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宋词.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1756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宋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6宋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6宋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6宋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6宋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宋词.docx

《6宋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宋词.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宋词.docx

6宋词

婉约与豪放交相辉映的宋代词坛

教学目的:

1、了解宋词的发展历史,掌握各阶段的主要作家、作品。

2、体会不同风格词作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结合作品欣赏,体会宋词婉约、豪放的艺术风格、美学魅力。

      一、概述

宋词,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它是足以与唐诗媲美,并且代表着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一代之文学”。

宋代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词家。

现存《全宋词》、《全宋词补辑》,录存作品二万余首(不包括残篇、附篇),有名姓可考作者一千四百三十余人,两宋词业之盛,于此可见。

 

词起源于民间,最早萌芽于南朝,其发展与南北朝、隋唐时期清商乐的流行有很大关系。

隋唐之际,西域少数民族音乐与中原音乐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燕乐”。

燕乐,即“宴乐”,是一种在公私宴会等娱乐场所演奏的通俗音乐。

这些乐曲需要长短错落、抑扬宛转的歌词相配,倚声填词的曲子词便应运而生。

后来音乐消亡,仅剩下歌词,词便成为脱离音乐而独立存在的一种新诗体。

由于词的音乐特征及其独特形式,词有诸多别称,如:

曲子词、长短句、诗余、乐府等。

通常,每首词都有固定的词调,不能随意改变,且与内容无一定关系。

正因如此,词就有了词牌名,词牌就成为写词时所用的曲调名,性质相当于歌谱。

如:

《菩萨蛮》、《渔歌子》、《清平乐》、《定风波》、《如梦令》、《浪淘沙》等。

 词,一般分上下两段,也有词多于两段的(段,也称为“阕”或“片”)

词的类别一般有小令(58字以内)、慢词:

中调(59字——90字)、长调(91字以上)两类。

明人张綖最早把词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其云:

“词体大略有二:

一体婉约,二体豪放。

婉约者欲其词情蕴籍,豪放者欲气象恢宏。

”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严格遵守音律,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周邦彦等。

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比较广阔的社会生活,粗犷豪放,气势磅礴,代表作家苏轼、辛弃疾等。

唐宋文人词一开始就偏重写男欢女爱之类的柔情小调,形成了诗大词小、诗庄词媚的艺术风格上的差异。

用古人的话来说,词要写得婉转艳丽、轻柔娇软,才是词的“本色”、“正宗”。

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筠、冯延巳、晏殊、欧阳修、秦观、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擅胜场,但大体上都可归诸婉约范畴。

其内容主要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留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相对而言,豪放派的词兴起要晚得多。

从五代以来,词以婉约为宗,虽有李煜、范仲淹、柳永、王安石等人在词的领域有了开拓,但在文人眼中,诗与词仍然保持很大的距离,词仍然是士大夫娱宾遣兴的工具;而对词风进行彻底改革,在词史上另辟一个流派足与婉约抗衡的则是大文学家苏轼了。

苏轼有次外出打猎时,豪情满怀,一不小心就写出了那首激昂慷慨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词中那戴着“锦帽”,穿着“貂裘”,“左牵黄”狗,“右擎苍”鹰的英姿飒爽的太守形象和那“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与传统的“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的女儿词,是何等的不同。

不经意之间,苏轼在词的世界里开拓出了一片新天地,他一反柳永旖旎之情,代以清旷豪放之风,开创出了词的一种新风格。

豪放之作在词坛振起雄风,唱出当时时代的最强音。

于是后人把那些“本色”、“正宗”的写儿女情长的柔情软调,称为“婉约词”;把苏轼这一类写男子汉情怀的高亢激昂之作,称为“豪放词”。

真正促进豪放词发展的事件是靖康之变。

侵略者的金戈铁马使婉约词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烟消云散,国破家亡的惨痛经历也使文人们无心再沉湎于轻歌曼舞,时代的动荡引起了南北宋之际的词风的巨大变化。

李清照的词作鲜明的体现了时代的特征,尤其是她后期的作品融入了家国之恨,吟出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千古名句,风格变得凄恻哀婉。

