住周围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1.预习提纲

(1)通过查阅资料认识本课生字。

(2)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

(3)搜集作者郭风的简介。

(4)搜集有关蓑衣、船篷、橹、鹦鹉的资料和图片。

(5)初读课文,自学会认字和会写字,学会利用识字方法记忆字形,对生字能组词。

学习会写字时能对生字归类,可以自己总结易错字的易错点并和同学交流。

结合课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6)再读课文,能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通顺。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父、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生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习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图片供学生欣赏。

(如:

小朋友和小狗在草地上嬉戏;小女孩正在公园里喂一只小鸟,小鸟对小女孩很信任等图片)

2.师:

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是一只小鸟,它不仅漂亮而且还特别聪明,它会搭船哩。

同学们,想一想“搭船”是什么意思?

(搭船:

趁便乘坐顺路的船。

这里的“搭”字,运用了拟人的写法,感觉更生动形象,更能显示出小鸟具有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共处。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课件出示:

3.介绍作者。

课件出示:

郭风,原名郭嘉桂,祖籍福建莆田,生前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作品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奖一等奖,全国第五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和首届鲁迅奖。

著有童话诗集《木偶戏》《火柴盒的火车》等。

4.助学资料。

(可课件出示并配图片)

船篷:

覆盖在小木船上的拱形物,用来遮蔽日光和风雨。

蓑衣:

是指用草或棕毛制成的雨衣。

橹:

拨水使船前进的工具,置于船边,比桨长,用于摇动。

鹦鹉:

头部圆,上嘴大,呈钩状,下嘴短小,羽毛美丽,有白、赤、黄、绿等色。

能模仿人说话。

5.质疑课题。

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

(1)这是一只什么鸟?

(2)这只鸟是什么样子的?

(3)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

(4)这只鸟搭船要去哪里?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观察翠鸟图片,然后引出学生想了解的问题,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引出课题。

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源,用课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阅读的愿望,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听范读。

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分类写字。

(1)课件分类出示本课要求的会写字:

搭沙啦响羽嘴悄哦捕

亲翠吞

(2)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的结构,你发现了什么?

(3)指导书写。

左窄右宽:

搭、沙、啦、响、嘴、悄、哦、捕

左右同宽:

上宽下窄:

亲、吞

独体字:

(4)教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翠、吞”和左右结构的字“嘴”,学生练写。

翠:

“翠”字上边的“羽”不带钩;“卒”第二横长,竖短直。

吞:

“吞”字的上半部分“天”的撇、捺开合的角度要大,盖住“口”。

嘴:

左部“口”窄小扁上,右部要写紧凑。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同学间相互借鉴。

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5.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6.师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并掌握了识字的方法。

设计意图:

在自主认读、独立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生字的组成及书写的注意事项。

培养学生自主写字的能力,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写字水平的提升。

三、再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指名说一说。

“我”在同母亲坐船去外祖父家的途中,看见了一只站在船头的非常美丽的小鸟,它带给“我”许多遐想,它捕鱼时速度很快,妈妈告诉“我”它是翠鸟。

设计意图:

通过预习,初步学习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抓住故事起因的方法把握自然段的意思,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3.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母亲外祖父雨点船夫用力

船头羽毛翠绿静悄悄翠鸟捕鱼

1.学生开火车认读词语。

2.过渡:

同学们生字词掌握得都很好。

沙啦沙啦的雨停了,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的小鸟啊!

它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呢?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

复习词语,巩固对生字词的掌握。

同时设计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精读课文,品味感悟。

1.学习第1自然段。

(1)请大家小声地读一读第1自然段,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自读提示:

①这一段交代了故事的什么?

②这一段运用了什么描写?

结合你的想象,思考:

“沙啦、沙啦”说明了什么?

(2)小组交流汇报。

课件出示:

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

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课件出示:

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

这里运用了环境描写,“沙啦、沙啦”是雨点落在船篷上的声音,说明雨下得不小。

这句话也说明了作者留心观察事物的特点。

2.小组交流,学习第2自然段。

下面请同学们再用心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

这只搭船的鸟是什么鸟?

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用铅笔勾画出相关的语句,然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1)学生读书,勾画相关语句,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①谁来告诉老师搭船的鸟是什么鸟?

(翠鸟)

老师想听听翠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读书的收获吧!

②谁先说说翠鸟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

(板书:

外形美)

课件出示:

后来雨停了。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③指名读。

这段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翠鸟外形很美丽?

