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17707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3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73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73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73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73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3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教案.docx

《73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3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3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教案.docx

73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教案

201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说课

教案

 

【学科】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2016年8月

教案首页

课程

名称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教学

课题

§7.3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

授课

类型

讲授课

授课时数

1课时

所授专业

机电一体化(一年级)

教材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学情

分析

1.任教对象是中职机电专业一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与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但水平有差异。

2.学生已经掌握了正弦函数的三要素但正弦函数图像与矢量的数学知识不熟练。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正弦交流电的各种表示方法。

(2)知道正弦交流电表示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

2.能力目标

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正弦交流电知识的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渐养成团队合作与严谨细致的职业素养。

教学

重点

波形图表示法、矢量图表示法

教学

难点

矢量图表示法

教法

任务驱动法、示范教学法、小组协作法

教学手段及教具

微课视频、课程学习任务书、多媒体智慧教室(多媒体互动教室)、学习资源平台,智能手机(计算机或平板电脑)、有线与无线网(局域网)、微弹幕软件、作图软件、仿真教学软件、公众号(QQ、微信等)。

课前

准备

1、帮助学生分组,选定小导师。

2、准备微课并将讲微课(教学资源)上传至学习资源平台。

3、准备任务书并上传至学习资源平台,学生上课前把填好的任务书,通过自主与合作学习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由小导师把问题汇总与老师在线讨论,老师把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与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及

资源准备

时间分配

 

展示问题导入:

(课件展示)

1、用正弦曲线来表示正弦交流电怎样画波形图?

2、小试牛刀第二题不会做

3、正旋交流电的三种表示方法可以进行相互转换吗?

如果可以请举例分析

1、请小导师讲一下这几个问题没有成功解决的困惑在什么地方?

2、通过观看视频思考导致正弦交流电波形图变化的原因。

依据课前学生提出的问题制作视频让学生整体感知导致正弦交流电波形变化。

设计意图:

依据学生讨论的问题,鼓励他们结合老师播放的视频自主思考问题,引发学生讨论,自主回答,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更有探知欲。

资源准备:

PPT课件、视频、学习资源平台

4

 

明确任务、探究知识

明确任务:

明确本节课要探究的三个问题:

1、用正弦曲线来表示正弦交流电怎样画波形图?

2、小试牛刀第二题不会做。

3、正旋交流电的三种表示方法可以进行相互转换吗?

如果可以请举例分析。

师生协作:

探究解决问题

1、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发言同学们之前已经学习了微课与完成了任务书,再次思考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点。

2、学生展示、交流、共同评价。

1、老师利用仿真教学软件让学生观察、思考、总结。

2、老师走到学生中间去点拨。

3、回顾前面两节内容引出本节课探究的主线(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设计意图:

1、通过师生讨论、思考让学生明确正弦交流电表示法的主线(三要素)。

2、明确学习任务,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并营造愉悦的学习情境。

资源准备:

仿真教学软件

12

 

教师示范、思路讲解

1、教师示范:

正旋交流电的三种表示方法可以进行相互转换吗?

如果可以请举例分析

2、解析难点:

逐步解析、分层突破

1、学生观察老师示范。

2、思考问题的解决的思路。

3、师生共同讨论、评价。

1、教师一边引导,示范。

2、采用作图软件作图。

2、师生共同总结问题解决的思路。

设计意图:

1、让学生记住以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为主线来表示正弦交流电的过程中要注意的细节、步骤。

2、指导学生在碰到问题时候要多角度的考虑问题。

资源准备:

作图软件

4

 

课堂实战、教师巡回指导

1、某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380V,频率为50Hz,在t=0时的值为380V,则该正弦电压的表达式为()

2、如图是一个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流的波形图,根据波形图写出它的解析式。

3、在下图所示的矢量图中,已知U=220V,

I1=10A,

写出它们的解析式。

1、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多个途径自主合作学习。

如:

(1)打开学习资源平台或者上网获取解体思路。

(2)、求助本组成员;

(3)求助老师。

2、学中可以通过多个途径自主学习。

3、运用微弹幕软件发送自己的答案。

4、学生代表上台展示解体思路。

5、师生共同评价。

1、老师巡回观察,指导,听取学生意见,帮助处理问题。

鼓励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通过多种思路解题。

2、针对学生的思路,老师提出自己的建议。

3、师生共同总结评价。

设计意图:

1、分层次教学,能力一般的学生注重巩固本节课的内容,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本节课内容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意。

2、从理论讲解转为实战演练,通过练习巩固所教知识点,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一步掌握以及锻炼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

资源准备:

微弹幕软件、上网查阅资料、学习资源平台、局域网技术(无线网)微信公众号(QQ)

18

 

学生总结、共同评价

 

指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老师通过公众号进行评价。

1、每个学生参与组内进行组内讨论拿出结果,可以通过微弹幕技术进行展示。

2、学生代表展示总结结果

3、师生共同总结评价。

 

1、教师总结大部分学生总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组织学生通过公众号进行实时评价。

3、组织总结较好的同学讲解总结的思路。

设计意图:

1、在评价和展示过程中对知识点进行回顾、同时也能让学生认识、学习他人所长。

提高学生沟通、表达能力,

2、利用这个环节充分给予学生发挥的想象力和自我归纳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体会团体协作重要性。

资源准备:

微弹幕软件、局域网技术(无线网)微信公众号(QQ)

4

 

课后延伸、在线评价

布置作业:

1、继续总结本节内容的知识点。

2、选做课本的辅导与练习。

3、通过网上资料查询本节内容在工作中的应用。

4、思考本节课还存在哪些困惑与同学或者老师线上或线下交流。

(课后)课后通过资源平台查看老师对今天同学们所做的作业批改情况,得分情况,及建议反馈。

1、明确作业要求,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完成作业。

2、依据评价标准对自己课前、课上、课后进行自评价与组评价。

1、提出对作业的要求

2、(课后)认真批阅,及时反馈问题,并对作业进行打分,网上与同学们答疑互动。

3、对学生进行适时的评价

设计意图:

1、作业是本节课内容的拓展,是对知识和能力的巩固。

2、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完成作业,分层也能进一步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资源准备:

学习资源平台、上网查阅资料、微信公众号(QQ)

3

分钟

 

板书设计

7.3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

一、解析式表示法

二、波形图表示法

三、矢量图表示法

设计意图:

采用提纲式的板书与本节课内容吻合,简洁却能紧扣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能直观地给学生呈现出完整的内容体系,便于学生掌握要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的能力。

 

课后记

优势与收获:

本节课的课程设计从整体入手,强调知识的完整性与,面向全体同学,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的过程,强调“合作学习”,注重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

不足:

部分学生在解题思路上创新度不够,以后的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引导。

 

附1:

课程学习任务单

7.3《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课程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1.学习目标:

掌握正弦交流电的各种表示方法(解析式表示法、波形图表法和矢量图表示法)以及相互间的关系。

2.重点:

解析式表示法、波形图表示法、矢量图表示法。

3.难点:

三种表示方法相互间的转换。

二、学习资源

1.数学知识: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与正余弦函数特殊角的值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sin(-α)=-sinα

cos(-α)=cosα

2.矢量:

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矢量也称为向量。

(如力、速度等)

三、学习方法

1、课前学习微课感知正弦交流电的三种表示法。

2、独立思考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单,团队合作研讨。

3、课上成果展示,试题检验。

四、学习任务

1.什么是交流电的解析式,如果要用交流电的解析式表示正弦交流电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2.怎样用正弦曲线来表示交流电,波形图中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物理量、波形图曲线的起点与初相的值有什么关系?

3.什么是矢量图表示法,怎样用矢量图表示正弦交流电。

 

小试牛刀

1.某正弦交流电压的最大值Um=310V,频率f=50Hz,初相=30º,

写出它的解析式,并求t=0.01时的瞬时值。

 

2.某正弦交流电压的最大值Um=310V,频率f=50Hz,初相=30º,画出波形图。

 

3.某正弦交流电压的最大值Um=310V,频率f=50Hz,初相=30º,请用矢量图表示最大值矢量与有效值矢量。

 

4.设u=220

sin(ωt+53º)V,i=0.4

sinωtA,作出端电压u与电流i的矢量图比试着通过矢量图计算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

 

四、自己评价与组长评价

自评:

(提示:

此处由学生填写,可以根据自己任务书的完成情况与自己在小组与课堂等其它方面的表现)

组长:

依据成员表现按星等级评价

五、学习总结与困惑

(提示:

此处由学生填写)

附2:

微课设计脚本

序号

内容

教学内容/解说词/旁白

应用技术

作用

时长

1

同学们好,在前面两节我们已经学习了正弦交流电的产生与表征的物理量,那正弦交流电到底该如何表示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7.3节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

PPT录屏

复习正弦交流电的产生与表征的物理量,通过提问明确今天学习的内容。

30S

2

以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为主线,展示正弦交流电的第一个表示方法—解析式表示法,提出问题:

什么是解析式表示法,如果用解析式表示正弦交流电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并解释三个表达式的意义。

PPT录屏

通过明确任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75S

 

序号

内容

教学内容/解说词/旁白

应用技术

作用

时长

3

引出第二个学习任务正弦交流电波形图表示法,给出问题并解释波形图的纵横坐标分别代表什么、物理量怎样画图,并思考波形图的起点与初相有什么关系。

PPT录屏

通过数学知识—正弦函数的回顾引出任务的思考

34S

4

插入仿真教学软件,老师输入数值的正负让学生来观察波形图的起点在坐标原点的哪一侧并用语言总结出来,并结合数学知识考虑还有什么办法画图。

仿真教学软件、PPT录屏

波形图表示法是本节的一个重点内容,借助仿真教学软件演示帮助学生掌握波形图的画法。

70S

 

序号

内容

教学内容/解说词/旁白

应用技术

作用

时长

5

正弦交流电的第三种表示方法是矢量图表示法,先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矢量图的数学含义,再思考如何用矢量图来表示正弦交流电。

PPT录屏,图片

利用图片演示矢量图表示正弦交流电,帮助学生理解。

55S

6

同学们现在老师利用仿真教学软件给大家演示一下用矢量图表示正弦交流电的过程,我们以电动势的矢量图为例,大家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旋转矢量在任意瞬间与横轴的夹角就是相位,而旋转矢量在纵轴上的投影就是对应瞬间的正弦交流电电动势的瞬时值。

仿真教学软件

利用仿真教学软件,将抽象变得直观,化难为简。

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41S

 

序号

内容

教学内容/解说词/旁白

应用技术

作用

时长

7

请同学们梳理一下今天的微课学到的内容,把自己的困惑写在任务上,可以在学习平台上与我或者同学们在线交流,今天的微课就到这了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任务书。

PPT录屏

梳理知识,明确要求,利用学习平台交流问题,打破了时空的限制。

30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