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更把爱国主义的主题变为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发扬了苏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风格,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发展了豪放风格,从而全面实现了与婉约词的分道扬镳,形成了豪放的词派。

从那时起,豪放派与婉约派词双峰对峙,平分秋色,这种格局不但持续到了宋亡,而且也成为元、明、清历代词坛的基本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宋词分婉约和豪放两种风格流派,是针对作家创作风格的主要倾向而言的,并不绝对。

宋代词人之分派乃后人参照其代表作品的主要特色而作大概的归纳,不是说其作品都是清一色,不妨碍他们创作或欣赏多种艺术风格。

尤其大作家往往是多面手,既有豪放的词作,也不乏婉约的作品。

更不是说婉约、豪放之外,词坛别无其他艺术风格存在。

婉约、豪放两种词风究竟有何不同,长期以来并没有一个公认的看法。

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

从题材内容上看,婉约词表现温柔缠绵的男女爱恋相思、离愁别绪等人类普泛化、私人化的情感;豪放词以抒写个人理想抱负、爱国精神、民族意识为主,偏重于写男子汉个性化的豪情逸兴和人生苦闷,以及民族意识等社会化、政治化的情感志向。

从情感表达方式上看,婉约词一般用比兴含蓄的手法,融情于景,把情感表达得深细婉转、缠绵悱恻;而豪放词一般用直率的方式表达激昂的、粗犷的情感,气势恢宏,境界阔大。

从美感形态上看,婉约词偏重于优美、阴柔美一类,格调感伤低沉,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姜夔等。

而豪放词偏重于壮美、阳刚美一类,格调高昂悲壮,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

从与音乐的关系看,婉约词一般严格遵守音律,强调词的协律可歌;而豪放词则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遵守词的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束缚,词的可读性胜于可歌性。

用古人的话说,婉约词是知音识律者的“乐化”词、“风情词”;豪放词是骚人志士的“诗化”词、“豪气词”。

至于婉约、豪放词的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和苏轼、辛弃疾是当然的人选。

近人蒋兆兰在《词说》中开列了一个名单:

宋代词家,源出于唐五代,皆以婉约为宗。

自东坡以浩瀚之气行之,遂开豪迈一派。

南宋辛稼轩,运深沉之思于雄杰之中,遂以苏辛并称。

他如龙洲、放翁、后村诸公,皆嗣响稼轩,卓卓可传者也。

嗣兹以降,词家显分两派,学苏、辛者所在皆是。

词家正轨,自以婉约为宗。

欧、晏、张、贺,时多小令,慢词寥寥,传作较少。

逮乎秦、柳,始极慢词之能事。

其后清真崛起,功力既深,才调尤高。

加以精通律吕,奄有众长,虽率然命笔,而浑厚和雅,冠绝古今,可谓极词中之圣。

龙洲:

刘过后村:

刘克庄晏:

晏殊张:

张先

综上所述,宋词中婉约、豪放两种风格流派的灿烂存在,使其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都出现了异彩纷呈的景色。

两者中词人又各有不同的个性特色,上乘词作的风格即有偏胜,往往豪放而含蕴深婉,并非一味叫嚣,力竭声嘶;婉约而清新流畅、隐有豪气潜转,不是半吞半吐,萎弱不振,这使词坛呈现出双峰竞秀、万木争荣的气象。

宋词就是以这种交响变奏的复线形式,突现出了交响辉映的辉煌。

第一章唐五代词概说

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乱,文化衰落。

当时一些君主和上层文人大都流连声色,词作适应女乐声伎,得到畸形发展,出现许多作家和大量作品,成就超过同时的诗文,为宋代词体文学的进一步繁荣奠定了基础。

      五代词坛的中心是西蜀与南唐。

这两个地区在北方战祸连绵之时,保持相对稳定,吸引着百姓和文人大量移入,成为当时经济文化的重心。

而其统治者们大多怀着苟安心理,寄情声色,生活淫靡,从而剪红刻翠的曲子词便大量产生。

中唐时期,文人填词风气渐开,白居易、刘禹锡、张志和、王建、韦应物等均为早期文人词作家。

晚唐,文人填词之风更甚,代表性人物是温庭筠。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以词名家的人,存词76首,为唐代词人之冠。