(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凸显出“美丽、翠绿、蓝色、红色”等词语)

④有哪位同学可以具体谈一谈“红色的长嘴”是怎么让你感受到翠鸟的漂亮的?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翠绿”是什么样的颜色?

“蓝色”又让你感受到什么?

从“比鹦鹉还漂亮”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⑤读一读这句话,把翠鸟的美读出来。

过渡:

红色、翠绿、蓝色这么多描写颜色的词语一起用,就为我们描写出了一只彩色的小鸟。

大家想不想看看这只彩色的翠鸟呢?

(3)课件出示翠鸟的图片。

(图片内容:

一个小朋友面带微笑,引出云状图中小朋友夸翠鸟的句子)

看到这样的一只小鸟,你想怎么夸它?

文中的小朋友在这段话中又是怎样赞叹这只翠鸟的呢?

(课件凸显出“多么美丽啊!

”这句话)

从小朋友发自内心的称赞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那你们是不是也喜爱这只小鸟呢?

让我们带着喜爱之情,一起美美地读一读第2自然段吧!

练读、指读。

随机点拨,指导学生抓住表示颜色的词重读,读出喜爱的情感。

体会作者“留心观察、抓住主要特点”的写法。

(4)总结方法。

①作者先总写鸟的美丽,再分别从鸟的羽毛、翅膀、嘴来写鸟的美丽,并与鹦鹉进行对比,突出小鸟的美丽。

②要学习作者“留心观察、抓住主要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5)积累运用。

看着翠鸟的图片,你能填上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吗?

课件出示:

我看见一只________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

它的羽毛是________的,翅膀带着一些________,比鹦鹉还漂亮。

它还有一张________的长嘴。

3.指导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

这么美丽的一只小鸟站在船头,会让人产生什么想法呢?

文中的小朋友又是怎么想的?

课件出示:

①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

②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

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1)教师指名读第3自然段。

(2)从这段话的三个小问号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一连串的心理描写,突出了“我”对小鸟的关注和喜爱,表现出了孩子的好奇与天真,充满了童趣,为下文“我”仔细观察小鸟做铺垫。

4.过渡:

美丽的翠鸟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

教师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①从中找出表示翠鸟捕鱼动作快的词语。

②作者写小鸟捕鱼后都用了哪些动词?

圈出来。

(1)小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

①“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翠鸟速度快、时间短、捕鱼水平高;“冲进”说明翠鸟的敏捷、灵活。

②翠鸟会捕鱼的特点可以从“冲、飞、衔、站、吞”等词语理解。

(引导学生领悟准确运用动词描写的方法。

a.如果把“吞”换成“吃”,好不好?

(引导学生体会“吞”字是指整个儿地或成块地一下子咽下去,表现出翠鸟吃鱼的速度之快。

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翠鸟是怎样捕鱼的?

(课件播放翠鸟在湖面上捕鱼的视频,时长大概1分钟。

b.指名表演“衔”的动作。

(2)看了翠鸟捕鱼的经过,你又有什么话想对这只可爱的翠鸟说呢?

指名说。

生1:

翠鸟,我真佩服你。

生2:

翠鸟,你真了不起。

生3:

我真希望我也是一只翠鸟,这样就可以和你一起去捕鱼了。

(3)教师范读并指导学生读第4自然段。

(4)指导朗读:

用轻快的语气读,读出翠鸟的活泼可爱。

一边读一边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5.小组合作学习第5自然段。

(1)这只翠鸟搭乘我们的小船,不但可以省去在雨中飞行的劳苦,还可以在船上休息,并且捕到了小鱼,说明翠鸟有什么特点?

(会搭船捕鱼)

这个特点是怎么知道的?

(听母亲说的)

这真是一举多得呀。

你觉得这只翠鸟怎么样?

(聪明)

(2)聪明体现在动物身上,我们就称之为“灵性”。

小结:

要写好动物,除了留心观察、细致描写之外,还要多听。

这样才能将动物写得更加生动形象。

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6.师小结:

在这次平常的探亲之旅中,因为留心观察,“我”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给“我”的这次旅途增添了快乐。

平时我们也应该像作者一样留心观察,积累习作的素材。

7.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体会翠鸟的特点,在作者抓住了描写翠鸟颜色、动作的词语后,要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这些词语的好处,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

同时注重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读中品味,在读中体验。

同时注重词语的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

三、运用方法,仿写练习。

1.作者抓住了翠鸟的外形美、捕鱼速度快的特点,这充分说明了作者有留心观察。

同学们,你们留心观察过周围的小动物吗?