温词在艺术上的特色:

多从容貌、服饰及情态上描写女人,笔触细腻,色泽艳丽,形成浓艳香软的风格。

唐末五代之交,卓有成就的词人是韦庄。

他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

五代时期,西蜀是一个文化中心。

为适应上层人的享乐生活的需要,一批文人奉温庭筠为祖进行词的创作。

后蜀时,赵崇祚将晚唐五代的温庭筠、韦庄、孙光宣、牛峤、欧阳炯、李珣等十八家词人的500首词编为《花间集》10卷,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词派亦由此而得名。

南唐也是五代时期的一个文化中心和词的创作中心。

南唐词以“娱宾遣兴”为宗旨,主要代表人物是冯延已、李璟和李煜。

后主李煜多才多艺,是个风流天子,又是一位多愁善感的词人。

其词早期风格柔靡,后期凄苦深沉。

后人把他和其父李璟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

今存词30余首。

王国维说:

“词至李后主,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人间词话》十五)中肯地评说了李煜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

唐五代文人词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奠定了后世婉约词的总体风貌,对后世词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第二章柳永及北宋前期词人

北宋前期的词坛,有两条发展线索:

其一,基本上沿袭唐五代词风,局限于春风秋月、离别相思之情,题材范围较窄,风格柔靡婉约。

不同的是他们的一些词已开始摆脱唐五代以来的脂粉气味,清丽而不浓艳,含蓄而有韵致,习称婉约派。

代表词人有晏殊父子、欧阳修、秦观等。

其二,渐渐扩大词的题材范围,如边塞、怀古等,感情深沉,意境开阔,风格刚健,通常称为豪放派。

代表作家有苏轼、范仲淹等。

在这两条线索之外,还有一位重要作家——柳永。

虽然他是不是正宗的婉约词人,也许仁者见仁,会有不同的见解,但婉约、豪放两派词人都受到他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婉约、豪放词是从他之后开始分化,如一水中分,此后即双流并进。

一、晏殊

晏殊的词虽多写男女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但已过滤了花间词的轻佻艳冶,而显得纯净雅致,温润秀洁。

代表作品: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二、欧阳修

欧阳修是北宋前中期的文坛领袖。

其词在因循中有变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词所开辟的方向,进一步用词来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二是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开拓,而与柳永词相呼应。

代表作品:

《踏莎行·候馆梅残》、《蝶恋花·庭院深深》。

三、柳永

柳永青年时代在汴京游学时,常出入于烟花柳巷,与伶工、乐伎相往来,这种生活影响了他的创作。

后改名柳永,才考中进士,做过定海晓峰盐场督官、屯田员外郎等小官,世称“柳屯田”。

他终生贫困潦倒,相传死后家无余资,是妓女们出资把他安葬的。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

他不像其他词人那样兼长众体,而是大量创作长调慢词,扩大了词的容量,提高了词的表现力,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他还创造了与慢词相应的层层铺叙、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与晏、欧的轻柔、含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所谓慢词,比原来的小令要长很多,有的甚至叠数也增加了。

如《浪淘沙》原为二十八或五十四字,而《浪淘沙慢》则多达一百三十六字。

这样,柳永就打破了长期以来文人词以传统的小令为主的习惯,不但丰富了词的曲调,而且扩大了单首词的容量,使之更富于变化,也更适合当时人的审美爱好。

北宋词有俚雅之分也始于柳永,在他笔下,词不再是专门反映达官贵人闲情逸趣的工具,而被用来抒写下层市民、文人、歌妓的生活面貌与精神状态。

柳永在词的语言表达形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革新。

他的词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不仅生动活泼,而且使听众既感到亲切有味,又易于理解接受。

柳永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提高了词在民间大众中的影响力。

柳永词在当时影响很大,词在民间的需求量扩大、影响力增强,必然会刺激词人的创作热情和兴趣,从而推动词作的发展和繁荣。

宋人叶梦得《避暑录话》: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当时效法他和受他影响的不乏其人。

后来的秦观、周邦彦等在不同程度上都学习他的抒情技巧。

【作品】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背景介绍】

柳永一生浪迹天涯,对羁旅行役有真实感受,往往写得真切动人。

《八声甘州》是柳永在人生仕途上沉浮挣扎的种种苦闷的真实记录。

全词表现曲折,意境阔大,一向对柳永颇有微词的苏轼也不禁感叹“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几句“不减唐人高处”。

【作品赏析】

该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界线分明。

词的上片开头便觉境界阔大,雄迈豪放,气派不凡。

作者写自己登高放眼,雨后的江天,清秋萧索,晚景之寂寥,渲染出一幅悲飒苍凉的意境。

词中用一“渐”字领起下三句,景色苍茫辽阔,境界高远雄深,勾勒出了一派深秋雨后的悲凉气氛,渗进了天涯行客的无限忧郁与感伤,以至于一向鄙视柳永的苏轼,于此三句,却大加赞赏,认为:

“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见赵令畤《侯鲭录》)。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古人常用流水比喻美好事物消逝。

这仍是景语,但群芳凋谢的秋景,大江东流的浩茫境界,托出了词人无可告语的一腔离愁。

下片由景入情,直抒思乡怀人之情。

“登高临远”为的是望故乡,但“故乡渺邈”,难以望见。

映入眼帘的,只不过是更加引起乡思的凄凉景物,这就自然使人产生了“不忍”的感情。

“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是全词主旨。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这两句由望乡转到自念,回顾自己多年来落拓江湖,到处漂泊,究竟又是为了什么呢?

自问自叹,满腹潦倒穷途的怨艾,一“叹”字,写出了千回百转的心思和回顾茫然的神态,含有多少难言之隐在内。

作者问而不答,更显含蓄,更生动刻画了难言的内心。

接着作者迂回开去,本是自己望乡思归,却设想到故乡的“佳人”在切盼自己回去,借人映己,运实于虚,情思显得更加缠绵缱倦,悱恻动人。

结句仍从对方设想。

本是自己倚阑凝愁,却说佳人不知自己的愁苦。

感情曲折,文笔变化多姿。

艺术特点:

此首亦柳永名作,词里深挚地表现了作者天涯漂泊的悲愁和思恋情人的心情,在艺术成就上表现了很高的抒情技巧。

该词的语言采用白描技法,不用典故,浅显通俗。

用质朴的语言,将一种很平常的意境,加以艺术化,朴实而流畅,自然而又贴切,能于平淡中见功力,俗中见雅,雅俗并陈。

另外,该词结构严密,而又动荡开合,呼应灵活,首尾照应。

【思考与练习】

一、体会这首词下片抒情曲折的特点,简要说明由写作者自己进而转写佳人的方法对抒发离愁所起的作用。

二、赏析“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两句的内涵。

第三章苏轼及北宋后期词人

一、苏轼

苏轼禀赋异常,天资绝人,在诗歌、词、散文、绘画、书法等方面均有创造性的贡献,是我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全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其生平经历大致为读书与应举时期;入仕到乌台诗案时期;贬谪黄州到两次召还时期;远谪惠儋时期四个阶段。

苏轼的思想非常复杂,他既受过良好的儒家思想的教育,又受到佛教、道教的深刻影响。

儒家思想的影响使他积极入世,关注政治和人民的生活。

佛教和道教一方面使他经常产生人生无常、梦幻虚无的思想,另一方面又使他能比较冷静理智地应对人生挫折。

苏轼的思想表现,是与他的人生际遇紧密相关的。

年轻和仕途比较顺利时,他的思想以儒家为主。

遭受挫折时,佛道思想便占了上风。

在词的创作上,苏轼是宋词发展史上一座十分重要的里程碑。

苏轼致力于诗词合流,在词作上表现出了更大的艺术独创性。

苏轼对词最大的创造,一言以蔽之,就是以诗为词,扩大了词的题材,拓宽了词的内容,提高了词的意境。

具体表现在:

  第一、内容上,打破了过去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的传统,举凡怀古、悼亡、山水、田园、仕途失意、报国雄心、人生奥秘等内容都能写入词中,被称为“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表现的是打猎及报国之情,《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描写的是农村的和平劳动生活。