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把它的特点介绍给大家。

可以写一写它的颜色,也可以写一写它的本领。

运用本节课学习的方法写一写。

2.学生仿写。

课件出示:

示例: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是小白兔。

小白兔的耳朵是白色的,里面却是粉色的,很漂亮,红色的眼睛炯炯有神。

小白兔的三瓣嘴很可爱。

它一身雪白,像一个大雪球。

人们常说:

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它的尾巴圆圆的像一个小肉球。

奇怪的是,小白兔的两个前腿很短,两条后腿却很长。

3.小组交流。

4.教师评价。

同学们的文章写得可真棒!

这和同学们平时的细心观察是分不开的。

描写小动物时抓住小动物的特点,更能突出这种小动物的与众不同。

设计意图:

设计仿写小练笔,引导学生运用本课习得的方法,抓住周围小动物某一方面的特点进行描写。

学以致用,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四、激发兴趣,拓展延伸。

1.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翠鸟这个新朋友,知道了它的样子美,捕鱼动作快,那么大家想不想进一步了解翠鸟呢?

现在老师给大家布置一项作业:

课下从网上或课外书中,搜集翠鸟的其他资料,制成资料卡片。

2.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语感。

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那些语句的理由,如运用了恰当的拟声词可以让句子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运用了修辞方法可以使句子更加形象生动。

小结:

大自然美丽神奇,大自然中的小动物充满灵性,希望我们能与他们和睦相处,成为亲密的朋友。

设计意图:

通过网上搜索翠鸟的资料,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搜集资料的能力。

鼓励学生积累语言,为以后的习作做准备。

《搭船的鸟》是一篇内容浅显而富有童趣的文章,作者用亲近、朴素而又清新的语言,来写他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景象。

其实在大自然中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要有一颗爱大自然的心灵,要有一份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文章语言虽然简洁,读起来却耐人寻味。

作者不仅介绍了翠鸟的美丽,而且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翠鸟捕鱼时动作的敏捷、灵动。

成功之处:

1.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翠鸟的颜色鲜艳。

同时注重朗读指导,在朗读中感悟翠鸟的美丽,然后让学生评价,给学生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阅读翠鸟捕鱼部分的内容时,引导学生找出一连串的动词“飞、衔、站、吞”,让学生更能感受到翠鸟捕鱼时的快速、神奇。

2.仿写练习,指导学生体会一定的写作方法,使学生的习作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不足之处:

由于每节课时间有限,学生朗读的时间不是很充分。

教学建议:

对要进行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先进行估计,预想每一个步骤可能会花费多长时间,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会有意识地、有序地进行教学,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1、ThankyouverymuchfortakingmewithyouonthatsplendidoutingtoLondon.ItwasthefirsttimethatIhadseentheToweroranyoftheotherfamoussights.IfI'dgonealone,Icouldn'thaveseennearlyasmuch,becauseIwouldn'thaveknownmywayabout.Theweatherwassplendidonthatday,whichIthoughtwasrare.IstillremembersomepeopletoldmethatinBritaintherewasweatherandnoclimate.Duringthesameday,itmightsnowinthemorning,rainatnoon,shineintheafternoonandbewindybeforethenightfalls.SoIthinkIwaslucky。

20.8.88.8.202013:

3513:

35:

32Aug-2013:

35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

二〇二〇年八月八日2020年8月8日星期六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

13:

358.8.202013:

358.8.202013:

3513:

35:

328.8.202013:

358.8.2020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

8.8.20208.8.202013:

3513:

3513:

35:

3213:

35:

32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Saturday,August8,2020August20Saturday,August8,20208/8/202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1时35分1时35分8-Aug-208.8.2020

7、志气这东西是能传染的,你能感染着笼罩在你的环境中的精神。

那些在你周围不断向上奋发的人的胜利,会鼓励激发你作更艰苦的奋斗,以求达到如象他们所做的样子。

20.8.820.8.820.8.8。

2020年8月8日星期六二〇二〇年八月八日

8、时间是一位可爱的恋人,对你是多么的爱慕倾心,每分每秒都在叮嘱:

劳动,创造!

别虚度了一生!

13:

3513:

35:

328.8.2020Saturday,August8,20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