这样的内容,在以前的词中是不可能见到的,从而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提高了词的境界,使词从以娱乐为主,转变为以抒发个人的人生感受为主,具有了与诗相同的功能与作用。

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在题材上表现的是途中遇雨这样的生活小事,但其中既表现了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因而在内容和境界上就远远超出了前人的作品。

  第二,风格上,打破了以婉约为主的传统,既有婉约,又有豪放、清旷、幽美等。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写得极其缠绵,其婉约不下于传统的婉约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则极尽豪放之至。

风格的多样,使词多姿多彩,而不再是单一的一种风格。

第三,在词与音乐的关系上,打破了以词附属于音乐的传统,。

打破了词在音律方面的过于严格的束缚,强调词的文学意义,主张形式与音律为内容服务,使词成为独立的抒情工具。

苏轼的词风格多样,或细腻婉转,或雄奇清旷;尤其是他创作的大量自由奔放、气势磅礴的词篇,开创了豪放一宗,为宋词带来了新气象。

最能体现他豪放风格的代表作是《念奴娇·赤壁怀古》。

 第四,艺术手法上,变化多样。

传统词往往上阙写景,下阙抒情,情从景出,情景交融。

苏词打破传统程式,既有借景抒情之作,更多的则是随机应变,变化莫测,无一定之规,真正做到了融叙事、抒情、写景、议论于一体。

第五,语言上,高度诗化。

主要表现在:

大量用典、词汇多从经典著作中来;大量运用流年、人生、人间、天涯、尘凡、光阴、浮生、今古、世路等抽象的词汇,将读者的思绪从对经验范围内的具体的生活感受引向抽象的思索;大量运用数量词如千古、千里、千骑、千家、万事、万里、百年等。

总之,词发展到苏轼时,它的娱乐功能减弱了,而抒情的功能大大加强了,实际上已经成了诗的另一种形式。

至此,诗与词之间的那道鸿沟便基本上填平了。

【作品】

《蝶恋花》

花褪残红春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作品赏析】

这首词上下句之间、上下阕之间,往往体现出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

例如上片结尾二句,“枝上柳绵吹又少”,感情低沉;“天涯何处无芳草”,强自振奋。

这情与情的矛盾是因在现实中,词人屡遭迁谪,这里反映出思想与现实的矛盾。

上片侧重哀情,下片侧重欢乐,这也是情与情的矛盾。

而“多情却被无情恼”,不仅写出了情与情的矛盾,也写出了情与理的矛盾。

佳人洒下一片笑声,杳然而去;行人凝望秋千,空自多情。

词人虽然写的是情,但其中也渗透着人生哲理。

在江南暮春的景色中,作者借墙里、墙外、佳人、行人一个无情,一个多情的故事,寄寓了他的忧愤之情,也蕴含了他充满矛盾的人生悖论的思索。

【思考练习】

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

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

为什么?

请简要赏析。

2、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

“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

”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为什么?

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

  

二、秦观

   秦观虽为苏门弟子,但他的词更多的接受了柳永等婉约派的影响,因此,多描写离愁别恨、男女爱情,风格偏于柔婉,代表作品《鹊桥仙》。

   秦观一向被列为婉约派的大家,但他的词娱乐的成分减少了,更多的是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这又是苏轼影响的结果。

可以说,秦观的词一方面继承了苏词突出自我抒情的特点,在词中表现身世之感;但又力避苏词过分诗化的特征(如用典、大量议论等)。

一方面既继承传统词,特别是柳永词的婉约、铺叙手法,同时又扬弃了柳永的市井味。

三、贺铸

 贺铸的词兼有豪放与婉约等多种风格,代表作《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贺铸对词的贡献主要不在婉约词,而在豪放及其他风格词的创作上。

他的豪放接近于苏轼,但比苏轼更有侠气、狂气,开了南宋豪放词中狂放的先声。

例如《六州歌头》(少年侠气),通过对少年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苦闷。

全词写得悲壮苍凉,豪放之中不乏沉郁。

四、周邦彦

周邦彦是词史上又一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他基本上承袭了柳永的余风,被推崇为北宋婉约词的集大成者。

漂零不偶、羁旅行役之愁是其词作的重要主题,这类词格调低沉感伤。

咏物词也是周词的主题,他的咏物词,将身世飘零之感、仕途沦落之悲、情场失意之苦与所咏之物融为一体,为南宋咏物词的重寄托开启了门径。

代表作品《苏幕遮》(燎沉香)、《兰陵王》(柳丝直)。

南宋风雅派、格律派词人在艺术上受他的影响较大。

 

第四章李清照及南宋前期词人

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占领了北宋都城汴京,并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史称“靖康之难”。

以此为界,前为北宋,后为南宋。

一、张孝祥、岳飞

辛派先驱张孝祥,作词以苏轼为典范,学苏轼的“放”,并兼融李白的浪漫精神,以自在如神之笔表现其超迈凌云之气和潇洒出尘之姿,风格骏发,自成一家。

张孝祥的词多是表现爱国感情的,例如他的代表作《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既表现了对中原被金人占领的悲伤、对南宋朝庭安于现状的愤慨,又表现了自己壮志难酬、老大无成的哀伤。

张孝祥也有许多写山水自然景物的作品,这些词与一般的山水自然之作有很大的不同,它们往往创造出一种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带有仙境意味的旷远而优美的境界,表现出坦荡的胸怀、乐观豪爽的性格、潇洒出尘的风貌。

例如《念奴娇》(洞庭青草)有“小《赤壁》之称”,意思是它接近于苏轼的《赤壁赋》,有着《赤壁赋》所具有的思想感情、意境。

张孝祥的词既有超迈飘逸之作,又有雄豪悲壮之声,可以看做苏轼向辛弃疾过渡的桥梁。

岳飞的《满江红》词,表现了由民族的深仇大恨转化而来的勇猛无畏的战斗豪情、洗雪国耻的迫切愿望和必胜信念,配合着铿锵有力的语言,激昂雄壮的旋律,凝结成词史上辉煌的乐章。

二、李清照

李清照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人家,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是苏轼的学生,在朝为官,地位并不算低,是学者兼文学家;母亲王氏也是名门闺秀,知书能文。

这样的门第及政治活动的濡染,使她气质高贵,视界开阔。

著有《词论》专著,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一系列诗人。

她认为“词,别是一家”,其意指词是与诗不同的一种独立的抒情文体,明确提出了诗词分野问题。

其作品有词、诗、文等,但成就最高的是词,意境深远、真切感人、语句清新,有《漱玉词》集。

李清照的词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

其词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早期词主要表现她作为少女和少妇的生活与情怀。

靖康之难以前,生活颇舒心适宜,在她的笔下,少女生活是充满欢乐的。

如她的《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反映了李清照少女时代的生活,笔调轻松,充满诗意。

而赵明诚的出仕,夫妻的暂离,使得李清照的词作中流露出轻盈精妙的相思情,铭刻着女词人的情感历程。

例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这首词写相思离别,从中不难体会到爱情带来的苦涩,与少女之作相比,更为深沉厚重。

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则主要表现她作为寡妇的身世之苦、故国之思以及孤寂无聊的心情,情调低沉,凄苦悲凉。

靖康之变以后,家破人亡,受尽劫难。

人生命运的剧变,引起心境和词境的变化。

由以前轻盈妙丽的望夫词变成了沉重哀伤的生死恋歌,词境由明亮轻快变成了灰冷凝重。

 例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在这首词中,我们已经很难看到相思的甜蜜或苦涩,有的只是一人独处,伶仃孤苦的凄凉与绝望,读来异常沉重。

   无论哪一时期的作品,李清照都能写得独具韵味、真切动人,因此,人们将李清照这种独具韵味的风格称之为易安体。

易安体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情感真实动人。

以往的婉约词,往往是代言体,即男作者代女子说话,因此,抒发的女子情感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情感。

李清照则真实地袒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大胆而又真切。

第二,语言浅显自然,却又韵味无穷。

例如“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下忆吹箫》)。

看起来似乎是平常语,读来却令人回味无穷,这表现了李清照独特的驾驭语言的本领。

第三,情感表现形象具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